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鲁迅弃医从文的启示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8-11

毛促备662《藤野先生》的思想感情《藤野先生》的思想感情和你有什么启示 -
计炊彦19880748548 ______[答案]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这个是对鲁迅的启示 从本文看,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

毛促备662从鲁迅的弃医从文.你想到了什么? -
计炊彦19880748548 ______ 1 表现了鲁迅忧国忧民的崇高责任感2 说明当时肉体的病痛已不是中国所面临的,人们精神上、心理上的麻木才是国家衰败的重要原因,所以鲁迅决心用文字来拯救中国人的心理

毛促备662鲁迅的“弃医从文”说明了什么 -
计炊彦19880748548 ______ 肉体的拯救比不上灵魂的救赎 中国人当时在黑暗的社会中挣扎着,他们需要一条指向光明和生存的道路 肉体的解救无法真正的救赎他们 只有让他们的心灵摆脱黑暗 中国才可以重新站起来 所以他选择了弃医从文

毛促备662从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 -
计炊彦19880748548 ______ 鲁迅先生学医时发现,无论他的医术有多高明,都无法医治人们精神的麻木,于是他弃医从文,希望通过文艺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毛促备662从鲁迅弃医从文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
计炊彦19880748548 ______ 看出他是个勇敢站出来,说真话,敢战斗,非常爱国的人.原先是为了给人医病,治病救人,后来是看到“近代中国病得不轻”,所以弃医从文,拿起笔医治“国之诟病”.他先天下之忧而忧,放弃当时十分优越的医生职业,走了一条艰难而敢的路.

毛促备662鲁迅弃医从文你有什么想法? -
计炊彦19880748548 ______ 鲁迅弃医从文,表明他有着从根本上济世救人的美好愿望.我非常敬佩他的选择.这是一种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已任的奉献精神.这样的人是圣人.同时,鲁迅的选择表明,他已经抓住了中国社会最根本的问题—国民劣根性问题.他希望用他的笔来改造民众的性格,来唤醒民众,来拯救中国.如果效仿他的人多了,中国就真的有希望了.几十年过去了,鲁迅的事业仍然未有完成,有待于有志者继续奋斗.现在大部分的医生要比玩笔杆的人有钱了. 但他找到了一个理由---救人的躯体不如拯救人的灵魂; 他会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如果他愿意,他会医治许多如他的父亲一样的病人; 但他成为了中华民族灵魂的医治者, 他的成功对自己--实现了理想到现实的飞越; 更重要的是他的声音吼醒了东方睡狮.

毛促备662对于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你想到了什么? -
计炊彦19880748548 ______ 写文章比当医生赚钱 说正经的 鲁迅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后无路可走.”于是鲁迅选择了唤醒麻木着的中国人并指引他们前进,同样的,我们也要在选择的道路上做出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选择,在认为正确的,无论是哪一条路上,一直走向光明

毛促备662《藤野先生》之一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能带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
计炊彦19880748548 ______[答案] 启示,一个人只治其身是没有用的,要从精神上拯救,一个民族也是一样的,要使民族觉醒,只有从精神上下手,用文字来拯救人们的心灵.

毛促备662是什么事让鲁迅弃医从文?从他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
计炊彦19880748548 ______ 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在日本的经历.当年,鲁迅去日本东京求学,看见东京的“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厌烦至极,于是到另一个城市去.起初由于它是第一个到那个城市的留学生,所以备受优待.之后,他在一次学期考中受讽刺.接下来,他在一次课上看了一片影片,影片内容是日俄战争期间,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抓住,要枪毙,四周围了一群中国人看(当时正处于日俄战争).课堂上一片欢呼(鲁迅四周的同学是日本人).鲁迅受到很大震撼.他认为,要想中国富强,必须让国人觉醒,光凭救几个人是没用的.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

毛促备662《藤野先生》 :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的大事 他在多篇回忆性散文中谈到过这段经历 读了这篇课文后 ...读了这篇课文后 你知道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学... -
计炊彦19880748548 ______[答案] 学医是因为受他父亲的病的影响,他认为学医能够拯救受病痛折磨的人. 之后又弃医从文,是在日本观看电影时,看到中国人麻木,心灵受到震撼,学医能诊治人的身体,但不能拯救认得灵魂,想用文字来唤醒中国人的灵魂. 想到国家的强大是靠全民...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