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再见吧朋友《桥》歌词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8-02

老周

摘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国和西方基本隔绝,和苏联关系也恶化,所以来自海外的电影很少,只有南斯拉夫属于共产党阵营,又不完全跟随苏联,保持独立自主,和中国关系比较好,所以引进了不少南斯拉夫的电影,在那个娱乐贫瘠的年代,可以算是文化娱乐的饕餮盛宴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国和西方基本隔绝,和苏联关系也恶化,所以来自海外的电影很少,只有南斯拉夫属于共产党阵营,又不完全跟随苏联,保持独立自主,和中国关系比较好,所以引进了不少南斯拉夫的电影,在那个娱乐贫瘠的年代,可以算是文化娱乐的饕餮盛宴了。

说到南斯拉夫,现在90后00后可能十分陌生而无感,南斯拉夫作为一个国家的国名,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斯拉夫民族分为东斯拉夫、西斯拉夫和南斯拉夫三大部分,东斯拉夫就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苏联最核心的三个加盟共和国,俗称大毛、二毛和三毛;西斯拉夫是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而南斯拉夫则是以塞尔维亚为主的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人。

作为国家,南斯拉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以后,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组成的国家。在二战期间,南斯拉夫遭到德军的入侵,南斯拉夫王国迅速战败投降,但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进行了英勇抵抗,到1945年游击队已经发展到50万人,甚至拥有坦克和飞机,最终基本上靠自己的力量,将德军赶出了自己国土——这一点,我们中国都比不上,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在中国关内(不包括东北)还有百万日军,而从1931年到1945年十四年抗战,中国总共击毙加俘虏的日军还不到50万,如果不是美军在太平洋,苏军在东北的胜利,中国要靠自己的力量消灭这百万日军,不知要到哪年了。

二战之后,在战火中涅槃重生的南斯拉夫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但是南斯拉夫和其他东欧国家不太一样,并不是完全听命于苏联,始终坚持相当大的独立自主。所以在苏联和中国交恶后,南斯拉夫依然和中国保持了非常良好的关系。

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相继发生了颜色革命,在这轮大震荡中,南斯拉夫的情况最悲剧,分裂成了斯洛文尼亚、波黑、北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和克罗地亚六个国家,以及还有一个尚未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科索沃,还引发了1999年的南联盟战争(也叫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南斯拉夫作为国家就此消亡在历史的尘烟中。

再回到南斯拉夫电影,由于南斯拉夫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广受尊敬的英勇顽强,所以,二战题材自然也成了南斯拉夫电影最大的素材宝库。这种来自共产党国家的反法西斯题材的战争电影,显然是很受当时中国欢迎的。

从1956年开始引进的南斯拉夫电影有:

1956年:《旧恨新仇》、《小勇士历险记》、《小勇士历险记》、《当机立断》、《他俩》;

1957年:《跟踪》、《攻城计》、《追击者》;

1958年:《大与小》、《那不是白费》;

1973年:《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

1977年:《67天》;

1978年:《孩子与小提琴》、《缩小包围圈》、《夜袭机场》、《黎明前到达》、《第26个画面的占领》;

1979年:《苏捷斯卡战役》、《南方铁路之战》;

1982年:《临时工》、《汤姆叔叔的小屋》(西德意大利南斯拉夫合拍);

1984年:《开往克拉列沃的列车》;

1985年:《猎鹰》、《七月十三日》、《温饽的香味 》;

1986年:《你好,出租车》;

1990年:《萨拉热窝谋杀事件》、《炽热的爱情》。

在1956年到1990年三十四年间,共计引进了26部,还有一些没有正式公映的,当时叫“内部电影”,如《游击飞行中队》、《远征依各曼》、《内雷特瓦河战役》、《血色之诗》、《最后的桥》、《奇袭德尔瓦尔》、《山上的松树》、《地狱之河》等,其中80%都是战争片,尤其是以1973年引进的《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两部电影,知名度最高,在当年是异常火爆,一票难求。剧中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台词,更是成了人们最熟悉的“网红”词句。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更是成为南斯拉夫电影的代名词,在中国几乎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很多人都认为片中主角瓦尔特的原型就是南斯拉夫游击队的领导人铁托,其实,瓦尔特的原型是萨拉热窝地区游击队的领导人弗拉基米尔·佩里奇·瓦尔特,他曾经在游击队中担任营长,后来回到萨拉热窝,领导这个被德军占领的重要城市的地下抵抗运动,创造了很多富有传奇性的战斗故事。但不幸在1945年4月,也就是德军投降前一个月的一次战斗中牺牲。

不过,对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和《桥》这两部最著名的战争片,老周觉得无论是在历史真实性,还是艺术表现上,都很一般,只不过在当年娱乐贫瘠的大背景下,才显得比较出众,让国内观众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这两部电影的情节来看,明显是带有浓郁的“抗战神剧”的味道。

老周评价最高的南斯拉夫电影并不在这26部之列,是1988年南斯拉夫和英国合拍的《逃离索比堡》,1989年在央视播出,没有在电影院线上映。

这部影片是以二战期间被关押在纳粹索比堡死亡集中营的犹太人组织集体越狱的真实事件为原型,600人的集中营有450人参加了越狱,最终有300多人成功逃脱,这也是二战中纳粹集中营唯一一次集体越狱。面对纳粹的铁丝网、地雷和机枪、冲锋枪,不甘被肆意凌辱和践踏的人们,为了争取自由和生存,毫无畏惧地冲向自由的场景极其震撼。这部知名度远远低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的影片,豆瓣评分高达8.5分,水准之高可见一斑。

除了电影,1980年代以后还从南斯拉夫引进了几部电视剧:

1979年11月,央视播出了南斯拉夫电视连续剧《巧入敌后》,这也是中国引进播出的第一部外国电视剧。《巧入敌后》共13集。第一集是电影版,后十二集是电视剧版。

1982年4月,央视播出了南斯拉夫电视连续剧《黑名单上的人》,这是南斯拉夫电视剧的经典,其实《巧入敌后》是《黑名单上的人》第二季,因为《黑名单上的人》太成功了,所以才有了后续的《巧入敌后》。不过在中国,确实先播出了第二季,后播的第一季。

1983年1月,央视播出了南斯拉夫电视连续剧《卡比拉的篝火》。这三部电视剧都是二战题材,《黑名单上的人》和《巧入敌后》是类似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主要讲述城市游击战,有不少谍战的元素。而《卡比拉的篝火》是讲述在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军事元素更纯粹一些。相比之下,《黑名单上的人》情节更紧张惊险,也是在南斯拉夫电视剧中最有影响的。

在这些南斯拉夫影视剧中,电影《桥》的插曲《啊,朋友再见》以曲调优美朗朗上口而风靡一时,并被翻译成中文广为传唱。这首歌曲源自意大利的爱情歌曲《啊,姑娘再见》,在战争中被改填上游击队员相关的歌词,在当时巴尔干地区游击队中广为流传。所以就被引入了电影,更是大大推动了风行,连中国观众也接受、喜爱上了。

三十多年过去了,再回看这些当年引进的南斯拉夫电影电视剧,用今天的眼光看,其实这些影视剧艺术水平也就是很普通,罕有高水准的经典佳作。不过这些南斯拉夫战争片,有枪战,有谍战,还有汽车追逐和非常西式的“博客逊”(拳击),情节紧张惊险,再加上当年难得一见的洋演员形象,男的帅气硬朗,女的明艳动人,包括他们的服饰——还别说,二战德军的军服确实非常酷,种种这些都让在娱乐上荒漠一片的国人自然趋之如骛,成为一代人最深刻的文化记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网名光亭,长期从事军事战史研究,曾多次在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担任军事栏目嘉宾。出版过二十多本军事书籍,可在微店“知兵堂书店”、某宝网店“知兵堂书店”上咨询购买。现在喜马拉雅上有个人专栏“老周军事”,制作军事类音频节目。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开设“老周新观察”视频号,解读军事热点,敬请支持。

","gnid":"9c25dee59066f1b1f","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78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42e870198916241.jpg","width":"1260"},{"desc":"","height":"81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a4102b6546fe941.jpg","width":"1266"},{"desc":"","height":"76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a68b0b30e967216.jpg","width":"1229"},{"desc":"","height":"77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1ef3140ae7cf9d7.jpg","width":"1063"},{"desc":"","height":"39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43eaae29eff77bc.jpg","width":"831"},{"desc":"","height":"91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8d8b22091b6fa53.jpg","width":"1280"}]}],"original":0,"pat":"art_src_3,fts0,sts0,op50_st","powerby":"hbase","pub_time":16893861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b47d3399500ab92b7f89e01a0fb3f168","redirect":0,"rptid":"05e25b70bfe2f92e","rss_ext":[],"s":"t","src":"老周的深度军事","tag":[{"clk":"kfun_1:瓦尔特","k":"瓦尔特","u":""},{"clk":"kfun_1:电影","k":"电影","u":""},{"clk":"kfun_1:电视剧","k":"电视剧","u":""}],"title":"当年火爆一时的南斯拉夫电影电视剧,为什么会这么火

尤瞿夏764求一首歌的歌名
高穆彦19158011731 ______ 歌曲:啊朋友再见 歌手:南斯拉夫名歌 • 搜索 "啊朋友再见"mp3 打印预览 (电影桥的主题曲) 那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 侵略者闯进我家乡 啊游击队啊快带我走吧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游击队啊快带我走吧 我实在不能再忍受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 你一定把我来埋葬 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 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 啊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 都说多么美丽的花 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 都说多么美丽的花

尤瞿夏764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请你一定把我来埋葬,是哪首歌曲? -
高穆彦19158011731 ______ 貌似是前南斯拉夫电影《桥》里面的歌 是不是《啊!朋友再见》?

尤瞿夏764请问谁知道韩国电影《没教养的家伙》里那段最后的插曲《桥》是谁唱的在哪里可以下载到谢谢
高穆彦19158011731 ______ re: Bella Ciao 这首歌原版意大利名字叫《Bella Ciao》(以前翻译成白拉桥) 《Bella Ciao》是著名的『二战』歌曲之一,原为意大利游击队之歌,经改词编曲成为南斯拉夫影片《桥》的插曲,于是广为流传. 意大利语Bella 是美丽的姑娘的意思...

尤瞿夏764求车太贤的《再见吧桥》中文歌词!!(要中文版韩语的)你懂的 -
高穆彦19158011731 ______ 再会吧 桥 在双线桥上最后的离别是 吹来的风的心都是疼的. 为什么连抓都抓不住 站着 只有眼泪正在流 踱着的脚步停下了 发着呆 望着流动的江水 也无语,只有江水在流过 只有我独自站着 无法度过(江)的了 只是如此想着 过着桥的脚步好重,站着 回头看了你 一次又一次 . 连抓都抓不住我跟傻瓜一样的我 双线桥最上端 相互叫喊着看着 却,(因为)太远了 声音掉进了江里 听不见 宁愿倒下去算了 (那样的话)就再也无需过桥 心好疼,为我们无法实现的爱 两线桥的上面 停止的 我们的爱

尤瞿夏764有一首歌: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请问这是什么歌 -
高穆彦19158011731 ______ 这是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插曲:《啊,朋友再见》.

尤瞿夏764有谁知道车太贤唱的那首《再见吧桥》的韩文歌词啊? -
高穆彦19158011731 ______ 이차선 다리 위에 마지막 이별을 스치는 바람에도 마음이 아파와 왜 잡지도 못하고 서서 눈물만 흘리고 있어 거닐던 발걸음을 멈추고 멍하니 흐르는 저 강물을 보아도 아무말 없이 흘러만 가고 나만 홀로 서있네 건널 수 없을거라 생각만 하고 있어 ...

尤瞿夏764谁有再见吧,桥 的汉语歌词
高穆彦19158011731 ______ 再见吧桥 中文版歌词 (再见吧桥)中文版歌词 演唱:安旭 主歌一: 在这座离别的桥 我们说声珍重 远隔着时光的梦泪眼中相送 啊....转眼又走过了秋冬 相爱竟是永远的痛 主歌二: 听黑夜无声的雨 任凭往事随风 凋零着回忆的痛被冷冻 ...

尤瞿夏764啊朋友再见的原唱是谁 -
高穆彦19158011731 ______ 外文曲名为 Bella ciao(《再见了,姑娘》) ,原唱为Yves Montand.本来是描述意大利的游击队歌曲,现在经过各种改编,也可表达朋友间的依依惜别.可以吗?

尤瞿夏764邓丽君翻唱的“再见吧,桥”叫什么名字 -
高穆彦19158011731 ______ 歌曲名:Jambalaya第一句:“Good-bye Joe”即是"再见吧,桥"全部歌词为:Good-bye Joe, he gotta go, me oh my ohHe gotta go-pole the pirogue down the bayouHis Yvonne the sweetest one, me oh my ohSon of a gun, we'll have big fun on ...

尤瞿夏764大家对南斯拉夫朋友再见这首歌感觉怎样.
高穆彦19158011731 ______ 《啊,朋友,再见》这首歌是通过南斯拉夫电影《桥》传到中国的. 其实,它是一首意大利民歌,由于影片中的“爆破手”是意大利人,所以才被导演采用为主题音乐和插曲. 这首歌有一种催人奋进的鼓舞力量,坚定而不失浪漫,深受当时中国百姓的喜欢,一度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