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士族地主和庶族地主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25

选官制度,就是一个国家选拔官吏的制度,国家诞生以后,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就需要用到官员,因此,严格来说,原始社会的禅让,是统治者传位给下一任统治者,不算是选官制度,夏朝建立后,选官制度正式产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世卿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一、世卿制

实行世卿制主要在夏商周三朝,这段时期的官员称为“卿”,所以称“世卿制”。官员由君主直接任命,官职世代相传,父死子继,兄死弟及,甚至有些官员是跟统治者有血缘关系的,有非常明显的家天下的特征,所以在这个时期,出身贫贱的百姓是不大可能谋取到一官半职的,其实这种制度本质上也是一种世袭制,不过对象从君主换成官职,官职被家族世代垄断。

时间到了周朝后期的战国时代,由于诸侯国间激战不断,各国为了富国强兵,迫切需要广纳人才,所以不管有没有真才实学都继承官职的世卿制逐渐不合国家发展,这时候军功制走上历史舞台,尚未统一中国的秦国就是该制度的典型例子,当时各国有很多门客,门客带兵出战,在战场上检验他们的真实才能,获得显赫战功后任命官职,该制度延续到秦朝灭亡,严格来说这并不算是完善的选官制度,是秦国为了富强实行改革的制度,此时的选官制度仍然是世卿制。

二、察举制

到了汉朝,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称为“察举制”。察举是自下而上选拔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制。汉高祖刘邦下诏招贤,要求地方长官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人,为察举制雏形,后来汉武帝要求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拔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者朝廷,经过试用考核后才任命官职。考核是察举制的重要环节,经考核后由朝廷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拔标准,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选拔的相对公平,令百姓有机会进入国家管理。

由于察举科目多,涵盖了国家所需的各种人才,选拔的范围也较广,为有真才实学的人提供了很多晋身仕途的机会。

三、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元年 (220年)制定的选官制度,该制度到西晋渐趋完善。汉朝察举制的选官模式,到了东汉末年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因此魏文帝曹丕在采纳大臣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是任命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人才,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就是综合人才的德才、门第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三类,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在德才与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门第,叫“计资定品”。所谓“状”,是中正官对人才的评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如“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

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察举制的改进,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同时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剥夺了州郡长官培养心腹亲信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

魏文帝曹丕像

四、科举制

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始创于隋朝,真正成型是在唐朝,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南北朝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首次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继位后,正式确立科举制,以后为历代王朝所沿用。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社会中下层有真才实学的百姓得以在国家管理上施展自己的才能。

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科举制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对中国及周边国家影响非常深远,对西欧国家启蒙教育影响也相当深远。

","gnid":"96661c5342135ba2d","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8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88a91ee2579fbc2.jpg","width":"579"}]}],"original":"1","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12067925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8983ea02305c1665d4c3bf961dca90e3","redirect":0,"rptid":"d2966ab72d4c8532","rss_ext":[],"s":"t","src":"寻史奇谈文史君","tag":[{"clk":"khistory_1:九品中正制","k":"九品中正制","u":""},{"clk":"khistory_1:中国古代","k":"中国古代","u":""}],"title":"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蒯贝穆2921士族和庶族有什么区别? -
仲树胞13110779384 ______ 士族阶级指本地人更地头蛇庶族阶级是外地人,很多人认为士族阶级是地主或者有钱人是错误的潮汕人喜欢叫本地人地头蛇为士族

蒯贝穆2921中国古代各时期如何选拔人才 -
仲树胞13110779384 ______[答案] 1.世官制 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 ②政治条件:士族地主势力渐趋衰落.③阶级关系:隋唐时期随着士族和庶族力量对比的变化,原先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准的...

蒯贝穆2921士族地主阶级在唐末,五代之后就不存在了吗 -
仲树胞13110779384 ______ 首先题主要分清士族和地主的区别.士族是有家谱有田产有固定联姻对象,有连续好几代代人当大官的才叫士族,比如四世三公的袁绍,四世太尉的杨修,这些人当大官不需要考公务员.地主不过是土地的所有者而已,宋以后,你有没有土地是...

蒯贝穆2921什么叫庶族 -
仲树胞13110779384 ______ 又称“寒门”、“寒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 仕族出身只要你不傻不呆,自小就绫罗绸缎山珍海味享用不说,长大了肯定有个官做,于是就沿承了家族的龙脉,世世相袭.除非更朝换代或是家族里惹火了皇帝老子而家破人亡.而庶族出身呢?截然相反!除了吃糠咽菜,受尽折磨外,很少有人可以享受文化教育的.路上的冻死骨大都是他们虽然也有“十年寒窗苦,一朝状员朗的”,都是老百姓的想象而已.官场有这些人群,但是他们是被士族利用来服务的,安定民心的,掉脑袋的,清廉乃至饿死的都是他们.

蒯贝穆2921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三个地主阶级的统治,贵族地主阶级统治秦汉,士族地主阶级统治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是庶族地主阶级统治.其中,士族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
仲树胞13110779384 ______ 武则天被唐高宗册立为大唐皇后,标志着士族地主阶级推出历史舞台!

蒯贝穆2921有人对士族地主阶级的存在表示怀疑,中国历史长河中只存在地主阶级.对此,各位有何见解! -
仲树胞13110779384 ______ 士族 和地主 的 分别 士族必然是地主 地主未必是士族 区别是 士族 是 掌权的 没什么好疑问的

蒯贝穆2921在三国时期,士族与庶族的矛盾最佳处理的办法是什么? -
仲树胞13110779384 ______ 如果是正史的话,曹操有心打压士族.东汉末年,财富和权力基本都处在士族手里,每个地区都有大家族小家族联姻瓜分地盘.很多诸侯起兵也是靠士族支持的.曹操为了摆脱士族的枷锁,广开荒地,实行任人唯才,一方面笼络士族,一方面任用庶族.士族和庶族有共同的利益,才可以化解矛盾.这也是三国中,曹魏人才众多的原因.

蒯贝穆2921可否详细的介绍一下西晋的政治制度和选官制度?谢谢 -
仲树胞13110779384 ______ 西晋继续沿用曹魏时建立的“九品中正制”选官法,但却弊端百出,成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工具,形成了等级性的士族门阀制度.西晋还以法令确定官僚贵族的经济特权,即官品的占田权和隐客制. 西晋的政治 门阀政治 门阀士族是地主阶级...

蒯贝穆2921《唐书》记载的唐朝830名进士的分布来源见图示(注:士族指的是世家大族或豪门望族;寒门即庶族指的是一般的中小地主;小姓指的是二者之间的阶层... -
仲树胞13110779384 ______[选项] A. 唐朝依然延续了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B. 唐朝时所有的人都可以参加进士考试 C. 士族小姓寒门子弟中进士人数一样多 D. 唐朝科举考试进士分布来源很不平衡

蒯贝穆2921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请举出历史上有名的士. -
仲树胞13110779384 ______[答案] 士就是士族里的人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世族又称门阀土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