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觉知三个境界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03

张冠顷3918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然不知则遂沦埋.是什么意思? -
朱饱艳15669533994 ______ 楼主 金刚三昧经: 无分别智 分别无穷,即是此意. 般若之体,即是本心如来藏,此心离见闻觉知,不知不觉六尘万法,故称无知、无分别;然而此心有其三界外、六尘见闻觉知外的了别性,非未悟凡夫所知,唯有亲证此如来藏心者方能证知. ...

张冠顷3918什么是佛的境界? -
朱饱艳15669533994 ______ 佛的境界就是大彻大悟 无喜 无悲 无欲 无求 一片空 虚无的境界

张冠顷3918什么是觉知(心理学上的定义) -
朱饱艳15669533994 ______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大脑里的反应. 知觉分为: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包括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张冠顷3918什么是自我觉知 -
朱饱艳15669533994 ______ 所谓“我”,乃是指每个人的意识心而言,我人的身体也只是意识心之“我”的载体而已.四肢可断,脏腑可换,皆不会致人死亡;若将脑干取掉,即使不死,也会变成植物人;脑干中的那个会思的东西就是“意识心”的作用区,故曰“我思,...

张冠顷3918我要议论文的概括,议论文要1000字的,但是概括不需要,求助 -
朱饱艳15669533994 ______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做学问的“三境界”,智者也提出了读书的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个境界往往又是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语文学习自然也会有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求古仁人之师,“万丈高楼平地起...

张冠顷3918欲求而得合,欲离而未离. -
朱饱艳15669533994 ______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 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修习禅定(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止观)可的宿命智. 佛告婆蹉.有二法.修习多修习.所谓止.观.此二法修习多修...

张冠顷3918根据人们对于自身意识状态的觉知程度,可以将意识分为哪几个基本的层面 -
朱饱艳15669533994 ______ 四个层面:(1)焦点意识:指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事物时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 (2)边缘意识:指对注意范围边缘上的刺激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 (3)半意识或下意识:指在不注意或略微注意的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 (4)前意识:指在当前虽未被意识到,但稍加注意就很容易被觉知到的经验. (5)潜意识:即无意识,指潜藏于意识之下,个人不曾觉知到的观念与情感.

张冠顷3918觉知是什么感觉 -
朱饱艳15669533994 ______ 觉知就是修习此法者,通过默念动而知道自己身体动,和通过默念停而知道自己身体停,而形成的一种身心体验,觉知是身心同时发生的,而不是身心分离者可以体验到的.就是说,一次觉知必须包括身心同时发生的一次动和一次停,此二者缺...

张冠顷3918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有不少关于求知的灼见其中一则将求知分为三重境界最高境 -
朱饱艳15669533994 ______ 《论语.述而》记载,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者属于求知,好之者则属于求道,而乐之者则达到更高的境界,属于乐道.乐道可能是缘于兴趣,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乐道又不仅仅是兴趣,更多的是包含了对规律的敬畏.

张冠顷3918有神通境界能说是证悟吗?
朱饱艳15669533994 ______ 近有佛门外道质云:「月溪法师云:『悟后一切种子和盆托出』,故证解阿赖耶者应... 三、神通及观想觉观所得法,皆不离见闻觉知,非是真心之无功用行,乃七转识妄心...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