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27

别看魏征是中国历史上最耿直、最强硬的大臣,曾逼得唐太宗下朝之后愤愤的地说——早晚弄死这个乡巴佬!但魏征给唐太宗上奏折,要是称李世民为唐太宗的话,不是满门抄斩也得腰斩!皇帝活着的时候称呼庙号,比直接称呼的皇帝名讳更罪大恶极,这是咒皇帝死啊!

魏征

人活一世,最注重的就是名声,君主也是人,皇帝也是人,作为最高统治者,怎么的也是奔着流芳百世去的。我们有个词儿叫盖棺定论,说的就是告别世界之后给一个评价。有道是人死为大,一般而言,君主的这个评价都不会太差,除非是罪大恶极,或者是被权臣所害。

商朝有庙号,周朝有谥号,周朝的谥号非常完善,有《谥法解》,而庙号倒没什么具体的规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直接废了谥号、庙号他感觉自己功比天高,不需要盖棺定论,就能流芳百世,名震千古,而且他觉得:儿子有什么资格评价老子?大臣有什么资格评价皇帝?

刘邦提三尺剑,建立了大汉王朝,不仅恢复了封建制度,还恢复了商朝的庙号周朝的谥号。跟商周相似的是,每个皇帝都有谥号,但要想有个庙号,就必须好好工作,干出一番事业来。这事难度很大,就连文景之治的景帝都没混上个庙号。物以稀为贵,特别在乎庙号的皇帝,工作都特别努力。不过,功夫在诗外,这些皇帝中,最奇葩的就是曹睿。他一方面爱岗敬业,拼命工作;另一方面直接给自己定下了庙号。他这个庙号可是一步到位,不仅有好的庙号,而且还是挂了个祖字——魏烈祖。

魏烈祖曹睿

虽然挣下了曹魏三祖的好名声,但吃相太难看了,不仅遭到邻国和后人的取笑,而且获得这个庙号两年后,就龙驭宾天了。庙号到了隋唐,就不太值钱了,连隋朝的亡国之君隋炀帝,都能捞个隋世祖的庙号。他这个庙号,可不是他生前规定的,他没有曹睿那么搞笑。自此,皇帝几乎人人都有庙号!

其实,唐太宗李世民也想捞一个祖的庙号,所谓祖有功宗有德是也。但李世民也确实有些缺德,他逼父弑兄杀弟灭子夺妻妾,他担心自己就是好好工作,也难能留下一个好名声。于是,他开了一个很坏的头,查看皇帝从未看过的起居注。他这一看,监督变拍马!李世民向来开国之君自居,他说古代开国皇帝一般都是40来岁,最年轻的也是31岁的刘秀,而他29岁就成为了(开国)皇帝。

李世民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的庙号都是祖,可见李世民也想捞个唐某祖的庙号。唐太祖的庙号是不要想了,那是李世民的爷爷的庙号,李世民不是曹睿,他才不会活的给自己定庙号呢?古代皇帝一般都比较迷信,曹睿捞到一个好的庙号,两年都驾崩了。因为这个原因,曹睿成为了空前绝后给自己定庙号的皇帝。

皇帝自己给自己定庙号,都是一件奇葩搞笑的事,甚至是不吉利的事。大臣怎么敢公然称呼李世民为太宗皇帝呢?魏征的奏章的名字《谏太宗十思疏》,不是魏征命名的,而是董诰命名的。董诰是谁?怎么这么牛?他不怕死吗?董诰是唐太宗驾崩1000来年后的人,他和戴衢亨 、曹振镛是《全唐文》的正总裁官。他们奉嘉庆皇帝之命,收集修订唐朝及五代十国的文章。故而《全唐文》的正式名称为《钦定全唐文》。

全唐文

《谏太宗十思疏》正是《钦定全唐文》的其中一篇。疏是臣子向皇帝提建议的文书,简单来说就是合理化建议。魏征既然向唐太宗提合理化建议,就不可能起一个很不合理的文章名。

","force_purephv":"0","gnid":"9807b357ba613eafa","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12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b3e85dc7546c4e9.jpg","width":"750"},{"desc":"","height":"56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09e2a2709f1ae16.jpg","width":"698"},{"desc":"","height":"12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116f8154d100255.jpg","width":"681"},{"desc":"","height":"99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905a6c7ef2d7a86.jpg","width":"686"}]}],"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68665468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815ce3b18a7416d2a32b873d52b322cf","redirect":0,"rptid":"a32ce27077ebf3b0","s":"t","src":"福垊","tag":[{"clk":"khistory_1:李世民","k":"李世民","u":""},{"clk":"khistory_1:皇帝","k":"皇帝","u":""},{"clk":"khistory_1:魏征","k":"魏征","u":""},{"clk":"khistory_1:曹睿","k":"曹睿","u":""},{"clk":"khistory_1:唐太宗","k":"唐太宗","u":""}],"title":"魏征写《谏太宗十思疏》,直呼李世民的庙号,都不怕治罪吗?

劳安娴386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 -
巫注蓉18884592119 ______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 居安思危中性词,居:处于.思:想,考虑.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戒奢以俭的意思就是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戒奢倡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我国历史上,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士都积极倡导节俭,力戒奢移浪费,并且身体力行,作出表率.

劳安娴3863谏唐太宗十思疏有哪些内容?
巫注蓉18884592119 ______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劳安娴3863《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 -
巫注蓉18884592119 ______[答案] 文章开宗明义,起笔第一句即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正面设喻,借此引出全文的中心观... \x0d那么何以避免这一切呢?由此,引出文章的第三段.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即作者劝谏太宗“十思”的建议.这也是作...

劳安娴3863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现象总结 -
巫注蓉18884592119 ______ 解读《谏太宗十思疏》一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从古至今,像魏征这样冒死上书的是绝无仅有.啊,想象一下商朝纣王时,有一位臣子也是像魏征这样----结果,纣王...

劳安娴386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涘其泉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巫注蓉18884592119 ______ 这是一句中国古诗词,意思是:想要木头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更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这句诗比喻想要实现长远的目标,必须从根源上稳固基础,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取得胜利.

劳安娴3863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的意思. -
巫注蓉18884592119 ______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释义] 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的航行,也能使船沉没. [谓喻]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亦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简称“载舟覆舟”.意指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

劳安娴3863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的意思是?谏太宗十思疏的句子 -
巫注蓉18884592119 ______[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 劝谏唐太宗的上疏 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其中德不处其厚 情不胜其欲的意思是: 道德不能保持敦厚 性情不能克服欲望

劳安娴3863关于忧患与责任 古文 -
巫注蓉18884592119 ______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

劳安娴3863《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的“十思”是哪十思? 《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的“十思”是哪十思? -
巫注蓉18884592119 ______[答案] ”十思“是本文内容,也是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即十条建议,如下: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劳安娴3863谏太宗十思疏的疏是什么文体
巫注蓉18884592119 ______ 谏太宗十思疏的疏是奏疏.奏疏是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其方式一般是感恩戴德,忆苦思甜,发誓赌咒,最后言事.奏疏中可以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进谏、弹劾等等,其使用范围相当之广泛.奏疏同时也是有为之士关注社会人生、宣扬政治主张、驰骋王佐之才的重要渠道.奏疏中奏是进上的意思.汉代臣僚上书有时也称上疏.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同时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数称为奏疏.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