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安禄山做了多久的皇帝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8-06

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很多,从来就没有四大战神之说。根据题干所谓”一降一反一病逝一被斩“,猜测提问者所指应该是哥舒翰、仆固怀恩、李光弼和来瑱。

不过我认为,其实郭子仪和李嗣业比哥舒翰更配得上这个称号。

哥舒翰,丢失潼关被迫投降安禄山

哥舒翰是名将,但绝不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战神”。哥舒翰发迹于河西,在与吐蕃的作战中屡立功勋,由此受到王忠嗣的赏识和提拔。

人们经常在战场上看到一幅经典画面,哥舒翰匹马追赶敌将,一杆长枪搭在对方的肩膀上,然后一声大喝。敌将回首之间,哥舒翰一枪扎进对方的喉咙,接着他奋力一挑,将敌将挑起三五尺,重重地摔到地上。

哥舒翰的身后,他的家奴,十四五岁的少年左车跳下马来,拔出腰刀砍下敌将的头颅。主仆俩如同黑风双煞,名动河西。

后来哥舒翰取代王忠嗣,主持了著名的“石堡城之战”,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就攻克了这座让人闻风丧胆的堡垒。

安史之乱爆发时,哥舒翰已经患上了严重的中风,正在长安的家中卧床,却被唐玄宗抬着上了前线,镇守岌岌可危的潼关天险。

哥舒翰很清楚,以自己临时拼凑起来的力量,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因此他采取了一闭关自守的策略。

不料,杨国忠出于私利,却不断怂恿唐玄宗,逼哥舒翰主动出击,将“守关”的任务变成了收复陕州。哥舒翰在重压之下被迫改变战术,却在灵宝附近遭遇叛军袭击,三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潼关毫不意外地失守了,这成了压倒唐玄宗的最后一根稻草。失去潼关天险,长安不久就沦陷了,唐玄宗成了流亡皇帝。

兵败之后,哥舒翰被部下绑着送给了安禄山,为了活命,他选择了投降,并主动帮安禄山招降唐将。只是哥舒翰的变节为人所不齿,那些曾经的老部下都选择了与他断绝关系,他的劝降工作毫无进展。

至德二载,唐军收复两京,安庆绪觉得哥舒翰就是个累赘,于是便杀害了他。从大唐名将变成安史叛将,又被新主子杀害,哥舒翰的人生让人唏嘘不已。

仆固怀恩,饱受猜忌无奈举起反旗

仆固怀恩出身于铁勒九姓之一仆固部,其家族世代为大唐守边。仆固怀恩跟随老领导郭子仪参加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前半程,后半程郭子仪被迫退出,仆固怀恩接过老郭的枪,率领朔方军东征西战,屡立奇功。

尤其是战争的收官阶段,李光弼也遭遇信任危机,被迫退居二线后,仆固怀恩父子成了大唐唯一的擎天柱,并扑灭了八年之久的战火。

仆固怀恩还有一个隐性的贡献,他的三个女儿先后被赐公主身份和亲回纥,换来回纥精锐骑兵的帮助。因此,仆固怀恩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贡献,要大于郭子仪,与李光弼不相上下。

但仆固怀恩“回纥丈人”的身份,居然给他带来大麻烦。大唐与回纥的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双方数次爆发危机,回纥还曾经帮叛军对付唐军。

有一次回纥可汗要求见老丈人,仆固怀恩吓得躲起来不敢见。唐代宗亲自出马,请仆固怀恩以大局为重,务必说服可汗帮助大唐。

仆固怀恩虽然说服了女婿,但也留下了遭人怀疑的把柄。在一连串的排挤和打压之下,仆固怀恩与朝廷越走越远,进而失去了信任的基础,最终走向了与朝廷决裂,甚至做出了联合回纥、吐蕃入侵大唐的悖逆之举。

后来郭子仪亲自出马,才平定了仆固怀恩的叛乱。仆固怀恩曾经抱着前来协调的宰相裴遵庆的脚,哭着诉说自己的冤屈,其母在仆固怀恩反叛后,气得抽刀追杀仆固怀恩。

从主观上,仆固怀恩不想反,却最终被逼反了,连唐代宗都承认这一点,可以说这是一场悲剧。

李光弼,畏馋忧讥躲在藩镇郁郁而终

李光弼是契丹人,他参加了大部分的战争过程,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首功之臣。

遗憾的是,他遭遇了朔方军的一系列排挤,以及朝廷的怀疑,被迫在收官阶段远离主战场,最重要的决战没能参加得上。

战后朝廷对武将的猜忌和打压,让李光弼不再信任朝廷,他选择了半割据,拒绝接受朝廷的征召,在徐州苟且偷生。这期间,长安沦陷,唐代宗流亡陕州,李光弼都选择了作壁上观。

李光弼此举让人在部将心目中的地位锐降,面对田神功等人的质疑,他心怀愧疚,从此郁郁不得志,病逝于徐州,享年56岁。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唐代宗对李光弼采取了极大的包容和耐心,始终没有跟他撕破脸,其在长安的家人也一直收到善待。

来瑱,自愿放弃兵权却惨遭杀戮

来瑱是这些名将中最冤的一个,这位被称为“来嚼铁”的汉子,常年征战于荆襄、南阳一带,遏制住了叛军南下的脚步。

后来唐肃宗和唐代宗担心来瑱做大,试图剥夺他的兵权。来瑱不甘心,怂恿部下阻拦朝廷的调令。后来唐代宗又暗中令兵马使裴奰袭击来瑱,却被来瑱打败了。

这一系列的内乱,让来瑱警醒:再这么下去自己必然会跟朝廷撕破脸,与其如此,还不如按朝廷的意图交出兵权,入朝当一个无权的闲官不也很好嘛。

于是来瑱主动认罪,请求解除兵权入朝为官。这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岂料唐代宗却听信谗言,冤杀了入朝的来瑱。

可以说,来瑱的死彻底寒了武将们的心,从此他们不再信任朝廷,而是选择拥兵自重。唐朝的藩镇割据,跟这个事件有很大关系。

跟来瑱一样,被冤杀的名将还有高仙芝、封常清。不过此二人跟哥舒翰类似,是名将,但不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战神”。

高仙芝和封常清发迹于安西都护府,早就在西域和中亚的一系列战争中名扬天下。尤其是高仙芝(高句丽人),被世人誉为“山地战之王”。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紧急征调二人,高仙芝负责镇守陕州,封常清负责镇守洛阳。然而,封常清临时拼凑的几万人马根本抵挡不住叛军,洛阳很快丢失。

封常清败退陕州后,建议高仙芝弃守陕州,保住最后一点有生力量守住潼关。虽然他们的举动不符合一个将领的职业操守,但客观讲,这是最理智的做法,他们是在用个人的骂名,为大唐争取生存的机会。

遗憾的是,唐玄宗认为高、封二人犯下了叛国罪,在潼关城头斩杀了他们,在才有了后来的哥舒翰出山。

可以说,唐玄宗的无脑行径就是自掘坟墓,事实证明,当初封常清和高仙芝的策略是正确的。

如果非要评选所谓平定安史之乱的“战神”,我个人认为郭子仪、李嗣业,甚至马璘,他们比哥舒翰更配得上。以郭子仪和李嗣业的功勋,他们应该在来瑱之上。

郭子仪,饱受打压两次再造大唐

郭老简直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神,他一生饱受打压,数次被解职,连祖坟都被政敌挖了。但老人家以古稀之年几度出山,甚至在仅有二十几个随从的情况下,艰难地开始了拯救大唐的伟业。

郭老是战神,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战神,但由于他中途被解职,后半程的战争没能参加,因此从战绩上不如李光弼和仆固怀恩。

但安史之乱后,老人家独自一人再造大唐,这份功绩举世无双。

更难的是,无论遭受多大的猜忌和打压,他始终不忘初心,凭借人生智慧和纯而又纯的忠心,数次度过危机,成了历史上罕见的“功高盖主”,却又能保全家族、安度晚年的大神。

李嗣业,为国捐躯的大唐第一悍将

每次提到李嗣业,我总是情不自禁地热血沸腾、肃然起敬。

李嗣业曾经是高仙芝的老部下,他所率领的陌刀队就像一柄最锋利的剑,从来战无不胜。李嗣业人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充当了大唐先锋官的角色,哪里需要冲锋陷阵,就有他的影子。

在两唐书中,收复长安的香积寺之战最让人血脉喷张。李嗣业裸露上身,手执长刀,率领他的战友们杀入敌阵,他的陌刀所到之处“人马俱碎”,让敌人望之胆寒。

后来李嗣业升任泾原军行营节度使,并参加了著名的相州之战。此战中,李嗣业依然是大唐的“军魂担当”,在激烈的厮杀中中箭受伤。

休养中,眼看伤口就要愈合了,唐军九大节度使却起了内讧,遭到叛军的反攻。病床上的李嗣业听闻战鼓声一跃而起,高呼“杀敌”,以至于伤口崩裂,流血数升而死!

其实,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了,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为何这些名将大多都很难善终?

答案其实已经在前面的叙述中了:朝廷对武将的猜忌和排挤。

唐玄宗后期,藩镇与朝廷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安史之乱的爆发,只是这个矛盾的“破防点”。

由于长期的对外征战,以及“府兵制”的破产,大唐的兵力从“内重外轻”,迅速转变为“外重内轻”,中央直控的禁军还不到总兵力的20%。

随之而来的就是藩镇对兵权、财权和人事权的侵蚀,事实上形成了藩镇逐步脱离朝廷控制的倾向。

安史之乱一下子惊醒了朝廷,从此藩镇武将就成了朝廷严加防范的对象,那些战功越大的“战神”,也必然遭受到更多的“关注”。

我请朋友们注意,藩镇将领的身份,注定他们必然与朝廷越走越远。藩镇将领都是地方豪族,甚至是寒族出身,我们称之为“庶族阶级”,这个阶层在豪门政治的大唐,是永远不可能进入核心阶层的。

这种结构就天然形成了两个中心,一个是以长安为核心的中央政权,一个是以藩镇为核心庶族政权,二者之间根本无法融合。

这就是安史之乱后期,那些平叛的武将们为何与朝廷翻脸的根本原因,我们不能仅从皇帝昏庸,或者武将的悖逆,这些道德层面来评定是非。

人都是历史环境的产物,无法摆脱,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人的悲剧,就是那个历史时期他们那一代人的时代标签。

","gnid":"95b8a20cd873a6522","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33d071f827d72d2.jpg","width":"762"},{"desc":"","height":"37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658eace816c6ec3.jpg","width":"500"},{"desc":"","height":"37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59b2b1380a50658.jpg","width":"640"},{"desc":"","height":"42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de42e5e7fa1a07e.jpg","width":"640"},{"desc":"","height":"30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908350e1a5f9e6d.jpg","width":"498"},{"desc":"","height":"42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a7b520cae773d64.jpg","width":"511"},{"desc":"","height":"28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04adf684432a7af.jpg","width":"500"},{"desc":"","height":"44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c5f798f87ba863d.jpg","width":"800"},{"desc":"","height":"30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9116258fef9285a.jpg","width":"450"},{"desc":"","height":"32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ce5f556c906fcfd.jpg","width":"640"},{"desc":"","height":"36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fe6f17a0672b05c.jpg","width":"640"},{"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ed36ef7c1d14578.jpg","width":"753"},{"desc":"","height":"31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073db9c625c2829.jpg","width":"397"},{"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6bf32795c56bbab.jpg","width":"919"},{"desc":"","height":"36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4abecae3bc06e2d.png","width":"580"}]}],"original":"1","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86994744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7e1e1f3bb461dfa4e4c93a1c69ef85cb","redirect":0,"rptid":"555a91737b6cbcbd","rss_ext":[],"s":"t","src":"寻根拜祖","tag":[{"clk":"khistory_1:哥舒翰","k":"哥舒翰","u":""},{"clk":"khistory_1:唐玄宗","k":"唐玄宗","u":""},{"clk":"khistory_1:郭子仪","k":"郭子仪","u":""},{"clk":"khistory_1:高仙芝","k":"高仙芝","u":""},{"clk":"khistory_1:李光弼","k":"李光弼","u":""},{"clk":"khistory_1:安史之乱","k":"安史之乱","u":""}],"title":"平定安史之乱的四大战神,一降一反一病逝一被斩,为何无一善终?

鲍砍斩1559安禄山为什么怕李林甫 -
阮鬼盛18356227395 ______ 要说安禄山,最怕的那个人还是李林甫.据说安禄山每次进京的时候,总说斜着眼不停地在观察左右,甚至要把周围都看过好几遍,才肯进殿去.由此可见,安禄山其实打从心底里就一直在觊觎着大唐的锦绣河山. 安禄山仗着唐玄宗对自己的无...

鲍砍斩1559安禄山怎么死的 -
阮鬼盛18356227395 ______ 儿 子 刀 下 鬼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扬国忠为名,率众15万,号称20万,在范阳起兵;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也一起率部反叛,史称“安史之乱”. 唐朝自李渊立国一百多年来,内地长期没有...

鲍砍斩1559安禄山称帝的时候建的什么名的国家 -
阮鬼盛18356227395 ______ 至德元载(756)正月一日,安禄山于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改元圣武元年,设置丞相等朝官,封其子庆绪为晋王,庆和为郑王,达奚珣为左相,张通儒为右相,严庄为御史大夫.定洛阳为都,以范阳为东都. 安禄山命史思明、蔡希...

鲍砍斩1559安禄山兵变时距离唐朝开国多少年? -
阮鬼盛18356227395 ______ 157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 775年开始,安禄山叛变.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

鲍砍斩1559安史之乱历史长久,到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才结束
阮鬼盛18356227395 ______ 到唐代宗时期才结束.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鲍砍斩1559安庆绪为什么要杀安禄山? -
阮鬼盛18356227395 ______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起兵作乱. 756年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安禄山自从叛乱后,经常忧心忡忡,且患目疾,几乎双目失明.又生疽疮.本来就很暴躁的性情,变得格外残暴,遇...

鲍砍斩1559唐朝的安史之乱距今有多少年 -
阮鬼盛18356227395 ______ 唐朝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690...

鲍砍斩1559安禄山兵变时安禄山多大年龄? -
阮鬼盛18356227395 ______ 安禄山(703年—757年),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所以当时安禄山52岁.

鲍砍斩1559安禄山是公元几年的人 -
阮鬼盛18356227395 ______ 703年~757年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