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土木工程专业必看的书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01

3月2日,记者从同济大学获悉,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岩土及地下工程专家、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孙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3月1日21时58分在上海中山医院病逝,享年98岁。

孙钧先生长期从事岩土力学与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在岩土流变力学、地下结构黏弹塑性理论、地下防护工程抗震抗爆动力学、城市环境土工学等理论与应用方面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并作出了卓越贡献。参与一大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研究和建设咨询,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从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到国内首座海底隧道,再到港珠澳大桥,一项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都凝结着他的卓著智慧和辛勤汗水。

国内第一长铁路隧道、第一长公路隧道、第一座海底和越江隧道,世界第一大直径软土盾构隧道、钱塘江隧道;长江江阴大桥、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在施工中的深(圳)中(山)通道等数十座跨越江海、大山的特大跨桥隧工程……数十年来,孙钧先生作为技术专家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岩土与地下工程、桥梁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研究,为我国众多重点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同济大学官微今日发布讣告:

讣 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岩土及地下工程专家、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孙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3月1日21时58分在上海中山医院病逝,享年98岁。

孙钧先生1926年10月3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49年6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结构学组,1949年6月-9月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短期政治培训班学习,1949-1951年先后在上海华东航空处和公共房屋管理处工作,1951-1952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52年9月全国院系调整后在同济大学任教。曾任同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务长、结构工程系主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名誉系主任,兼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士、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暨中国国家小组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专家委员会土建学科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土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孙钧先生长期从事岩土力学与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在岩土流变力学、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地下防护工程抗震抗爆动力学、城市环境土工学等理论与应用方面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并作出了卓越贡献。参与一大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研究和建设咨询,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他严谨治学,师德高尚,锐意开拓,无私奉献,是同济人永远怀念的师长和人生楷模。

孙钧先生的逝世,是同济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孙钧先生!

孙钧先生告别仪式定于2024年3月7日上午9时30分在上海龙华殡仪馆1号大厅举行。

谨此讣告!

同济大学孙钧先生治丧委员会

二〇二四年三月二日

此前新民晚报报道:

96岁高龄、隧道与地下工程理论大师孙钧:我是当代“土行孙”

我国古代,有一些建造地下陵寝、凿洞供人们引水或便利山区居民交通行走的工匠,百姓唤其“土行孙”。一位96岁高龄的学者称自己为当代的“土行孙”,他这就是同济大学一级荣誉终生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孙钧先生。

新世纪以来,我国基建突飞猛进,摘下了无数个世界第一:高铁、公路和城市轨道建设的总里程高居世界首位……拥有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最高的山区大桥,最难挖掘的隧道等。基建强国的背后离不开孙钧的贡献。我国许许多多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如:长江三峡、南水北调、港珠澳大桥……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

孙钧还与业界同行一起,深入岩土学科理论和工程应用基础性研究,使我国这一领域的基建水平早已跃居世界前列,如今,上千项国际技术专利也已远远超越西方发达国家。

科学领航者的上海故事

2022年初夏,走进虹口区一处静谧的小区内,电梯上到顶层,门开处,老院士已在门口迎候我们。眼前是一位精神矍铄、和蔼可亲的老人。年事虽高,这位老科学家却“童心未泯”,见面便朝一位陪同来访的女老师打趣道:“黄老师呀,多年不见了还是老样子,好年轻哟。”坐定后,助手想收走他的手机,他却“抢”过手机,小心地藏进自己的贴身口袋。他每日必看“新闻头条”和报纸、微信,了解天下大事,关心国家建设,还不断用手机与同行、弟子们聊聊学术和工程。

“永不懈怠,我以科学报国的理想从未湮灭。”孙老向记者倾诉心愿,而他的报国之志则源自青少年时期——

1

年历经苦难童年

逐步树立坚定信念

1937年,日寇侵华,11岁的孙钧和家人及时从南京前往江北“逃难”,躲过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半年后,他又随家人辗转来到了上海的法租界。全家6口在妈妈带领下,挤居在一家商店的阁楼上,全靠借贷度日。孙钧幼小的心灵经常饱受煎熬,他目睹过日本鬼子、安南(今越南)大兵、印度红头“阿三”巡捕等的凶残、欺压行径,切身感受到国家羸弱就要饱受欺辱的惨烈事实。

南京大屠杀前夕和家人一起逃难到江北

1945年秋,他从江苏省立上海中学(今上海中学)高中工科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当时著名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但因家境困难,不得不辍学短暂求职一年,后又以高分被当时国立交通大学(今上海交大)土木工程学系录取。

1944年上海中学高中毕业照

在交大地下党的教导和影响下,孙钧逐步成长为一名党外积极分子:他打头参加了历次的“反迫害、反饥饿、反内战”的爱国学生运动全市大游行。他还受交大学生自治会的郑重委托,随身携带秘密文件前往杭州浙大,带的一大包全是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宣传品。孙钧说,在爱国学生运动中,自己逐步培养、树立了爱祖国、爱人民的革命人生观。爱国奉献、报效祖国、荣我中华,矢志科学救国,成为他一生为国辛劳而永不懈怠的人生追求。

1949年大学毕业照

1949年5月末,上海解放。孙钧从交大毕业,被安排到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参加了三个月的短期政治培训。当年,陈毅、胡乔木、饶漱石等革命家们纷纷前来授课。他系统聆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新民主主义论等课程,逐步树立了对党领导革命的坚定信念。

2

科研思考不歇

默默奋斗获得肯定

1952年秋,全国性院系调整,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系与全市相类专业都合并到同济大学。孙钧也转到同济工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孙钧,受到了后来成为同济大学校长的李国豪先生谆谆教诲,受益终生。当时李校长告诫说要在大学毕业后的三五年里,养成好的自学和勤勉做研究的好习惯。又说如果先是手懒,后来就会发展到脑子懒,不肯用心钻研和思考问题了,那就会一事无成。李校长的话孙钧用心听进去了,时刻警醒自己认真勤奋做研究。

后来,即使在“下放”偏远的皖南农村时,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科学研究,在昏暗的一盏油灯的陪伴下,已过深夜12点了,阁楼上的孙钧仍在专心苦读一本岩土力学国外名著,为自己日后的学术成长打下坚实基础而默默奋斗。

在国外大学作学术演讲

上世纪60年代,孙钧作为总体设计负责人,开始承担上海市地铁扩大试点工程;在上海第一座地下铁道车站,他还主持了迄今国内外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气压沉箱的勘测、设计和施工,并担任上海市首条黄浦江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工程连续沉井法施工段的技术专家。

老先生讲一件趣事:那座地铁车站的工点位于现在衡山公园内。起初,一座封闭式的地面建筑物在园内高高耸立,随着沉井开挖而不断下沉,每天来公园外锻炼、闲谈的老人们惊奇地问道:“园里的那座高楼,也不见门窗,怎么会越造越矮了呢?”

1963年,国家科学基金首次着手遴选全国范围内共17个大项国家重大基金项目,进行结题评审。当年由37岁的副教授孙钧牵头的课题“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实践”经专家组审选,高居第一名。评审专家们在鉴定意见中写道:“本项目成果在理论研讨的广度和深度上达到了国际水平;更可贵的是能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对年轻孙钧莫大的鼓舞和鞭策,该项目之后又获授了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岩土流变实验室工作

3

不惧跋山涉水

搞学术始终在一线

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吹来了。孙钧激动地预感到自己将有机会实现未来的理想和抱负了。他高兴地说了一句西方谚语以勉励自己:“Never say too late&too old to learn&to do”(“只要肯学、肯做,永不言晚、言老”)。

当年,秦岭终南山、乌鞘岭兰武客运专线和甘南木寨岭等众多越岭铁、公路隧道;还有,厦门翔安、青岛胶州湾国内两座首建的海底隧道、钱塘江江底隧道等江河海底的多条长大隧道;上海、北京、天津、长沙、南昌、南京、广州和深圳等城市的轨道交通,以及虎门、江阴、润扬、苏通、泰州、阳逻、杭州湾、深中通道等多座跨越长江和珠江的特大跨度各类桥梁,他都积极参与、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工程医生”,他为我国基建大国的工程难点把脉问诊,一直到93岁才申请办理了离休。

记者了解到,直到2019年,他,一位93岁高龄、早已步入耄耋余年的国际知名老工程科学家,每年还要完成赴外地出差的任务30余次。

在苏通大桥长江上桥基工地调研(前排左一为孙钧)

孙钧是位国际知名度很高的隧道与地下工程理论大师,学贯中西,誉满全球业界。然而,他的研究永远不会拘于把自己锁在实验室和计算机房里。他自己有个说法:“岩土工程研究一定要去现场,书本知识是间接的,学问主要在工地现场,它是一项‘隐函数’,要依靠理论功底将其上升到更深层次高度,再反馈到实践中去检验,而不是送国外文献,急着发表高水平论文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样,跋山涉水成了孙老的工作常态。有些工地远在险峻之地,他却毫不在乎。孙钧有他的理由:岩土这东西,不能只关在学术殿堂里做空头学问,而是一定要在工地现场“验明正身”:“我是一个工程医生,我的病人就是发生了各种病害的工程现场。现场有病害(隧道塌方、冒顶、涌水、突泥等等),我人不去现场给工程把脉问诊,又怎能作出正确诊断并对症开药?

1987年和专家组成员在长江三峡坛子岭工地现场(右二为孙钧)

上世纪末,孙钧在去湖北恩施市现场查看四渡河上一座特大跨谷悬索大桥隧道锚的锚洞时,一脚高一脚低地从约近35度的陡坡艰难地一步步到达70余米深处的地下洞底。他花了一个多小时仔细察看岩体结构产状后,又在别人的搀扶下从铁索阶梯一步一趋地爬到地面。到了洞口,却喘着粗气,足足有5分钟说不出话来。后来,孙老还满面笑容高兴地告诉人们:“这次是真的考验我的体力极限了!”

2002年元宵,黄河两岸彻骨严寒,室外温度达到了零下18℃。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穿越黄河盾构隧洞的北岸深大竖井里,孙钧手握冰凉透骨的铁扶梯,艰难下到约50米深处的竖井井底。他要实地察看、触摸岩土地质的实际产状,为工程难点出谋划策。

80多岁的时候,孙钧带着氧气罐前往海拔3000米的西北,为兰武客运专线(兰州-武威)乌鞘岭隧道施工方解难。近90岁高龄时,他又承担了港珠澳大桥专家组专家和大桥技术顾问的任务,频繁地往返广州、珠海和中山市,先后40余次。在接受采访时,他自豪地说:“现在的港珠澳大桥,一部分走海底沉管隧道,另一部分走大桥,中间用人工岛过渡,那是我提出的方案呀。方案获交通部首允而顺利通过,也是一次集思广益呢。”事后证明这个方案是完全成功的。

90多岁在港珠澳大桥上工作

4

想做的有许多

不甘愿“退出江湖”

离休的时候,孙钧想到了金庸先生的一句话:做学问和当官不一样,要“慢慢地退出江湖”。可想了想,还是不甘心啊。他说:“我想做的事还有许多许多,也可能永远都做不完,我又怎能就此打住?”

90多岁的孙钧向150多位青年弟子介绍了未来工程领域发展的新态势,那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和网络技术,以及数字化等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中的风险预测预报、图像视频显示与分析、结构变形控制和专用程序软件研发等各门类子学科的开拓与创新。

据他介绍,通过人工智能科学可以发现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关键性标靶,设计优化、新型、创意性也更强的土建地下结构,预控不测的投资和施工风险,还可以有效地弥补在传统技术研发中当前存在的投资大、效率低、周期长以及成果转化慢等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是土木工程领域高新技术创新研发和风险精准防控的重要支撑与发展方向。

孙钧依旧惦记着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他说,目前自己比较关注的科研领域还有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城市的环境土工问题和软科学在工程学科领域的进一步实践应用等等。

年事虽高,他仍坚持上网、用电脑。他说,自己年岁大了,在高新技术探索方面,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现在最大的心愿是自己的学生“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极其高兴的事。作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他共培养了80余位学成博士生、27位博士后,为国家建设输送了众多栋梁之才。他说:期待同济源源不断地培育出优秀人才,服务社会,实现济世兴邦的理想。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风范长存,精神永驻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孙中钦,综合央视新闻、同济大学官方微信号

编辑:高飞

","gnid":"96303e806cbaf125b","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61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5844714a178726b.jpg","width":"881"},{"desc":"","height":"61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be9ae88729b7af5.jpg","width":"1033"},{"desc":"","height":"61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409b50aa003e47f.jpg","width":"865"},{"desc":"","height":"108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6959b8f9611a1d9.jpg","width":"1080"},{"desc":"","height":"87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3a1078b4210bdce.jpg","width":"878"},{"desc":"","height":"79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c395eb2a8f60250.jpg","width":"1000"},{"desc":"","height":"121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f2e51fc289aec56.jpg","width":"1040"},{"desc":"","height":"88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c93ed949d43f2b8.jpg","width":"1282"},{"desc":"","height":"52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8f1b20fa11156ea.jpg","width":"366"},{"desc":"","height":"104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e1b2b0c4b1892e6.jpg","width":"1396"},{"desc":"","height":"71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8f30e2d53f9dbec.jpg","width":"1024"},{"desc":"","height":"71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084c60830858287.jpg","width":"1024"},{"desc":"","height":"67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82971bf6cc8633d.jpg","width":"1024"},{"desc":"","height":"67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e6b8b661bea221f.jpg","width":"1024"},{"desc":"","height":"72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e5405e60dd98e4f.jpg","width":"1080"}]}],"original":0,"pat":"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0938284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3fb1df601cd207ae9638eaa2cecf9887","redirect":0,"rptid":"f20d85b063517b6c","rss_ext":[],"s":"t","src":"新民晚报","tag":[],"title":"一路走好!院士孙钧在上海逝世;他自称当代“土行孙”,90多岁还在跋山涉水工作,最大心愿是→

全从砍3779请推荐几本土木工程地质的好书 -
殳侄邹17182967468 ______ 1.《工程地址分析原理》,搞地质,搞科研,必看一本绝好的书. 2.《公路工程地质》,道铁必看. 3.《地质工程》,最宏观的地质原理.

全从砍3779推荐一些建筑结构方面,对于我们土木工程方面学生有价值的一些书籍?
殳侄邹17182967468 ______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房屋建筑学 建筑力学

全从砍3779想学土木工程、现在高二了、有没有什么推荐看的建筑学入门的书籍? -
殳侄邹17182967468 ______ 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差别很大,这点你要搞清楚,基本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我现在是在学土木,对这些还是比较了解,如果你要是想学土木,就要多看看力学和数学,而你若要学建筑学,就要多看看美学,设计,绘画等方面的书,建议你不要操之过急,先好好学习与高考有关的知识,然后去一个好的大学,我们学校是岩土方面比较好,而有的学校是结构方面比较好,这点你要调查清楚,自己将来是要往地上建,还是往地下建.总体来讲天大,同济,重庆等等这些大学的土木都不错,我的建议是,你先考个好大学再说,这个是真心实意的建议,到了大学有很充裕的时间来看这些书籍.

全从砍3779大学里面土木工程应该看的书? -
殳侄邹17182967468 ______ 我也是学土木工程的,不过选择的是房屋建筑方向. 毕业了几年,还是觉得好多还是要在课本里面找,课本里面都是最基本的东西,其次就是建筑规范了,要把这些都搞得很熟悉,就属于很有水平那类的了.在实际中,书本上的是最硬的,你说的只要在规范上找得到根据,你说的话就是无上的命令~不过在发言的时候一定要把规范图集烂熟于胸.所以推荐你多看课本,熟悉规范、图集,就已经受益无穷了.

全从砍3779求推荐建筑学书籍 -
殳侄邹17182967468 ______ 1.基本的《建筑空间组合论》在国内混必读,而且隔一段时间读会有新体会,《形式空间和秩序》也可同时看看,这两本属于基本;2.建筑史看课本就可以有个初步认识,嫌枯燥就买中国建筑历史图说和外国建筑历史图说;3.然后建议主抓几个...

全从砍3779有没有关于土木工程房建方面有用的书啊
殳侄邹17182967468 ______ 结构动力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即涵盖房建、道桥、水利等的“ 大土木”)的研究生编写的教材,也是为学过结构力学课程者要进一步加深、加宽结构动力学方面知识而编写的参考用书.本书内容与结构力学课程中...

全从砍3779各位大大:我是学习土木工程专业大三了不知道现在看些什么样的书对以后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范围有帮助 -
殳侄邹17182967468 ______ 我是土木毕业了三年的,经过我三年的经验,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学校里面的各种专业课及基础课全都弄透,对以后工作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以后考各种证都用得着.而并非在学校里面流传的“现在学的没什么有用”.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都是很广的,谁都说不准.要特殊情况特别的分析...总的一句话,学校里面学的 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电工学、工程化学等这些基础课都是很重要的...不能不学...别的专业课就更不用多说了...还有就是各种的软件,尤其cad要学好了,因为这个软件是土木工程所有软件的基础...

全从砍3779土木工程专业:阅读哪些专业书籍以提高专业素养? -
殳侄邹17182967468 ______ 本人土木本科毕业了,说点自己看法. 1.上学时的课本就很不错,因为很系统,很全面. 2.最好看看专业期刊,大学图书馆都有.都是前辈写的经典东西,或者是前沿的东西.很有用 3.参加相关活动,不是光看书就能提高专业素质的,比如参加结构创新大赛,模型大赛,另外把握好实习的机会,多看多学. 4.一定要经常看规范.规范就是土木的游戏规则. 5.个人认为没必要看外文专业资料,太难,一般人受不了. 6.多和老师沟通,最好跟老师一起做项目,做科研.离题有点远了...

全从砍3779现在大一学土木工程专业,需要看点什么跟专业有关课外的书,帮忙介绍介绍!!1 -
殳侄邹17182967468 ______ 课外书,,,这个,我觉得工大,哈工大啊,关于土木系列书籍都不错,至于课外书嘛,我觉得你看起来会感觉与你学得完全俩回事.毕竟课外书关于这方面的知识都是最新最近的,而我们学习的土木知识大都还都是上个世纪的知识,呵呵.祝你好运.

全从砍3779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课外阅读书 -
殳侄邹17182967468 ______ 我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的,我就得看一些建筑、施工和设计方面的规范很有帮助,这对于你以后不管是从事施工还是设计都是有好处的,因为处处都能用上.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