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石壕吏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14

北师大著名的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有一次在内部一个讲座上评价杜甫名作《石壕吏》,说这首诗是在表现古代老百姓的“爱国主义精神”。

康震的理由大致概有三:

一曰,诗中的征兵行动,是由“咱们的军队发起的”;

二曰,“石壕吏”是“国家公务员”,是郭子仪“委派地方武装部的干部”来完成紧急征兵任务的;

三曰,诗中的老妪最后“没有一头撞死”,而是主动跟石壕吏走了。

于是得出一个结论:国家征兵没有错,石壕吏没有错,老妪也没有错。石壕吏“顶多是态度不好”,但是“他的态度再好老百姓也没法接受”,这就等于说石壕吏的态度其实也没啥大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老妪最后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因为她主动提出跟石壕吏到军队去做饭。因为她知道,石壕吏是为了国家来征兵的。

征兵又是为打跑安禄山,打跑安禄山又是为了恢复原来的生活秩序。可见此老妪的身上,具有一种“爱国主义精神”。

一、康震解读《石壕吏》为何引发争议?

想也不用想,我们就知道康震就是在“胡说八道”。第一,古代普通老百姓的头脑里面,大多没有“爱国主义精神”这回事。

第二,杜甫只是用他的诗歌忠实地记录下了一出人间悲剧,诗中的“怒”、“苦”等用语已经很明显流露出对老妪一家人的同情,说这是在“歌颂爱国主义精神”完全是“指鹿为马”。

那么,为什么堂堂一个高校的博士生导师,一个专业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呢?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康震在解读、批评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一直在使用当代人的政治思想与阶级立场。

杜甫的诗歌一直被人们称为“诗史”,按照“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念,康震等人对待杜甫创作《石壕吏》时的“政治立场”,自然不敢大意。

了解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人都知道,石壕吏的确是郭子仪派去征兵的“国家公务员”,而郭子仪正是“中兴大唐”的名将。

没有郭子仪,大唐可能就要提前完蛋了。但是杜甫写《石壕吏》这首诗,的确也是在批评小吏“夜捉人”的恶行。

可是你能因此告诉我们的学生们,“诗圣”杜甫写这首诗的目的是在“和国家唱反调”吗?显然是不能的。

但是讲杜甫,又不能绕开他这首代表作。于是康震等人只能另辟蹊径,告诉学生们,杜甫是在歌颂老妪的“爱国主义精神”!

有网友看了“严重不服”,于是发问:这家的老翁为什么“逾墙走”了,让自己的老伴去充军,难道他就不爱国吗?

还有人找来了大唐的政治制度,长篇大论地从老妪家吃奶的孙儿推导出他大儿子、二儿子和三儿子的年龄。

得出的结论是:老妪的长子不会超过三十岁。古代人结婚结得早,唐代男性一般十三、四岁就结婚了。那么算起来,这家的老翁也就五十岁。

五十岁并不算太老,按唐朝的“府兵制”,此老翁当时还没有除脱“兵籍”。可是这个老翁“不爱国”,他也不管老太婆和儿媳、小孙子,自己连夜“逾墙走”了。

还有这家的儿媳妇,你抱着娃儿在家里哭什么呢?征兵法又不捉奶娃,又不捉小媳妇,可见她也是一个不爱国的家伙。

既然要歌颂“爱国”,杜甫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大力气,写这家人一大堆“不爱国”的表现呢?事实上杜甫写这首诗的目的,的确就是在批判某些东西。

杜甫批判的对象,除了“石壕吏”违规征兵的行为(大唐兵制并没有“以老妇人充军”的征兵条例)。除此之外,他批评的对象,当然还应该有安禄山与唐朝之间“残酷的战争”。

我们不能以现代某些人僵化的思想去理解古人的思维,不能“二极管”地把一切“批判、揭露现实黑暗”的作品,全部都打到“敌对”面。

二、杜甫写《石壕吏》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诗人”,没有之一。但是与此同时,他也是最正统的一位“儒家诗人”。

给学生讲解《石壕吏》时,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回避诗人“批判现实”的正当创作动机。因为支持国家征兵,和反对石壕吏恶劣的行径并不相矛盾。

杜甫之所以没有用更加直白、严厉的措辞批评石壕吏,只不过是因为当时征兵的情况的确十分复杂。杜甫对大唐征兵的态度,其实在“三吏三别”中的《新安吏》中已表达得十分明确

当时朝廷征兵征不到,于是下令要拉走农家的“中男(十八岁)”时。他主动出面安慰被征兵者的家属,告诉他们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郭子仪对待士兵如同自己的兄弟一样。

所以杜甫创作“三吏三别”并不是为了反对征兵,他其实只是在尽一个爱国诗人“讽谏”的责任罢了。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有一个出自《论语》的,非常有名的“兴观群怨”说,康震教授肯定是知道这个理论。

假如康震教授能把这一套理论给学生讲明白,那么学生自然就会理解,杜甫写《石壕吏》的动机,绝对不是在和国家政策唱反调。

这个理论出自《论语·阳货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按照以上的这种说法,诗应当有四大功能:

第一,诗歌具有文学审美的功能。阅读诗歌,可以激发读者的联想,帮助读者更深刻地去认识这个世界。

第二,诗歌的认知功能。阅读诗歌,可以增广我们的见闻,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世界的本质。

第三,诗歌沟通功能。当许多人共同读一首,或者几首诗时,诗中的思想,能够统一人们的见解和看法。

第四,诗歌还有讽谏君王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写诗委婉地向君主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统治者纠正错误。

儒家文人都是有政治理想的人,杜甫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代表。他写《石壕吏》,就是在发挥诗歌“兴观群怨”四大功能中“怨”的功能。

因此杜甫在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只是真实地把这个场景呈出现来,给朝廷看。请注意,我在这里说的是,杜甫写这首诗的目的是给朝廷看。

因为在古代中国,底层人基本上都是文盲。所以这些诗不可能是写给最下层的被征兵对象看的,他就是写给统治者看的。

杜甫的真实用意就是在提醒统治者:请注意哟,征兵固然是必然的,但是现在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自《论语》问世二千多年来,除了“文字狱”盛行的清朝,中国历朝历代绝大多数时间里,都还是允许文人通过诗歌和奏章来行使“讽谏”权的。

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诗圣”写了一首讽喻、批判现实的诗歌,就大为紧张,更不至于要为了“政治正确”,刻意去歪曲《石壕吏》这首诗的创作本意了。

结语

康震“歪解”了《石壕吏》,结果人们在批他的时候,把郭沫若也拉出来一块儿批了。为什么呢?这大约是因为郭沫若曾经表示自己不喜欢杜甫的诗歌。

但是郭沫若对于杜甫这首《石壕吏》的评价,却是和康震是“相反”的。在康震看来,杜甫批判了“石壕吏”,就等于批判了“国家公务员”。

批判了国家公务员,就等于是在反对唐朝的征兵政策。然而这场征兵活动,又是“由国家发起的正义行动”,由于我们不能说“诗圣”是“反动”的,于是我们只能“歪解”这首诗。

但是在郭沫若看来,杜甫是批评了石壕吏,可是批得还不够彻底。他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的,他有意要包庇地主阶级的恶!

仔细看一下康震、郭沫若二人的论断,基本可以确定,他们都认为杜甫是在通过这首诗批判这场征兵行动。

不同的是,一个人认为杜甫的“政治觉悟”太低,敌我不分;而另一个人则认为杜甫“革命不彻底”,就是在“和稀泥”。

其实人家杜甫什么都还没有说,就已经被郭沫若和康震“打成了右派”,连着批斗了好几个来回。

对于这件事,我最后想说的只有一句:评价古代文学作品,最好还是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请暂时放下狭隘的“阶级立场”。

","gnid":"9bd9470573069247c","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8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0df3d5585f35f70.jpg","width":"1200"},{"desc":"","height":"8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caed7f043ba84f8.jpg","width":"1200"},{"desc":"","height":"8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65cdc5c92ab5d1d.jpg","width":"1200"},{"desc":"","height":"8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51fd4e97c18d8cb.jpg","width":"1200"},{"desc":"","height":"8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705057ef5730417.jpg","width":"1200"},{"desc":"","height":"8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0bc2f6813b2e156.jpg","width":"1200"},{"desc":"","height":"8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7019cc9a34ef4e7.jpg","width":"1200"},{"desc":"","height":"8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81d62b13f1ad1fe.jpg","width":"1200"}]}],"original":"1","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91337463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6d72f45c9d728ae82af1606f2176826f","redirect":0,"rptid":"a23229ab0fc7fee3","rss_ext":[],"s":"t","src":"执笔读春秋","tag":[{"clk":"kculture_1:郭沫若","k":"郭沫若","u":""},{"clk":"kculture_1:诗歌","k":"诗歌","u":""},{"clk":"kculture_1:郭子仪","k":"郭子仪","u":""},{"clk":"kculture_1:爱国主义","k":"爱国主义","u":""}],"title":"杜甫的名篇《石壕吏》,到底表达了什么思想?康震的解读曾引争议

后丽士3623石壕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阙汤梵15771262304 ______[答案] 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后丽士3623石壕吏 杜甫的 -
阙汤梵15771262304 ______ shí háo lì 石 壕 吏 táng · dù fǔ 唐 · 杜 甫 mù tóu shí háo cūn ,yǒu lì yè zhuō rén . 暮 投 石 壕 村 ,有 吏 夜 捉 人 . lǎo wēng yú qiáng zǒu ,lǎo fù chū mén kàn . 老 翁 逾 墙 走 ,老 妇 出 门 看 . lì hū yī hé nù ,fù tí yī hé kǔ ! 吏 ...

后丽士3623石壕吏翻译 -
阙汤梵15771262304 ______ 原文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后丽士3623《石壕吏》的翻译 -
阙汤梵15771262304 ______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战死了.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完好的裙子.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丛您夜归. 赶紧应付河阳需要的劳役,现在还赶得上做早炊.” 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后丽士3623石壕吏古诗急... -
阙汤梵15771262304 ______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 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后丽士3623石壕吏是一首什么诗??? -
阙汤梵15771262304 ______ ===================== 古体诗 也是一首即事感怀诗 明显以时间为顺序 ========= 石壕吏 作者:杜甫 暮投石壕村1,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2,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3.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4. 一男附书至5,二...

后丽士3623石壕吏原文急急急!!!
阙汤梵15771262304 ______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后丽士3623杜甫的《石壕吏》的意思 -
阙汤梵15771262304 ______ 《石壕吏》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

后丽士3623古诗石壕吏 -
阙汤梵15771262304 ______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

后丽士3623石壕吏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
阙汤梵15771262304 ______ 《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