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古代战船图片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8-21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与中国一衣带水,从古至今,日本便于我国有着说不尽的联系。早在汉朝的时候,我国与日本便有了沟通,当时的日本还只是部落聚集,没有形成比较大的政权。我们都知道,近现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关系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这还要归罪于日本近代对我国的侵略,造成的种种不可磨灭的伤害。但历史上我国与日本也不是一直都和睦相处的,相反,日本是一个有野心的民族,汉代以后,他们就已经开始展现出自己的野心了,只不过那时候我们国家比较强大,日本才甘愿居于人下。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北京,而元朝的疆域版图,是中国历史上疆域版图最大的时候。元朝是南宋政权最强大的敌人,蒙古族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就这样征战四方,迅速统一草原,也结束了宋朝的统治。蒙古铁骑,所到之处,皆变为他们的土地,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一大强国之一。然而铁骑也有攻不下的难关,成吉思汗去世之后,元朝统治阶级发生了变动,他的孙子在十几年后,被推为新一代的可汗。

忽必烈

忽必烈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改汗国为帝国,建立了元朝,史称元世祖。此时的日本也暗藏着波涛,屡屡挑衅元朝的权威,忽必烈对日本这一小国早就心存芥蒂,便有了吞并之心。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蒙古人在马背上长大,而元朝的优势也是马背上作战,到了海上,蒙古人的士气应该会大打折扣。实则不然,在忽必烈对日本发动的两次战役中,都吧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但史实也摆在眼前,忽必烈的两次战役都是以失败告终。

日本捞出3艘中国古代战船

想想也是,要是忽必烈的战役胜利了,元朝铁骑征服了日本,那应该就不会发生近代以来日本对我国的战争了。上个世纪末,日本在他们的海域中捞出了3艘中国古代战船的残骸,经过研究,专家一致认为,这应该是元代的战船。而这一发现,也揭开了忽必烈未能打败日本的原因,这一千古秘密的答案,出现在这些沉船上。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蒙古人想要征服日本,就必须乘船过海,而蒙古人并不畏惧海洋,甚至一度快要成功。

蒙古人第一次登上日本岛,当时的日本人还没有防备,壹岐岛全军覆没,此时离日本的大宰相府仅仅只有一天的行程了。看起来胜利就在眼前,而此时的蒙古人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第二天日本人援军到的时候,因为害怕后援不济,他们决定退回海上。没想到夜里刮起了台风,蒙古军只能狼狈的回国,很多士兵就这样葬身大海了。他们将失败的原因归于台风,6年后,忽必烈第二次带兵东渡日本,没想到又是一场台风,使得蒙古军再次溃败。

忽必烈未能灭日本的原因

从那以后,征战日本成为忽必烈心中的遗憾,随着他的去世,这个计划也就搁浅了。忽必烈一直以为自己未能征服日本,是因为台风,而多年以来,人们也普遍是这样认为的,一直到元代沉船的出水。人们才发现,当时忽必烈为了尽快征服日本,要求工匠尽快打造战船,而船工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旧船上拆下来的,柳钉是拆下来就使用的。战船的质量都不过关,军队又怎么会胜利呢?忽必烈的大军原本可以征服日本,却败在这这些船上,但说到底,也只能怪他急于求成了。

","gnid":"9275393931a91ef04","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4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59ba3e56127568c.jpg","width":"600"},{"desc":"","height":"38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89563e90ae3d72e.jpg","width":"640"},{"desc":"","height":"51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84fabbe1dad18a4.jpg","width":"640"},{"desc":"","height":"38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1ab0027533cc4a0.jpg","width":"640"},{"desc":"","height":"42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7878179a0f10c4e.jpg","width":"637"}]}],"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7889600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c6655739ecd57e25f20bc3fe774e690f","redirect":0,"rptid":"73be25a91e7aa146","rss_ext":[],"s":"t","src":"玉涵文化","tag":[{"clk":"khistory_1:日本","k":"日本","u":""},{"clk":"khistory_1:中国历史","k":"中国历史","u":""},{"clk":"khistory_1:日本人","k":"日本人","u":""},{"clk":"khistory_1:蒙古人","k":"蒙古人","u":""},{"clk":"khistory_1:元朝","k":"元朝","u":""},{"clk":"khistory_1:中国古代","k":"中国古代","u":""},{"clk":"khistory_1:台风","k":"台风","u":""},{"clk":"khistory_1:忽必烈","k":"忽必烈","u":""}],"title":"日本捞出3艘中国古代战船,发现千古秘密,难怪忽必烈没能灭日本

甫邵海2134谁能介绍一下古代战舰,要简洁明了的
农雷魏15983972714 ______ 优先武器是“冲角”!就是在船头上的一种类似撞锤的东东,利用船的动能撞毁敌船.然后就是投石机,尽管其在海战中作用不大~但的确是火炮发明前少数远程武器之一.最后就是射箭和接舷战了,双方士兵通过“跳帮”来在决一胜负.

甫邵海2134古代的水军的武器是什么 -
农雷魏15983972714 ______ 中国古代水军一直不是很发达的,故此水军所用的武器和步兵也基本没什么两样,在水战中最基本的还是靠弓箭互射.近身肉搏战也基本用刀枪剑戟等. 但在火炮出现前,有几样武器是水军独有的,最厉害也是最笨重的一种称为”拍竿“也称...

甫邵海2134中国古代的船的原型是什么 -
农雷魏15983972714 ______ 早在公元前6000年,人类已在水上活动.世界上最早的船可能就是一根木头,人们试着骑到水中漂浮的较大的木头上,从而想到了造船. 一、浮具:浮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水上工具.浮具所使用的物料包括倒下的树干、脱落的树枝,以及随处...

甫邵海2134为啥我国古代都是平头船而外国都是尖头船 -
农雷魏15983972714 ______ 尖头配合的是V型的船身,适合海航 而平头的船首,配的是平底的U型船舱,一般适合内河航行.中国的海船,如福船,沙船,也是尖头的,方头是在内河和近海航行的船只.而且中国古代战船主要用途是运送步兵登陆,平头船更方便隐蔽和靠岸登陆.

甫邵海2134海战的古代海战 -
农雷魏15983972714 ______ 最早的海战记录为古代埃及人用成捆的芦苇制作战船在地中海和尼罗河上的战斗,此种战船通常由一人负责撑船另一人负责投石. 我国最早记载的海战为公元前485年(周敬王35年),吴国与鲁国组成联军从海道进攻齐国.

甫邵海2134谁有明朝和同一时期大航海时代各种船只的资料 -
农雷魏15983972714 ______ 根据明朝天启年间的《武备志》第116、117 卷之“战船”篇记载,作为明朝水军战船的福船,由大到小,一共分为六个型号: 最大的是一号福船,吃水二丈(6.6米); 二号福船,吃水最少一丈(3.3米); 三号哨船; 四号冬船,也叫海沧船...

甫邵海2134谁能给我古代的兵种、战船种类、战车种类及各种古代武器 -
农雷魏15983972714 ______ 姜子牙

甫邵海2134古代船到现代船的发展史 -
农雷魏15983972714 ______ 陆上交通靠车马,水上交通靠舟船.历尽沧桑的我国古代造船业当年曾雄踞于世界前列,把欧洲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我国古代造船起步于遥远的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三个高峰时期,...

甫邵海2134中国古代的战舰?(火器时期) -
农雷魏15983972714 ______ 中国火器时期都是引进外国的. 在16-17世纪,军舰与商船之间有了区分.根据甲板和火炮数量的不同,军舰分成各种等级. 头三级的军舰系指具有2-3层甲板和60-100门炮的舰船.这些军舰称为战列舰,因为这是一种以火炮为主的舰船,在海...

甫邵海2134中国古代战船如何摧毁未靠近的敌舰 -
农雷魏15983972714 ______ 主要是撞击.古代船在船头都会有专门的撞击装置,有的侧面还有撞杆,像艨冲巨舰.当然船上也有专门的投石机,箭啊等武器,像楼船.一般如果两船相遇,且相互间没撞沉的话,还是要靠船上的军队肉搏决胜负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