首页 >>  正文

《大同》孔子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8-17

文|翟奎凤

孔子是圣人,金声玉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如何面向大众、面向时代,讲好孔子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好孔子的生平经历与精神世界,这是一项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学术工作。

本书作者孔繁轲是孔子第七十四代孙,无疑,这个特殊身份,比我们一般人对孔子的理解又多了一份特别的亲情。对作者来说,孔子是自己的老祖。作者坦言:“生在孔门,我是幸运的——头戴孔氏后裔的天然光环,享受着来自祖先的无上荣耀,这是一生最高贵的财富。世间凡人各安其位,但又念及位德相适。孔氏后裔的应有之德,就是识祖、尊祖、爱祖,否则便枉为孔家子孙。”可见,作为后裔,作者有着一种强烈自觉的责任感,就是要了解、认识自己的老祖,这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孝的精神。因此,阐释、宣扬孔子,对作者而言也是在尽孝心、行孝道。

本书与众不同,别出心裁,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全书在风格上宏观与微观、哲思与实践相结合,以散文的笔法,“采用祖孙对话的时空穿越方式,通过五十七封沉甸甸的书信,娓娓道来讲故事,谈天说地话哲理,以浓郁的思辨色彩,打破了人们对孔子的思维偏见,除却了附在其身的不实之词,还原了身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呈现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回答了‘何以孔子’的历史之问、当代之问、未来之问”。

书名“何以孔子”是一种追问式、探究式思考。本书实际上在探寻艰难困苦的坎坷人生如何成就了孔子的伟大;试图深入孔子的情感世界、心灵世界、思想世界,还原真实的孔子;同时,复活历史中的孔子,与现代世界相融合,让更多的现代人了解、认识、亲近孔子与儒学。全书28节大体上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孔子生平(前22节);第二部分“传承”,是一部儒学发展史的鸟瞰(23、24节),对子思、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二程、朱熹、王阳明的思想作了精要概述和评论;第三部分“褒扬与命运多舛”(25、26节)讲孔子、孔家在历史上享受的荣耀与遭受的劫难;第四部分(27、28节)讲孔子儒学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第一部分讲孔子生平是全书的主要内容,这部分对孔子一生上下求索、遭遇的种种磨难、始终不渝的坚定信念,通过祖孙书信对话的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和深入探讨;同时,也对孔子重要弟子作了细致刻画,展现了孔子与门生情同父子的深厚情谊。第三部分“褒扬与命运多舛”祖孙通信对话中,流露出作者特殊的家族情感。第四部分,对孔子儒学于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意义作了颇为中肯的阐扬,最后将儒学的价值归于世界大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之中,也展现了作者笔耕多年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富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全书融学术性、故事性、思辨性于一体,以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侃侃而谈,既有历史性、文学性,又有思想性,对孔子儒学的很多经典和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入浅出、恰如其分的评述,分寸火候拿捏得稳,可以看出作者在孔子文献与儒家文化领域有着多年的深厚积累和沉思酝酿,使本书以严谨的学术研究与探索作为坚实支撑。

全书主体部分即第一部分总体来说最为出彩,以祖孙对话的方式对孔子生平、心路历程作了细致而精彩的刻画,回应了后人对孔子的一些疑惑。作者以“孙”的身份提出的问题实际上也代表了当今社会大众对孔子的认识,而“祖”的回答无疑是最有挑战性的,作者一方面在血缘情感上以“孙儿”的身份回归到老祖的心灵世界,另一方面也在理性上试图最大限度地把握好古与今的融合。总体上来说,本书面向大众,面向时代,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真实的孔子;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贴近百姓,通俗而不媚俗,作者有着非常过硬的语言文学功底,在很多复杂问题的处理上驾轻就熟,使本书富有感染力,阅读起来能给人轻松愉快的精神享受和人生哲理启发。全书从“尼山”出发,最后又回到“尼山”,这也寓示着我们今天的儒学发展,需要回到孔子,返本才能开新,先要原原本本认清孔子,儒学才会有源头活水,才能健康有力发展。而本书正是廓清了历史上萦绕“尼山”的种种迷雾,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温润而伟岸的真孔子,呈现了清秀而素朴的真尼山。

《何以孔子》实际上也在探索思考为什么是孔子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以及中国的今天又何以离不开孔子这样一个历史大问题、时代大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何以孔子》是通俗的,又是厚重的。本书在通俗性与思想性、历史性与时代性融合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努力。儒学是大众的,《何以孔子》是这些年来大众儒学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非常难得的一本好书,既特色鲜明,又做到了雅俗共赏,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引导更多的社会大众走近孔子、亲近儒学。

(作者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force_purephv":"0","gnid":"940f47fbe956013c0","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64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68402e251f8b69c.jpg","width":"571"}]}],"original":0,"pat":"art_src_3,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6876302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2f97a52abbf1fff49fe45ff10833c99f","redirect":0,"rptid":"451a785d6e574e7c","s":"t","src":"齐鲁壹点","tag":[{"clk":"kculture_1:孔子","k":"孔子","u":""},{"clk":"kculture_1:儒学","k":"儒学","u":""}],"title":"《何以孔子》:一部文化“两创”的现象级作品

陶胜苛641孔子为什么要写礼运大同篇 -
宁宙敬19261343063 ______[答案] 众所周知 老子是研究宇宙和未来世界的探索者,孔子是人伦道理的倡导者,典型的古封建礼仪的典范,礼运大同篇正是他的杰出代表之一,倡导一个想象但又很难实现的社会现象,在现代人眼里缺乏现实根据,也就是所谓的空想家.但是他想法的方...

陶胜苛641求《礼记*大同》翻译 -
宁宙敬19261343063 ______ 《大同》译文 《大同》——《礼记·礼运》为西汉儒家学者所记之战国、秦汉间儒家的言论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

陶胜苛641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个社会?请根据课文,概括出来 -
宁宙敬19261343063 ______[答案] 一、原文摘要: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三、大同社会的纲领性原则 天下为公.四、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请根...

陶胜苛641有谁知道孔子的《礼运大同篇》的内容 -
宁宙敬19261343063 ______ 作者是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孔子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陶胜苛641解释孔子的大同思想及其价值 -
宁宙敬19261343063 ______ 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状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弆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以道德准绳为价值.以人为本.

陶胜苛641孔子描绘的大同图景出现在什么时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什么史实? -
宁宙敬19261343063 ______[答案] 上古时代,尧舜时期. 尧舜禹时期实行的禅让制.

陶胜苛641如何评价孔子的大同里想 -
宁宙敬19261343063 ______[答案] 孔子应该没有说过大同社会.理由:大同出自《礼记》“大道行,天下为公”,“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还要说个什么大道出来?孔子的周礼是至高境界,说是孔子说,没有证据,这只是汉代的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的个人之作,不足以信,...

陶胜苛641《大同》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
宁宙敬19261343063 ______ 铺陈与对偶

陶胜苛641天下大同出自哪里? -
宁宙敬19261343063 ______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中所记录下的孔子语言. 天下大同的意思是天下是大家的天下.天下大同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中所记录下的孔子语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陶胜苛641孔子所谓的大同是怎样的?
宁宙敬19261343063 ______ 孔子所谓大同,盖农业共产小社会.所谓小康,则封建之初期,阶级 虽已成立,旧时共产社会之规模,尚未甚坏者也.自此以后,资本势力又 继封建势力而起,治化只有日趋于劣.不知铲除阶级而欲借政治之力,以 谋革命之彻底完成,可谓南辕北辙.然自近代以前,学者之见解,固皆如 此(革命常为政治的),不足为怪.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