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游记里最可怕的细节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30

从茹毛饮血到铁犁牛耕,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在这个探索、开拓的进程中,劳动就是人的自我完善。

宇宙历史不知几何,人类在其中显得颇为渺小倔强。尽管人类已经发展成为了更为先进的种族,但现代人类社会相较于上古时代的猿人,到底进步了多少?

火种、电能、载具、武器都可以拿来证明这个进步不小,然而从某种程度而言,其实人类又走回了曾经的一个锚点。

关于这个说法,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进行了详细解释:中国人已经陷入了一种群体性迷失的状态,“半人”时代横行,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常态。

01 何来“半人”之说?

关于“半人”的说法,最早要追溯到梁思成的一篇演讲。

这篇文章将当时的学生概括为“半个人”,即缺少一部分的完整性的人。

猿人虽然从外貌来看已经进化成了人类,但猿人还没有掌握生产、制造,更不懂文化与艺术。

因此彭林将猿人时代称为第一个“半人时代”。

第二个半人时代,就是现代。

可是现代人与猿人有着根本的区别,现代人已经将劳动实践形成了本能,为什么还要说是“半人”?

其实,半人的含义并非如此简单,在新的历史时期,半人是指知识、道德等并不完整的人。

中国古代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其实根本来说,这就是一种对“完人”的追求。即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完善自己的道德层面,并回馈给更多的人,这不是功利性的,而是自发性的。

但现在梁思成讲的“半人”就是在文理分开的情况下,互不相干以至于知识、认识等缺失的人。

到了现代,这种片面性的知识人才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彭林将此称为第二个“半人时代”。

其实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就存在这一问题,当时北京大学虽然是国内第一学府,但重文轻理的现象十分严重。

直到蔡元培上任,推行了学长制,对北大进行大范围的整顿,这个风气才有所好转。但学长制依然是将文科理科分开的,因而几年后便被取消。

此后北大的口号就是包容并兼,以培养全面的人才为己任。

也是在这种风气中,人才的培养更加偏向全面,即便是理科生也要了解一些艺术和文学来陶冶情操;文科生也要学一些物理知识来奠定基础的科学世界观。

文学造诣非凡的民国诗人林徽因对建筑学如此在行;

两弹一星“钱学森”虽然是航空系的天才,但在音乐上尤其是钢琴的水平绝对不低。

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够让人看世界的眼睛更加清楚客观,也就没有了“迷失”一说。

建国后,为了培养各行各业的专业性人才,我国高考实行文理分科的考试形式。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选择学习“理化生”或者“政史地”。

培养文科和理科人才都很有必要,理科生的科学知识体系能够为国家军事、经济、社会方面高屋建瓴,而文科人才则能够进入政界、文化界来协调整个社会的运转。

大量而优秀的理科人才让新中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国家建设迈向了新的阶段。文科人才则将中国人从近代以来便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思想眼界缓缓打开,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02 群体性迷失的表现与危害何在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这项政策已经显得有些变相了。文理分科的一些问题显露出来,并成为了阻碍社会发展的顽石。

首先是文理分科的逐利性越来越强。原本的分科是为了实现自我、完美自我,为了将自己最擅长的一方面展露在社会。但是现在分科时孩子们更加看重的是一个职业的就业前景、发展空间以及自己的分数。

因此,一些热门专业受到了更高的吹捧,引得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趋之若鹜。

北大的一名教授就曾经对专业报考的情况唏嘘感叹:学计算机的挤破了头,考古系却冷清的门可罗雀。

学生的分科选择不再是结合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而是看学这个以后能不能挣钱、社会地位如何。

诚然这些客观因素占据一定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但如果片面追求这些,对学习的理解是否已经出现了误差?

学校是教育人的平台,但越来越多的人把学校当成一个工具。胸中并无墨水,对某一行业也不是很感兴趣,偶然听说这一行非常赚钱,便挤破了头要去学。拼尽全力考上了名牌大学,或者拿钱出国镀了层金,回来就干上了。

也有人说,我爱这个行业啊,因为它能赚钱。非也,实则是因为它能赚钱所以赢得了爱,倘若换个行业,钱是一样的,他还是会“移情别恋”的。

以前的影视演员拿的片酬并不算多,但拍戏十分认真刻苦,为了一个镜头能够背上好几天、练上几百次、摔跟斗跌跤吃苦都是常态。那是因为他们真的热爱演艺,喜欢演员这个职业。

现在每年都有很多人报考演艺学院、参加选秀节目,嘴上说着热爱演戏。

实际上,排练舞蹈被一根木刺扎破了手就感觉自己命不久矣,整个导演组慌了神地喊救护车。

还有的演戏中全程一个表情:一些女演员吃惊是瞪眼、愤怒是瞪眼、惊喜是瞪眼;男演员则假装高冷实则因为根本没有学过面部管理,表情僵硬呆板,背台词的水平还需要戏外看着提词器。

即便如此,人们依然纷纷冲着去,为了演戏能够赚更多的钱。一个明星的日薪可高达百万,一个普通的上班族需要从汉朝开始干活才能赶上她一年的收入。

杨洁带着整个西游记剧组,靠着一点点的经费支持,硬生生将一部名著给拍了出来。

遗憾的是他们一代正在老去,新的“半人”时代来了。

此外,“半人”还指的也绝不是一个人的知识体系不够完整,而是因此引发、或者本来就具备的道德缺失。

学习任何一门知识,人都会受到它背后的素养和思维的感染,但这种感染一旦缺失,就会产生人格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固有印象中,一些文科生只会夸夸其谈,对具体细节和内在逻辑分毫不知;而一些理科生则只擅长埋头运算,至于如何应用、如何表达一概不知。

当然这并非最可怕的,真正的问题是文理科的一个通病:道德缺失。在唯分数论的风气中,学生们缺乏道德教育和精神修养,往往容易产生极端性的情绪。

家庭教育和学校道德培养的缺失给予了三观尚未成熟的孩子滋生邪恶的温床。

这种现象并非是中小学才有的,大学里的学术精英也会产生野蛮暴力的想法与行径。

这些案件从小到大,触目惊心。

03 走出半人时代,全靠我辈青年

如何走出“半人时代”?这对全中国来说都是一项挑战,都需要极大的努力。对症下药是解决“半个人”的关键。

第一,改革高考,争取将“培养专才”变成“培养通才”。

但这并不是说目前的高考制度有问题,而是利用高考片面逐利、忽视求知的人越来越多。文理分科带给学生知识的片面性,眼界和思维也难以打破跟上。

目前我们部分地区已经对高考进行改革了,浙江地区推出的文理自选、外语自选都非常有效。学生选择了“一文二理”或者“一理二文”这样的荤素搭配,至于谁是荤菜谁是素菜则因人而异。

当然,高考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事情,它需要结合不同省份的不同情况来有针对性地开展。

我们需要高考的筛选机制来让更多的有能力、有素质的学生获得深造的机会,同时尽量避免高考的一些弊端对学生进行错误导向。

尽管这也不能避免学生们结合自己6科中分数最高的3门来进行分科,但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希望毕其功于一役,高考改革只是破解应试教育的一个环节。

这会是一个漫长的、水滴石穿的过程,万不可操之过急。只要上下一心,缓慢推进,中国的素质教育一定能够大有起色,最终实现新的升华。

第二,加强道德思想的教育。

道德思想方面的教育其实一直都有,但是那些基本上只存在于小学的课本上,一些教师为了剩下时间学习学科知识,往往对其一概而过,不给学生们仔细学习的机会。

如果能够派专门的道德老师,用专门的道德课本,为学生开展不会被占用的、有效的道德课程,且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持久贯穿,那么学生们的道德水平一定会有个整体性地提高改善。

第三,整治社会不良风气。

前不久,被许多人追捧的歌星吴亦凡锒铛入狱,尽管他已经是一名嫌疑犯,但依然有许多狂热粉丝不接受这个现实。

一部分粉丝在超话没日没夜地刷“支持你”“等你出来”等非理智言论。这已经完全脱离了追星的道路,甚至在违法的边缘徘徊了。

为了给偶像打榜疯狂购买牛奶,只要盖子上的二维码,牛奶统统倒掉。这种浪费粮食的行为简直堪称耻辱,但狂热粉丝热衷于此,甚至不惜通过威胁家里人的手段来要钱。

在贴吧里,有这样一条最让人伤心、愤怒的帖子:一个住在农村的女孩抢了爷爷的低保钱为明星“应援”。

饭圈乱象,非治不可!必须把这种资本力量利用明星对学生、孩子们疯狂收割利益的现象彻底整治,才能还孩子们一个正确的导向。

娱乐节目是社会演变中人类的正常文化需求,但我们绝不希望今后的青少年一看电视,便坚决不看科教、历史等人文节目,而全是娱乐、消费等哗众取宠的内容。

选对了精神食粮,才能保证在吃饱的同时不闹肚子,填补精神领域的空缺,做一个真正的人。

其实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就是贯穿社会的两大主旋律。二者同样重要,且都一直为人类追求,但倘若一方压倒了一方,那么就很容易产生“半人”的倾斜。

比如宋朝重文轻武,上下舞文弄墨,书生误国,不注重发展军事和农业,最终导致官宦横行、积贫积弱。

而到了现代,人们的物质追求越来越压倒精神追求,就出现了唯利是图、以害谋利的种种行为。

这两者各占一半,当一个人能够将其完美地协调起来,在发展物质追求的同时将精神追求同步进行,那么就能够走出“半人”的陷阱。

当一个社会能够统筹物质与精神,就不会陷入“半人时代”,群体迷失也不攻自破了。

中国青年走过五四运动的觉醒,走过成立、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开辟,走过响应改革开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一直坚信,中国青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批,他们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走出半人时代,主要看青少年自己。对青年人有信心,其实就是对我们的民族有信心,民族自信能够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

历史长河永远向前流淌,中国必定能够拨云见日,沿着“人”的方向,看见新的光亮。因为人的自然发展规律永远是螺旋向上的,我们能够接受一时的迷失和低迷,但我们也要足够相信前路坦荡,来日方长!

","gnid":"94c569f046671ca78","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75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442d4067ccc651e.jpg","width":"700"},{"desc":"","height":"46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7aad1ae800f6743.jpg","width":"700"},{"desc":"","height":"60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3f5ef6438bd73f5.jpg","width":"700"},{"desc":"","height":"44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29e0c2f25abfdea.jpg","width":"700"},{"desc":"","height":"56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a5ee4f98d0e0a03.png","width":"1001"},{"desc":"","height":"46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1df85696bb0c60c.jpg","width":"700"},{"desc":"","height":"52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5b6c17cadc7fe63.jpg","width":"700"},{"desc":"","height":"55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4c8a7ae053c2f5a.png","width":"812"},{"desc":"","height":"46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bb7c31f45f17b6d.jpg","width":"700"},{"desc":"","height":"36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1b503e83e6600bc.jpg","width":"700"},{"desc":"","height":"46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c33a8461d5dfded.jpg","width":"700"},{"desc":"","height":"55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56bece7c47f72a5.jpg","width":"700"},{"desc":"","height":"36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839e83e15fcf80d.jpg","width":"700"},{"desc":"","height":"34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ea0cf277a14a424.jpg","width":"500"}]}],"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8848784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322a24f735da213b7133ac0eef6802d9","redirect":0,"rptid":"616e56cc0368863e","rss_ext":[],"s":"t","src":"寻史知士","tag":[{"clk":"kscience_1:北大","k":"北大","u":""},{"clk":"kscience_1:中国青年","k":"中国青年","u":""},{"clk":"kscience_1:文科","k":"文科","u":""},{"clk":"kscience_1:高考","k":"高考","u":""}],"title":"何为“半人”时代?中国陷入了群体迷失,听听彭林教授是如何讲的

毕滕晏2847《西游记》原著里是怎样描述妖怪吃人的过程 -
竺茅祝18749872270 ______ 在《西游记》原著中,妖怪吃人的过程并没有详细或一致的描述.例如,在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告诉唐僧,他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如果想吃人肉,就会变成各种形象,包括金银、庄台、醉人和女色,来诱骗人献身.不过,这种描述并没有具体的细节,也没有展现出妖怪是如何吃人的.另外,在《西游记》的其他回目中,有些妖怪会用各种手段捉拿并吃掉人类,但具体的吃人过程并没有被详细描述.例如,一些妖怪会使用魔法或法术来捕获人类,然后享用他们的肉体或者吸取他们的精气.但具体的吃人细节并没有被详细描绘.总的来说,《西游记》原著中并没有详细阐述妖怪吃人的具体过程,而是更关注于人物的性格、情节和道德寓意等方面.

毕滕晏2847电影《西游伏妖篇》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
竺茅祝18749872270 ______ 1. 我感觉有很多很恐怖的细节2. 我看着就感觉很恐怖,令人毛骨悚然3. 然后呢,就是很多细节方面的情节化非常的恰当

毕滕晏2847《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牛魔王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 -
竺茅祝18749872270 ______ 1.从第四十到四十二回是与牛魔王之子红孩儿的冲突(把唐僧抓入洞中欲煮之) 2.第五十三回是与牛魔王之兄弟红孩儿之叔如意真仙大的冲突(在女儿国,悟空讨要落胎水,如意真仙不给) 3,第五十八回至六十一回是孙悟空与牛魔王,牛魔王之妻罗刹女,妾玉面公主的冲突(欲借芭蕉扇,牛魔王一家不从)

毕滕晏2847西游记中最难对付的妖怪有哪些,第一把孙悟空打哭了? -
竺茅祝18749872270 ______ 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碰到过不少强悍的对手,比如红孩儿,六耳猕猴,白骨精等等,当然最难对付的一个还是大鹏金翅雕,这个家伙背景也是相当的强大,并且可以把孙悟空给轻松制服,连如来佛祖都不怕.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

毕滕晏2847《西游记》的细节描写 -
竺茅祝18749872270 ______ 且看一看随手翻出的《西游记》中的小品描写.必定受益匪浅.第二十七回,著名的三打白骨精.作者从两个角度对白骨精变成的村姑外貌进行描写.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

毕滕晏2847在西游记里面第3集孙悟空最怕什么?
竺茅祝18749872270 ______ 应该是二郎神和他的哮天犬,如来第四集才出现.

毕滕晏2847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情节的细节是
竺茅祝18749872270 ______ 大闹天宫 三打白骨精

毕滕晏2847西游记的哪一个细节最让人荡气回肠 -
竺茅祝18749872270 ______ 黑水河遇险,龙王太子帮悟空捉拿妖怪的时候

毕滕晏2847摘抄西游记中的细节描写片段 -
竺茅祝18749872270 ______ 出世: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拜师: 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

毕滕晏2847西游记典型的细节描写,句子一定要在名著里 -
竺茅祝18749872270 ______ 先说唐僧吧 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宗教学者. 在西游记里是以位感情及其丰富,又具有坚韧性格的人物,具有很强的两面性,做事情时总是显示出异乎常人的决心,仁慈和善良,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 但缺点也非常明显,仁慈和善良过...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