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28

以刀代笔,在猛犸象牙上刻出传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唐寅的《步溪图》、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连日来,亮相汾阳路79号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芳华——杨雪芳莫金荣艺术作品展”令很多观众惊叹称绝。这些作品均由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雪芳与其弟子莫金荣合作。

近日,这个展览的开幕式姗姗来迟。说它“迟到”,一来,是因年前的疫情而不得不延迟举办开幕式,二来,则是因为展览的主角杨雪芳18岁时就以一手烙画绝技参加了人民大会堂的主题创作,被南阳市烙画厂的厂史里称为“大师”,而后,又成为常州“延陵派”象牙浅刻的开创者,时光荏苒,直到如今80多岁了,才第一次举办个人艺术作品展。

牙刻大家杨雪芳

前来捧场的众多业内名家,如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海派艺术名家陈家泠、杨正新、蔡天雄、丁筱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梁端玉、周百均、萧剑波等等,证明了这个展览的分量。

展览之名“芳华”,其实是寓意虽然杨雪芳生理年龄已过八旬,但艺术激情仍像年轻人一样喷薄而出。杨正新看了杨雪芳的作品后感慨地说,他的开幕式办晚了,他四五十岁时就应该办这个展了。

前来观展的杨正新

艺术耕耘从未“迟到”,曾涉足多重领域,且一直保持“领先”和“超前”

杨雪芳出生于常州,偶然的机缘,让他关注到晚清常州名家、雕刻大师张楫如,以刀作笔,让中国书画呈现出不同的境界,杨雪芳沉醉不已。自幼酷爱书画的杨雪芳,也师从齐白石弟子冯占元,通过先辈之传,得以进入中国书画宽广博大的场域。

在艺术领域耕耘多年,杨雪芳可以说踏着每一次时代大浪而行,不但从未“迟到”,还一直保持着“领先”和“超前”。

1950年代,杨雪芳来到河南南阳市烙画厂,开始了中原大地上刀笔共舞的生涯。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是用火烧热的烙铁在纸、竹、木等材质上熨出烙痕作画,烙画不仅能表现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杨雪芳作为南阳烙画第三代传人中最年轻的一位,进入南阳市烙画厂的主创小组,数月艰苦奋战,终于完成高3.5米、长5米的大型烙画屏风《黄河在前进》,并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永久展示收藏。一年后,杨雪芳进京与画家张绍文合作烙画四屏《人牲两旺》,再次展陈于人民大会堂。由此,南阳烙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1987年在新加坡展览时,被誉为“世界艺林一绝”,2021年南阳烙画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橘颂图,木板烙画

1960年代,杨雪芳调回家乡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因景仰清末常州雕刻大家张楫如、扬州象牙雕刻大师于硕,他的刀笔所向从厚实的竹木转向了更为温润的牙材,开启了象牙浅刻的研究和创作。

象牙浅刻,亦称牙刻,其线条细腻流畅,刀痕更显韵律,自古以来受到王公贵族、文人雅士以及平民百姓的青睐,被视为神圣吉祥之物。

常州象牙浅刻艺术源远流长,数百年来名家辈出,杨雪芳作为新一代牙刻艺术家,又有着良好的书画创作和收藏功底,他潜心思考如何能让常州象牙浅刻进一步登高望远。传统的牙刻常表现人物、花鸟画,但对于大型山水的色墨之韵呈现力较弱。经过深入研究,杨雪芳以叠层上色之法,辅以国画独特的颜料,将山峦叠嶂、草木茅舍、人物轻舟等晕染花青、石绿等不同色彩,从此刀笔相合,色墨交融。2014年开始,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增添了“常州象牙浅刻”的名字。(注:国家为野生动物保护禁售象牙,常州象牙浅刻积极响应,以猛犸象牙全面替代传统使用的非洲象牙,传承千年的中国牙雕文化。)

杨雪芳还创办了常州武进工艺雕刻厂,培养出一大批大师级人物,使得常州象牙浅刻艺术流派“延陵派”声名鹤起,与北京立雕、广东镂雕并列为当今中国象牙雕刻三大流派。

常州象牙浅刻当时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杨雪芳身为厂长,全力以赴推动常州象牙浅刻走向世界。有一次为了赶出口货运日期,楞是三天三夜没合眼,不但自己画,自己刻,还要帮其他工艺师修改作品,把好质量关。

舣舟亭,猛犸象牙浅刻

八旬高龄以牙刻《八十七神仙卷》再攀高峰,艺术之树的常青非一日之功

在此次展览中,一系列猛犸象牙浅刻作品最是看得人大开眼界。这是杨雪芳年近八旬再次出发所创作的。他坦言“年纪越大,越有紧迫感”。终于在别人安享晚年的时候,他却重新扎入创作天地,而且一出手就是重头作品。

此次展览中的《步溪图》《千字文》和《八十七神仙卷》等,均以中国书画前贤们的千古名作为蓝本。杨雪芳却将中国书画的笔墨精髓,完全转化为刻刀的艺术语言,体现出刀法在猛犸象牙材质上的神奇效果,焕发出象牙浅刻的独特魅力。

工艺美术容易流于匠气,而杨雪芳的猛犸象牙浅刻却颇有文气,甚至流淌出笔墨的韵味。这与其自幼学习中国传统书画的经历分不开,也得益于其多重复合丰厚的人生养分。杨雪芳与书画大师程十发交好,两人曾每周都见面交流;艺术大师黄永玉也是杨雪芳的老友,来沪时还住在杨家。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杨雪芳沉下心来对于艺术创作的细细钻研。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猛犸象牙浅刻

且看杨雪芳浅刻在猛犸象牙上的《八十七神仙卷》,尺幅其实不算大,众多细节却分外饱满。尤其画中87位神仙的头发各不相同,根根发丝分明,看得人连连称奇。

杨雪芳告诉文汇记者,原稿上的头发等细节因为年代久远并不清晰,众多神仙的发髻每个朝代的资料也都不一样,而浅刻需要刀刀分明,来不得半点含糊。他坦言:“我必须考证清楚,否则要给别人批评的。”为了推敲画面上的很多细节,杨雪芳反复考证了历史上的不同版本,以及徐悲鸿、张大千、谢稚柳等人对此的研究资料,最终刻出自己的理解——不完全是临摹,更有创作的成分。原稿中齐白石为《八十七神仙卷》写的引首,是六字篆书,杨雪芳感觉浅刻出来不好看,于是重新设计了篆书,还刻了上千字的楷书题跋。

有时候刻一件作品,杨雪芳会不知不觉刻到凌晨五点钟,停下来才发现一只胳膊不能动了,过了好几天才恢复。太太帮他烧好了饭,喊了他四五次都没反应,有人开玩笑说,只有打游戏的少年才会这样。

陶圃松菊,猛犸象牙浅刻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胡晓芒指出,要在80多岁高龄,以刀代笔在猛犸象牙上呈现《八十七神仙卷》这样宏大的场面,在普通人看来似无可能,但却成为杨老创作上的巅峰。“他的笔触即使在近处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仍可达到微雕的精细级别。工具、材质对杨老来说,已经化于无形,任何作品到了他的手下,有如神来之笔,不仅能再现原作的辉煌,还融入杨老一生的造诣感悟,使之具有当代气质和历史反思。”

艺术评论家林明杰认为,杨雪芳的牙刻艺术造诣不是单一途径的培养和训练可以造就,他少时就有书画童子功,后来又有工艺美术领域的磨练和创业经验,改行从商后非但没有脱离艺术,反而与艺术更为融合,与书画家交友以及收藏经历,使其艺术鉴赏眼力和审美品位有了跨维度式的提升。“杨雪芳先生的这些新作,是常州延陵派和海派象牙雕刻艺术的双丰收,是工艺美术界乃至艺术界的奇迹。他的成功,也证明了上海不仅是藏龙卧虎之地,更是创造奇迹的地方。”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主办,卡咔度艺术空间承办,将持续至3月10日。

前来观展的郑辛遥

作者:范昕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force_purephv":"0","gnid":"92e317f497bf829ce","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68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43c440d98bd42e5.jpg","width":"1000"},{"desc":"","height":"69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320b258355b1900.jpg","width":"1000"},{"desc":"","height":"76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c6b26dccb93ef9f.jpg","width":"1000"},{"desc":"","height":"87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6e84d730bc292b4.jpg","width":"600"},{"desc":"","height":"36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0215a6d8be140a5.jpg","width":"1500"},{"desc":"","height":"21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5a4bfe68b661a6e.jpg","width":"2000"},{"desc":"","height":"140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fa623e994e209ae.jpg","width":"600"},{"desc":"","height":"105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6a25081b488786e.jpg","width":"1500"}]}],"original":0,"pat":"art_src_1,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77729074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a3481eee1722f8b00d0316b086273222","redirect":0,"rptid":"6b56053e082c871e","rss_ext":[],"s":"t","src":"文汇网","tag":[{"clk":"kculture_1:艺术","k":"艺术","u":""},{"clk":"kculture_1:中国书画","k":"中国书画","u":""}],"title":"芳华不老,艺术常青,这位耄耋之年的工艺美术大师再次以纤毫毕现的牙刻惊艳众人

酆询委1312耄耋之年为多大年纪 -
金茅萧17783348221 ______ 指80-90岁80岁称耄 90岁称耋

酆询委1312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
金茅萧17783348221 ______ 八、九十岁. 耄,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耋,年纪为八十岁.一般耄耋泛指八、九十岁的老人,形容年纪十分大的时候.九十岁的称谓最多最有趣,除了耄耋之外,还叫鲐背、冻梨. 扩展资料 耄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mào dié.耄耋指年纪...

酆询委1312“耄耋”之年是什么意思?每个年龄段的名称都是什么? -
金茅萧17783348221 ______[答案] “耄耋”之年古代是指80岁的意思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

酆询委1312耄耋之年指多少岁?
金茅萧17783348221 ______ 应是指八九十岁的老人.

酆询委1312耄耋是多少岁 -
金茅萧17783348221 ______ 耄耋 màodié : 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酆询委1312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金茅萧17783348221 ______ 杖朝,代指八十岁.“八十杖于朝”.(《礼记》)钓渭,指姜子牙八十岁垂钓渭水遇文王的典故,常用来标指八十岁的人.耄耋之年则是指七十至八十岁的人.其他的有如: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等指五十岁的人.

酆询委1312耄耋指的是多少岁的老人
金茅萧17783348221 ______ 耄耋之年:80岁

酆询委1312耄耋老人是多大年龄的老人 -
金茅萧17783348221 ______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酆询委131280耄耋90是什么100岁是什么
金茅萧17783348221 ______ 80岁被称为耄耋之年,90被称为鲐背之年,100岁被称为期颐之年,鲐背之年是指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泛指老人高寿,而期颐之年,是出自《礼记》上的一句话,是指活到百岁之人.在《礼记》中有“百年曰期,颐”,意思是说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所以后人就用“期颐”指代百岁老人了.

酆询委1312弱冠之年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年过半百 年近花甲 年逾古稀 耄耄之年 发至期颐 它们分别代表多大岁数? -
金茅萧17783348221 ______[答案] 20岁(男)——弱冠之年;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年逾半百; 60岁——年近花甲; 70岁——年逾古稀;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发至期颐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