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茶叶用玻璃罐储存好不好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1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白毫银针是白茶江湖的王者。

凭借超强实力,独霸一方。

因为,白毫银针的用料珍贵。

只取肥壮茶芽,不含叶片,也不包括茶梗。

采茶的时候,颗颗茁壮的肥芽,掩映在枝梢之间。

采下一颗后,需要考验眼力。

找寻一番,才能找到下一颗适采对象。

颗颗茶芽,全部凭借手工采摘。

考虑到“十不采”的要求,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开芯芽不采,虫咬芽不采,空心芽不采……

这些条条框框加起来,每年在短短十来天到半个月左右的采茶期间内,哪怕天气适宜适合,从早到晚都领着大批采茶工进山。

能产出来的银针总数,和连芽带叶采摘的白牡丹、寿眉比,依旧没有优势。

于茶树而言,茶芽是积蓄能量、储存精华的重要部位。

养分积累充足的高山银针,茶氨酸含量在一众春茶里遥遥领先。

毫香足,花香清雅,汤水淳和清鲜的高山银针,能量满满。

咽下几杯,连喉间都溢满一股极致鲜爽气息。

养分高,茶味鲜,又香又好喝的白毫银针,可以说,哪哪都是优点。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产量不高,价格没有其它白茶那么亲民。

但凡事贵有贵的道理,喝过一杯毫香蜜韵突出的优质银针后,自然能明白背后差距。

然而,通过近些年的观察,市面上的白毫银针大多良莠不齐。

很多茶友在买茶时,都会担心自己买错了,买亏了,买到假货。

今天这篇且来分享4种劣质银针,大家在买茶时千万要避雷,因为这些茶叶背后都是坑。

《2》

一、细瘦芽银针。

高品质白毫银针,茶芽以短、肥、萌为上。

茶芽要像春日刚破土的春笋那样,矮胖敦实才好。

春茶季在采茶时就亲自体会过,高山银针的茶芽,因为内部共有5-7层的笋壳状结构,所以捏起来是圆鼓鼓的。

用形象的打比方来解释,那是“实心胖”而不是“虚胖”。

反观那些茶芽看着孱弱瘦小的“银针”,又瘦又长的,一看就不像好茶。

比如,图中展示出来的负面样品,在它身上槽点多多。

一方面,茶芽太瘦,不够饱满,茶毫数量偏少。

定睛细看,不少芽头还有“开芯”情况。

另一方面,整体太过瘦长。

整体像瘦竹竿那样,连接嫩芽底部的梗子也顺势延长。

这样的品相完全是从白牡丹里抽针出来的,并不是真正的白毫银针。

当你花了买白毫银针的价格,买入手的却是原本属于白牡丹的茶芽,简直不要太亏。

《3》

二、红芽白毫银针。

曾经在直播间看到有人卖所谓的红宝石银针。

红宝石银针这个噱头,乍一看很吸引人,噱头满满。

但它的真实身份,说白了,就是芽头发红的陈年银针。

按对方的说法,只有存满10年的老银针,才能出现这么漂亮的品相。

但这里要给大家打假,所谓的红芽白毫银针,是存坏变质产物。

对方之所以要编出这些看似有鼻子有眼的谎言,不过是为了美化变质银针,方便带货罢了。

但人人都知,变质变味茶登不上台面,不喝为好。

话说,这般茶芽发红的“红芽银针”,是怎么来的?

通常,是因为储存期间,没有避光遮光处理。

比如,为了便于展示,直接将白毫银针干茶放入玻璃罐。

而玻璃罐子一点也不避光。

时间一长,持续受到光线的伤害后,茶芽内部的天然色素物质(叶绿素为主)会快速分解,从而转变为这种暗色调的铁锈红。

除了外形改变外,光线还会破坏好茶的香气与滋味。

面对这样色、香、味全面发生劣质改变的问题银针,大家在买茶前可要多多擦亮双眼,别被骗了。

《4》

三、巧克力味银针。

网上有不少观点,称巧克力味银针很珍贵、稀有、难得。

称只有久存多年的白毫银针才能陈化出这样的香型。

称巧克力味是白毫银针存老之后,由毫香转变出来的特色香型……

但背后另有隐情。

事实真相是,所谓的巧克力味并非茶香,而是存坏变质味。

正常储存下,白毫银针的毫香会转变成干燥沉稳的稻谷香。

老银针的代表性香气,往往如下。

药香、稻谷香、细幽花香、陈香等多种沉稳厚实的香气,交织在一起。

整体香型舒爽极了,不含任何闷味。

而所谓的巧克力味银针,闻起来就是一股变质的巧克力味。

气息偏闷偏酸,一点也不好闻。

并且,所谓巧克力味稀罕难得的传闻,也不可信。

为了看清真相,建议大家自己动手做个小实验。

取一小捧银针干茶,敞开包装,故意不做密封防潮措施。

等到茶芽受潮,内在物质发生明显劣变后,所谓的巧克力味自然会浮现。

真假对错,一试便知。

《5》

四、月光白充当的“劣银针”。

白茶国标里,对白毫银针有着白纸黑字明文规定。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捡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换言之, 只有用特定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才能加工白毫银针。

而月光白的树种,不在其中。

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芽头,经过加工制成的月光白,与真正的白毫银针不是一回事。

光是看外形,就能看出明显差别。

月光白的芽头,个头更大,但整体偏弯曲。

好似一轮弯月,也是弯弯的镰刀,芽身并不直。

同时,茶芽表面的茶毫并非白毫,而是偏黄偏短的毫。

剥开之后,月光白的芽头内层颜色偏深。

凑近闻,也没有白毫银针的鲜明毫香、花香特色。

泡开后,也不具备“毫香蜜韵”特征。

由于月光白与白毫银针的市场价,差距明显。

当你下单买白毫银针,结果商家发来的却是月光白时,可太坑人了。

《6》

真就是真,假就是假。

优质银针的外形、香气、滋味、韵味等,都是劣质银针永远无法比肩的高度。

茶友们在买茶时,要牢记高品质白毫银针的共性。

茶芽外形,要保持绿底毫白,茶芽肥壮紧实;

茶香闻起来要舒适清爽,不含杂味、怪味、闷味,代表性的毫香一如既往,从未改变;

而茶汤要清澈透亮,汤中白毫数量丰富。

新银针,茶味淳和,清鲜细软,无比清鲜。

老银针,汤感极醇,浆感突出,浑厚有力量!

总之,喝完之后,回甘生津持久,袅袅余韵一直挂在喉间才是好茶。

能做到让人喝下一杯,忍不住还想继续再泡下一杯。

反观那些劣质茶,光是外表看着,干茶闻着就让人心生厌恶,何谈品质保障?

更多关于白毫银针的知识

冷泡白毫银针、绿豆白毫银针,盘点这些年白毫银针受过的“酷刑”

今年的白毫银针,一年的白毫银针,三年的白毫银针,香气会变吗?

白马非马,白毫银针非白毫银针,真正的白毫银针是不舍得抽针的

听说,白茶中新白毫银针才有毫香,老白毫银针都是陈香?

白毫银针的新茶花香、毫香,那老白毫银针的香气是以花香为主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gnid":"9d4f4f41282eb235f","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28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6ff25c007b32643.jpg","width":"1706"},{"desc":"","height":"128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10a85a182acdb76.jpg","width":"1706"},{"desc":"","height":"316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3dd6ed5d3f7d7fe.jpg","width":"4224"},{"desc":"","height":"280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c554e70ccf93a2c.jpg","width":"3739"},{"desc":"","height":"280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c89b31d9a3ad6fd.jpg","width":"3739"},{"desc":"","height":"280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605e54ab026ec2d.jpg","width":"3739"},{"desc":"","height":"316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e66c2ac4bc8155e.jpg","width":"4224"},{"desc":"","height":"280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02f5b03149d8f00.jpg","width":"3739"},{"desc":"","height":"280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94d657209d5e509.jpg","width":"3739"},{"desc":"","height":"280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d24b5a89c64f898.jpg","width":"3739"},{"desc":"","height":"280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d2c665794790a26.jpg","width":"3739"}]}],"original":0,"pat":"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992342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a1a5112130de25443987a99f0b384bf3","redirect":0,"rptid":"ff8c944b9fb8cbf3","rss_ext":[],"s":"t","src":"小陈茶事","tag":[],"title":"四大典型“一眼假”白毫银针,买了就是交智商税,你拥有几款?

燕婵薛4243茶叶如何保存?存茶用什么罐好呢?怎么保存?
太肾鸦15880411737 ______ 茶叶中的一些成分不稳定,在一定的物理、化学诱因下,易产生化学变化,就是通常所说的茶变.茶叶的保存条件不好会加速茶叶的自身氧化及霉变. 保存茶叶的容器以锡瓶、瓷坛、有色玻璃瓶为最佳.其次宜用铁罐、木盒、竹盒等,其中竹盒不宜在干燥的北方使用.塑料袋、纸盒最次.保存茶叶的容器要干燥、洁净、不得有异味. 盛好保存的茶叶,宜放在干燥通风处.不能放在潮湿、高温、不洁、曝晒的地方.且周围不能有樟脑、药品、化妆品、香烟、洗涤用品等有强烈气味的物品.还要注意,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茶叶不能混在一起保存.不能在保存红茶、花茶时使用生石灰作吸湿剂.

燕婵薛4243茶叶如何才能保存得更久?
太肾鸦15880411737 ______ 一、选择合适的罐子我们平时在家里保存茶叶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罐子才行,最好的就是用深色的玻璃罐子,或者是用坛子还有紫砂瓦罐等等,或者是用竹盒子或者...

燕婵薛4243茶叶存放问题 -
太肾鸦15880411737 ______ 这位老兄啊?茶叶千万可别放到冰箱里啊,不但会影响茶叶的味道. 茶叶的贮藏方法 茶叶是一种干品,极易吸湿受潮而产生质变,它对水分、异味的吸附很强,而香气又极易挥发.当茶叶保管不当时,在水分、温湿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

燕婵薛4243我想问一下,玻璃瓶或是塑料瓶可以装茶叶和干玫瑰花吗,如果可以的话?
太肾鸦15880411737 ______ 不能,都不好.茶叶具有怕潮湿、怕光照、怕异味等特点.因此,从市场上买回的茶叶,应及时将其装入盛器内,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茶叶盛器应密闭:盛器密...

燕婵薛4243请教:锡罐存放茶叶有何利害? -
太肾鸦15880411737 ______ 茶叶有吸湿性、陈化性、吸收异味性.因此茶叶必须存放在干燥通风处.保存茶叶的器具,以锡制罐为好.不同地域,使用竹盒、木盒、铁盒、玻璃瓶罐等需根据南北气候来选择.长期保存最好做好

燕婵薛4243大红袍茶叶要怎么保存?
太肾鸦15880411737 ______ 1.干燥箱保存: 因为干燥箱温度稳定,也隔绝空气,将茶叶放在干燥箱中贮存不会潮湿或氧化. 2.冰箱保存: 要维持茶叶的新鲜与香味,最好低温贮存,尤其是较细嫩的茶叶如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更要冷藏.不过在这之前必须要将茶叶密封包装好,因为我们知道冰箱中有水气而且有异味,保存不好会使茶叶变味.而且保存时时间最好不要太长,一两个月内最好将茶叶喝掉.并注意定期清洁冰箱,保持冰箱卫生、无异味等. 3.罐子保存: 先用小罐子分装少量茶叶,以便随时取用,其余的茶叶则用大罐子密封起来贮存.不过最好不要将茶叶放置在玻璃罐、陶瓷罐等罐子中,因为这些器材制成的罐子容易透光,不易防潮,而且容易碎掉,对于茶叶存储来说是不方便的.

燕婵薛4243茶叶应该怎么保存才不会变质呀? -
太肾鸦15880411737 ______ 茶叶吸湿及吸味性强,很容易吸附空气中水分及异味,若贮存方法稍有不当,就会在短时期内失去风味,而且愈是清发酵高清香的名贵茶叶,愈是难以保存.通常茶叶在贮放一段时间后,香气、滋味、颜色会发生变化,原来的新茶叶消失,陈味...

燕婵薛4243平时喝茶时,茶叶最好放在什么罐里? -
太肾鸦15880411737 ______ 茶叶最怕陈旧、保存不当,所以一次不要买得太多,可是新茶上市,买上一斤半斤的也属常事,既然买了就要贮存好.贮茶的方法很多,有石灰干燥贮存法、冰箱密封冷藏法等等,而家庭贮...

燕婵薛4243茶叶在密封的玻璃瓶里能放多久 -
太肾鸦15880411737 ______ 不管是密封,还要干燥低温存放.只要没黄汤,还是可以喝的.绿茶一般保质期是24个月,红茶要久些

燕婵薛4243开封后的百两茶如何保存,用什么罐储存? -
太肾鸦15880411737 ______ 茶叶储存的关键 众所周知,无论什么茶叶,都极易吸收异味,同时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会加剧茶叶内养分的变化,从而降低茶叶的品质.这里要尤其注意的是,每年新采的绿茶和陈年的普洱茶.因其往往价值不菲,更应妥善保存. 总而言之...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