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于谦在明朝的历史地位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8-17

前言\n在最近的热播剧《大明风华》中,由苏克饰演的大明朝“救世主”于谦这一人物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剧中的于谦放荡不羁、嗜酒成性,在初次面见朱棣的时候竟然敢喝得大醉,虽说是因为母亲去死所致,但是面对天子竟敢如此这般,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胆量。不过于谦的这种性格也预示着他悲惨的结局。\n历史上的于谦,是明朝的重要人物,其赫赫的功业与其高尚的品格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敬仰,但是其悲剧也更让人惋惜。在几百年来,很多人都在探讨造成于谦悲剧的原因。然而,很多人大都只能从当时的政局演变和功高盖主等方面来着眼,似乎觉得于谦之死完全就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n当然了,人们敬仰于谦,为其鸣冤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我们不加任何感情因素,而只从主观角度来看的话,其实就会发现,于谦本人的性格特点也确确实实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这些性格上的缺陷对于谦悲剧的形成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综合来看的话,于谦的悲剧确实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本文,笔者就来简单分析一下,于谦悲剧为何说是必然发生的!\n

\n一、京城保卫战,为大明续命200年\n于谦,字廷益,钱塘江人。官至少保,因此世人也称他为于少保。少年时期的于谦胸怀大志,梦想着有一天能为国效力。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进士,先被授予御史一职,后迁至兵部侍郎。正统十四年秋,瓦剌太师也先率军大举南侵,宦官王振怂恿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随后不久,明英宗便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士兵擒获,顿时间,大明朝野上下震惊不已。\n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获之后,朝中由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担任监国,并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的防御策略。当时,朝中有很多人上奏请求迁都南京,暂避也先大军锋芒,但是遭到了于谦的极力反对。为了稳定人心,于谦等人恭请朱祁钰继承皇位,是为明景帝。也先试图要挟明英宗来勒索大明朝,于谦却始终不为所动,并提出:“重社稷,轻君主”的主张,全力包围京师的安全。也先见勒索不成,只能率领大军前来进攻京城,于谦则分遣诸将列阵九门御敌,并亲自登上城门督战,在一番血战之后,终于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迫使也先请求合议,同意归还明英宗,并开通两国边境贸易。\n

\n正是由于于谦的拼死一战,保卫了京师之地的安全,这才有了大明帝国随后200余年的历史。但是明英宗的回归,也将是于谦悲剧的开始!\n明英宗被接回来之后,被安置在了南宫,称为太上皇。景泰八年,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等人趁着明景帝病重,发动兵变拥立明英宗复辟,史称“夺门之变”。\n明英宗继位之后,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等人又开始诬陷于谦想另立太子,谋迎外藩。于是便以“意欲”谋逆的罪名将其处死,并将其妻子(妻与子,古语)发配到边关。根据《明史》中记载:\n于谦“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籍没时家无余资。”\n等到明朝成化年间的时候,于谦之子于冕被特赦,接着便上疏明宪宗为其父鸣冤昭雪,最后引起明宪宗重视,答应于冕亲自为于谦平反。\n所以反观于谦的命运,我们不难看出,其实于谦就和宋朝时期的岳飞一样都是以悲剧收场的。那么造成于谦的悲剧的原因究竟又是什么呢?\n

\n二、功高才显,遭人妒忌\n于谦作为景泰年间的名臣,才华横溢,能力超强,故而受到明景帝的重用,其地位很高。而这则不可避免地遭到一些人的嫉妒,这一点在《明史》中有明确的记载:\n“是诸不任职者皆怨,而用弗如谦者,亦往往嫉之”。\n就拿京城保卫战来说,也先在被打退之后,都御史罗通便开始上书弹劾于谦所报的功劳簿不实,其言曰:\n“诸边报警,率由守将畏征调,饰诈以惑朝廷,遇贼数十辄称杀败数千。向者德胜等门外不知斩散几何,而获官者至六万六千余人。辇下且然,况塞外。且韩信起自行伍,穢苴拔于寒微,宜博搜将士中如信、苴者,与议军事。若今腰玉珥貂,皆苟全性命保爵禄之人,憎贤忌才,能言而不能行,未足与议也。”\n所以由此可见,此时功高名爵的于谦,既是皇帝眼中的红人,也是朝中某些大臣的眼中钉,肉中刺。等到后来,朝中的御史顾就也开始上疏指责于谦太过专断,要求六部大事同内阁奏行。其实关于这样的弹劾,在当时不仅只有这两例而已。\n幸亏明景帝足够信任于谦,所以才致使他最终没有倒台,尽其所能,为国效力。\n

\n值得一提的是,在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仰仗着明英宗对他的信任,于是便开始擅权专政,作威作福。此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王振甚至肆无忌惮的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当时朝中有很多官员都要争相讨好他,但每次于谦进京奏事的时候,都是两手空空。有人劝他带些礼物,这样事情也好办一些,结果于谦甩了甩袖子笑着说:“只有清风”。\n于谦是明朝有名的诗人,在此事过后,他还特意写了一首《入京》来表达自己的心志:\n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n在世人眼中,于谦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廉洁,是位真正的伟人,但是这在当时王振的眼中却是一个不识抬举的存在。所以不久之后,王振便借故将其下法司论死,本想将他处决,但因为搞错了人,才将他释放,不过于谦也被关了三个月之久。\n

\n京城保卫战胜利后,明景帝开始论功行赏,于谦作为此战的首要功臣,被加封以少保衔,总督军务。面对明景帝的封赏,于谦百般推辞,并说道:\n“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n但最后明景帝不允,于谦无奈,只好答应。后来,明景帝还特地在西华门赐给他一所府第,于谦也坚决推辞,明景帝还是不允。最后于谦无奈,只好收下,但他始终都没有去住过,只是将皇帝赏赐的东西原封不动的保存在里面,每年去看一下而已。\n于谦的所作所为,在世人的眼中无疑就是一个清高廉洁的优秀官员的形象,但是这也使得于谦在当时的朝廷上显得尤为孤立、无助,俗话说:“人无好,不可与之交”,于谦清高廉洁,自然和那些贪官污吏不是同路人,但是在复杂的朝廷中,党派林立,暗斗不止,于谦倒台是迟早的事情。\n

\n三、性格缺陷,与同僚关系紧张\n在历史上,于谦无疑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但在他的性格中也确实有一些致命的缺陷,从而致使他与同僚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甚至最终将一些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n首先来说,于谦的性格刚烈,待人严苛,不能容许他人犯过错。简言之,在于谦的眼睛里是容不得半点沙子的。如果于谦发现官员有错,就开始当面斥责,丝毫不留情面。比如在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召集群臣商议战和事宜。当时徐理认为星象有变,应该南迁,但此话一出,便立刻遭到了于谦的严厉斥责,其言曰:\n“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n徐理随后便被赶出了朝堂,后来他又以为于谦是阻止他升迁才会如此,因此徐理非常气愤。但为了自己的前程,徐理不得已将自己改名为徐有贞,最后成为了夺门之变的主谋,并将于谦送上了断头台。\n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于谦的性格缺陷可以说是造成他最终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n

\n四、总结\n根据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造成于谦悲剧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他无意且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一场皇室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之中。在面对明英宗和明景帝之间的兄弟斗争,他难以抉择,而他所接受到的教育,也不可能将江山社稷和君父给抛开,好让自己急流勇退,最后才致使悲剧的发生!\n不过话说回来,于谦是何等聪明之人,在面对此等危险时不可能没有预见,但是他最终却也成为了皇权争夺战中的牺牲品。当然了,这里面有于谦性格缺陷所造成的原因,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缺陷,导致他不能很好地处理好与同僚之间的关系,从而将很多人都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最终使悲剧无法避免。综上,便是我们对于谦悲剧的一个简单分析,寥寥数笔,仅供参考!\n参考文献:《明史》\n

","gnid":"949aae01c0e525050","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23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f08cf913aa77e44.jpg","width":"582"},{"desc":"","height":"25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e6edfaa8e0a0bb8.jpg","width":"500"},{"desc":"","height":"28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43a80097fc37172.jpg","width":"500"},{"desc":"","height":"32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7ebcf7d84be93fc.jpg","width":"500"},{"desc":"","height":"45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4d29fad10a97ae5.jpg","width":"496"},{"desc":"","height":"23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7e170e2d65e172b.jpg","width":"500"},{"desc":"","height":"26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51427467e41cb55.jpg","width":"500"}]}],"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11420765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49976fdce4f4c4c85636c09e0491b966","redirect":0,"rptid":"14ab2552a896b33a","rss_ext":[],"s":"t","src":"岁岁说娱乐啊","tag":[{"clk":"khistory_1:明英宗","k":"明英宗","u":""},{"clk":"khistory_1:王振","k":"王振","u":""},{"clk":"khistory_1:于谦","k":"于谦","u":""},{"clk":"khistory_1:大明风华","k":"大明风华","u":""},{"clk":"khistory_1:明史","k":"明史","u":""},{"clk":"khistory_1:朱祁钰","k":"朱祁钰","u":""}],"title":"《大明风华》:于谦为大明朝续命200年,为何最后会含冤而死?

卓该燕5082为什么于谦有救国宰相之称 -
戚以贫13886311833 ______ 土木堡之变,明朝军力严重受损,皇帝被俘,北京人心惶惶,蒙古兵兵临城下,明朝有灭亡的危机.于谦出来力挽狂澜,稳定忍人性,带兵保卫京师,击退蒙古兵,避免了明朝灭亡的危险,故得称“救国宰相”.

卓该燕5082《明朝那些事儿》里有一句是评价于谦的话是什么? -
戚以贫13886311833 ______ 其实于谦并不需要皇帝的所谓嘉许,因为这些所谓的天子似乎并没有评价于谦的资格.明英宗之前有过无数的皇帝,在他之后还会有很多,而于谦是独一无二的.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个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

卓该燕5082于谦和王阳明哪个是明朝第一人 -
戚以贫13886311833 ______ 王阳明

卓该燕5082海瑞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清官 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为官清廉的人吗 -
戚以贫13886311833 ______[答案] 1明朝的于谦,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进士.1449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在这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于谦挺身而出,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败瓦剌,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 于谦为官清正,当年宦官王振专权,百官大...

卓该燕5082于谦是怎样的一个人?
戚以贫13886311833 ______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号令严明,才思畅通敏捷,考虑周到仔细,性情淳朴忠厚过人,忘身忧国.他性格很刚强,看不起那些懦怯无能的大臣、勋臣、皇亲国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遭诬陷被害.

卓该燕5082当年明月对明朝人物评价第一的是谁 -
戚以贫13886311833 ______ 评价最高的是王守仁,当年明月评价为“圣人”.第二高的是于谦.其实这个名单,根据《明朝那些事》,朱元璋和张居正都有候选人资格.但朱元璋因为屠戮功臣,张居正因为经济问题,都...

卓该燕5082古代诗人于谦简介 -
戚以贫13886311833 ______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

卓该燕5082明朝那些事中说于谦可排第二,那么谁排第一啊? -
戚以贫13886311833 ______ 张居正的遗产问题使得他们都不能算第一. 但明朝有一位更猛的人,明朝首屈一指的思想家,但于谦过于陈腐,张居正都该排第一名. 《明朝哪些事儿》中明确的说过,本来于谦王阳明,也就是王守仁,他的心学影响了整个明朝

卓该燕5082读了短文你想对于谦说什么
戚以贫13886311833 ______ 于谦:你洁身自好,堂堂正正,胸怀坦荡,高风亮节,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好儿女.虽然数百年过去了,但是你仍然垂范百世,德厚流光,是值得我们后人尊敬的典范,是值...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