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名人发现自己潜能事例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04

对于绝大部分中国考生而言,北京大学堪称是可望而难以触及的梦中学府。然而也有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孩子,把考入北大看得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轻松。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诗人海子,他在只有15岁那年便进入了北大校园,而他在几年后写出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是流传至今,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诗篇。

按理来说,这样一个万里挑一的天才,前途应当是无可限量的。

可是,他却在25岁那年选择了卧轨自尽,让自己的辉煌戛然而止。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小时了了大时佳

古人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少年时锋芒毕露、聪明过人,长大之后却未必能有所成就。

古往今来,已经有无数类似于“方仲永”的例子印证过这句话的先见之明,然而少年成名的海子却没有陷入这样的“怪圈”。

他堪称是一个“异类”,也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接下来先让我们看看他的出身和成长经历。

在安徽省怀宁县的西南一角,坐落着一处在地图上毫不起眼的小村落——查湾村,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聪颖可爱的小男孩降生于此。

或许是出于对大海的憧憬,父母便为其起名为査海生。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这个孩子也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海子。

据海子的母亲回忆,自己第一次发现海子的聪慧是在他三岁的时候。当时母亲随手拿起一本茶几上的杂志,一字一句的念起来逗海子玩。

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哪怕过了一天一夜,海子依然记得这些字的形貌和读音,似乎是有过目不忘之能。

这让海子的父母又惊又喜,他们接下来开始有意识的开发海子的潜能,四处借来了更多的书籍教海子阅读。

海子后来之所以会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恐怕跟这段幼年时期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在那个年代,查家村相对还比较落后和贫瘠,村里的小孩子大都不受管束,每日里漫山遍野的疯玩。

而从三岁起便与书为友的海子在逐渐长大后,自然显得跟同龄人格格不入,他几乎没有什么玩伴,每天就是把自己关在家里,闭门看书。

就连海子的父亲也说:“别的孩子每天都玩得一身泥巴,但是他(海子)却连鞋底都干干净净。”

这样的日子在旁人看来或许有些孤僻无聊,但海子却能在读书中找到日有所进的乐趣。

与此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是突飞猛进,升学时一路亮起绿灯——五岁就读小学,五年后便升入高中,15岁参加高考,并以当地文科状元的身份被北京大学录取……

这份耀眼的履历,让海子名动一时,考入北大的他也已经证明了自己不是“方仲永”,而是货真价实的天才。

不过大家也知道,大学有时候更像一个“小社会”,并不是光会读书就能过的风生水起的。

虽然海子天赋异禀,但他到底是一个阅历尚浅的15岁孩童。在父母的殷殷期盼中被送入北大校园的海子,也即将因此迎来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波挫折。

独在异乡为异客

从安徽的一处贫穷的小村子,一下子来到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海子自然是怀着无限憧憬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多很多的不适应。

当时北大校园里的学生身份比较复杂,有些是下乡了几年的知青然后返城读书的,也有些是服役结束回到校园的……这些人无论是年龄还是经历,都和15岁的海子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

哪怕是那些跟海子同年考入北大的应届生,也至少比他大了三四岁。在海子眼里,这些五花八门的同学是他从来没接触过的,一个比一个新奇。

而在同学们的眼里,海子也是一个“异类”。

他天赋不凡却又不谙世事,出身乡村对大城市的一切又都不熟悉,再加上年龄的差距,因此大家跟他实在找不到什么共同语言。

再加上那个时候海子的家境也是相当贫寒,据同学回忆道,海子家连一床褥子都买不起,他便把被子折起来,一半盖在身上,一半垫在身下,小小的身躯狼狈的蜷缩在里面。

这样的寒酸做派不但容易引人可怜,更容易让大家有意无意的对他避而远之。

除了生活和人际交往上困难重重之外,海子的学业一开始也不那么顺利。自小喜欢文学的海子本想就读于中文系,然而他却在入学伊始便遭到了调剂,被分配到了法律专业。

这毫无疑问也给将文学视若生命的海子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不过海子毕竟聪明,哪怕学自己没那么感兴趣的法律,他一样能学出门道。

每次专业课考核,海子的分数总是遥遥领先。

同时,海子还浸淫于北大浩如烟海的庞大图书馆,开始阅读哲学书籍。

海子性格敏感,在生活中又倍感孤独,哲学便成为了他情绪的出口与慰藉,甚至连海子的毕业论文都与哲学有关。

在19岁那年,海子顺利毕业,不过刚走出象牙塔的他便立刻走入了另一座象牙塔,但这一次他的身份不再是学生。

由于法律与哲学方面的知识海子都已经融会贯通,所以他被北京政法大学看中,被吸收进了该校的哲学教研室工作。

这份工作体面而又光鲜,是让父母满意、让别人羡慕的“铁饭碗”,但其中的心酸却只有海子知道。

那时候已经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惠及四方,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很快。但是作为一名“教书匠”,海子每个月却只能有一百来块钱的收入。

他的同事里有许多人都感到不堪忍受,丢下粉笔转身投向南方的深圳、广州,下海当起了商人。

但海子并没有这么急功近利,他找到了对自己而言更重要的事情——写诗。

从北大毕业之后的六七年时间里,是海子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写出了数百万字的诗篇,大都流传至今。

从这些作品的内容里,人们或许可以一窥他希望破灭、走上绝境的心路历程。

沦落诗人多薄命

海子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诗歌,自然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曾经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流传了数十年,至今热度不止。

但是事实上,海子情真意切的名篇不止这一首,他的诗歌创作内容也很驳杂广大。

他有一些写爱情的诗,在跟初恋分手后,他近乎绝望的写下诗作用来怀念自己的爱情。

除此之外,他也有一些抒发爱国之情的作品以及一些对孤独的排遣的感悟之作。

这些诗作感情细腻而真挚,也只有海子这样的性情中人能写得出来。不过,在海子活着的时候,他的作品却并不太被北京的文学圈子认可。

比如说,海子曾经参加过一个叫做“幸存者”的诗歌协会,参会的名流很多,有唐晓渡、杨炼、芒克、北岛等诗人。

相比于海子,这些人都是成名多年的前辈。

所以海子当时入会时是感到十分欣喜和荣幸的,他积极的参加协会举办的活动,还大胆的站出来把自己的诗歌当众吟咏。

然而一首诗读完,下面没有掌声,反而有诗人对他展开批评,说他的长诗写的不如短诗好。

这番评价却恰好戳中了海子的痛处,他最向往的是“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而非那些更容易流传的抒情短诗。

北京的诗歌圈子没人理解他,他便向全国寻找诗友,可是换来的也大抵是失望和中伤。

甚至还曾经有一位诗人在读完海子的长诗后,公开评价道:“(海子)自以为是中国的但丁,但人类只有一个但丁就够了”,言辞之中满是讥讽。

怀才难遇的海子最终决定“逃离北京”,他一度想要辞去工作,去南方办报刊,借此来避开那些非议和批评。

可是这个要求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他们不知道儿子的痛苦,也没经历过文人之间笔锋如刀的论战,他们只知道儿子想辞掉“铁饭碗”,这是万万不行的。

连父母也无法理解自己,海子只好寄希望于酒精和爱情,然而他念念不忘的初恋也早已嫁作他人妇,对海子表现得十分不念旧情。

多重打击之下,海子的精神健康逐渐出了问题,由此引发了不少躯体病症。

他曾经给别人写信,说自己“头痛耳鸣、幻视幻听”。贫而多病,再加上无人能理解的孤独,终于把海子逼上了一条绝路。

1989年3月,海子写下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最后一句是“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希望一窥“曙光”的真面目,然而终究没能等到这个机会。

该月月底,刚满25岁的海子出发前往山海关附近的一道铁轨,随着火车的轰鸣,一位薄命诗人就此长眠……

结语

在海子死后,他的诗歌逐渐得到了越来越高的评价,几乎每一篇都经典传世、脍炙人口,可惜这样的盛况海子终究是没能看到。

有人说海子之所以走上悲剧的结局,本质上是因为他太聪明了,远比一般人更能看到人生的痛苦,正所谓“慧极必伤”就是这个道理。

但也有人认为,“所有的自杀都是他杀”,如果当时身边的人对他多些理解和关心,他最后一定不会走的如此悲凉。对于这两种观点,您更同意哪一种呢

","gnid":"9a31b3c381c3be36d","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82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e67d4dc1d481acc.jpg","width":"1200"},{"desc":"","height":"31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760ce15d647a930.png","width":"1021"},{"desc":"","height":"81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e0a37026ab0637c.jpg","width":"1164"},{"desc":"","height":117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8b654826f66f57a.jpg","width":1168},{"desc":"","height":"111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64a29d7b2bd21de.jpg","width":"1200"},{"desc":"","height":"62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01c76e5cc04dc0c.png","width":"873"},{"desc":"","height":"31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3c6c8c7e675fad8.png","width":"1021"},{"desc":"","height":"46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093c30fa88093dd.png","width":"843"},{"desc":"","height":"72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742b52d5540b511.jpg","width":"920"},{"desc":"","height":"68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4a98441c8ca96d5.jpg","width":"1200"},{"desc":"","height":"92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441f6540d40009a.jpg","width":"1200"},{"desc":"","height":"74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c934120610beba3.jpg","width":"1074"},{"desc":"","height":"85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e5d95cc4310aa4e.png","width":"1045"},{"desc":"","height":"31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b40f28513d7336f.png","width":"1021"},{"desc":"","height":"78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55c14994bcc57d2.jpg","width":"1200"},{"desc":"","height":"73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cd2460dcceae4be.jpg","width":"820"},{"desc":"","height":"100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0517633c5440ace.png","width":"1080"},{"desc":"","height":"49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f5559eb91a83744.jpg","width":"848"},{"desc":"","height":"98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befd3727521b6c0.jpg","width":"1280"},{"desc":"","height":"62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8d1d72cfc60364f.jpg","width":"970"}]}],"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1178450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edfaef1c20c3da847825b51e989fd7f2","redirect":0,"rptid":"f729de2e6e057303","rss_ext":[],"s":"t","src":"趣知史馆","tag":[{"clk":"kculture_1:北大","k":"北大","u":""}],"title":"15岁上北大,25岁自杀,他留下一首诗火了数十年,如今人人都会背

昌樊狮2520谁知道名人善于发现、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 -
松褚郊15722571462 ______ “塑胶大王”王永庆

昌樊狮2520名人错过了又抓住机会的事例有哪些 -
松褚郊15722571462 ______ 1.苏轼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在他人生最得意之时,一不小心,他就错过了最美好的仕途生活,走进了人生的低谷,然而,他却没有选择放弃,放弃心中的信念,在一块巴掌大的天地中人生点滴况味,终于在山与水之间发现,原来平淡才...

昌樊狮2520潜能发掘成功者 故事 -
松褚郊15722571462 ______ 最佳答案检举 1.母亲救儿子:四岁的小儿子从六楼掉下来,让刚刚回家的母亲接住了,但是母亲的手臂重度骨折. 2.老婆救老公:悬崖边上,老人掉了下去,老伴用牙要住老人的衣服让他没有掉下去,一直挺了好长时间,直到有人救援.(好象是...

昌樊狮2520名人善于发现或观察后成功的事例 -
松褚郊15722571462 ______ 肖邦 Fryderyk Chopin 1810.3.1-1849.10.17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其父为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自幼深受波兰民间音乐的熏陶,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登台演出.12-19岁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5岁开始发表作品,19...

昌樊狮2520发挥自我潜能的故事 -
松褚郊15722571462 ______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说是讲故事,其实也只讲个大概,类似小说故事梗概.说是一位老人临终前交给自己两个儿子每人一锭黄金,一儿得到后尽情欢乐,一儿得到后继续努力工作.前者讽刺后者说:“你真傻,有钱还这样干”,后者不以为然,...

昌樊狮2520名人发现的故事 -
松褚郊15722571462 ______ 牛顿和苹果的故事,达芬奇和鸡蛋的故事,爱因斯坦和小凳子的故事,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 牛顿和苹果的故事 少年时代的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牛顿,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国林肯郡伍尔索普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他在格兰撒姆的公立学...

昌樊狮2520名人正视自己的错误改正后成功的例子简短 -
松褚郊15722571462 ______[答案] 近读这样一个小故事,乔治·华盛顿小时侯,他的爸爸在果园里种了一棵品种极佳的樱桃树.后来,华盛顿的爸爸买了一把十分锋利的斧子,华盛顿发现了就想试一试斧子有多么锋利,于是他抡起斧子砍向了樱桃树.没想到,还是小树苗的樱桃树十分...

昌樊狮2520善于发现问题的名人例子 -
松褚郊15722571462 ______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

昌樊狮2520关于早励志好的名人故事,辩论会有用 -
松褚郊15722571462 ______ 1、陈景润 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