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农村老农具大全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01

  新华社合肥4月19日电(记者姜刚、黄博涵、赵金正)“科学种田省工省力,比原来轻松多了!”“不用再凭经验浇水了,现在可以精准作业了。”……

  走进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记者一见到59岁的种田“老把式”焦魁,他就迫不及待地分享了种麦新变化。

  这两年,焦魁有了新头衔:谯城区首家“无人农场”负责人。

  记者走访看到,“无人农场”的田间地头装配了小型气象站、病虫疫情监测点等各式新装备,日夜不停地收集农情信息。收集的数据会被实时传输到后台,经大数据分析后用于科学指导田间管理,有效助力农业工厂化、标准化生产。

在亳州市谯城区探索建立的“无人农场”,焦魁介绍用于农业生产的手机应用程序。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你看,这是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在粮食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缺啥补啥,实现精准补水、精准补肥。”站在“无人农场”的田边,焦魁掏出手机,点开应用程序选择“开”的指令后,一个个喷头就开始喷淋作业……

  在焦魁看来,这些新装备犹如“新农具”,让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他告诉记者,“云”种麦不仅能解放人力,使农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约70%,还增加了粮食产量,“去年每亩地小麦比普通田块多产100公斤左右。”

  这是亳州市谯城区探索建立的“无人农场”里的病虫疫情监测点。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据亳州市谯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戴伟介绍,该区坚持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2021年6月探索打造首家“无人农场”,搭建智慧决策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等远程控制或依托智能装备的自主决策作业,在人员基本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实现耕种管收全环节精准化作业。

  记者从亳州市谯城区政府了解到,在首家“无人农场”实践的基础上,该区结合特色农业新增3处“无人农场”应用场景,目前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在量力而行的原则下,我们争取让‘无人农场’模式覆盖更多乡镇,让科技成果在农村的土地上扎下根、开出花。”戴伟说。

  如今,在江淮大地,像焦魁一样“云”种麦的探索者渐渐多了起来,他们用活“新农具”,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

  春耕春管时节,江淮大地的农业生产进入关键时期。记者走进安徽省多家数字农业工厂发现,插上科技的“翅膀”后,传统农业的面貌正悄然变化:越来越智慧、轻松、高效的耕作方式,勾勒出农业现代化的新图景。

  记者来到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一处试验示范基地,绿油油的小麦正在茁壮成长。在基地智能控制室内,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皖北综合试验站副站长吕秋石指着一块屏幕说,“这里记录着小麦生长期的各项指标,对于浇水、施肥等农事活动,通过大数据分析、做出决策,可实现一键操作。”

  吕秋石从事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工作20多年,深知智慧农业发展中“新农具”的重要性。据他介绍,该基地建有北斗无线基站1套、气象站1座和灌溉泵8座等,已实现节水灌溉沟渠、道路和无线网络全覆盖。

  在宿州市埇桥区,吕秋石介绍新装备。新华社记者 赵金正 摄

  “现在的智能精准作业方式可以达到节水、节肥等目的。”吕秋石说,以两季粮食作物为例,仅浇水、施肥两项,每亩地就可以节约生产成本约300元,增加产量收益约300元,共计节本增效约600元。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认为,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实现多种粮、种好粮,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科技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gnid":"9c942b057bfed3be4","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30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e4b5c61aecb1877.jpg","width":"4000"},{"desc":"","height":"30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c58a65dd10f5088.jpg","width":"4000"},{"desc":"","height":"302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f7835271e60629a.jpg","width":"4032"}]}],"original":0,"pat":"art_src_1,socialc,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81905582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c86f6701978c63426c50abc65eb70c77","redirect":0,"rptid":"d6c0cbafb2bec3d8","rss_ext":[],"s":"t","src":"新华社","tag":[{"clk":"kdomestic_1:大数据","k":"大数据","u":""}],"title":"“云”种麦观察:“老把式”迷上“新农具”

茹融金4088请列举一些我国传统的水利农具,并详细介绍下 -
封峰雁15228567081 ______ 翻土开地的旱地犁、粉碎土块的耙、松土保墒的耱、压土平地的碌碡、播种的耧车、杠杆提水的桔槔、滑轮提水的辘轳、自动提水的筒车等.农村常用的传统农具、旧式农具主要有:犁 广大农村主要翻耕水田、旱土的农具.历代农民种田主要依...

茹融金4088农具有哪些 -
封峰雁15228567081 ______ 汉代畜力犁成为最重要的耕作农具.魏晋时期北方已经使用犁、耙、耱进行旱地配套耕作;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体系. 耧车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播种工具 铁锄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耘耥是水田除草工具,宋元时期开始使用. 商代发明桔槔,周初使用辘轳,汉代创制人力翻车,唐代出现筒车 主要有 :耕地整地工具 播种工具 中耕除草工具 灌溉工具 收获工具 加工工具 运输工具 差不多就这些了

茹融金4088新中国成立前人们常常使用的农具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的和80年代使用的农具 -
封峰雁15228567081 ______ 提问者问的是新中国成立前,那么包括中华上下5千年的历史 具体农具如下: 1.夏,商和西周时期努力和庶民集体耕作,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少量青铜农具.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 3.秦和两...

茹融金4088古代的农具有哪些,该如何用
封峰雁15228567081 ______ 耕犁,锄头,铁锹,镰刀,打谷机等

茹融金4088农村这些物件正在消失,你家有没有 -
封峰雁15228567081 ______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有些老物件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逐渐被人们更新换代,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一)农用老式犁,由犁把和犁尖等组成的一种农村翻土破土农具,犁耕地时,用牲口在前面牵引,人在后面手握犁把,掌握方向和翻...

茹融金4088农村有哪些常使用的农具和农业机械? -
封峰雁15228567081 ______ 锄头,铁锨,镰刀

茹融金4088你了解目前农村有哪些农具吗?这些农具和我国古代农具有何异同?试分析其原因. -
封峰雁15228567081 ______[答案] 农具:原始社会:石器农具、木器农具奴隶社会:石器农具、木器农具为主,有少量青铜器农具春秋时期有铁农具了(镰刀 钉耙 锄头) ,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战国时期出现牛耕,到了汉朝后人们开始普遍使用.唐朝:曲辕犁(标志...

茹融金4088春种一粒粟中种和秋收万颗子中收用什么农具 -
封峰雁15228567081 ______ 播种农具是耧车,收割用的农具则有掐刀、镰刀和短镢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中唐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其一》,而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

茹融金4088中国古代农具原始以前 -
封峰雁15228567081 ______[答案] 原始社会是石器时代,用旧石器和新石器 如石、木、蚌、骨、弓箭等 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 如锸、锄、镢、镰、犁等,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

茹融金4088战国时期的农具有哪些 -
封峰雁15228567081 ______ 农具有:犁铧、锄、锸、镰、斧等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