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曲辕犁和现代犁图片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01

大概就在不久之后,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但至少从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人口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基本占比在25%以上,如果向前追溯,估计上古中国人口也是世界第一。即便折算成每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中国人口还是世界第一。

问题在于:中国人口凭什么长期世界第一?谈及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朋友都认为是中国的“人口观”,追求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等等,由此导致中国人口众多,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能做到而没有做。其实,“人口观”只是表象,背后还有真正了不起的技术支撑,现代考古改写认知。

宋朝之前,中国人口为何难以过亿

春秋时期,为了鼓励百姓早婚多育,齐国、越国等都出台过“人口刺激政策”。汉朝初期,面对秦末人口锐减,刘邦也出台过人口刺激政策,甚至汉代对超龄男女光棍罚款。

从周代到唐代,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出台过人口刺激政策,但人口却从未过亿,最高峰时只有8000多万。宋朝时期,与众不同的是不抑制土地兼并,且国土面积更为狭小,但中国人口却出现暴涨,北宋末年人口高达1.26亿,第一次破图1亿大关。

那么,为何汉唐人口不能过亿,宋朝却能过亿?原因很简单,宋代引进了占城稻(源于中南半岛的占城国),而占城稻具有“生长周期较短”、“耐旱”、“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等优点,因而被宋仁宗大力推广,使得光热条件不如岭南的长江流域,也能够一年两熟,最终让宋朝粮食产量暴增。

因此,宋朝人口能够过亿,真正的原因在于粮食产量暴涨,有了足够养活过亿人口的粮食。世界其他国家地广人稀,包括拥有占城稻的中南半岛国家,以及拥有玉米、土豆高产作物的美洲,不是他们要控制人口,不是他们不想人口变多,根本原因是他们无法生产足够的粮食。那么,他们为何不能生产足够的粮食,而中国却能呢?原因与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关,比如以下两点,考古发现就改写了传统认知。

中国古代天文,提供准确的“农时”

虽说苏美尔、古希腊天文极其发达,苏美尔的泥版文书,古希腊的文献典籍,记载的天文知识让人震惊,不夸张地说都超前了时代至少千年以上,但如果从可以考古证明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天文基本一直最为先进,而且是符合发展逻辑的一脉相承。

河南贾湖遗址,距今9000余年,中国先民已经学会了“律管候气”,开创了后世律历制度的先河。所谓“律管候气”,是中国古代判断二十四节气的各“中”气是否按时而至的一种设施。

河南西水坡遗址,距今6500年,中国先民建立北斗、二十八宿的观测与四象体系(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已经掌握立表测影技术。

辽宁牛河梁遗址,距今5500年,中国先民掌握“二分二至的日行轨迹”,即知道何时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山西陶寺遗址,距今4300余年,考古发现上古“观象台”,可以观测到24节气,说明中国天文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到了唐元时期,中国历法越来越准,其中唐僧一行、元朝郭守敬等,都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天文学家。

可见,早在8000年前,中国先民就已长期观测天象,从而掌握了精准可信的农时,后来又总结出“二十四节气”,为农业生产提供最根本的保障。不掌握“农时”,农业生产就基本没有什么发展,粮食产量也就没有保障,人口自然就不会多。

上古农业技术革命——骨耜

除了掌握农时,还需要高效的农业工具,考古显示早在6500年前,中国已有类似铲子一样的高效农具,这一点无疑改写了传统认知。

本世纪初,在浙江宁波距离河姆渡遗址七公里之处,考古发现田螺山遗址,距今大约6500多年,属于河姆渡文化。

2004年,在田螺山遗址一期,只有300平的地方,考古人员发现几十万颗碳化稻米,反映出当时田螺山农业极其发达。后来,考古发现一些神秘骨块,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它们就是史书上记载的耜(sì)。

为了验证骨耜(采自水牛肩胛骨)的效率,考古专家亲自做过实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指出:实验证实骨耜与如今铁锹类工具的效率相差不太大。

因此,田螺山农业之所以发达,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他们进行了农具革命,从而实现了农业革命,大幅度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之后,中国又发明了很多先进农具,耒(耒耜)、犁、曲辕犁、耧车(现代播种机原型)等,尤其战国秦汉时期铁制农具大规模的使用,更是提升了中国农业效率,所以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才能远超春秋时期,长平之战参战兵力才能高达百万。在不断革新的农具下,中国农业生产效率远超世界其他地区,由此生产了更多的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可以说,除了农时、农具之外,还有农业生产中的主粮格局(8000年前初步确立南稻北粟,后来形成南稻北麦)、水利灌溉、开荒技术、种植技术等等各个环节,中国从上古开始就长期领先世界。

由于上古中国农业发达,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于是慢慢形成了庞大的人口基数,后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口自然就越来越多,导致古代战争规模也远超西方等。可见,很多问题都是一环套一环,不会孤立的出现,所以西方一些历史真的站不住脚。

当然,一旦人口数量超出粮食产量,往往就会爆发农民起义,集体无意识的消除多余人口。这个历史非常沉重,告诫我们必须时刻重视粮食安全,必须拥有足够14亿人食用的粮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与中国不同的是,约翰·霍布森在其书《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中说:在农业方面,“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直到20世纪才到达12世纪中国(宋朝)的水平。”很多人不相信这个判断,但在今年年初,欧洲科学家重大发现“人类粪便可以用来当化肥种蔬菜,而且安全无害”!

因此,中国人口长期位居世界第一,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始于上古时期,经过历朝历代的努力,此后才形成的人口优势。网上一些贬低中国古代人口数量的言论,只能说不是蠢就是坏。

","gnid":"92bcf01553d76d8bb","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39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099e14590fef968.jpg","width":"640"},{"desc":"","height":"37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8a65095e2d59596.png","width":"640"},{"desc":"","height":"46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dba3626f5383a33.png","width":"640"},{"desc":"","height":"49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1f3936925ef8840.jpg","width":"640"},{"desc":"","height":"42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3980c1d57d3eaaa.png","width":"640"},{"desc":"","height":"37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44f82aff9112763.png","width":"640"},{"desc":"","height":"43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4e9a30bdc8e0f6e.png","width":"640"},{"desc":"","height":"33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6a78b016a58ccd1.jpg","width":"500"}]}],"original":0,"pat":"pdc,art_src_0,socialc,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83824934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7a1445593d4801cf50aa796287c20685","redirect":0,"rptid":"cfafc810a2408e63","rss_ext":[],"s":"t","src":"诸史","tag":[{"clk":"kinternational_1:中国古代","k":"中国古代","u":""},{"clk":"kinternational_1:中国人口","k":"中国人口","u":""},{"clk":"kinternational_1:农业生产","k":"农业生产","u":""}],"title":"中国人口长期世界第一,背后真正的原因,考古发现改写认知

伍马师3562 阅读下列图片:                   图1  神农执未图       图2  汉代耕作石画像          图3  曲辕犁详图 三幅... -
胥孔穆13157988938 ______[答案] 发展阶段:图1反映的是耒耜锄耕(以耒耕田);图2、3反映的是铁犁牛耕.历史意义:汉代牛耕技术的改进使牛耕得到广泛推广;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伍马师3562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哪些新农具? -
胥孔穆13157988938 ______ 秦汉: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先进的官僚制度代替贵族制度,万里长城,炼钢技术发展,造纸术,汉匈百年大战,通西域,汉赋. 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农业技术发展新作物新农具,隋代大运河,造纸术和印刷术普及降低了文化传播成本,火药,丝绸之路繁荣,唐诗,乐府诗繁盛. 宋元:科技发达,火药技术发展和普及,航海技术发达,宋词元曲,绘画. 明清:奠定最大文明疆域,西方科技东传,小说.

伍马师3562隋唐时期出现了哪些新农具? -
胥孔穆13157988938 ______ 耦犁又称曲辕犁 、耧车又称筒车 曲辕犁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采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 晚唐时陆龟蒙的《耒经》,记载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重大改进有三处:1

伍马师3562长直辕犁和曲辕犁在结构上有什么最大的不同?好处是什么 -
胥孔穆13157988938 ______[答案] 长直辕改成了短曲辕.旧式犁长一般为今9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辕犁长合今6尺左右,只及牛后.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节省畜力.由旧式犁的二牛抬杠变为一牛牵引.而且,由于占地面积小,这种犁特别适合在南方水田耕作,所以在...

伍马师3562比较《汉代牛耕图》忽然《唐代曲辕犁图》,通过观察,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比如比较一下直辕犁与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 -
胥孔穆13157988938 ______[答案]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采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重大改进有三处:1.长直辕改成了短曲辕.旧式犁长一般为今9尺左右,前及牛...

伍马师3562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原因由汉代的“牛耕图”,唐代的曲辕犁使用示意图以及西汉的论贵粟疏,来概括中国农业发达的原因. -
胥孔穆13157988938 ______[答案] 牛耕图: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说明中国古代重视耕作方式的改进. 曲辕犁:说明中国古代重视生产工具的改进. 西汉的论贵粟疏: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普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农业发达的重要原因.

伍马师3562下列图片反映的古代中国农业成就,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 耦犁② 曲辕犁③ 铁制农具 -
胥孔穆13157988938 ______[选项]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伍马师3562铁犁牛耕的优点 -
胥孔穆13157988938 ______[答案] 多数为二牛抬杠,用长单直辕犁;少数用一牛耕田,犁有双长直辕,亦有短曲辕.犁均为铁制,多使用犁壁(鐴土).这时在江南地区也推广牛耕,并使用曲辕犁.(唐)陆龟蒙《耒耜经》中详细记载了江东(今江南)所用曲辕犁的结构和使用功效.曲辕...

伍马师3562耒耜经一共记载了哪四种农具 -
胥孔穆13157988938 ______ 展开全部《耒耜经》是中国有史以来独一无二的一本古农具专志,是唐朝著名诗人陆龟蒙撰写的专门论述农具的古农书经典著作.《耒耜经》共记述农具四种,其中对被誉为我国犁耕史上里程碑的唐代曲辕犁记述得最准确最详细,是研究古代耕...

伍马师3562唐朝时期创造的新式灌溉工具是? -
胥孔穆13157988938 ______[答案] 曲辕犁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采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一种轻便...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