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二岁古代怎么称呼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8-05

大多数人在取名的时候,总是会对某些字有着一定的忌讳,像一些会带有歧义的字眼,父母在给自己孩子取名的时候,往往都是能避开就避开,毕竟名字是会伴随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东西,而且一个好名字,给人的印象还是非常不错的。

明星之中好听的名字可谓是比比皆是,“白敬亭”“江疏影”这些都是出了名的好名字,听到名字仿佛就有一位亭亭玉立的少男少女站在面前,这就是一个好名字的作用。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古代君王们去世后都会给被取一个“谥号”,后人们会根据君王们的生平事迹来客观评定,不管是君王,只要是有着重要贡献的大臣也有着如此之待遇,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就是叫做“唐文帝”,而明太祖朱元璋的谥号就比较奇葩了,叫做“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如此一来,也不难看出,谥号有些就是“被吹捧”的存在。

然而在众多谥号之中,但凡有这个字,几乎都是昏君,而且这些君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君王,这个字就是——灵。

灵这个字,在中国汉字中是一个相当受欢迎的一个字,在文言文之中也是“福气”跟“智慧”般的解释,直到如今,“灵”这个字也是出现在人名之中频率非常高的一个。

然而在谥号之中,“灵”这个字出现的频率也不算低,但无一例外都是昏君,或者无所作为的皇帝。

最早的一位是春秋时期的陈灵公,谥号“灵公”,更让人诧异的是陈灵公本名就叫做陈灵公,而陈灵公的父亲叫做陈共公,儿子叫做陈成公,至于他家的后代有没有出过一个“公公”,那就不好说了。

但陈灵公在历史上却是一位非常奇葩的皇帝,奇葩到什么程度了呢?但凡将陈灵公做过的事叙述一遍,都等同于是在骂他。

在公元前600年的时候,陈灵公看上了一位士大夫的妻子,还看上了自己堂弟的母亲,结果陈灵公便是做起了先后脚踏两条船的出轨之事,更让人气愤的是,仗着自己是君王,对于出轨之事根本无所顾忌,这仿佛是印证了一句“想要等一个人灭亡,那就先让他膨胀。”

最终在公元前599年的时候,陈灵公死在了自己堂弟手里,后来陈灵公的儿子陈成公便是为父亲报了仇,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陈哀公。

还有一位名叫郑灵公,他本名便是叫做“姬夷”。

而郑灵公的死,还源自一个成语“染指于鼎”,这个词语在含义是想着不属于自己的利益,但在郑灵公身上,则是一件对他人不敬的事。

在公元前605年的时候,有人为郑灵公送来了一只鼋,在古代鼋就是“甲鱼”的意思,这在当时算得上是非常名贵的菜肴了,之后郑灵公便是叫来了诸位大臣,结果在宴会上调侃了一位名叫公子宋的大臣,公子宋顿时暴怒,找人联手想要杀了郑灵公,郑灵公听到这一消息后,很快便是做好了准备,只不过到了最后,输的那个人依旧还是郑灵公。

这仿佛印证了一句话:“不要因为你是皇帝就可以对大臣不敬,毕竟泥人还有三分土性。”

后来大家都知道,到了明朝的时候,皇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集中,大臣诛杀皇帝这种事,几乎在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如果一旦出现了的话,那就说明是这个朝代已经到了灭亡的时刻,明思宗朱由检煤山上吊就是最好的证明。

说来,这唯一能够解释的是,“灵”这个字在古文中还有“奇怪”的意思,大意上就是说这个人是个很奇怪的人,由此不难看出“谥号”就是一个非常委婉的名号,能夸就夸,不能夸的话,就说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想来也是一种特殊的纪念了。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能看出,历史上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就越要好好做人,不然在历史的长河里,很大可能就是遗臭万年的存在。

","gnid":"92b5cb1246c4ac5ee","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37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6e6bef53d5caf3d.jpg","width":"554"},{"desc":"","height":"35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8330563907d8e23.jpg","width":"554"},{"desc":"","height":"34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037a9aa8bca4123.jpg","width":"554"},{"desc":"","height":"33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4b872ef88613769.jpg","width":"553"},{"desc":"","height":"36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f089f24e931ef8c.jpg","width":"554"}]}],"original":0,"pat":"art_src_0,otherc,sexamb,disu_label,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819200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8f06da94f83d98cf276bcd54b1838623","redirect":0,"rptid":"1a09fe83cee20050","rss_ext":[],"s":"t","src":"玉涵文化","tag":[{"clk":"kbaby_1:陈灵公","k":"陈灵公","u":""},{"clk":"kbaby_1:公元前","k":"公元前","u":""},{"clk":"kbaby_1:皇帝","k":"皇帝","u":""},{"clk":"kbaby_1:古代","k":"古代","u":""}],"title":"古代皇帝的“谥号”,但凡有这个字,不是疯癫就是昏君,名字耳熟

毋亮征3021古代年龄称谓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 -
敖庞甄13583468007 ______[答案] 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很多今天还在继续使用.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古文并加以承传. ... 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

毋亮征3021古人怎么称呼十六岁的人? -
敖庞甄13583468007 ______ 豆蔻和舞象幼年度:小儿初生之时.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3日.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始龀[chèn]:男孩8岁,女孩7岁.根据生理状况...

毋亮征3021古代称十一、二岁的女子为什么(最好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称谓都有呀) -
敖庞甄13583468007 ______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

毋亮征3021把下面的年龄称谓补充完整襁褓4.豆蔻年华7.而立8.不惑9.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12.古稀 -
敖庞甄13583468007 ______[答案] 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 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

毋亮征3021古代年龄称谓:垂髫 束发 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命 花甲 古稀! 耄耋 期颐 都表示 -
敖庞甄13583468007 ______ 古人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男女,都有一些特定的称谓,比如经常听说的“豆蔻年华”中的豆蔻就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时候,当然,除了豆蔻之外,指代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也很多,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从出生开始的婴儿时期,一是三朝...

毋亮征3021古代的年龄称谓是什么?
敖庞甄13583468007 ______ 我国古代人们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 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头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 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 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15岁.到了 15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 故称“弱冠”.

毋亮征3021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
敖庞甄13583468007 ______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

毋亮征3021古人年龄段的称呼
敖庞甄13583468007 ______ 老爷

毋亮征3021古代对16岁男子的称谓 -
敖庞甄13583468007 ______ 男子十五被称为志学,然后十六称舞象之年,其实男子十五至二十岁都称舞象.二十就称弱冠了. 女子的话,十六称破瓜、碧玉.十三豆蔻,十五及笄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