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何培养对中医的兴趣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8-26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方苏

“我们以中医药守正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轴,以中华优秀文化融合中医经典的‘文化育人翼’和中医药理论密切联系现代科学知识和创新思维的‘知识技能翼’为驱动,构建思政教育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相融合的全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教学-临床-科研-成果转化’全周期培养体系,以及‘一流教学团队—一流课程—一流教材’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

暨南大学研究生院执行院长、中医学院教授马民如是介绍“一轴两翼三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2021年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马民领衔的《注重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中医药守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榜上有名,获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暨南大学中医学专业创办于1999年,2015年成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并于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本科生中港澳台侨和海外留学生占比70%,充分显现出暨南大学的侨校特色。结合学校使命任务和学生特点,《注重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中医药守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在以长江学者、名老中医为核心的师资团队齐力推动下,积极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传统中医药文化自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开展探索,创新性提出了“一轴两翼三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根植于中华优秀经典 凝聚中医药教学智慧

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中医药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具有优势和价值,许多中医药的经典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这也为我们实现守正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抓手。”承先贤理法,继古拓新,马民从“整体观”到“辨证论治”、从“不通则痛”到“和合思想”等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中医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认为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守正创新人才的基本方法,也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核心途径。

“中医学内治法与外治法有机结合的整体疗法其实恰恰体现出了一种整体观,它特别强调天地人三位一体、顺应自然,拓展到我们当代精神文化层面而言,一种讲求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得到了映照。”在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华优秀经典中强调整体观的大智慧指引下,马民提出在现当代中医药教学与实践中,“辨证论治”亦是其重要特色与精髓之一。

“以最常见的感冒为例,就可以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湿感冒等等,都属于感冒,但是每位患者的感冒症状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做到辨证论治。”沿袭“辨证论治”的思想,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马民尤为强调内招生、外招生因材施教,“结合不同生源的学生特点,我们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出科研和临床的高质量人才,更要坚持撒播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出高文化自信的爱国人才。”

在时代发展变化的潮流中,中医药所凝聚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精髓是活化的产物,它不仅嵌入到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国家和世界的发展。“通则不痛,不通则痛”,马民将这一思想与医患关系、国家间的交流密切联系起来,在教授学生们专业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通过沟通来处理紧张的医患关系,让学生们进一步意识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需要在沟通交流中打破隔阂、相互了解,真正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中华和合思想源远流长,更是中医药文化中的一种宏大思想观,第一个‘和’是‘平和’,讲求和谐,第二个‘合’是‘融合’,讲求融通。”马民在向学生们讲授中医学专业知识内容时,充分阐释和验证了《黄帝内经》中所蕴涵的“和合思想”对当下人们疾病预防、临床治疗以及养生保健的指导意义,他认为这一思想所凝聚的大智慧不仅体现在中医药专业理念的确立上,而且体现在人际关系交流上,更体现在国家社会治理之上,以承时代之需,应时代之变。

课堂临床实践全贯穿 传播守正创新之理念

如此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思想文化理念应如何在时代发展中实现守正创新?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将其真正传播出去且深入人心呢?马民以自身在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近二十年的任教经验做出了回答,他认为从课堂教学到临床实践再到课外拓展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一体化过程,中医药守正创新人才培养应在此过程中做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在传统的课程专业知识教学之外,我们的第一课堂所呈现出的内容更多是交流互动式的,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答疑,在互动中加深对中医药理论的理解,以实现融会贯通。”马民常常会在课堂上以一个真实具体的临床患者案例作为切入点,与学生们一同交流思考,分析如何解决这一真实的病例,进而反哺对先贤原理的理解。同时项目团队非常注重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与精品化,构建起了基于MOOC和VR的多维实时互动混合式教学设计,并指导学生于2022年在第一届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创新大赛中获奖,真正打造了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中医药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将培养学生守正创新能力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临床实践是中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至为关键的一环,“即时忙得走不开,周末的出诊也一定不会落下,我和团队中的其他老师也都会让本科学生们跟着出诊,保证一定的临床实践机会,对于这种真实的、可视化的教学场景,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马民详细讲述了出诊时的临床教学过程,先让学生对典型病例进行初步判断,再通过“望闻问切”的实操过程了解病例具体症候及治疗方法,最后再与学生集中讨论、统一分析真实病例的症状所在及如何医治,强调从整体观出发,从口服、外用、运动、饮食、药膳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综合开处方,既给出患者最为专业权威和全面系统的诊断交代,又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自身内外结合的协同处理能力,让患者真正快速康复。

为了让中医学专业的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活学活用,马民及其团队成员注重将专业知识理念贯穿于课外开展的系列实践活动之中,“我觉得可以将它比喻为一种疏通各种经络之间的联动联通能力,比如开展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相融合的思政教育活动,以中医几千年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切入,与党史、国家发展历程相融合进行素质教育,促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与此同时,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项目中激发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展开思考,参与专业知识成果转化,不断打磨和提升学生临床实践技能。

融合师承与名师优势 实现师资队伍团队化

以老带新的师承教育模式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为中医学专业的教学团队培养了源源不断的主力骨干,与此同时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优势有机结合,实现“早跟师、早临床、早科研”,将师承要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师承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打通结合起来,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通过分属于不同的团队、不同的导师,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在导师团队中接受一对一、层层深入的指导,在传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从而将特色化的中医学理念更加精准地贯彻流传下去。”在“大水漫灌”式教育盛行之下,马民认为这样一种形式既能赓续中医传承的特色,又十分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

“从教学到科研,再到临床实践和成果转化,我们项目团队基本实现了不同领域的全面覆盖,而且均是各个领域的大咖,实现团队的多元化,力求让学生通过在接触团队中不同老师从不同维度的教学过程中汲取营养、收获启发。”马民在介绍其项目团队时如是说到,搭建起个性多元、优势互补的师资团队可以让学生受到更加多维层面的启发,而这种启发的源头最终可回溯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理论讲得通,实践行得通,这正是我们团队一直想要实践的过程。”

“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为将中医药守正创新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并提质增效,项目吸纳并打造了一支以长江学者、杰青、名老中医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色的引领带头作用,提升项目的综合影响力和传播力。团队名师荟萃,更打造了一堂堂“金课”,全国中医药指导专家、广东省名中医陈利国教授领衔推出的MOOC《中医基础理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医理论之奥妙;2021年,马民被授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称号,此前他领衔打造的《中医外科学》获评国家金课,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文化育人的双链融合。

目前,“一轴两翼三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已构建起来,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马民表示,项目团队将在坚持以守正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轴、使“文化育人”与“知识技能”两翼教学内容在不同类别人才培养诸环节实现交互配置、融合互补的基础之上,推行长学制教育,进一步实现“三体系”的细、小与精准化,“以‘用得好、讲得通’的中医学专业理念为抓手,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家国情怀、守正创新;基础厚实、特色引领’的精准化人才培养目标,这是未来我们团队最主要的努力方向。”

","force_purephv":"0","gnid":"945f49b36e7700d6c","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66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58b964cf1dd11bc.jpg","width":"1000"},{"desc":"","height":"66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106b39055949d9a.jpg","width":"1000"},{"desc":"","height":"66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418b5d7c840322b.jpg","width":"1000"}]}],"original":0,"pat":"art_src_1,otherc,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63409993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f53f085bdf5900782d379d63fbdc32e7","redirect":0,"rptid":"7e5f09333f263bc2","s":"t","src":"人民资讯","tag":[{"clk":"keducation_1:暨南大学","k":"暨南大学","u":""},{"clk":"keducation_1:中医药","k":"中医药","u":""},{"clk":"keducation_1:医学专业","k":"医学专业","u":""}],"title":"中医药人才培养如何守正创新?暨大探索获省奖

郜莘贺2278我想学中医,没有任何基础常识.首先应该从哪里入手呢?看什么书籍好呢? -
古俊纪15177163191 ______ 最好是有个老师,因为中医包括的东西太多了,并不是纯粹的拿药治病.比如说用大山楂丸可以开胃消食.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药方而已. 如果想学习中医首先要看的书有两样,一是黄帝内经,二是周易.黄帝内经主要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医学的基础.而周易则是五行八卦,是黄帝内经的基础. 只有学好了这两本书才可以研究或是学习中医.

郜莘贺2278怎么自学中医
古俊纪15177163191 ______ 先从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针灸学,外加四大经典,以上基本要牢记,熟读深思,深刻体会,活学活用.临床上,大量参阅近代.现代,近阶段名家处方用药,悟透其用药独到之处,博采众长为己用,胆大.心细.智圆!十年临床,方可大成!能自学西医教材,就如虎添翼!

郜莘贺2278如何才能具有中医的思想? -
古俊纪15177163191 ______ 首先还是要有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要有一种中医信仰,培养良好的爱好和兴趣,对中医有坚定的信心.多看中医古典和有关中医的历史,多与向老中医请教与交流,用中医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用中医的道德观念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把治病救人当作一种乐趣.

郜莘贺2278想学中医 没门路,给些建议.
古俊纪15177163191 ______ 学医很简单的!但责任很重!~要踏踏实实的学好! 1.你要是不想上高中就去中等的卫生学校,也就是说的卫校.在卫校可以学中西医结合专业,这个专业有的学校也分以中医为主或以西医为主的班.上完卫校也可以往上报考高等的学校继续学习!~ 2.你要是想上高中,就以后报考医科大学. 现在不管你是上哪个学校都要先学好眼下的课程,课余可以看看中医基础理论,中草药学.这些都是医学教材书,了解了解,培养一下自己的兴趣!~

郜莘贺2278想自学医科,先要看什么书 -
古俊纪15177163191 ______ 如果你是业余人士,那么最好先看唐云的《走近中医》和刘力红的《思考中医》这两本书.可以帮你建立初步的中医印象. 接下来,如果有能力,应当直接看古籍.不要去看现代的中医教材,一般看了你也不会用.而古籍中也不要先读《黄帝内经》和...

郜莘贺2278如何学习中医 -
古俊纪15177163191 ______ 这个问题其实真的不好回答.看你的目的和目标了.想随便看看当个娱乐消遣看看《思考中医》听听徐文斌的《国学堂》讲内经的.想混口饭吃上医学院学个中医(但出来别糟蹋中医).要想真好好学 首先你一定要想好.起码得有个 路漫漫其...

郜莘贺2278想学中医的高一学生该怎样为其打基础 -
古俊纪15177163191 ______ 首先说报考问题吧,文科生应该可以报考中医专业的吧,我们系就有许多文科生.看到你的背景,感觉和我差不多,可惜的是我高一时还没有定下来要不要学中医.现在我已经学了三年多的中医了,如果上天能再让我回到高一时代,我会这样做...

郜莘贺2278想学中医的高一学生该怎样打基础 -
古俊纪15177163191 ______ 很好啊,现在难得遇到一个对中医很感兴趣的人了,我支持你.我是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以我的经验来讲,你还是先好好学你现在的知识,在高考里考出好成绩来,这样,无论到时你是否要报中医院校,都是绝对的优势.因为对于高考来讲,成绩是第一位的.如果你进入了中医院校,首先要学习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书店都有卖,深入浅出,章节分明,易于理解和培养兴趣.我推荐你这一本.等你读了大学,有很多时间由自己掌握,有了一定的对中医的理解,再去初步接触内经,金贵要略等等经典著作,比较好.中医需要的是悟性和坚持,高中的知识之所以要认真学,不是对以后有多少专业上的帮助,而是培养你的逻辑能力,判断能力.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