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前世界数学界第一人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8-01

01

1983年10月31日凌晨,一个生命油尽灯枯,溘然辞世,仿佛一颗划过天际的彗星遽然陨落。

逝者名曰陆家羲,享年48岁,是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的一名普通物理教师,在当地籍籍无名。他没有留下任何钱财,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各种中、外文学名著、外文原版书和介绍最新科技的读物。

他的死并未引起大众的注意,却在一个狭窄的研究领域引起轩然大波。中国数学界当时的大咖纷纷发声,吴文俊、程民德、段学复、徐利治、陈杰、张奠宙、钟集、朱烈、魏万迪、康庆德、吴利生、陈子歧、顾同新、罗见今诸先生都扼腕叹息。

一位地处边陲城市的小小中学物理老师的死,震动了整个数学界,真有些匪夷所思。所以如此,还须了解陆家羲坎坷的一生和悲惨的遭遇。

02

时间回到1850年的英国,英格兰教会的一个区教长寇克满在《女士与先生之日记》(这实在不像一份科学刊物)年刊上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位女教师每天下午都要带领她的15名女生去散步,她把学生分成5组,每组3人,问怎样安排,才能使在一周内,每两名学生恰有一天在同一组。」

由这个小问题演化出的「寇克满问题」,一百多年来悬而未决。直到100年后,一位中国人孙泽瀛写了一本数学通俗读本《数学方法趣引》,其中介绍了许多妙趣横生的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寇克满问题」是其中之一。

1957年,《数学方法趣引》偶然被一位兴趣广泛热爱阅读的青年购得——他就是陆家羲。

如今很难考证陆家羲对数学的兴趣是从何时开始的,但至少在22岁时,他已经对数学有了不可遏制的探索冲动。一连好多天,这个数学题引发了他在感官和理解上的愉悦感,整个人如醉如痴,心中萌生一个念头,要攻克「寇克满问题」。

此时的他,不过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在工厂上班,却胸有丘壑。

03

1935年出生于旧上海的陆家羲,有幸读完了小学,在上海滩「跑街的」父亲在他读初二时患病离世。成绩优异的陆家羲只好辍学,自寻生路。

解放后的1951年11月,陆家羲告别家人,离沪北上,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办的统计训练班,半年后以学业第一名的成绩结业,被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期间,他开始广泛的阅读和多门外语的自学。

1957年萌生要攻克「寇克满问题」的念头时,他意识到自身学养不足,同年秋天考入吉林师范大学(现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

1961年毕业后历任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中学物理教师。此后,他在包头工作至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搞数学研究。他的一生犹如海德格尔所言,肉体的存在只是研究数学的一个通道,为此,他焚膏继晷,燃烧,燃烧,直至最后一刻。

事实上,大学毕业那年,他已攻克「寇克满问题」,他将论文《寇克满系列与斯坦纳系列的构造方法》寄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石沉大海。直至1963年2月,他接到数学研究所的回信,信中介绍了一些最新的文献资料,希望他自己去核实论文,并说:如果结果是新的,可以直接投稿给《数学学报》等刊物。随后他利用春节期间将论文改写,于3月12日投寄给《数学通报》,得到的答复是:「由于篇幅较长和所用的数学工具,建议另投其他刊物。」

随后十多年他寒窗苦熬,默默研究,结婚生女,艰难度日,周围充满鄙夷和不解的眼神。中国人注重实用性的工具,对他醉心于数学这种「无用」的抽象领域难以理解。

04

1979年,陆家羲在同事的帮助下借到了美国出版的《组合论杂志》,迎接他的却是晴天霹雳。直至此时此刻,他才得知,早在1971年——比他的研究成果整整晚了10年,两位意大利数学家已经向全世界宣布:他们攻克了「寇克满问题」。

他感觉难以置信,自己明明才是攻破这个问题的第一人,可是却一直得不到承认,直到被意大利人摘了冠军!

这让人想起数学史上的一桩悬案,微积分的发现。最早在1665年5月20日,牛顿就已经发现了「流数术(即微积分)」的基本概念。1669年,牛顿在对「流数术」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突破,但是他没有选择公布研究成果,只和几个好朋友进行了内部探讨。1672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开始研究微积分,至1684年,发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篇有关于微分的论文《一种求极大极小和切线的新方法,它也适用于分式和无理量,以及这种新方法的奇妙类型的计算》。一经发表,震动了欧洲数学界,奠定了微积分学的框架。但是随后,英国的学者指责莱布尼茨剽窃了牛顿的成果,双方的争论发展至今,成为数学史上最大的公案。

陆家羲与意大利数学家的遭遇当然比不了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公案,但在本质上,它们是一样的。

对醉心于科学探索,尤其是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完全抽象的数学领域的个体,它们不追求名利,对物质生活毫不在意,也不受大众的庸俗价值观的左右,但是却把自己的智力探索成果视为珍宝。

这里边有智力竞争的因素,但更在于长期沉溺期间的精神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身的研究上,当苦苦追寻的结果,被他人捷足先登,内心的悲痛与沮丧无以言表。

05

但是,这没有打垮陆家羲。1979年,陆家羲在物质条件和知识资料完全匮乏的年代,凭借一己之力攻克了另一个世界性难题「斯坦纳系列」。

他的研究辛苦异于常人,没有导师,接触不到国际同行,没有和同行的交流,也无法得知该领域的世界前沿研究现状。平时在学校教中学物理,日常教学任务很重,查阅资料非常困难,要跑很多的图书馆才能找到资料。可他做到了!

然而,他寄出的论文再次石沉大海,在国内无法发表。

此时,幸运之神光顾了他。苏州大学的朱烈教授看过论文后被深深地震撼,把论文初稿转寄给了美国著名的《组合论》杂志。仅仅过了一个月,美国方面就宣布承认陆家羲的学术成果。

陆家羲震惊了西方数学界!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门德尔逊赞叹道:「这是二十多年来组合设计中的重大成就之一。」

1983年,中国邀请加拿大组合数学专家门德尔松和郝迪来中国讲学,他们感觉一头雾水,「请我去讲组合数学,你们中国不是有陆家羲博士吗?」在众人惊愕之下,陆家羲的数学成就终于浮出水面,这个在包头中学教书的普通老师才为人所知。

06

同年10月,陆家羲被特邀参加在武汉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数学年会。

在大会上,他做了学术报告,见到了门德尔松教授,和陈景润一个小组讨论数学问题。会后,他为了返校上课,当天就匆匆赶火车回到了包头。

这是他第一次参与的数学年会,也是最后一次。回到包头的当晚,他心脏病发,永远离开了他的讲台和心中热爱的科学。

陆家羲去世后,直至1989年3月,妻子张淑琴代表陆家羲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奖大会」,接受了中国自然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07

陆家羲似乎让那道困扰着中国可怜的科学发展史的李约瑟之问,变得更加凝重而无法作答。

不仅因为他的英年早逝,还有他坎坷苦难的一生和对数学研究的狂热,以及在这种独自沉思中获得的伟大成就,击中了我们的心。

更令人痛心的是,也许还有更多的陆家羲在各自领域里有着天才式的活泼的进取心,而被社会的樊笼所压制而默默无闻地走完一生。

不是所有金子都会发光,明珠暗投或被永远地离散于科学研究的领域之外或许才是这片土地上的常态。官僚主义的作风和排资论辈的习惯在很多机构弥漫着,潜心研究者的清明作风往往被视利益为毕生追求的更多人所排斥。

要知道一颗智慧的心灵,比他人更加敏感,他们不容自己的尊严和纯洁被亵渎,一旦遇到不公或诋毁,会自然地远离是非之地。陆家羲是一个已经过去的年代的警示,但他的死换来了什么呢?

我们难免设想,假如他能够在数学研究机构开展工作;假如他可以在自己的领域里多工作几十年;假如他的论文能被哪怕一位慧眼识珠者发现……中国的数学基础研究,是否会变得不一样?然并卵。

08

2023年,正值陆家羲逝世40周年,让我们对这位具有献身精神的科学家致以崇高的敬意。至此,我要引用一篇小说的一段话以飨读者:

「位于智慧的金字塔尖上的人对所有他下面的人贡献最大,但除了物质上的回报以外(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很多时候连这个也没有),他从他人身上得不到能为他的时间增值的知识方面的额外奖励。位于底层的人则固步自封,在愚昧中苦挨,对他上面的人们没有丝毫贡献,却获取着那些人带来的好处。这就是知识强者与弱者之间的‘竞争’,你们就是为这样一种‘剥削’的方式而去诋毁强者。」

希望那些热衷探索物理世界,在知识的藤曼上孤独跋涉的灵魂获得更好的处境。愿生活中没有嫉妒、恨、诋毁、无情的阻碍,让所有个体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愿每个领域都允许最适宜它的才俊尽情发挥。

","gnid":"988a00906723ac1aa","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0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20ea6229eee2473.jpg","width":"736"},{"desc":"","height":"111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721a54aaa20d583.jpg","width":"1280"},{"desc":"","height":"86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83d420693413e3d.jpg","width":"1280"}]}],"original":0,"pat":"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0290530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e8fde19ebc64c7d741e913413a0ad7ac","redirect":0,"rptid":"2472c01298919e80","rss_ext":[],"s":"t","src":"刘兴亮","tag":[],"title":"刘兴亮 |请记住数学家陆家羲

印虏嘉3872世界数学家名录
巫言矩13085783769 ______ 祖冲之 张衡 刘徽 牛顿 莱布尼茨 高斯 欧几里得 阿基米德 毕达哥拉斯 华罗庚 贾宪 希尔伯特 帕斯卡 吴文俊 熊庆来 秦九韶 笛卡尔 费马 欧拉 拉格朗日 陈省身 柯西 冯·诺伊曼 图灵 陈景润 菲尔兹 哥德巴赫 丘成桐 沈括 苏步青

印虏嘉3872世界上数学奖的最高荣誉是什么
巫言矩13085783769 ______ 一.菲尔茨奖于1932年在第九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设立,被认为是国际数学界的诺贝尔奖,1936年首次颁奖. 菲尔茨奖以加拿大数学家约翰-菲尔茨的名字命名,授予取得...

印虏嘉3872近现代数学家成就,全一点的啊?不要随便贴哦 -
巫言矩13085783769 ______[答案] 1.华罗庚 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人! 在众多数学家里华罗庚无疑是天分最为突出的一位! 华罗庚通过自学而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他是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

印虏嘉3872中国最著名的 的数学家是 谁? -
巫言矩13085783769 ______ 1.华罗庚 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人!! 在众多数学家里华罗庚无疑是天分最为突出的一位!! 华罗庚通过自学而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他是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

印虏嘉3872简述当年陈景润解答的11为什么等于2?
巫言矩13085783769 ______ 陈景润证明的叫歌德巴赫猜想.并不是证明所谓的1 1为什么等于2.当年歌德巴赫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说,他认为任何一个大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的和,但他既无法否定这个命题,也无法证明它是正确的.欧拉也无法证明.这“两个质数的和”简写起来就是“1 1”.几百年过去了,一直没有人能够证明歌德巴赫猜想,包括陈景润,他只是把证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还是没有完全证明.

印虏嘉3872哥德巴赫猜想的目前的答案?如题 哥德巴赫猜想的目前的答案应该是中国数学家陈景瑞得出来的.据说此猜想还能继续下去.但是目前的答案是什么? -
巫言矩13085783769 ______[答案] 当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中国人知道了陈景润和歌德巴赫猜想. 那么,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 关键就是要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目前世界上谁都未能对这一部分加以证明.要能证明,这个猜想也就解决了. 然...

印虏嘉3872陈景润被誉为“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人”,数学皇冠上明珠指什么,求资料,180一200字 -
巫言矩13085783769 ______ 自然科学皇后是数学,“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明珠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一个未经证明的数学猜想“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 1+1”.这一猜想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中国人运用新...

印虏嘉3872数学界的最高奖项是什么?那一年设立?
巫言矩13085783769 ______ 有关数学的国际性的奖项,就我所知,有两个: 一.菲尔茨奖于1932年在第九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设立,被认为是国际数学界的诺贝尔奖,1936年首次颁奖. 菲尔茨奖以...

印虏嘉3872请通俗的讲解“西塔潘猜想”的内容
巫言矩13085783769 ______ 西塔潘猜想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反推数学领域关... 这群人中总有一人是所有人都认识的. 拉姆齐二染色定理(Ramsey Theorem for ...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