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韩非子被尊称为什么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26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被后人尊称为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著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文章,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结而成,核心学说是法术势结合的思想,主张依法治国,文字犀利,逻辑严密。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其中一部分已成为我们当前所用成语典故的出处,比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还有一些寓言故事虽然不被人熟悉,但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卫灵公有一位宠臣,叫弥子瑕,他很得卫王的喜爱。

按照卫国的法律,如果私自驾驭国君马车,论罪要被砍脚。

这一天,弥子瑕母亲生了重病,弥子瑕假托君命驾驭君车而出。

第二天,有人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却说:“弥子瑕真孝顺啊!为了母亲,连砍脚之罪都顾不得了。”

又有一次,弥子瑕和卫灵公在果园游览,弥子瑕取了一枚桃子,咬了一口,觉得香甜可口,就连忙把这咬了一口的桃子献给卫灵公。

左右人一看,弥子瑕,你这什么意思啊,吃了一口的桃子给大王吃?

没想到,卫灵公十分高兴地说:“弥子瑕多么爱我啊!为了我,连自己喜欢吃的都顾不上。”

等到弥子瑕年老色衰时,不小心得罪了卫灵公。卫灵公在朝堂上痛骂:“弥子瑕啊弥子瑕,你这人曾经假托我的命令私自驾驭我的马车,还竟然把你吃剩过的桃子给我吃!”

韩非结语:“故弥子之行未变於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故有爱於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於主,则罪当而加疏。”

感悟:不用苛责卫灵公喜新厌旧,这是人性的本质,换了谁都会这样,只是处置的方式不同而已。

隋代王通早就说过:“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

爱憎发生了变化,所以从前都能原谅的,现在就都变成罪过了。

我们在和别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对方喜好和关系远近的变化,如果有疏远了,从前能说能做的,可就不能说或者做了。

宋国有个富人,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围墙冲毁了一段。他儿子说道:“爸爸!快修好这堵墙,不然小偷会从这缺口进来。”

邻家老头看到倒塌的围墙,也好心过来劝说:“你们的墙塌了,快修好它,不然会遭小偷的……”

当晚,果然遭小偷,偷走了不少财物。

儿子:“果然被偷了!是从那缺口进来的。”

富人:“儿子,你真聪明,判断非常正确。不过,我猜小偷一定是邻家的那个老头子!”

韩非结语:“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说的严重直白的被杀,说的间接委婉的被怀疑;不是了解情况有困难,而是处理所了解的情况困难。

感悟:苏轼曾在《上神宗皇帝书》说:交浅言深,君子所戒。这不是圆滑世故,是为人处世的睿智。不分敌友,不管远近,和盘托出,上来就说掏心窝子的话,交浅言深,是大忌。

反过来说,我们思考判断问题时,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要从事实出发想问题,不能简单以关系好或者坏作为自己想问题的出发点。

春秋时公孙仪任鲁国宰相,非常喜爱吃鱼。全国人民争着买鱼送他,但公孙仪一概不受。

他的弟子很好奇,问道:“你明明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呢?”

公孙仪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

公孙仪接着回答道:“只要我的相位一免,想吃鱼也无人赠,,连自己买来吃都难办到。若是不收别人的鱼,不但不会被免职,想吃鱼时,还随时可以买来吃。”

韩非结语:“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公孙仪知道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感悟: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反而到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做人不能只贪图小利、小恩小惠,只有真正胸怀宽广、心怀大志的人,才会离成功更进一步。如果只为了贪图眼前的小利而放松警惕性,那么就很难做成你所期待的大事业了。

赵襄主跟王于期学驾车,学了不久便与王于期进行了一场比赛。

结果在比赛中,他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输给了王于期。

赵襄主埋怨说:“你教我赶车,还留了一手呀!”

王于期回答说:“技术我全都教了,只是你把方法用错了。”

“驾车最重要的是,要把马套在车上要套得舒适妥贴,要让马与车子合而为一,而驾驶者的心与马的行动也要合一,车速才会快。”

“你比赛时,一心想赶过我,只注意我的车子在前还是在后,注意力都集中我的身上,以致你和马车的步调不一致,所以才会失败。”

感悟: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全世界的人都赞誉他,他也不会更加勤勉;全世界的人都指责他,他也不会更加沮丧。这就是专注于自己的最好表现。

老子叫这种人“宠辱不惊”,庄子称之为“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专注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比整天关注对手的动向更容易获得成功。

克服掉四处攀比的劲头,专注自身,才能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膨胀的世界里,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光环和美好。

楚国南部,丽水中产砂金,很多人偷偷去采金砂……尽管在砂金河边明示公告牌:禁采砂金,违者处死!

官方的禁令,捉到偷采金砂即在街市上分尸,杀死的人很多。但是偷采金砂的人还是不停……

“把天下给你,可是要把你杀死,你肯吗?”

“天下最蠢的人也不会答应。”

“金砂比起天下差得远呢,为何冒着分尸酷刑来盗采呢?”

“因为不一定会被捉到啊!”

韩非结语:“夫有天下,大利也,犹不为者,知必死。故不必得也,则虽辜磔,窃金不止;知必死,则有天下不为也。”

如果不一定被抓到,那么虽然要被分尸示众,仍然会偷采金子不停止;如果知道一定会死,那么就是有了天下也不会干的。

感悟: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朱熹也说:“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

利益分配如此,惩戒措施亦如此。彻底执行法令,使法网周密不漏,人们无幸免心理,便不会轻易犯法,才会遵守规则。来源:京博国学

","gnid":"92ade9e40f32c88f1","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a22a1ad3c80e4ae.jpg","width":"900"},{"desc":"","height":"63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b9854ea47ae7f20.jpg","width":"1080"},{"desc":"","height":"60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c4b3723745f7a3c.jpg","width":"1080"}]}],"original":0,"pat":"art_src_3,sexf,sex4,sexc,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67961234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bda995e295cbe9be603203d3aa3c86a7","redirect":0,"rptid":"62b568a74a820f24","rss_ext":[],"s":"t","src":"夜读","tag":[{"clk":"kculture_1:寓言故事","k":"寓言故事","u":""},{"clk":"kculture_1:韩非子","k":"韩非子","u":""}],"title":"《韩非子》5则寓言,洞悉世事,看穿人性,影响了上亿人

林鱼静1415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都是两个字,为什么韩非子三个字,这些称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
山备审17299676449 ______ 其实韩非子在唐以前,也被后人尊为“韩子”.唐代,出了一位文人叫韩愈(这个你应该也知道吧).韩愈在有唐一代也是非常出名的教育家,因为他的官职是“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清华之类的校长),唐人为了区分韩愈和韩非,就把原来的“韩子”指为了韩愈,“韩非子”指为了韩非.如果你翻看唐以前的史书介绍韩非子的话也将他称为韩子的.不过,韩愈还是没有韩非名气大,唐以后就没什么人再叫他“韩子”了.“子”是中国古代对学问高深的人的尊称.不是只有学生才叫自己的老师“子”!一楼人,不知道不要就乱说好不好!韩非子复姓韩非!笑死人了!与其说这个,令我一直难以理解的反倒是老子,姓李,问什么不叫“李子”而叫老子.

林鱼静1415韩非子真名是什么 -
山备审17299676449 ______ 韩非.子是后世对他的尊称.当时很多人都没有名字,都是后世给的称号.

林鱼静1415春秋诸子百家孔子姓孔名丘,孟子姓孟名柯,都以子尊称.韩非子身在百家之列,为什么不叫韩子而是韩非子? -
山备审17299676449 ______[答案] 因为他是韩国的公子(韩王的儿子)非,所以多叫韩非子.他应该是姬姓韩氏.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 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也有称韩子的,如正义阮孝绪七略云:"韩子二十卷.”再如今韩子有说...

林鱼静1415韩非子为什么叫韩非子 而不像孔子一样叫韩子? -
山备审17299676449 ______ 后世也称其为“韩子”,但是更多的称呼是韩非子,因为他名叫“韩非”. 韩非子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林鱼静1415孔丘被称为孔子、可是为什么韩非不被称为韩子而叫韩非子? -
山备审17299676449 ______ 中国人喜欢讲文明讲道德,为了表示对先秦诸贤的崇敬,贯之以“子”的名号,于是老前辈们就成了孔子孟子或是什么子.我们都知道,古人使用的尊称都是在姓氏后面加“子”的,虽然诸如老子、孙子这样的称呼有些别扭,但也不能例外....

林鱼静1415韩非子为什么叫韩非子! -
山备审17299676449 ______ 这要和一个历史现象相连——百家争鸣 先秦时期,一些怀才不遇的人.为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让自己的思想广为流传,便著书传教.由此即出现了所谓阴阳家、法家、农家、杂家.....等流派.因这些人多为男人,故称之为子.最早为老子、孔子,最晚为朱子、示子.所以子就是有学问的人的一种称谓.韩非子只是他们其中之一.

林鱼静1415韩非子为什么被认为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山备审17299676449 ______ 韩非(即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韩非是我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总结批判前期法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法家思想体系,成为古代法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封建法治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的法、术、势三种理论观点,一直是封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依据.所谓“法”,就是指法律、法令.所谓“术”,就是指统治的权术.所谓“势”,就是指权力、势力.这三者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其中“法”是公开的,是约束公众的;“术”是统治者个人掌握的,要深藏不露;“势”是“法”和“术”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只有握有实权,有了巨大的权势,才可以推行法治,使用权术.

林鱼静1415韩非为什么会被称为韩非子和韩子 -
山备审17299676449 ______ 古代思想家称“子”,盛兴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这在古代是一种尊称,如“孔子”、“墨子”、“孙子”等.而韩非作为法家的大集成者,自然配的“子”上这个称呼.唐之前韩非称韩子,唐出了韩愈,后人为了以示区分,改成韩非子了,对韩愈称韩子.

林鱼静1415韩非到底应该叫什么啊?… 韩非子?韩非? -
山备审17299676449 ______ 韩非子

林鱼静1415韩非为什么叫韩非子? -
山备审17299676449 ______ 韩非原叫韩子,后来,韩愈的名气压过了韩非,此时在姓后加子仍为习惯,故叫韩愈为韩子,就像王安石叫王子一样,便叫韩非为韩非子,没有理由迁就名气小的,当然迁就名气大的,韩愈为韩子,韩非为韩非子.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