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儒林外史人物关系图清晰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20

胡适先生看过《儒林外史》之后,说:“该书一个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

诚然,《儒林外史》中的很多人物形象,在今天的社会,仍旧能够发现其影子,可以作为社交的参考。

可是书里的人太多,故事一个接一个,难以全部去研究透彻。

在二十四回中,向知县连续审了三件案子,说的是人情世故,若能看懂,判断一个人的人品的标尺,就跃然纸上。

人与人交往,始于颜值,成于人品,千万别等上当受骗之后,才恍然觉醒。

01

“活杀父命事”:面善心狠,透支别人的善良。

有一个和尚,在山里发现一群牛,他走到最肥的牛身边,多看了一眼。

牛立马就流泪了。

隔一会,牛舔了舔和尚的头,流泪就更多了。

和尚说:“这牛,是父亲转世;请大家发发慈悲,让我供养牛一辈子。”

牛的主人果断把牛送给和尚,成人之美。

过了几天,和尚悄悄把牛卖给卖牛肉的人,并揭晓了“牛流泪”的真相——原来,和尚头上涂了很多盐水,牛的眼睛被盐的味道一熏,就流泪了。

在卖牛的过程中,讨价还价不成功,和尚就状告卖牛肉的人。

向知县愤怒了,派衙役重责和尚二十下,赶出去。

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人,要钱不要脸,让善良的人,一次次上当受骗。

比方说,有人把手脚捆起来,用宽大的衣服把身体装扮成“手脚不健全”的人,然后在地上滚动,开始乞讨。

还比方说,家里有房子车子、有存款的人,一旦遇到家人生病的事情,也上网去筹集治病的钱。

当善良的人被欺骗之后,那他就会“收起自己的善良”,不再相信社会上的弱者,需要帮助。

被欺骗的人越多,就会越发显得冷漠无情。其根源,是因为那些人品不好的人,透支了善良。

把善良给了真正需要的人,善良才有价值,否则就变成了助纣为虐了。

当我们遇到可怜人的时候,有人冲你笑的时候,不要马上就和对方亲近,要等一等,观察对方是否真的需要帮忙,别让人品差的人轻易得逞。

02

“毒杀兄命事”:恩将仇报,寒了好人的心。

有个叫胡赖的人,哥哥生病了,请来了陈安医生。

陈安医生看了看,说:“这是受寒了,不碍事。”之后,开了药,还反复叮嘱,要如何如何。

过了几天,胡赖的哥哥被亲戚蛊惑,跳河了。

胡赖状告陈安医生,说其乱开药,导致哥哥狂躁,然后走了极端。

知县审讯之后,说:“医生有割股之心,你家的事情,和医生有什么关系?好意思来告状?”

人品很差的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假装不明真相,非得诬赖好人,便于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好处。

不报恩,也就算了,还把恩人推向火坑,这是让世人都寒心啊。

医患关系,本来是感人的关系,但是很多时候,却变成了“贬义词”。似乎,医生帮助了别人,还变成了弱者。

“扬子晚报”平台上,说了这样一件事:江苏丹阳中医院,一个中年女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嫌护士拔针太疼,就骂骂咧咧,保安过来制止,结果女患者就动手了,产生了冲突。丹阳公安及时介入。

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打针肯定会疼痛,拔针也会。

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被人挑剔了。

为什么不感激护士,为自己服务呢?人品的好坏,一看就明白了。

任何时代,我们要看清楚,谁在治病救人,谁在恶意伤人,千万别让“救命恩人”背负了沉重的人情债,变成了恶意的人。

这个世上,总有一些人,在伤痛、困苦的时候,摇尾乞怜,一旦被人帮助了,活得好了,就反咬一口。

做人,不报恩,可以接受,恩将仇报,这是不能接受的。

03

“谋杀夫命事”:是非不分,败了社会的风气。

向知县的朋友牛浦,假扮成病故的人——牛布衣,招摇撞骗,还偷走了牛布衣写的书稿。

牛布衣的妻子闻讯而来,状告牛浦谋害了丈夫。

事情很是蹊跷,但是知县却偏袒朋友,认为牛布衣的妻子撒泼,派衙役把其解送回老家,就结案了。

显然,知县的做法,太糊涂了。

人命关天的大事,到了他这里,就变成了“感情用事”,丝毫没有意识到,一个女人失去了丈夫,理应知道真相。

西汉哲学家董仲舒说过:“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

对一件事,一个人的判断,是有标尺的,而不是为了维护亲近的人,就把远处的人,都当成恶人。

是非都被颠倒了,那么一个人的圈子,就变成了“蛇鼠一窝”,圈子里的人,都是人品很差的人。

长期做偏袒的事情,就会激发社会的公愤,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总有正义的人,会站出来,说公道话。

04

小说家契诃夫说过:“您读了书,就会立刻觉得您的眼界大不相同。”

多读几本书,总能发现文章中的一些人物,一些故事,就和身边的人和事,有很多的类似之处。

书就像镜子一样,能够看到自己的形象,也能看到别人的嘴脸。多看几次,人的心,也会出现在镜子里。

朋友们,遇到任何人,都要看其正面,还要看其反面,不要被伪装的外表迷惑了。

在看清别人的同时,严守自己的德行,千万不要同流合污,而是亲君子、远小人。

人品是人混迹社会的一张名片,千万不要让名片上有污渍。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gnid":"9cc65dff9105de78f","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74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70628080f775597.jpg","width":"1306"},{"desc":"","height":"80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007d6ef9ddd910b.jpg","width":"1340"},{"desc":"","height":"97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63b96adbc0eb25e.jpg","width":"1278"},{"desc":"","height":"100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729e5a506685268.jpg","width":"1334"},{"desc":"","height":"84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7dee141e2fbf16c.jpg","width":"1328"}]}],"original":0,"pat":"art_src_3,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8180174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8e5f5d4cbe66e1f2c08c04629e5e2320","redirect":0,"rptid":"4f85712c2d4ae97e","rss_ext":[],"s":"t","src":"布衣粗食","tag":[{"clk":"kculture_1:儒林外史","k":"儒林外史","u":""},{"clk":"kculture_1:人品","k":"人品","u":""},{"clk":"kculture_1:和尚","k":"和尚","u":""}],"title":"看清一个人的人品,就看《儒林外史》里的三件案子

彭炕牵4152儒林外史29回内容 -
伊哗咸15827942033 ______ 儒林外史第第二十九回 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纳姬(内容如下): 话说恰遇僧官刚刚升任,要摆酒庆贺,众多朋友纷来捧场.诸葛天申在路上看到了杜慎卿,带朋友前去拜访.因杜慎卿在考试时得过头名,众人都很仰慕.杜慎卿留下众人吃了饭.杜慎卿没有儿子,决意纳妾.供参考.

彭炕牵4152儒林外史梗概
伊哗咸15827942033 ______ 《儒林外史》全书塑造的人物约有二百多个,时间前后约一百多年,没有统一的故事情节,联珠似的由一个人引出另一个人,由一个事引出另一个事.所以要全面而简洁地概括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

彭炕牵4152儒林外史的写法~~~~~~~急急急! -
伊哗咸15827942033 ______ 1. 《儒林外史》继承并发展了《金瓶梅》的写实观念,真正完成了古代小说从传奇性向现实性的转变,是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美学内涵的一大跃进;与此相适应,《儒林外史》已从故事型小说跨入到性格型小说,它有意淡化故事情节,弱化戏剧性...

彭炕牵4152《儒林外史》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 -
伊哗咸15827942033 ______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逝,家族内部...

彭炕牵4152儒林外史 读书笔记 -
伊哗咸15827942033 ______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 一、八股——名士(真|假) 之争 清,吴敬梓所作《儒林外史》揭示自程朱理学以来,文道之分、八股义理文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从文学理论角度来看,开篇王冕夜观星宿之叹“文运之衰”,引出文人“浮世绘”,显示...

彭炕牵4152匡太公和匡超人是什么关系 -
伊哗咸15827942033 ______ 匡太公和匡超人是父子关系.匡太公和匡超人是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匡太公是匡超人的父亲.匡太公正直刚正有气节,临死之前叮嘱匡超人,功名是身外之物,德行要紧,不可变得势力,改变初心.

彭炕牵4152儒林外史第五回人物形象分析
伊哗咸15827942033 ______ 《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描写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并通过用生动的形象,去反映社会上的不好风气,同时也揭露了当时反动统治的罪恶.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说的是高要县的监生严致和是一个把钱财看做是一切的财主,家财万贯.他病得饮食不进,卧床不起,奄奄一息,还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打发仆人下乡,又不放心他吝啬成性,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这看似夸张,却是写实的描写,把一个吝啬鬼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活中我们虽然要例行节约,养成不随便浪费的好习惯,但是也不能过分地吝啬,而要量力而行,合理消费.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