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曹雪芹石头记全部章节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30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并享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其思想艺术的成就体现在多个领域,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无疑是最能体现该书成就与特色的一个方面。

总的来看,全书所写人物众多,形形色色,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只要读过《红楼梦》,无不对那些青春靓丽、活泼善良的丫鬟们留下深刻印象。无论是浓笔重墨、精心描绘的袭人、晴雯、鸳鸯,还是出场不多的小红、龄官、傻大姐,无不写得栩栩如生,过目难忘。

《红楼梦》有意识地关注这一群体,并用了较多篇幅予以精心刻画,有着多方面的创新,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典范意义。

一 、红楼梦点睛之笔——红楼丫鬟

丫鬟又称丫头,是《红楼梦》人物群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那些被列入十二钗的主要人物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等相比,她们可谓次要人物,具有陪衬作用。但次要并不等于不重要,陪衬并不等于没光彩。

如果没有这些丫鬟,《红楼梦》的艺术光辉会暗淡许多。在《红楼梦》中,丫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之所以特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之中。其一是她们的性别。

在作品中,丫鬟多指年纪较轻的女性,年纪大的则一般称作婆子。

二是她们的身份。她们都是贾府的婢女,处在家族的最底层,不管怎么努力,怎样反抗,都无法改变这一地位,哪怕是已经成为姨娘的平儿、成为准姨娘的袭人,也是如此。

她们没有人身自由,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包括婚姻,他们人生的幸与不幸取决于自己的主子,而非本人。

中国古代社会等级森严,这种等级差别既体现在社会地位上,也体现在性别差异上。

这些丫鬟从社会地位上说,是供主人差使的婢女; 从性别身份来说,是受男人支配的女人。因而既是社会地位低下的婢女,又是受到男人歧视的女性,受到等级制度的双重压迫。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描写和看待丫鬟这一特殊群体,衡量一部小说作品思想、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

而《红楼梦》在思想上的亮点也正体现在这两个层面,在这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成为塑造丫鬟这一群体成就最高的一部经典之作。

要探讨《红楼梦》在丫鬟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就与特色,需要将其放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演进的大背景下去观照。小说作品尽管多有虚构,但它源自生活,反映生活。

如果要关注性别和身份问题,丫鬟群体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角度和切入点,而这正是曹雪芹着力之处。

《红楼梦》对丫鬟群体的关注既与其展现家族日常生活的题材内容相关,也与其独特的观察、思考角度有关。

兰陵笑笑生的作品同样是写家族日常生活,虽然也写到了丫鬟,有些人物比如庞春梅、秋菊等还塑造得比较成功,但作者并没有着力描写这个群体,更没有突出性别和身份这两个问题。

可见《红楼梦》中丫鬟群体的书写并非无心插柳,而是作者有意为之,是出于表达思想和艺术创作的需要。

二、独特的红楼,特点鲜明

奴婢制度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因此可以说,从小说产生之日起,丫鬟便成为作品描写的对象。

但在《红楼梦》之前的小说作品中,丫鬟大多属龙套式人物,更多起着功能性的陪衬作用,性格丰满、鲜明者并不多见。

当然也有一些作品比如《莺莺传》中的红娘、兰陵笑笑生的作品中的庞春梅等写得较为成功的,但只是凤毛麟角。戏曲作品中的丫鬟更是脸谱化,连名字都比较固定,比如春梅、春香之类。

但是到了《红楼梦》,情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据有位研究者统计,《红楼梦》所写奴婢共 366 人,其中丫鬟 73 人。

像《红楼梦》这样如此集中来塑造丫鬟群像,写得如此丰富多彩,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写得如此成功的,则是第一部,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实际上也拓展了小说艺术的表现空间,其价值不仅仅是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贡献了一批新型人物形象,而且也意味着打开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和艺术领域。

与同类作品相比,《红楼梦》的丫鬟形象塑造有如下两个特点:

首先,《红楼梦》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面目各异的丫鬟形象。这些丫鬟并非仅作为个体单独出现,而是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进行整体呈现。为了突出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作者还特意写到另一个群体,那就是婆子。

这两个群体虽然都属奴婢,但因年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而且彼此之间关系紧张,形成激烈的冲突。比如晴雯等人的被逐就是丫鬟和婆子斗争造成的悲剧。

从人数来看,这些丫鬟的数量远远超过她们伺候的主子。

这也比较容易理解,在《红楼梦》中每个女主人或男主人都有数量不等的丫鬟,比如贾宝玉的身边都有七个大丫头、八小丫头,她们的数量自然会远远大于主人。

在作者笔下,仅仅是那些出场较多、给人印象深刻的丫鬟就有好几十位,如袭人、晴雯、麝月、芳官、鸳鸯、柳五儿、平儿、紫鹃、莺儿、雪雁、香菱、小红、司琪、金钏、玉钏、龄官、傻大姐等。

这些丫鬟虽然同为女性奴仆,但是出身不同,秉性不同,想法及行事自然也就个个不同,所伺候的主子不同,其命运归宿也大不一样,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

描写如此多的丫鬟形象,同中见异,写出各自的不同,这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没有第二部。

其次,《红楼梦》中的丫鬟虽然身份地位卑微,但她们受到了和主子同样的重视,其中如袭人、晴雯等人,她们在作品中所占的篇幅甚至超过作为主子的元春、迎春、惜春、巧姐等,得到了浓笔重墨的描绘。

有些丫鬟虽然场次数不多,但作者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刻画出其鲜明的个性特征,给人印象深刻,如小红、龄官、傻大姐等。

即以金陵十二钗来说,正钗十二位都是地位较高的女主人,副册和又副册虽然名单不全,但从有袭人、晴雯和香菱这三位丫鬟来看,显然里面有不少属于丫鬟,由此也可看出作者对丫鬟这一群体的重视态度。

由此可以说,在《红楼梦》中丫鬟既是一个不可缺少也不可替代的群体,甚至可以说也是主角,这与其他小说里丫鬟只是可有可无的龙套式人物相比,在中国小说史上无疑是一个大的突破。

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对丫鬟群体的关注体现着《红楼梦》的思想高度和深度,体现着《红楼梦》的艺术创新与成就,这是一个新开拓的艺术领域,具有典范意义。

三、书中的群体,反映社会的悲剧

在《红楼梦》中作者多从正面来描写这些丫鬟,着意突出她们的美丽纯真、活泼善良。

他们不仅有着美丽的脸庞,还有着善良的内心。

比如紫鹃,她虽然是伺候林黛玉生活起居的丫鬟,但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深厚,情同姐妹,她比任何人都关心林黛玉,处处为她着想,其忠诚与厚道发自内心,令人感动。

此外作品还通过晴雯补裘、平儿理家等情节写出了她们各自的才能。

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写出了她们可贵的人格。她们虽然身份卑微,地位低下,但并不甘心接受命运的摆布,而是敢于与命运抗争,拒绝主子的欺负,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品格。

比如鸳鸯,在她的家人及周围的同伴看来,贾赦能看上她,娶她做姨娘,对一个丫鬟来说,绝对是个改变人生的好机会,许多丫鬟还得不到这样的机会,甚至是羡慕。

但这不是鸳鸯想要的生活,更不是她的人生目标,尽管贾赦等人不断威逼利诱,但她坚决反抗,不为所动,显示出高贵的品格。

晴雯也是如此,她率真耿直的性格有意无意间得罪了很多人,但她并不求饶,绝不屈服,直至悲惨死去。其人格远比那些荒淫无耻的主子高尚,令须眉惭愧。

作者通过这些丫鬟们表达了对女性的赞美之情,反映了其可贵的女性观,为读者展示了人生美好的一面。

他对这些身居下层的女孩子是正面肯定的,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反对对她们的玩弄、歧视和摧残。

其中所具有的平等意识,这种平等既指向性别,也指向等级。这在男尊女卑、等级制度森严的当时无疑是一种另类的思想,也是一种较为超前的思想,《红楼梦》思想的新颖和独特也正体现在这些方面。

对这些身份卑微、没有人身自由的丫鬟们来说,受人摆布的人生结局大多是以不幸结束的。当贾府没落之时,作为贾府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她们同样也是苦难的承受者。

在作品前八十回,虽然还没有写到贾府被抄家,还没有写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是一些丫鬟已经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比如瑞珠,比如金钏,比如晴雯,正值妙龄的她们都是不幸夭折的,虽然死亡的具体原因各有不同,但都与她们的奴才身份有关,与她们的主子有关。

还有一些丫鬟被赶出贾府,比如茜雪,比如司琪,比如芳官,她们命运的悲惨也是可以想见的。

这些丫鬟的不幸并非红颜薄命一词所能概括,在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群体的悲剧,乃至一个时代的悲剧。

结语

丫鬟这一特殊群体只是《红楼梦》人物群像的一部分,但由此可以透视《红楼梦》艺术成就之一斑。

这一群体固然不如贾宝玉、金陵十二钗等核心人物重要,但不可缺少,也不可替代。

作者并没有仅仅将其作为陪衬人物进行脸谱化处理,而是使用较多篇幅精雕细刻,着意描绘,成功塑像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独具特色的新型丫鬟形象。

这些形象既描绘出了这一群体的共同特征,又写出每个人物的独特个性,为其注入丰厚的内涵,富有深度,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这种对中国小说的创新及其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深入探讨,《红楼梦》这部小说被尊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并非偶然。

参考文献:

《红楼梦》

《红楼梦的奴婢世界》

《中国小说史略》

《金明馆丛稿二编》

","gnid":"91a5aab5bb634b5ef","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64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3af92d63a9f0cb4.jpg","width":"1200"},{"desc":"","height":"75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31183de5e9ee74e.jpg","width":"1200"},{"desc":"","height":"83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b6313ade22ad794.png","width":"1200"},{"desc":"","height":"86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54d2cc10d5869d8.jpg","width":"1152"},{"desc":"","height":"82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8e4a8a3dd1603c8.jpg","width":"1200"},{"desc":"","height":"64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f1036798fb10cda.jpg","width":"1200"},{"desc":"","height":"66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4b97d14556015f0.jpg","width":"1200"},{"desc":"","height":"74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0d829d3d105fcde.jpg","width":"1200"}]}],"original":0,"pat":"qgc,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8148830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2a09620cdd911f0f81f4b2f009ca038d","redirect":0,"rptid":"bda51e654ead820b","rss_ext":[],"s":"t","src":"紫萝青山","tag":[{"clk":"kculture_1:红楼梦","k":"红楼梦","u":""},{"clk":"kculture_1:晴雯","k":"晴雯","u":""},{"clk":"kculture_1:鸳鸯","k":"鸳鸯","u":""},{"clk":"kculture_1:中国文学","k":"中国文学","u":""},{"clk":"kculture_1:曹雪芹","k":"曹雪芹","u":""}],"title":"红楼梦中丫鬟的地位,竟比金陵十二钗要高,暗藏曹雪芹的良苦用心

人玉邦3236《红楼梦》为何又叫石头记? -
曲娴食18214784626 ______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位石头谜,他画过石头画,写过石头诗.《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石头记》中的主人翁贾宝玉是“通灵宝玉”幻化成的,“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的“通灵宝玉”,据考证就是雨花石.雨花石在南京产于“聚宝山”,在六合产于“灵岩山”,所以,曹雪芹把它神化为“通灵宝玉” 在乾隆年间,曹雪芹住在正白旗写《石头记》.香山的老人爱说“《石头记》记石头”.曹雪芹写的这本书,从一开始说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顽石,被丢弃在青埂峰下,后来身入红尘,经历了悲欢离合,炎凉世态,一直到顽石归天,全书结束,就是写的一块顽石的故事.

人玉邦3236石头记是曹雪芹的父亲写的 字数很少 有理吗? -
曲娴食18214784626 ______ 不是吧,石头记就是红楼梦,是曹雪芹的半自传小说,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八十回是高鹗续的

人玉邦3236石头记的作者是谁 -
曲娴食18214784626 ______ 有可能是洪升,他死前去过曹家,草稿便留在了曹寅,后来曹家也出了一系列的事,曹雪芹看到后觉得和自己的身世很像,便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不是写了十载.还有书中那么多江南事物在京城出生的曹雪芹哪里见过,而且二十岁就写出这样的旷世巨作,二十岁就说自己半生潦倒,他是曹家独子,哪来那么多姐姐妹妹,雍正时期开始文字狱,他哪敢写这么反清复明的东西.这历史上连秦始皇都可以说成暴君,一小部分作者被人认错又有什么不可能?

人玉邦3236《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是红楼梦吗 是曹雪芹没有经过假续和篡改的原著吗? 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呀? 谢谢 -
曲娴食18214784626 ______ 展开全部 应该只是一种评注 作为批者脂砚斋,对书中隐事一一点露,为二百多年来广大读者及研究者们旁示迷津的这样一个重要人物,究竟是何人,他与曹雪脂砚斋手抄本芹又是什么关系,至今众说纷纭,莫辩孰真. 这本书应该不属于红楼梦 但看一看会对理解红楼梦有用的

人玉邦3236为什么《红楼梦》又叫《石头记》? -
曲娴食18214784626 ______ 变成了一块美玉.这美玉(即石头)也有了同样的一番“历尽离合悲欢,作者的笔始终没有离开美玉(石头)的主人公贾宝玉.后来这块美玉一直佩在贾宝玉胸前,经一僧一道大展幻术,亦即《红楼梦》这部书的文字,随同贾宝玉一起生活《红楼梦》一书的主要写作线索则是贾宝玉的生活经历.小说开卷就说此书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因此《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这些经历全部刻在石 头上面,炎凉世态”的经历,这块石头本是补天之材

人玉邦3236石头记为什么改名叫红楼梦?当初曹雪芹又为什么叫石头记?
曲娴食18214784626 ______ 红楼梦还是石头记据甲戌“楔子”所记,共有5个题名,最初名为《石头记》,后因空空道人更名“情僧”,所以把它改作《情僧录》,不久,吴玉峰将之命名为《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又给予《风月宝鉴》之名,后来曹雪芹更名为《金陵十二...

人玉邦3236曹雪芹的《石头记》为什么又叫《红楼梦》 -
曲娴食18214784626 ______ 红楼梦这部古典小说还有《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书名,但都没有《红楼梦》更符合原书旨意.原书的“凡例”说,“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意思是说,整部小说写的就是红楼一梦.“红楼”和“朱门”一样,是...

人玉邦3236红楼梦是曹雪芹在什么时候写的?
曲娴食18214784626 ______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减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成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曹雪芹逝世年份在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1763年);另有一说认为他死...

人玉邦3236红楼梦是谁取的名 -
曲娴食18214784626 ______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长篇小说,写成于清中期,《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此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这不能说红楼梦是谁取的名,只是一些人从红的章节中看到想到的.

人玉邦3236曹雪芹是怎样死的? -
曲娴食18214784626 ______ 展开全部曹雪芹之死历来说法不一.以下是周汝昌所的著>曹雪芹小传周汝昌 著 三十一 身后(一) 曹雪芹哀乐中年,情深舐犊,感伤成疾,遽尔早世,是惨酷无情的事实.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原因,更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脂砚斋说雪芹“泪尽而逝...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