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初中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06

本学期已经进入尾声,再过半个多月,初二的期末考试就要到了。

对于初二学生们来说,本学期并不轻松,尤其是物理这门学科,学习了中考物理试卷中占分值最高的力学知识,囊括了三种性质的力、压强、浮力、杠杆、滑轮、斜面、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等知识点,综合性习题层出不穷,易错题、常错题、难题不断出现,凡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又不重视深入思考问题、不擅长归纳总结的初二学生,往往会在最后期末考试时暴露出自己的能力。

今天,我们以十道期末考试题为例,讲解一些易错题的解法与思路,这些题并不难,希望能对正在期末复习的初二学生有所启发。

第一道常考题:

做错此题的同学要好好想想,此过程其实是木“锤柄”先撞击凳子,因此木“锤柄”先停止运动,而上面的铁“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往下冲,因此套紧。懂得了这一点,本题迎刃而解。

第二道常考题:

对于本题,同学们要牢记以下结论:
1.动能取决于速度和质量,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上升过程速度减小,动能减小!下落过程速度增大,动能增大!
2.重力势能取决于高度和质量,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下落过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第三道常考易错题:

初二学生们一定要牢记,所有的船都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所有的船(包括类似的密度计之类物体)都满足浮力=重力!当船卸货后,总重力变小,因此浮力随之变小!V排也因而变小,船将上浮一些!
另外,同学们只要遇到题中提到船的排水量时,一定要牢记“排水量”的定义: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要注意定义中的“满载”二字!也就是说无论船是否正在装货还是卸货,其排水量都永远等于轮船装满货物时的重力!所以每一条船的排水量都是不变的!都是定值!

第四道常考易错题:

如果不计阻力(主要是空气阻力,即空气与小球之间的摩擦力),则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也就是机械能大小不变,即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大小不变),而小球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因此动能为零,即小球在最高点只具有重力势能,所以,小球在左右两边最高点的重力势能应该相同,因此小球在左右两边最高点的高度应该相同
(注意,小球摆动过程的最低点一般认为是重力势能为零,因此最低点动能最大)

然而,本题中,小球右侧最高点比左边最高点(也就是释放点A处)位置低!也就是说小球在右侧最高点的重力势能比左边最高点的重力势能小!所以,本题中的小球机械能不守恒,也就是说,小球会受到阻力作用,一直与空气摩擦,由于“摩擦生热”,因此小球的机械能会一直损失,一直转化为内能,即机械能一直减小!最终会变为零,没有了动能和重力势能,小球就停在了最低点B处。因此,在摆动过程中,小球的最高点位置会越来越低!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小球的机械能减小。
B.从最低点B到右侧高点C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只有一部分转化为重力势能,另一部分由于摩擦生热转换成了内能。
C.由于小球机械能一直在损失,因此小球每次到达最低点时的动能都要比上一次小!最终小球停在最低点,动能变为零!
D.在摆动过程中,小球的最高点位置会越来越低!

第五道常考易错题:

第一空:
A图:两段绳子拉动滑轮,2F1=G物+G动,
B图:三段绳子拉动滑轮,3F2=G物+G动,所以,F1>F2

第二空:
动滑轮个数相同,所以额外功相同;
物体重力相同,所以有用功相同;
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所以总功也相同!

第三空,A物体重力大于B物体重力,因此甲的有用功更大,动滑轮个数依然相同,所以额外功相同,因此甲的机械效率更大。

第六道常考易错题:

本题看似简单,然而总有些学生因为不注意一些细节,导致丢分。

错解1:动力方向画反!比如本题中,动力F1的方向应该向下!为了避免以后再犯此错,可以从动力和阻力的定义来理解: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即动力如果使杠杆沿着顺时针转动,那么阻力就应该使杠杆沿着逆时针转动!二者应该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

错解2:忘记画垂直符号!要知道力与力臂一定垂直!由于本题中的动力方向沿着杆,所以动力与杆垂直,此垂直符号千万不要丢下!

错解3:有些学生所画动力方向竖直向下,这些学生要么在审题时没有看到“最小力”三个字,要么根本就没有学会画最小动力的方法。此方法如下,对应的例题如下,同学们可以通过下图一次性彻底解决此问题:

第七道常考易错题:

(2)答案:只通过一组数据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

要牢记这句话,以后常考这句话。

第八道常考易错题:

凡是(2)(3)做错的同学,都依然要记住第二道常错题中所说知识点,同时在(3)中,不要笼统的说成“没有控制变量”,要具体说明白:没有控制下落的高度相同!以后也要如此回答!

第九道常考易错题:

本题,是最基础的浮力与压强综合题,相关答案如上,凡事不懂不会做的同学,都是因为没有把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与乙图相结合,或者不会读图!

要读懂物理中的所有图像,都遵循几乎同样的两步如下:

1.看清纵横坐标,物理量是什么?从题中找出其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单位是什么?

2.然后看横坐标物理量变大时,纵坐标物理量是如何变化的!

如此,就能读懂图像了。

比如本图,当横坐标h变大时,也就是物件地面距离水底的高度变大时,汽车对绳子的拉力也就是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先不变且较小(此时物件完全浸没在水中,F拉+F浮=G物,所受重力、浮力均不变,因此拉力不变,且由于浮力的存在,导致拉力较小),然后逐渐变大(代表物件被拉出水的过程,由于物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因此浮力变小,所以拉力变大),然后又不变(此过程代表物件已经被拉出水面以上,物件在空中时,F拉=G物,因此拉力不变,由此时的拉力也就求出了物体的重力)!

具体更详细的物体被拉出水以及进入水中的过程如下图,同学们务必理解并掌握住,则此类题无忧:

第十道常考易错题:

本题为竖直滑轮组中的各种常考问题!非常好的一道题。

此题,只要同学们掌握了相关的公式,并挑选出最好用的公式就可以迅速得解,同学们可以从下方所有初中物理力学公式找出相关公式,即可顺利得解: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相信一定会对初二的同学们期末复习有所帮助。

其实,到最后的复习阶段时,无论是中考复习还是期末复习,最主要的是狠抓两点,就能取得优秀的物理成绩:

1.狠抓基础知识,包括全部课本知识、老师归纳的知识。

2.狠抓做错的物理题!要知道,平时做题就是为了发现错题,从错题中找到知识薄弱环节,从而查缺补漏,快速提高能力!

","gnid":"9ccf97b1ef9d2bf8a","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56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e85588450dea575.jpg","width":"1500"},{"desc":"","height":"43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870c3b09d3352af.jpg","width":"1500"},{"desc":"","height":"48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778dc3ce965e622.jpg","width":"1500"},{"desc":"","height":"57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45b3e43e358d7b3.jpg","width":"1500"},{"desc":"","height":"46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dfc13384103250c.jpg","width":"1500"},{"desc":"","height":"56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2350345870c49d5.jpg","width":"1500"},{"desc":"","height":"200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2c3da36791364d8.jpg","width":"1020"},{"desc":"","height":"109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9c758df205ab51e.jpg","width":"1500"},{"desc":"","height":"134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7a8b18a55a95da4.jpg","width":"1500"},{"desc":"","height":"166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0364040d7ea6634.jpg","width":"1500"},{"desc":"","height":"189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5cb743c57685f27.jpg","width":"1500"},{"desc":"","height":"97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fbc156594f8c078.jpg","width":"1500"},{"desc":"","height":"275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c6ef80c8711d75c.jpg","width":"2000"}]}],"original":0,"pat":"art_src_0,otherc,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687269372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d02b669d42e06ca5ba87f066d3099670","redirect":0,"rptid":"757e1c85111ae4cb","rss_ext":[],"s":"t","src":"物理一百分","tag":[],"title":"十道初二物理期末常考题,简单却易错,详解思路与方法!

通庞奋2039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符蔡怖19296983735 ______ 如果点A(x1,y1)、点B(x2,y2)则AB的距离为 ∣AB∣=√[(x1-x2)²+(y1-y2)²]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__^*)

通庞奋2039初中生学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吗 -
符蔡怖19296983735 ______ 两点距离公式|d|=根号((x1²-x2²)+(y1²-y2²)).这是高中才学. 但初中得根据X轴在利用勾股定理.方可求出两点距离!

通庞奋2039数学公式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什么?
符蔡怖19296983735 ______ 两点P(x1,y1)与Q(x2,y2)之间距离公式是 |PQ|=√[(x2-x1)^2+(y2-y1)^2] 即根号下(x2-x1)平方加(y2-y1)平方.

通庞奋2039空间向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符蔡怖19296983735 ______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A(x1,x2)B(Y1,Y2), 则AB的模的绝对值= 根号[(x1-Y1)^2+(x2-Y2)^2] 向量的长度公式,若a的模=(a1,a2),则a的模的绝对值=根号(a1^2+a2^2) 两向量夹角的坐标公式,若A(a1,a2)B(b1,b2), 则cos<a,b>=(A*B)/(|A|...

通庞奋2039数学求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符蔡怖19296983735 ______ 设A、B两点为(x1,y1)、(x2,y2),过A作Y轴垂线与过B所作X轴垂线相交于C.故ABC是直角三角形,直角边|AC|=X1-X2,|BC|=y1-y2.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即|AB|=根[(x1-x2)^2+(y1-y2)^2].同理空间两点A(x1,y1,z1)、B(x2,y2,z2)距离d=根[(x1-x2)^2+(y1-y2)^2+(z1-z2)^2]

通庞奋2039数学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符蔡怖19296983735 ______ 两点坐标分别为(x1,y1)和(x2,y2) 那么两点间距离公式为: 根号下((x1-x2)^2+(y1-y2)^2)

通庞奋2039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斜率
符蔡怖19296983735 ______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斜率为k=(y2-y1)/(x2-x1),两点之间的距离AB=√(x2-x1)²+(y2-y1)²,斜率又称“角系数”,是一条直线对于横坐标轴正向夹角的正切,反映直线对水平面的倾斜度.一条直线与某平面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轴正半轴方向所成的角的正切值即该直线相对于该坐标系的斜率.如果直线与x轴互相垂直,直角的正切值为tan90°,故此直线不存在斜率也可以说直线的斜率为无穷大.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对于一次函数y=kx+b(斜截式),k即该函数图像的斜率.

通庞奋2039坐标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是什么? -
符蔡怖19296983735 ______ 一、两点间距离公式: 两点间距离公式常用于函数图形内求两点之间距离、求点的坐标的基本公式,是距离公式之一.两点间距离公式叙述了点的坐标和点之间距离的关系. 二、坐标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举例: 已知两点坐标(x1,x2)和(y1,y...

通庞奋2039谁能告诉我两点间距离公式是什么==?谁能告诉我两点间距离公式是什
符蔡怖19296983735 ______ 用直角三角形已知两直角边求斜边计算.(x1-x2)^2+(y1-y2)^2=距离的平方

通庞奋2039请问初中学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吗?最好能给具体点 -
符蔡怖19296983735 ______ 现在的初中教材 没有讲过 可以自己用勾股定理推导 作两点的连线 然后作 过一点做x轴的平行线 再作y轴的平行线 构成直角三角形 然后使用勾股定理 推导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