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注音版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24
  郭进拴| 李商隐诗歌品读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 
  李商隐幼年丧父,随母还乡过着清贫的生活。十六岁时,因擅长古文而知名。大和三年(829年)移家洛阳,结识令狐楚等前辈。“牛党”令狐楚欣赏他的文才,亲自授以今体章奏之学,并给予资助,后又聘其入幕,至开成二年(837年),考中进士,及第后再入令狐楚幕,令狐楚死后,入“李党”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不久娶王女为妻。从此陷入“牛李党争”旋涡,被“牛党”视为“背恩”“无行”。次年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已被录取再遭刷落。会昌二年(842年)应“书判拔萃试”,被授秘书省正字。宣宗即位后,牛党得势,其随即放弃京职,随李党郑亚赴桂海。后期十几年时间,都漂流各地,为各地幕僚,开始笃信佛教。大中十二年(858年),因病退职还乡,在郑州去世。 
   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其诗构思缜密,多用含蓄象征的手法,精工富丽的辞采,婉转和谐的韵调,曲折细微地去表现深厚的情感。 李商隐胸怀“欲回天地”,力促唐王朝中兴的志向,但身处晚唐已无实现抱负的可能。其骈体章奏与哀诔之文因形式瑰丽、情文并茂而在当时极负盛名,曾自编为《樊南甲集》等,李商隐还是晚唐杰出诗人,其诗各体俱有佳作,尤以五七言律绝成就为高,七言律诗的造诣更是上追杜甫而独步晚唐。主要作品有《瑶池》等。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一帜,在于他心灵善感,一往情深,用很多作品来表现晚唐士人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此外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诗歌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绝。他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李商隐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如《重过圣女祠》借爱情遇合,于写景中融合比兴象征,寄寓困顿失意的身世之感;《春雨》将李贺古体诗的奇艳移入律诗,语言绮丽而对仗工整,音律圆美婉转,意象极美。但他的诗中因爱用僻典,诗的整体意旨往往隐晦。其次,李商隐将人生慨叹的抒写向更深细隐晦方面发展,善于用艳丽精工的艺术形式表达惆怅落寞的情绪,诗中充满了迷茫与悲凉的体验,作品深婉精丽、韵味深厚,“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富有象征暗示色彩,有一种朦胧美。如《锦瑟》,关于其诗意,历来众说纷纭:有悼亡说、寄托说、恋情说、听瑟曲说、编集自序说、自伤身世说等多种解释,表达幽微深远,具有朦胧美。再次,他的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其心灵的象征,是一种纯属主观的生命体验的表现。李商隐的七绝如《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夜雨寄北》《夕阳楼》等,较多抒写身世之感,感情细腻,意境婉约,诗中贯穿着身世和时世的悲感,具有沉痛凄切的抑郁情调和忧伤美,在艺术上更是细美忧约、沉博绝丽,在精工富丽的辞藻中,朦胧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思,成为伤感唯美文学的典型。
   李商隐的诗歌有广泛的师承。他悲怆哀怨的情思和香草美人的寄托手法源于屈原,他诗歌意旨的遥深、归趣难求的风格与阮籍有相通之处。杜甫诗歌忧国忧民的精神、沉郁顿挫的风格,齐梁诗歌的精工艳丽以及李贺诗歌的幽约奇丽的象征手法和风格都影响了李商隐。李商隐的一些长篇古体,雄放奇崛又近于韩愈;他还有少数诗歌清新流丽、纯用白描,脱胎于六朝民歌。李商隐善熔百家于一炉,故能自成一家。 
   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触及时政题材的占了相当比重。李商隐的咏史诗有很高的成就。它们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的无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怀的诗篇,而是着眼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指陈政事、讥评时世加以补充发挥,使咏史成为政治诗的一种特殊形式。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声调和美且能疏密相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幼年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使李商隐的世界观基本上属于儒家体系,其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世、渴望有所作为的。同时,他颇能独立思考,很早便对“学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的说教不以为然,甚至萌生出“孔氏于道德仁义外有何物”这样大胆的想法。在诗歌创作上,他起初醉心于李贺奇崛幽峭的风格和南朝轻倩流丽的诗体,曾仿照它们写了许多歌唱爱情的诗篇,如《燕台》《河阳》《河内》等。待屡次下第和被人谮毁的遭际向他显示了人生道路的崎岖不平,他的诗便开始表现出愤懑不平之气和对社会的某些批判。大和末,甘露之变以血淋淋的现实打开他的眼界,使他在思想上和创作上都大进一步。这时他写的《有感二首》《重有感》等诗,批判腐朽政治已相当深刻有力。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其中《韩碑》《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随师东》《有感二首》等,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李商隐早期的政治诗指陈时局,语气严厉悲愤,又含有自我期许的意味,很能反应他当时的心态。在关于政治和社会内容的诗歌中,借用历史题材反映对当代社会的意见,是李商隐此类诗歌的一个特色。《富平少侯》《北齐二首》《茂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开始时醉心于李贺那种奇崛幽峭的风格和南朝清倩流丽的诗体,他有意加以仿效而写了许多歌唱爱情的诗篇。但大和九年(835年)的“甘露之变”,使他目睹了朝官大量被杀、宦官擅权的血淋淋的黑暗政局,思想和创作都发生了转变,写下了不少批判黑暗现实的政治诗。 如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愤怒声讨了宦官的罪行,称颂了敢于反对宦官专权的将领,热切盼望铲除宦官、恢复皇帝的权力的《重有感》。又如有意效法杜甫《北征》的长篇政治诗《行次西郊一百韵》。 
 李商隐的政治诗又多半以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出现。如《咏史》批判了统治者的荒淫、愚昧和无能。《隋宫二首》其一,意在提醒晚唐统治者要接受前车之鉴。又如《马嵬二首》其二,对唐玄宗为皇帝而弄得众叛亲离,连自己的宠妃也保不住的可悲结局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嘲弄。含蓄深沉,意在言外。《贾生》深寓作者对晚唐统治者佞道以求长生,而不恤国事的讽刺和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又如《瑶池》借周穆王讽刺唐代皇帝们求仙,《随师东》借古事影射朝廷东伐李同捷。
   李商隐咏史诗的成功之处,在于注意构思的凝练、取材的精当,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融合在一起,或用假想之辞创作出带有虚构色彩的场景,突破史实局限,更深刻地揭示讽刺对象的本质;或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或微物,深入开掘,使之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典型性。与此同时,将自己的感情和议论自然地寓含在鲜明的形象之中,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长的情韵,达到寓意的深刻性与形象的鲜明性、情昧的隽永和谐统一,增强了咏史诗的艺术表现力。李商隐的爱情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具特色。其中一部分表现他与妻子王氏的伉俪情深,代表作为《夜雨寄北》,此诗通过对巴山夜雨秋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客居异乡之寂寞和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结婚不到12年,李商隐的妻子就死了。他的悼亡追忆之作,如《正月崇让宅》《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无家而作有家之想,血泪写成,令人不忍卒读。 
  包括大多数无题诗在内的吟咏内心感情的作品是李商隐诗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也获得了后世最多的关注。《锦瑟》《燕台诗》《碧城三首》《重过圣女祠》等,保持了与无题诗类似的风格。而《柳枝五首》《夜雨寄北》《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等,则反映出李商隐感情诗另一种风格的意境。
 李商隐以无题为名的爱情诗,最为人所传诵,但他的无题诗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隐秘。这些以无题为名的爱情诗,包括以《无题》为题的十五首,和以句首二字为题的“准无题”诗近三十首。这些诗有的有所寄托,但大部分属于纯粹的情诗。李商隐的“准无题”诗也写得相当出色。如《锦瑟》此诗貌似咏物,实则咏怀。它隐去了平生所历具体之事,以锦瑟起兴,充分运用了比兴、象征、典故等多种手法,将自己满腔的忧伤、郁愤之情,形象而又婉曲地表达出来。 
  李商隐以无题诗著名。根据《李商隐诗歌集解》里所收诗歌的统计,基本可以确认诗人写作时即以《无题》命名的共有15首,另有5首在通行的诗集中经常被标为“无题”的(五律《幽人不倦赏》、七绝《长眉画了》《寿阳公主》《待得郎来》《户外重阴》),经冯浩、纪昀等人考订,认为多半是由于版本问题而产生的原题丢失情况,并非真正的无题诗。
有些研究者(如杨柳 )认为李商隐诗集中部分有题目的诗也应该属于无题诗一类,理由是这些诗的题目往往是从诗的首句中取前几字为题(如《昨日》《日射》等),或者诗题与内容本身毫无联系(如《为有》《一片》等)。但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看,李商隐诗集中可以归入无题诗的就有近百首之多。所以此说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
   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总结了前人关于无题诗的笺注工作,从中可以看出诸家观点之大不同:“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持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至实有寄托者多,直做艳情者少,夹在不分,令人迷乱耳。” 
   在那个如同泥塘一般的末世,度过他并不漫长而又悲情的46个春秋,他的诗作为美而美,意蕴幽微,朦胧又迷离,开创了独特的朦胧诗风,清代吴乔评价说,“于李,杜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义山一人。”王安石也曾经高赞李商隐,“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

   “诗家总说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李商隐一首自己写给自己的墓志铭《锦瑟》,带着一股神秘的而又说不清的美,让无数文人墨客、专家学者为之倾尽笔墨,千年以来仍是众说纷纭,颇具猜疑。

   下面品读一下李商隐的8首诗:

1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代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的一生可谓极度悲凉, “云鬓无端怨别离,十年移易住山期。”“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在他的诗作中有很多地方用了“无端”两个字,无端也就是没有来由,就是为什么?

   可能到了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想明白,他的一生为何如此困顿,为什么父亲会在自己10岁时去世,为什么自己科举5次不第,为什么受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赏识后,娶了王晏媄,自己就陷入了党争,为什么自己刚刚入朝升职有望时,母亲又去世,回家守丧三年,又错过了最佳升迁机会,等到自己再次回归朝廷时,岳父没过多久又离世,从此仕途唯一的依靠也失去。

   人生有那么多为什么,都没有办法去解释,我们把它归结成命运,就像一叶小舟漂浮在红尘中,每一个扑面而来的浪花,我们都只能接受,而无法抗拒,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每次读到《锦瑟》中这句诗,内心总是涌现一股人生的悲凉,或许是他不够勇敢,在感情来到的时候,总是还未拥有就先害怕失去,又或者说,在拥有的同时就准备好失去,所以,即使拥抱,也是绝望,即使拥抱,也是含着眼泪。

   那真的要等到时过境迁之后,蓦然回首时才懂得珍惜吗?这背后所呈现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其实是一种悲剧心理,或许是习惯了失望,也习惯了绝望,所以美好的感情出现的时候,才不敢碰触,而最终的结局就是失去,和余生不断的追忆。

   但是你不去经历这过程,你又怎么会懂得,所以当李商隐的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当他回望自己一生的时候,或许已经想明白一点什么,只是对于那些过去的曾经,当时只能惘然。

2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代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这是一个友情的故事,枯荷代表李商隐当时的心境,有如枯荷一般,等待一场友情的雨水滋润,因为曾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崔雍崔衮两兄弟,随着崔戎去世,他们也不知流落到了何方,再遇见可能此生都难,而李商隐为了生存也四处求职,心如死灰一般,所以用了“枯荷”。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把这一句改成“留得残荷听雨声。”她用了“残荷”二字,残荷逢雨,还有可能再度焕发生机,而这场雨,就是宝玉,对于宝黛而言,在偌大的荣国府,他们相互之间是唯一的知己,黛玉渴望与宝玉的爱情能够开花结果。

   人生难得一知己,因为大部分的人们都活在各自的世界里,哀伤着各自的哀伤,所以人生得一知已,何其有幸,那是遇见另一个自己,一个可以用灵魂对话的朋友,今生最美丽的相遇,只有遇到过,才会知道,原来这世上还有另一种情感,和另一种思念。

3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代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李商隐年轻时科考不第,两次前往玉阳山修道,第一次修道17-18岁左右,第二次修道23-24岁左右,他深深的同情,在清规戒律束缚之下弃绝人伦常情的道姑们,为她们写下,“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而在这里他也有过一段炽热的恋情,有人曾经根据他的一首诗《月夜重寄宋华阳姐妹》

偷桃窃药事难兼,
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
玉楼仍是水精帘。

   猜测他与宋华阳相恋,当然这一段感情最后无疾而终,所以在这段时间,李商隐写了大量的无题诗,把自己想说而又不便明说的心绪写进了诗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怦然相遇的惊喜和心动,“一寸相思一寸灰”是爱中无尽的忍耐和相思,相聚欢,别离苦,其中更有痴儿女,热烈的春心啊,不去企图与美丽的春天争艳斗美,最终红颜老去,青春尽逝,绵绵不尽的相思徒劳地燃烧着,如残香一般化成一寸一寸的灰烬。

4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叶,
雨中寥落月中愁。

——唐代李商隐《端居》

    这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的一首诗,客居在外的他,在一个寂静的秋夜,冷冷清清的睡在旅店空荡荡的床上,这冷清如何敌得过这清秋?想象此时此刻的妻子,在家独守空房,估计也跟他是同样的心情了。

   我想我的妻子也与我一样,望着台阶下的青苔和从枝头掉落的红叶,在潇潇的秋雨中,在寂寥的月色中,凝结重重思念的愁。

   李商隐的深情往往就体现在此,看起来写的是自己,但是由已推人,你会懂得他写的也是饱受思念折磨的妻子。

5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唐代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芭蕉和丁香都是满腹心事,他们各自郁结一同向着春风,又相互之间没有语言交流,各自疏离。

   我们同处于一个世界,各自有着各自的圆,但是圆与圆在交集的时候,却并未散发出交集的光芒,因为彼此都戴着盔甲。就好比一个桃仁外面有坚硬的外壳,还有柔软的桃仁心,我们总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桃心,而把坚硬的壳对着这个世界。

   五代时期的李璟有句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大概就是从李商隐这两句诗化用而来。

6

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唐代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春天的时候,青荷初长成,此时的春恨也随之融入它的血液之中,秋天万物萧瑟时,荷叶枯萎,秋恨也随之生成,有春就有秋,有繁华就会有谢幕,当你看到春天的青青荷叶,你就该想到秋天它的枯黄失色。

   只要此身长在,情就会长在,生命只要还活着,遗憾就一定伴随左右,你站在江头久久望着奔腾不息的江水,它不分日夜东流而去。

7

残阳西入崦,
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
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
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
吾宁爱与憎。

——唐代李商隐《北青萝》

   李商隐曾经去北青萝拜访过一位高僧,站在青萝山上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就如同微尘一般渺小,既是如此,我还谈什么爱憎呢?我个人的那点忧愁和哀伤,又算得了什么呢?

   倒不如放下对爱恨的执着,“智者不入爱河”做一个随性洒脱的人。

8
迢递高城百尺楼,
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
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雏竟未休。

——唐代李商隐《安定城楼》

   面对那些中伤自己,猜意鹓雏竟未休的人们,李商隐发出自我申明,我不想跟你们一般见识,我只想做成一番功业之后,白发苍苍时乘着一叶小舟自在逍遥,归隐江湖。

   可惜李商隐这一生,始终都没有到过他想去的江湖,一生都在幕府仕途辗转飘零,穷困潦倒地过完一生,最后病死在家中,他的远大志向始终没有实现,他为白居易和令狐楚写过墓志铭,而他的好友崔珏也为他写下二首悼亡诗,盛赞李商隐是文星下凡,崔珏也正是因为这两首诗才被后人所熟知。

   诗中有一句“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完美而真实地概括了李商隐的一生。


","gnid":"945680c1b66897f58","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72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fc644fc8c1c7d11.jpg","width":"1200"},{"desc":"","height":"67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56a169ecdfcea53.jpg","width":"1200"},{"desc":"","height":80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34f1d36b41587b3.jpg","width":1200},{"desc":"","height":8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19eee7e3febe84b.jpg","width":1200}]}],"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04846716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f0f65b89d65dad37735e269455662049","redirect":0,"rptid":"a2950c82577779d4","rss_ext":[],"s":"t","src":"河南郭进拴的写作圈","tag":[{"clk":"kculture_1:诗歌","k":"诗歌","u":""},{"clk":"kculture_1:李商隐","k":"李商隐","u":""}],"title":"郭进拴| 李商隐诗歌品读

景雍亚4250李商隐吟荷诗句 -
叶茂缪19758768369 ______ 《赠荷花》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花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哀愁杀人.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景雍亚4250古诗赏析谁会..帮忙.. -
叶茂缪19758768369 ______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全诗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用笔极为简练,以竹坞、亭槛、水流、枯荷等极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绝妙的意境,并且把作者...

景雍亚4250语文古诗.燕子矶口占,真州绝句,己亥杂诗,十二月十五夜,夕阳楼,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帮忙查查原文 -
叶茂缪19758768369 ______ 燕子矶口占 [明]史可法 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真州绝句 王士祯 江干多是钓人居, 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 半江红树卖鲈鱼.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景雍亚4250 - 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秋阴不散霜飞晚,________.(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
叶茂缪19758768369 ______[答案] 答案:同是天涯沦落人 留得枯荷听雨声

景雍亚4250“留得残荷听雨声”什么意思
叶茂缪19758768369 ______ 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思是: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李商隐 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此诗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全诗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用笔极为简练,以竹坞、亭槛、流水、枯荷等极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绝妙的意境,并且把作者对崔雍、崔衮两兄弟丧父之悲的同情以及诗人自己的寂寥之感含蓄地传递出来.

景雍亚4250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思. -
叶茂缪19758768369 ______ 出自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全诗是: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学所溢美的神来之笔.试想,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无疑是一种残败衰飒的形象,偶尔的枯荷之“留”,赢得的却是诗人的“听”,而诗人“听”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那枯荷莫不就是诗人的化身,而那“雨声”也远不仅是天籁之韵了,或许它还是诗人在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呀!

景雍亚4250留得残荷听雨声 这句诗是谁写的?
叶茂缪19758768369 ______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景雍亚4250"留得残荷听雨声"表达了一种什么意境? -
叶茂缪19758768369 ______ 以流水、枯荷等极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绝妙的意境.此句出自《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译文: 竹丛里船坞深静...

景雍亚4250林黛玉之留得残荷听雨声 -
叶茂缪19758768369 ______ 残荷听雨,典故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中写道: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不着痕迹的落笔,似乎把整个大自然都斟在了诗人的酒杯里.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种对往事的...

景雍亚4250“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李商隐哪首诗里面的? -
叶茂缪19758768369 ______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赏析李商隐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却在无意中陷入朋党争斗的旋涡中.于是接踵而至的便是一系列的不幸,...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