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二种常见的农具图片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01

文\\本刊特约撰稿 张凤

\n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大文豪苏轼曾这样描写海南的“打春”习俗。古时,海南人将藤竹扎成牛形,外抹以土做成春牛,立春当天由地方官执杖鞭打春牛,揭开一年农耕的序幕。立春后,田间开始忙碌起来,犁、耙、牛轭、锄头、铲子、水车等农具纷纷派上用场。

\n

一部农具史,称得上是半部农耕史。目前正值春耕时节,让我们一起走近海南古代的农具。

\n

\n

黎族骨铲。

\n

石器:

\n

海南最早的农具

\n

新石器时代,古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但还没有专门的农耕工具,也缺乏耕作经验,只能沿用旧石器时代的采集和狩猎工具,并逐步改进以堪农用。

\n

据考古发现,一万年前海南岛已有人类生活,当时的农具大部分为石器,木质、竹质、藤质农具很少。截至目前,海南省博物馆共藏有344件新石器,这些新石器出土地点多为乐东、三亚、陵水、万宁、东方、白沙、琼中等市县,大部分被发现于河流两旁的山岗或台地上。其中的农具主要有石斧、石铲、石锛、石锄等。这几种农具形制规整,磨制得比较精细,刃部锋利,一般用来平整土地。

\n

石斧和石锛的外形与当代的铁斧、铁锛相似。石斧有两面刃,柄与刃缘平行,石锛仅有一面刃,柄与刃缘垂直。石铲是一种棱角对称、打磨光洁、肩上有小柄的复合式劳动工具,主要应用于水田耕作。石锄则是远古时代一种横斫式的翻土工具,形式多样,一般比石斧薄一些,比石铲厚一些。

\n

而古骆越人正是这些新石器农具的主人。学术界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古骆越人中的一支演化成了后来的黎族。古骆越人在靠近河流的土地上,通过钻木获得火源,然后用火把杂草烧掉,再用石锄、石锛、石斧、石铲等农具整理土地,种植作物。

\n

\n

黎族竖铲。

\n

黎族长砍刀:

\n

除草、割藤均可用

\n

汉代,海南开始有种植水稻的文字记载。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海南岛设珠崖郡、儋耳郡及十六个县,开始有文官到海南任职,这促进了农耕文化的传播和先进农具的传入。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儋耳、珠崖郡,男子耕农,种禾稻苎麻。”唐《初学记》记载,海南天气炎热,水稻一年三熟。考古、史书和研究文献表明,汉唐时期海南岛已经出现了青铜、铁质农具。海南考古发现了汉代铜斧、铜刀等农具,其中的两件铜斧出土时保存较好,斧身光素无纹,斧面呈椭圆形,圆弧刃,后附椭圆形銎孔。

\n

明清时期,海南人开始用水车灌溉稻田。明代顾岕所著《海槎余录》记载,在靠近江河的地方,人们把竹筒装在天车(水车)上,不用人力,靠水流和重力的作用,水车日夜自行吸水灌溉稻田。清光绪《昌化县志》记载:“(水稻)分秧之后,民无男妇老稚,昼夜力田,踏风车取水灌田。”明清时期,受地形地势、灌溉条件等影响,海南岛水稻种植区多分布于东部和中南部,灌溉比例最高的是万州、崖州和儋州,分别达85%、84%和74%。

\n

相较于水稻,海南旱稻的种植历史更为悠久。唐代,人们把“刀耕火种”称为畲田,唐相李德裕被贬崖州司户,在前往崖州的路途中,他惊奇地发现,海南人居然五月就可以收获一茬山栏稻,然后烧田、备肥准备下一次种植,三更时分报潮鸡提示要涨水,守渡口的津吏会马上告知大家这一消息,于是才有了“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这样的诗句。

\n

黎族先民在山坡上种山栏稻,至明代仍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他们种植和收割山栏稻的农具主要是黎族长砍刀和手捻刀,人们形象地将用长砍刀砍掉山坡上的杂树、杂草备耕称为“砍山栏”。黎族长砍刀是一种弯刀,在海南农村比较常见,由木柄、铁刃等组成,刀刃在内侧弯钩处,十分锋利,刀背粗厚。这种砍刀适用范围广,除了“砍山栏”,还可以用来清除农田杂草、采割藤条、砍柴、修理工具等。海南盛产各类藤状植物,早在唐代藤条就是海南上交朝廷的贡品。海南中西部山区的黎族百姓采割藤条,最常用的工具就是长砍刀。

\n

\n

黎族手捻刀。

\n

手捻刀一般用木材做圆盘,再用竹子做一个与圆盘垂直的手柄,在圆盘中间开圆口,开口处安装刀片,收割山栏稻时,用食指把稻穗压入圆口处,然后用力压向刀口,切断稻穗。手捻刀是收割山栏稻的专用农具。山栏稻大多长在山岭上,分布较为零散,用手捻刀把稻穗切断并收集起来,操作比较方便。以前,黎族人一般不用镰刀收割山栏稻。

\n

\n

五指山市水满乡的农户在犁地。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n

牛轭:

\n

连接耕牛与土地

\n

我国春秋时期开始以牛耕田,至战国时期以牛耕田更为普遍。在海南岛上,平原地区较早使用耕牛,中部山区、丘陵地区直至明清时期才逐渐普及“耕牛犁田”的农业生产方式。海南省博物馆展陈着清代的黎族牛轭、黎族木犁头,材质均为海南黄花梨。牛轭是耕牛犁地时需配套使用的农具,牛颈处有一个肩胛骨形成的峰,牛轭套于此处,有利于牛发力拉犁。一犁酥润万牛耕,阳春三月,耕牛拉着牛轭,牛轭带着缰绳,缰绳引着木犁,耕夫扶着木犁,犁铧翻着沃土,这是以前海南农村最为常见的春耕图景。我国古代以农耕立国,由于牛轭十分重要,各地出现了不少含“牛轭”的地名,比如牛轭山、牛轭湖、牛轭湾、牛轭村等,海南省的南沙群岛,有一个形似牛轭的岛礁,名为牛轭礁。

\n

\n

黎族牛轭。本稿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n

从全国范围来看,海南是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生长着一批特殊的农作物,因而也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农具,比如割胶农具、采香农具。

\n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在海南岛上大规模种植橡胶树,从此橡胶树成为海南重要的经济树种。橡胶树长大后,胶农要在夜间割胶以收集胶水,割胶刀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70多年来,海南胶农手中的割胶刀多次变化,从最初使用的长柄拉刀,到推式胶刀,再到后来的电动胶刀,以及近几年亮相的全自动割胶机器人,新农具的出现明显提升了割胶效率。

\n

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农具,到明清时期的犁、水车、风车等铁质或木质农具,再到现在的旋耕机、排灌机、收割机、割胶机器人。变化的是农具的模样和农业生产的形态,不变的是人们对海南这方沃土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n

(作者系海南省博物馆藏品保管部工作人员)

\n

来源:海南日报

","force_purephv":"0","gnid":"922e30dd99c59128e","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59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e141faacf56e8b0.jpg","width":"900"},{"desc":"","height":"135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cf64c0468049383.jpg","width":"900"},{"desc":"","height":"59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f35bb6cb46333f0.jpg","width":"900"},{"desc":"","height":"59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095fa27cd467aca.jpg","width":"900"},{"desc":"","height":"59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8cb53c5247e3347.jpg","width":"900"}]}],"original":0,"pat":"art_src_1,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76255986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10b944560ae447bc6c93ef8faa8dd6e7","redirect":0,"rptid":"4e7b58df8200b224","s":"t","src":"北青网","tag":[{"clk":"kculture_1:海南","k":"海南","u":""}],"title":"海南周刊|漫话海南农具

常侍蝶701挖地、挖坑、铲土用什么农具 -
裴秦师13130674414 ______ 铁锹啊,常用农具啊.百度图片对照

常侍蝶701新中国成立前人们常常使用的农具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的和80年代使用的农具 -
裴秦师13130674414 ______ 提问者问的是新中国成立前,那么包括中华上下5千年的历史 具体农具如下: 1.夏,商和西周时期努力和庶民集体耕作,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少量青铜农具.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 3.秦和两...

常侍蝶701古代有那些农具 -
裴秦师13130674414 ______ 农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并相互促进的.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粗放,农具的材料以石、骨、蚌、木为主;种类可分为农耕用、收割用和加工用3类.农耕类大体有铲、耒、锄等;收割类包括刀、镰等;加工类最普...

常侍蝶701唐朝农民创新制作了哪些农具?这些的农具有什么特点?
裴秦师13130674414 ______ 1、灌溉工具:筒车.又叫水转筒车.随水流而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一昼夜可灌田百亩以上,功效远较翻车为高.自三国时期用于灌溉的翻车发明以后,一直是用手摇的,到唐代时出现了脚踏翻车和牛转翻车,功效大大提高....

常侍蝶701历史课本上所有出现的工具
裴秦师13130674414 ______ 时代 工具 山顶洞人 骨针 河姆渡人 耒耜 半坡人 纺轮 骨质渔叉鱼钩 西周 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 铁农具 战国时期 铁农具 牛耕 西汉 耧车 提花机 水排 东汉 地动仪 陶磨 唐 曲辕犁 筒车 你没有说是哪方面的工具,我只举了农业方面的,这个方面的比较多,像科学方面、商业方面、艺术方面都比较少.

常侍蝶701春秋之前我国先民会使用哪些农具 -
裴秦师13130674414 ______ (耒耜)传说最古老的工具,大约在炎帝时期.(翻土农具) (钁) 最早出现商代,春秋战国时较多.(似镐的刨土工具) (铜铲)商代(青铜器.铲土除草用的农具) (牛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脚踏耕具) (犁耕)汉代.(翻土农具)...

常侍蝶701图一图二图一是什么时期的铁制农具 -
裴秦师13130674414 ______ (1)图一是什么时期的铁制农具?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是西汉时发明的什么农具?汉代在农耕方面的另一项发明是什么?这两种农具的使用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战国 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显著提高.(2)耧车、犁壁;耧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犁壁的发明,提高了工作效率.

常侍蝶701宋元时期的农具具有哪些特徵 -
裴秦师13130674414 ______ 宋元时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稻作的勃兴,一大批与稻作有关的农具相继出现,唐代出现了以江东犁为代表的水田整地农具,包括水田耙、碌碡和礰礋.宋代耖得以普及,标志着水田整地农具的完善,还出现了秧马、秧船等与水稻移栽有关...

常侍蝶701春种一粒粟中种和秋收万颗子中收用什么农具 -
裴秦师13130674414 ______ 播种农具是耧车,收割用的农具则有掐刀、镰刀和短镢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中唐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其一》,而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

常侍蝶701“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犁 -
裴秦师13130674414 ______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的信息可知这都是农业生产工具,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