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15师独立团领导名单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21

聂帅给人的印象一贯比较温和敦厚,几乎见不到他疾言厉色的时候。

所以1937年八路军整编时,聂荣臻出任115师政委,与101搭档,从军事角度看似乎不是最合适的选择。

毕竟当时115师组建之后马上就要投入作战,选一位能征惯战、善于指挥的当政委更好。

为何中央坚持让聂荣臻出任呢?

笔者理解,这不光是因为红军时期聂林长期是搭档、两人配合默契。而是聂荣臻身上有一种独特的素质,这种素质不仅是101缺少的,更是115师这样的主力师所急需的。

具体是什么呢?事儿上看。

一、给101吃定心丸

1937年8月25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林、聂分任师长、副师长,两个月后八路军恢复政委制,聂荣臻就任政委。改编尚未全部就绪(一部分部队留在陕北),就马上迎来了平型关战斗。

当时情况下,115师面临的三大任务,101只能干一样,另外两样都要聂荣臻来干。

1.对日军作战。这是林主要担当的任务,也是全师的中心、首要任务。

2.理顺内部关系。

3.士气问题。

第一个不用多说。后两个问题从何处产生、对115师又意味着什么呢?

先说内部关系。师克在和,115师成分扩大了,不全是老红一军团的人。据权威军史记载,115师由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和陕南第74师等合编而来。

红十五军团是徐海东领导的部队,陕南74师是陕西商南发展起来的红军部队。

士兵还好说,大批新的不怎么熟悉的干部合编入一个师,形成合力是一个大工程。打仗不是光靠自觉的,1加1有等于2、小于2、大于2这三种情况,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关键看主将。

而这,是专注于作战的101不愿意管、也没有什么信心能管好的,都得靠聂荣臻。

那我们如果换一种思路,如果只抓主要矛盾,暂时靠抗日旗帜和紧迫的作战任务来统领部队,行不行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今天要重点讲述的聂荣臻下狠手,就与干部队伍不稳、有人炸刺有直接关系。这段且往后放一放。

先说说第三个,士气问题。

打日本侵略者,士气问题涉及两个层面:气节和技术。

气节上我军没有问题,抵抗侵略,何惜此身。

技术层面,当时我军最大的问题是鬼子没有直接接触,从各种情报途径提供的数据,从主将到士兵,都对日军的实力看得很高,他们装备好、士兵素质好,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鬼子让中国军队吃了不少亏。

怎么打?能不能首战就胜?101的其实有些忐忑。这种心态,在相当一部分营团级干部中都存在。

101亲自到平型关勘察了三次地形,把前后左右的地形都摸透了。得出的结论很有意思:这地方适合打伏击战。

聂荣臻刚从洛川开完会抵达前线,老搭档见面,101问的第一句话是,洛川会议定的调子是打游击战,我们这场仗打不打?

言下之意,这场伏击战更像是正规的阵地战,有点和中央唱反调的意思。

聂荣臻的反应很直接,先别管这个,就看条件够不够?

101的回答是条件极其适合。

聂荣臻当即表态:这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怎么打好、取得全胜的问题。

101提到嗓子眼的心,一下落回了肚里。

我们以后见之明看,平型关之战固然该打、能打、能胜。但置诸当时情境,在中央并没有决定打这场仗,我军在敌情不明、未有交手经验,极有可能遭遇首战失败进而引发全国对八路军质疑的情况下,主将的压力有多大,这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101为何在已经三次勘察、几乎拿出全部作战计划、设想到每一个作战细节的情况下,仍然不敢直接作主呢?原因就在这里。

说到底,聂帅在士气问题的技术层面,不光给101吃了定心丸,也给全体指战员,人人喂了一颗坚刚不可夺其志的定心丸。

平型关大捷,101指挥固然功不可没,聂荣臻定策的功劳,亦同样伟大。

二、过河

领导好115师,不光是耍耍嘴皮子、唱一下必须打打就能赢的高调,就行的。大家服不服你,尤其是101愿不愿意听你的,还是要在事儿上见。

聂帅在这方面真不含糊。

115师往前线开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

115师分成了两个梯队,101和陈光带343旅先走,聂荣臻和344旅旅长徐海东带344旅在后。

走到平型关附近30多里的冉庄时突降秋雨,山间发生山洪,一条激流拦在部队前面

陈光旅走的早,全旅都徒涉通过。徐海东旅刚过了一个团,水流突然变急、变大了,徒涉不太好过了。

344旅只过去一个多团,后面部队要强行通过,工兵短时间内无法架起桥梁,部队士气很旺盛,团长陈锦绣在河边亲自做动员,大家争相冒着大雨和急流过河,但因水势实在太大,两名战士被河水卷走,牺牲了。

聂荣臻赶紧找到林师长商量,过不去就不要再过了,一来部队有危险,二来时间不允许,让343旅不要再等,抓紧进入伏击阵地。

大将临阵,果断是很宝贵也很难得的素质,需要你见事明、决断快,说话做事必须要在点子上。

101其实是有些犹豫的,在他的部署中,两个旅加一个独立团,各个作战单位都安排了任务,尤其是徐海东的两个团,一个要去平型关北面阻断日军援兵,另一个要做全师的预备队。

聂荣臻建议,徐海东已过了河的一个多团当预备队兼断敌后路,剩下的暂时不管了,先打再说。

徐海东

101想了想,就这么办。

这种决策,既需要眼光也需要勇气,万一打起来之后部队不够用怎么办?万一真就是因为缺了这一个团,导致战局逆转怎么办?

聂荣臻作为政委(为方便叙述,以聂的实际职务功能为准,称之为政委),其实在这方面并不需要主动替师长做决策,但关键时刻,在影响作战准备的重要问题上,他看到了师长的犹豫,迅速站了出来,果断补上101这一环不足(毋宁说是缺点,这一缺点日后在辽沈战役中被无限放大,补上他缺失的是罗荣桓,我军政工方面无出其右的大高手)。

从这个意义上说,林聂互补,是平型关战斗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三、雷霆手段

关于内部关系,现在我们来详细说说。

前面我们没有展开说,115师整编之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很多,不止三个来源红军合编导致的人情不熟,还有八路军新编制带来的影响。

聂荣臻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首先炸刺、影响部队首长威信的,并不是来自红十五军团和陕南红军的干部,而是红一军团的铁杆老人儿黄永胜。

在最初的编制表上,黄永胜是115师343旅685团团长。

这个团是八路军编制上第一个师第一个旅第一个团,军队编制历来比较重视这个,黄永胜能出任该团团长,个中分量自然非同寻常。

黄过于长期在红一军团,是林聂手下一员悍将。

此时放到首团担任主官,看得出是被林聂寄予厚望的。可是谁也没想到,部队还没开拔,未和日本鬼子交过一仗,内部先出问题了。

当时蒋介石给八路军下编制,不同意编设政委,所以上至八路军总部,下到连,都没有政治主官。但我军既有运行模式不能因为老蒋一句话就变了啊,政委治和政治机关制是我军独有的体制优势,必须维持。

面子上不好直接反对,要遵守国共合作的框架,所以来了个变通,把各师旅团的政委变成编制上的副职。

但这个变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迅速抓住主要精神,并真切领会的。一少部分热衷于戴军衔、讲级别的干部,对国民党准备授予的所谓中将师长、少将旅长、上校团长之类,非常感兴趣,甚至极个别的对国民党军队的一长制感觉挺有意思。

这个不好的倾向,最早是时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黄克诚发现的,他后来向中央及时建言,必须把政委重新设起来,必须名实相符。毛主席、朱老总等确实也发现势头不对,顶着国民党方面的压力重新设立了政委,黄克诚也衔命而行,到115师344旅当了首任政委,这都是后话和背景板,细节我们就不多谈了。

黄永胜,就是这种现象中一位代表。

685团团长黄永胜,副团长兼政训处主任邓华,邓华实际上履行政委职务。

邓华开国后授衔为上将,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政兼通的将才。

右一邓华

他对八路军这种特殊现状的理解比较深刻,虽然名义上是副职兼部门领导,但行使政委权力很坚定,丝毫不受国民党军体制的影响。

黄永胜当然也不是说思想就变了质,非要反对政委制,只是有那么一点点波动,认为大事小情都让邓华管着,他这个团长未免有点缚手缚脚。

115师当时正处在改编、重整、即将上战场的关键时刻,军务繁杂,多头并行,主官拍板定案的事情特别多。

一来二去,黄永胜经常发现,某事邓华做了决定,某人事安排邓华定了调子……

黄永胜能打仗,脾气也大,忍不了邓华分割他的权力,逐渐心生不满,最后两人吵了几句嘴,话赶话,黄永胜说你现在只是我的副职,我不承认你的最终决定权。

这话触了底线。

军队中政委一般来说都是党委书记,是部队党组织的负责人。和现在有所不同,我军在早期尤其是红军时代,政委的权力比军事主官要高一些。

大事要听政委的,这是政治底线。起码在当时是这样。

邓华是个实在人、做事情的人,两位主官之间闹了矛盾,他没有选择硬刚,而是有理有据地争取,马上就要上前线打大仗,现在闹矛盾不合适。但黄永胜不依不饶,跟邓华拍了桌子,就是不承认。

事情最后还是没兜住,陈光也管不住,闹到师里了。当时旅这一级也不怎么健全,343旅副旅长周建屏似乎只负责军事,并没有强调让他履行政委职能。多说一句,周建屏将军是一位老资格红军将领,比毛主席还大一岁,在军事领域奋战多年。有可能总部就是考虑让他专任军事副职,就像徐帅在129师当副师长只负责打仗一样。

1937年11月中央另派“娃娃司令”萧华到343旅任政委,萧华此前是115师政训处副主任,罗荣桓的副手。

八路军总部派两位政工高手下沉到旅里任职,可见当时旅这一级确实有些问题。

101听说此事,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态度,大概是不愿意费劲去管,让聂荣臻来处理。

别看聂荣臻平日里一团和气,不怎么动怒,一听见这事,立即怒气值拉到满格,把黄永胜狠狠训斥了一顿。那阵势,把全师的人都震住了,见过训人的,没见过训这么狠的。见过别人训这么狠的,哪见过聂政委这么狠!不明内情的,还以为黄永胜拉枪叛变了呢。

黄永胜表面上被压服住了,实际上心里还不服气。

聂荣臻想来想去,感觉这事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政委制受到国军体制的影响,必须给大家挑明,不能惯这种一长制的臭毛病。

聂荣臻当即决定,撤了黄永胜685团团长的职务,到115师独立团当副团长,685团团长由杨得志接任。

左黄永胜,右王平

黄永胜那时才27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嘴上不敢对老领导有什么言语,肚子里憋了一股大气,不撒出来能好受?

到独立团后,不买团长杨成武的账,自行其是,后来居然要带两个连去晋东南打游击。面对这个资格不次于自己、年龄稍长几岁的老伙计,杨成武也不好管束他。

聂荣臻气得七窍生烟,这小子,这是上次的事还没发泄完,你倒牛起来了!

聂决心一狠到底,派人把黄永胜叫回来,一顿劈头盖脸,头不是头脸不是脸得,直训得黄永胜三尸神乍、真魂出窍、不知所止。

连施三手雷霆手段,聂帅这次发狠算是狠到了家,彻底把黄永胜这头烈马给训服了。

当然,聂帅雷霆手段背后,是一副治病救人的菩萨心肠,对事不对人。该训训,该收拾收拾,但是并不从根子上否定黄永胜。

后来五台分兵,聂帅独自带着一票人到晋察冀开辟根据地,黄永胜也跟着去了,后来做到分区司令,乃是独当一面的大将,足见聂帅对他的信任。

以小见大,毛主席为何独独信任不擅于作战指挥的聂荣臻,让他到晋察冀独挑大梁呢?根本原因就是聂荣臻非同寻常的帅才。

","force_purephv":"0","gnid":"9a654b20b441c7b59","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20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ebd9442ccb454a5.png","width":"780"},{"desc":"","height":"71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907f7a5e833c56f.jpg","width":"1280"},{"desc":"","height":"105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eeb5ba249ba6a66.jpg","width":"1280"},{"desc":"","height":"119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1a2e2f20199d3f3.jpg","width":"1398"},{"desc":"","height":"79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fff77a577956465.jpg","width":"660"}]}],"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72545105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1354c5628db6b1957b53b953e6eb7d9f","redirect":0,"rptid":"6101bddf1c223d4e","s":"t","src":"三目观史","tag":[],"title":"八路军团长说错一句话,聂荣臻罕见暴怒,一出手吓得115全师震动

危桑例1056晋察冀军区最初是由哪些八路军部队组成?
高程睿15566708944 ______ 晋察冀军区最初是由八路军115师杨成武独立团、刘云彪骑兵营、教导队及总部特务团等各一部以不足3000人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在山西省五台县宣告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后肖克同志任副司令员,程子华同志任副政委),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为政治部主任(后朱良才同志任),供给部长和卫生部长分别由查国祯和叶青山同志担任.军区下辖4个军分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政委邓华;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赵尔陆;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陈漫远,政委王平;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政委刘道生.

危桑例1056抗日战争时期的师和师长 -
高程睿15566708944 ______ 129师师长 180师师长 八路军129师师长 115师代师长陈光 115师代理师长陈光 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 74师师长 74师师长张灵甫 空9师师长谢凤良 华野二师师长

危桑例1056谁知道八路军编制? -
高程睿15566708944 ______ 一个师两个旅,外加一个教导团,有时还有师属独立团. 正式编制: # 115师 * 343旅 * 344旅 * 独立团 * 115师随营学校 # 120师 * 358旅 * 359旅 * 教导团 # 129师 * 385旅 * 386旅 * 教导团 # 陕甘宁留守兵团

危桑例1056抗日时期,八路军只有3个整编师,怎样有百团大战之说?不知道里面正
高程睿15566708944 ______ 八路军刚组建时,正式编制确实只有三个师加陕甘宁留守兵团,下辖六个旅(每师两旅制),共22个团(每师仅5个团,即每旅两个正式团加1个教导团或独立团,再加陕甘...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