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陕北秧歌图片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榆林园开馆仪式上,绥德县黄土地艺术团表演陕北秧歌。图片由高炳提供

绥德县黄土地艺术团“文化进乡村”活动惠民演出现场。图片由高炳提供

核心阅读

陕北人爱秧歌,是爱到骨子里的。尤其是绥德人,“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喜欢秧歌。

10年时间,黄土地艺术团的文艺演出已覆盖陕西省绥德县所有乡镇。进乡村、进企业、进煤矿……500多场精彩演出,让陕北秧歌的独特魅力流淌在村庄里、田埂上。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观摩石雕、绥德平安书、剪纸、民歌、泥塑等展示,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表示肯定。陈列馆外,正在进行陕北秧歌表演……

武文杰是当天表演的陕北秧歌队队长。当时的情景,他至今仍历历在目。“秧歌队的所有演员情绪高昂,秧歌扭得格外卖力。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陕北秧歌发扬好、传承好。”武文杰说。

拓展生命力,寄望年轻人。如今,陕西省绥德县黄土地艺术团共有45名演职人员,其中10个90后、6个00后。除了日常演出,团里的文艺骨干还常常进学校、入社区。

打花伞、舞彩扇、跑旱船、骑毛驴……孟春时节,黄土高原的山梁上,草芽尚显稚嫩,远远望去,灰黄一片。村口戏台上,大红大绿间欢歌笑语,舞姿翩跹,仿佛这春日的蓬勃气息,是从舞台上悄悄生发,再蔓延到别处。

坐在后台,望着台下观众熙攘,75岁的魏建明眼眶湿润了。27年前,这位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秧歌的代表性传承人,组建了黄土地艺术团。每次下乡演出,秧歌都是“压轴戏”。

一晃多年,秧歌依旧“压轴”,老乡们的热情也丝毫未减。不同的是,台上的表演者,已变成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在这片黄土地上,黄土地艺术团的故事仍在继续……

“活了快80岁,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秧歌”

一声唢呐,一阵锣鼓,浑厚的声音,穿过圪梁梁上崖畔畔。陕北山村戏台上,大秧歌开扭了。

扭秧歌,魏建明有“底子”。20岁出头,他曾和邻村的“六六旦”(艺名)李增恒搭档,闹秧歌“踢场子”。他扮男角,李增恒扮女角,两人搭档十几年,“二人场子”堪称陕北一绝。十里八乡的百姓津津乐道:“宁看‘六六旦’的‘走’,不喝二两酒。”

多年后,两人先后获评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秧歌代表性传承人,成为当地文化艺术领域的一段佳话。

1996年,48岁的魏建明从乡镇调任绥德县文化馆馆长。当时,绥德县还没有正式艺术团体,组建艺术团、弘扬陕北民间艺术,便成了魏建明上任后先做的事。

组建艺术团,当时有两难:缺人、缺钱。那几年,文化馆的演出很少,很多舞蹈演员都转行了:有卖棉花的、开服装店的,也有包馄饨的、夜市上卖羊肉串的。魏建明到摊点上一一耐心劝导。一番努力,1996年,50多人的绥德县黄土地艺术团成立了。县文化馆牵头,科班演员、民间艺人等齐聚一堂,“黏合剂”只有一条:对文艺的热爱。文化馆门口的几间房,抵押了8万元用于艺术团的前期周转。团里派人去西安买来打折的音响、服装、灯光等,“基础设施”总算凑齐。

硬件条件虽然简陋,艺术水准却不打折扣。魏建明请来老友李增恒,共同给大伙儿指导。每个人的辛勤汗水,浇灌成主题演出《黄土风情》,包括腰鼓、民歌、秧歌等。下乡首演,定在当年9月,绥德县土地岔乡。

初秋的黄土地里,糜子、谷子压弯了腰。农忙前的闲暇时光,红纸演出布告张贴在附近村庄的土墙上,老乡们奔走相告。

白天装台时,村里年轻人搭幕布、挂布告、装音响,热情高涨;小孩子围着戏台盼天黑,望眼欲穿。等到太阳下山,秋夜凉爽,戏台灯光一开,台下人山人海:碾子上坐着,土墙上趴着,山峁上站着……里里外外,来了上千人。

陕北唢呐一声响,16人的秧歌队上场了!男的身着彩衣,头戴羊肚子手巾;女的手握双扇,舞得活跃奔放。群场子既毕,文场子、武场子、丑场子、跑驴、跑旱船相继登场……精彩不断,高潮迭起。

“活了快80岁,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秧歌!”掌声中,台下的陕北老汉握住舞蹈演员的手,激动得不愿意松开。小娃娃们意犹未尽,小手儿拍得通红。

日子一天天过去,绥德的沟沟峁峁间,掀起了一场场“黄土风情”。哪里有演出,邻乡的人们便早早锁了门,揣上玉米馍馍,翻山越岭去看秧歌。慢慢地,农村戏台太小了,团里就选址附近学校,在操场上搭舞台。

“如今,同一片土地上,长出了自己的文艺之花”

1996年夏天,绥德县文化馆的大教室里,舞蹈演员正紧张排演节目。教室外的窗台上,趴着一个瘦小的男孩,用双手挡住眼睛两侧的亮光,透过玻璃往里瞧。

小男孩叫武文杰,当时正在念初中,从小酷爱舞台的他,利用课间时间过来看舞蹈。大吊扇吱呀作响,舞者为了一个动作,常常练得汗流浃背……这样的场景,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

2000年,17岁的武文杰从艺校毕业,加入了他梦想中的县文化馆。每逢黄土地艺术团下乡演出,他都被老乡们的淳朴与热情感动。

“那会儿下乡,村里老人把年长的演员叫‘老师’;我们年轻娃娃,就被亲切地称为‘戏儿子’。”武文杰回忆,每到演出结束,老乡们便拿出准备好的玉米、红薯,非要让带走。“看拗不过我们,就拿出煮好的花生,把‘戏儿子’们的口袋都塞得满满当当。”

花生,是黄土地的馈赠。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再把它馈赠给关爱黄土地的人。

大红大绿的服饰,配上旋转的花伞,在这黄土地上尤为耀眼。“秧歌在陕北,犹如春日里开出的一树山桃花,浓情炽烈。”武文杰常常感慨,自己是属于这片土地的舞者:“陕北秧歌滋养一方水土,也浇灌着陕北人的心田。”

时空流转,岁月更迭。当年的年轻人,转眼已近不惑之年。如今,担任绥德县文化馆副馆长的武文杰,已成为文艺下乡演出业务的负责人。这些年来,文艺演出继续铺开,已经走过了绥德全县70%的村庄。

文化进万家,又到满堂川。当年,下乡首演地——土地岔乡,并入了如今的满堂川镇。走进满堂川镇郭家沟村,古朴的戏台上,一支秧歌队舞得正酣。旁边的旗子上,印着“满堂川文艺宣传志愿服务队”几个大字,在春风中摇曳。

“大家看,‘双扇打开’的动作中,可融入娇羞、张望的表情,更显得精彩、传神。”武文杰被围在中间,手把手为队员们表演示范,赢得大伙儿阵阵掌声。

3年前,黄土地艺术团走进郭家沟村,老乡们很热情。演出结束后,爱好文艺的镇里退休教师高全亮受到启发,召集大伙儿筹划文艺宣传志愿服务队,提议一出,众声响应。

编节目、练秧歌、送设备……有艺术团的支持,这支基层文艺宣传志愿服务队在黄土地上拔节生长。

“艺术团老师常来给我们做指导,帮助我们开拓眼界、提高专业水平。”让高全亮感动的,是艺术团老师的暖心鼓励:“他们说源于乡土的表演自然淳朴,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土地岔乡,是我们团的首演地。27年前那个秋夜,老乡的喝彩声激励我们勇往直前。”武文杰感慨不已:“如今,这同一片土地上,长出了自己的文艺之花,令人欣喜,更让人感动。”

“艺术团来自黄土地,走进陕北人的精神家园”

90后年轻人郝罗康是团里的一名舞者,也是一群孩子口中的“康康老师”。春日傍晚,绥德实验中学,18人的非遗秧歌班里热闹非凡。十字步、单手扇、双手扇、转花伞……郝罗康一一示范:“学生娃,悟性高,要领一教就会!”

教室拐角处,13岁的张佳馨看得认真。自从她记事起,母亲随商业秧歌队演出,她便耳濡目染,对秧歌有天然的亲近。

看着老师单手扇走十字步,张佳馨默念要领,记在心间。晚上回家,即学即演,母亲看了啧啧称赞:“向内转腕,扇花形状真好看!跟着闺女,又新学一手。”

学到新技能的,还有社区秧歌队。走进绥德县名州镇东街社区,20多名秧歌爱好者踩着节拍,正排演自创秧歌剧。每周闲暇时,武文杰都来这里,给大伙儿义务指导。

“扭秧歌,要‘踩在板上、功在腿上、艺在手上、情在脸上’。”说起诀窍,武文杰言简意赅:“上了台,忘记年龄,你就是18岁的自己。沉浸其中,方能跳得酣畅淋漓。”

几年来,凭借专业指导,社区秧歌队小有名气。《欢天喜地唱酒歌》《唱美榆林走天下》……一个个秧歌节目走出了社区,登上更大的艺术舞台。

正月全城闹秧歌,已成为绥德人的集体记忆。今年元宵节,绥德秧歌大会演,一队队秧歌走上街头,男女老少随性即舞,挥洒自如;一波波观众如潮水般涌入,扶老携幼,摩肩接踵,尽情融入这“歌的世界、舞的海洋”。

行走绥德,秧歌的魅力无处不在,融进了这片黄土地的血脉里。魏建明说:“艺术团来自黄土地,也走进陕北人的精神家园。”

制图:赵偲汝《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06日 20 版)

","gnid":"93a6a408fc217d1dd","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9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9d577f254261f08.jpg","width":"400"},{"desc":"","height":"25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c0036ba45b070cd.jpg","width":"400"},{"desc":"","height":"26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65e1a49b81e60eb.jpg","width":"400"}]}],"original":0,"pat":"art_src_3,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68073638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e10793b5d95cbcdb1d8e685d0f2ec1e1","redirect":0,"rptid":"0763a364a79890e6","rss_ext":[],"s":"t","src":"精选热点资讯","tag":[{"clk":"kculture_1:黄土地","k":"黄土地","u":""}],"title":"激发陕北秧歌的魅力和活力

红力食1904描写陕北秧歌的作文 -
皮启恒19262787612 ______ 绥德可谓陕北秧歌的中心,那里的农村至今仍保留传统的秧歌表演程式、礼俗和风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乡人驱傩的"神会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也有1942年之后才兴起的新秧歌.秧歌表演者常有数十人,有的多达近百人,在伞头的率...

红力食1904陕西年俗艺术形式 -
皮启恒19262787612 ______ 陕西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种类繁多,秦腔、秧歌、民间锣鼓、皮影、泥塑等闻名国内外.它们与陕西久远的历史人文组成了陕西旅游独具魅力的特色. 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对京剧、豫剧、晋剧等影响...

红力食1904扭秧歌可分为哪些类型?
皮启恒19262787612 ______ 扭秧歌现在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可分为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 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不同类型.王锡龄在《陕南巡视目录》中记 叙了陕西南部西乡县沙河镇的秧歌:“田间农民有系彩,扮戏装者歌唱舞蹈. 金鼓喧闹,盖为秧歌助兴,俗名大秧歌本此.”这种秧歌同现在陕北、山西等 地新年社火中的大秧歌相似,成为一种颇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柳边纪 略》中也记载了当时黑龙江边缘地区的元宵节,人们组织起秧歌队,伴以锣 鼓,“舞毕乃歌,歌毕乃舞”,通宵达旦.

红力食1904陕北秧歌什么时候被认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
皮启恒19262787612 ______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陕北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红力食1904什么是赶毛驴 -
皮启恒19262787612 ______ 赶毛驴,是陕北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游艺活.如下文和图: 陕北赶毛驴 赶毛驴,是陕北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游艺活动之一.这一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代传一代,历久不衰,并不断翻新花样. 赶毛驴活动常常是随秧歌进行.往往...

红力食1904请求英语达人陕北人闹秧歌,就是图个红火.每年正月二三开始,几乎要闹腾一个正月天.一直到二月初二才压了锣鼓五音".形式多样,是一种民间广场集体... -
皮启恒19262787612 ______[答案] Shanbei make to the person, is a thriving yangge figure. Each year, almost to start the 23 January escapades a day. Until February teenager to confine drum sound. "diverse forms, is a kind of collecti...

红力食1904陕西民间艺术有那些?
皮启恒19262787612 ______ 音乐 ·陕北民歌梁祝 ·信天游 ·陕北唢呐 ·紫阳民歌 ·关中民歌 ·宝鸡花儿 ·榆林小曲 舞蹈 ·羊角鼓舞 ·四船扑莲 ·榆林霸王鞭 ·黄陵抬鼓 ·跑驴 ·洛川蹩鼓 ·洛川文狮子 戏曲 ·陕北秧歌剧 ·陕北二人台 ·秦腔 ·眉户 ·碗腕腔 ·汉调桄桄 ·同州梆子 曲艺 ·陕西木偶戏 ·长安古乐 ·皮影的历史 ·三才板 ·陕北说书 ·陕南花鼓坐唱 ·陕北二人台打坐腔 美术 ·户县农民画 ·富县薰画 ·洛川毛麻绣 ·吴旗豆粘画 ·安塞现代农民画 ·关中剪纸 ·延川布堆画 风俗 ·南郑饮食 ·汉中滑竿 ·岚皋风俗 ·四时风俗 ·补天补地节 ·腌菜作嫁妆 ·杨凌蘸水面

红力食1904陕北秧歌手臂基本动作有哪些?
皮启恒19262787612 ______ 1.双摆臂面对1点,双手体前下垂准备.动作时双手由下向左侧摆至右按山膀位 向上甩小臂,左右交替进行,腰随之扭动. 2.单摆臂面对1点,左(或右)手叉腰位,右(或左)山膀位准备.动作时右(或 左)手向下摆至胸前甩小臂,再由下向右摆至山膀位甩小臂,腰随之扭动. 3.上摆臂面对1点,左按山膀位准备.动作时左手由下向左摆至山膀位向上甩小 臂,右手由下向上摆至头上方甩小臂,两手交替进行,腰随之扭动. 4.双翻手面对1点,双手体前下垂准备.动作时双手内手腕带动手臂由下向左画 弧线至肩高再向下至右肩高推手腕左右交替进行,绕成一个形,腰随 之扭动.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