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民事法律事实必须是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07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近年来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数量和涉案标的额均大幅上升,有的当事人不服司法裁判,向检察机关提出监督申请。检察机关坚持认真贯彻实施民法典,依法加大法律监督力度,2023年一季度共办理房屋买卖合同类民事诉讼监督案件800余件。从司法实践看,当前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房屋出卖人“一房二卖”给买受人造成经济损失。“一房二卖”指房屋出卖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将同一特定房屋先后或同时出卖给两个不同买受人。如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民事诉讼监督案件中,甲公司先与郑某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出售商业用房,面积251.8平方米,总价503万余元。郑某付清购房款后,甲公司又与乙公司订立合同,约定甲公司将包括郑某已购房屋在内的20余套商业用房出售给乙公司,面积2089平方米,总价1880万余元。郑某起诉甲公司,要求退还购房款并赔偿房屋市场价格上涨后的差价损失。法院判决支持郑某退还购房款请求,未支持赔偿房屋差价损失的诉求。郑某申请监督后,检察机关经调查核实认为,甲公司故意以低价将房屋出售给关联公司乙公司,主观恶意明显,案涉房屋差价损失属于可得利益损失,甲公司应予赔偿。检察机关监督后,法院再审期间组织调解,甲公司主动赔偿郑某部分房屋差价损失,实现案结事了。

二、房屋实际所有人与权利证书登记人不一致产生房屋权属争议。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当事人借名买房、合伙买房导致房屋实际所有人与权利证书登记人不一致,易产生房产权属纠纷。如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房屋共有权确认纠纷民事诉讼监督案件中,陶某与黄某约定,以黄某名义合伙购买甲公司出售的房屋。后陶某向黄某交付部分购房款,由黄某将全部购房款支付给甲公司,并将房屋所有权证书办理至黄某名下。购房后,二人分别占有并使用案涉部分房屋。后因二人发生纠纷,黄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陶某返还占有房屋;陶某同时提起反诉,要求确认案涉房屋为二人共同所有。法院审理后,认定案涉房屋为黄某单独所有,判决陶某向黄某返还占有的部分房屋。陶某申请监督后,检察机关经调查核实认为,陶某提交的收条、转账凭证等证据足以证明案涉房屋系陶某、黄某共同购买。检察机关监督后,法院再审依法判决认定案涉房屋为陶某、黄某共同所有。

三、房屋买受人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房屋易给自身造成损失。实践中,房屋权利证书登记人有时并非房屋实际所有人。在房屋名义登记人出售房屋,而实际所有人对出售行为未予追认的情况下,该行为属无权处分行为。此时,若房屋买受人购买房屋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其购房行为可能不构成善意取得,不受法律保护。如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房屋所有权纠纷民事诉讼监督案件中,甲公司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乙公司房屋,乙公司协助甲公司办理了房屋权属登记。后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案涉房屋是其通过拍卖从丙公司处购得,仅是委托乙公司办理房屋权属登记;乙公司将案涉房屋登记在自身名下并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书,又将案涉房屋出售给甲公司,属无权处分,故请求甲公司返还案涉房屋。法院经审理认为,甲公司的行为构成善意取得,依法取得案涉房屋所有权,判决驳回王某诉讼请求。检察机关受理监督申请后,经调查核实认为,甲公司购买案涉房屋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乙公司与甲公司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未约定分期付款的时间、金额及违约条款,不符合重大交易的基本习惯。检察机关监督后,法院依法再审,认定甲公司不属于善意相对人,对案涉房屋不构成善意取得,案涉房屋应当归王某所有,判令甲公司返还案涉房屋。

结合监督办案实践,检察机关提示,房屋出卖人和买受人均应自觉遵守国家房地产登记制度及有关政策,诚信交易并积极采取措施防范潜在交易风险,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民事纠纷甚至民事诉讼,最大限度维护交易安全。一是及时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房屋买受人购买房屋后,应及时办理房屋权属登记,避免房屋出卖人再次出售房屋给自己造成损失。二是合伙买房应完善内部协议。我国实行不动产产权登记制度,合伙买房可能导致房屋实际所有人与登记名义人不一致,产权登记不能反映房屋真实权利情况,造成认定房屋真实权属关系困难。因此,合伙买房当事人应签订相应内部协议,留存购房款支付凭证等能够充分证明房屋真实权属关系的证据材料。三是房屋买受人不可贪图便宜。房屋买受人构成善意取得应具备受让不动产时为善意、支付合理价款和已办理不动产权属登记3个要件。善意取得的核心要素是支付合理价款,即支付购房款应大体符合市场价格。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房屋,房屋买受人应谨慎购买,认真审查房屋产权登记情况,切莫因贪图便宜造成更大损失。(总台央视记者 程琴)

","gnid":"9b2753c523eb8317f","img_data":[{"flag":2,"img":[]}],"original":0,"pat":"art_src_1,fts0,sts0,op50_st","powerby":"hbase","pub_time":1683602416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5940a2074a3ddcad984790aa0c9ac340","redirect":0,"rptid":"83489b4c17a4b30f","rss_ext":[],"s":"t","src":"环球网","tag":[],"title":"最高检:加强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民事诉讼法律监督

宓巩婉865民事法律事实的意义 -
宗广阙13768981384 ______ 简单的说几句,民事法律事实的意义在于可以导致:1 . 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 2 . 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3 . 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

宓巩婉865民事法律事实包括事件,而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因此,作为民事法律事实的事件有( ) 选项: a、 -
宗广阙13768981384 ______[选项] A. 时间经过 b、 B. 人的出生 c、 C. 人的死亡 d、 D. 自然灾害.

宓巩婉865民事法律事实指的是什么?
宗广阙13768981384 ______ 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事实,简称法律事实.

宓巩婉865论述重点:“事实”必须是合法有效的证据证明了的法律事实,“法律”往往是经过解释的法律. -
宗广阙13768981384 ______ 可以从主客观的角度来论证.法律事实是客观实在的,如有效证据.法律解释有很强的主观性,体现在成文法并不能穷尽社会的各种情况,如文本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等.此题还蕴含哲学的辩证法、因果关系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宓巩婉865为什么恋爱不是民事法律事实? -
宗广阙13768981384 ______ 1、民事法律事实,是根据民法的规定,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民事法律关系是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其产生、变更或消灭,首先必须符合民法的规定.但是,民法的规定本身,并不能直接引起民事权利义务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在符合民法规定的前提之下,当出现某种可以导致民事后果的客观情况时,民事法律关系才能产生、变更或消灭.这些能够依法引起民事后果的客观情况,被称为民事法律事实. 2、恋爱,并没有在恋爱双方建立起一个法律调整的世事权利义务关系.其归属于法外空间,说白了,法律是不管恋爱的.但如果恋爱构成了同居,双方要解除同居关系,进行同居财产分割时倒是可以去法院起诉.

宓巩婉865举例说明民事法律事实构成
宗广阙13768981384 ______ 一: 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 能够成为民事法律事实的事件主要有: 1.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也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

宓巩婉865名词解释 民法 -
宗广阙13768981384 ______ 1)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不仅包括形式上的民法或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规和其他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2)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解释...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