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2关于网络谣言的事件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30

2022年,国际国内热点事件中,网络谣言“趁虚而入”,时有发酵,涉及疫情防控、公共政策、社会事件、医疗健康、自然现象等公众关心关切领域,可谓“套路百出”,令人深恶痛绝。针对网络谣言这一痼疾,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重拳出击,全年共受理网民谣言举报信息3万余条,汇集谣言样本和辟谣数据2.45万条,共发布各类辟谣稿件1.31万篇,推出了12期《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月度辟谣榜》、科学流言榜以及“涉防灾减灾辟谣榜”“涉化妆品辟谣榜”“涉高考高招辟谣榜”“涉食品安全辟谣榜”等行业辟谣榜单。这些谣言背后的真相您都了解了吗?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特此盘点解析,为您澄清谬误,传递事实真相。

(2022年度网络谣言部分热词云图)

盘点一:

一些涉疫谣言常常断章取义,歪曲事实,无中生有,误导公众。

案例解析:

2022年涉疫谣言集中在防控措施、疾病预防与治疗、核酸抗原检测等方面。例如,疫情期间,“封城”“全城消杀”“飞机喷洒打药”等各种版本的谣言时常出现;“疫情期间每天可领取补贴”“阳康后要15天才能产生抗体”“感染新冠‘早阳早好’”等传播较广。这类谣言与民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受关注度高,容易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广泛传播,误导公众。还有部分谣言属于为提高话题内容关注度,刻意编造、颠倒黑白甚至无中生有。如“贵阳女子向志愿者跪求物资”“护士抢救幼童时玩手机”等谣言,前者为蹭热度摆拍,后者实为护士使用手机在联系医生协助抢救,造谣者利用志愿者、护士这些疫情防控中的焦点人物身份,刻意制造虚假信息吸引流量,迷惑性很强。又如,网传“感染新冠病毒后可按‘吃药顺序图’服药”“世卫组织提醒出现新冠症状时避免使用布洛芬”均为无稽之谈。

(图表按照2022年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的月度辟谣榜及行业辟谣榜发布时间正序排序,下同。)

盘点二:

一些涉及公共政策领域的谣言或凭空杜撰,或假冒官方,传递虚假信息,扰乱正常公共秩序。

案例解析:

2022年,网上曾流传一则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办公室”名义印发的所谓《共同富裕专项补助资金拨付实施方案》,诱导网民加入有关微信群或下载APP,承诺支付不同金额即可参与领取红利活动。事实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办公室”这一机构子虚乌有,《实施方案》亦属造假。又如网传的假新闻“国务院联防联控小组正式摘牌”,造谣者将2020年疫情之初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背景改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背景的旧图,讹传为“联防联控小组摘牌”的场景,散布“国家疫控政策重新调整”“联防联控小组解散,意味着疫情结束了”等种种臆测,扰乱疫情防控大局。

盘点三:

一些涉及案事件的谣言,与社会热点新闻相伴而生。因事件的高关注度而扩散甚广。

案例解析:

在“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中,有关受伤女子去世、遭性侵等谣言次第出现,引发大量网民关注。造谣者利用社会热点新闻的热度散布谣言,混淆视听,甚至会对公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2022年11月,山东、江西、福建、天津等多地传出“有人贩子偷抢小孩” 的消息。经多地公安机关调查核实,均未发现拐卖儿童的嫌疑人,未接到拐卖儿童的报案。警方已对网民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进行约谈并责令整改。此类谣言散布恐慌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和群众正常生活。

盘点四:

一些涉外谣言实系失实报道,通过胡拼乱凑、炒作抹黑等方式刻意“污名化”中国形象。

案例解析:

2022年2月,个别外媒发出“首钢滑雪大跳台是核电站”的歪曲报道,荒谬至极。乌克兰危机爆发不久,网传“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提前撤离、置同胞于不顾”,实际上当时中国驻乌克兰大使仍在基辅,并通过包机、包车等方式组织中国公民有序撤离。这类失实消息严重损害我国际形象。还有如“中国远洋渔业过度捕捞、破坏海洋生态”的传言一度沸沸扬扬,但真实情况却是中国人吃鱼主要靠养殖而非捕捞。相关谣言严重背离事实。

盘点五:

一些涉及自然现象、灾害的谣言用触目的图片、视频配以误导性信息,博人眼球、渲染恐慌。

案例解析:

这类谣言往往通过移花接木拼凑而成,有的冒用不相干的图片或视频企图自证,有的依靠PS等拼接技术进行伪造,还有的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生成仿真音视频信息。如“重庆嘉陵江被晒干了,两名男子骑摩托车横渡嘉陵江”“四川地震后村民在山脚下自搭帐篷居住”等谣言,均属于用“移花接木”手法编撰的虚假信息:前者实为水位降低的自然情况,横渡视频的拍摄地点是长江珊瑚坝而非嘉陵江;后者则是四川乐山笋农打笋时临时搭建的休息帐篷。此外,“浙江宁波北仑、慈溪被水淹”等视频还采用特效合成手法制造谣言,着实居心不良。

盘点六:

一些医疗健康类谣言和食品安全类谣言披上伪科学外衣,夸大其词,传递错误认知。

案例解析:

部分谣言披着“科普”的外衣,冠以“养生秘方”“防癌”“致癌”等噱头,在网上反复传播。“量子美容可除皱抗衰”“干细胞化妆品可修复皮肤、抗衰老”等化妆用品类谣言以“黑科技”“医疗科学知识”为包装,骗取不明真相的人消费;涉及食品的“伪科普”则添油加醋、夸大其词,有时还伴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如秋季时值丰收时节,有关“柿子和海鲜一起吃等同砒霜”“柿子空腹吃或与奶制品混吃都会得结石”等谣言就会出现。这些小道消息看似是对身体健康的善意提醒,实为“抛开剂量谈毒性”的夸大其词,混淆公众视听,妨害身体健康。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增强辨别意识,不轻信网络传言;提高法治意识,不传播谣言信息,共同守护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

","force_purephv":"0","gnid":"90b912f2f446fc42a","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65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d7d7d5550f57d02.jpg","width":"1080"},{"desc":"","height":"47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6b61684c8ed78f2.jpg","width":"681"},{"desc":"","height":"52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47993caa77203c7.jpg","width":"664"},{"desc":"","height":"80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30a2a2cf7645bae.jpg","width":"451"},{"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3102ddfbcded419.jpg","width":"667"},{"desc":"","height":"32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62052905a4b5866.jpg","width":"555"},{"desc":"","height":"74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0d460539b268078.jpg","width":"489"},{"desc":"","height":"25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065bc07e9914866.jpg","width":"673"},{"desc":"","height":"36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0180443981093ec.jpg","width":"332"},{"desc":"","height":"32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2d861e14d941953.jpg","width":"555"},{"desc":"","height":"76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cae569f7f403ab8.jpg","width":"840"},{"desc":"","height":"32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29a8a568f0e455f.jpg","width":"555"},{"desc":"","height":"81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c96f7e47f1786a6.jpg","width":"788"}]}],"original":0,"pat":"pdc,art_src_3,fts0,sts0,op50_st","powerby":"hbase","pub_time":167507784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f260486229168e7513dd24f5a1538beb","redirect":0,"rptid":"a5cdeb662a219f94","s":"t","src":"中国网","tag":[{"clk":"ksocial_1:疫情","k":"疫情","u":""},{"clk":"ksocial_1:中国互联网","k":"中国互联网","u":""}],"title":"2023年了!这些谣言你还会相信吗?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2年度网络谣言盘点

连田宙3480谣言的危害及如何化解 -
简雷李19365942428 ______ 没关系的,不要担心,有些事情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谣言你不用太过于关心,也不要别人一说你就急于否认,别人会认为你欲盖弥彰.如果不理他们他们会说你默认,这也没有关系,只要给他们一个蔑笑就好了,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愚蠢 我遇到过很多次,开始时总是记着去争辩,最后有一次,我没有理他们,一个月以后谁也没有再说过什么了.别担心

连田宙3480青少年谨慎对待网络谣言的倡议书 -
简雷李19365942428 ______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网民人数迅猛增长的今天, 网络谣言 已成为互 联网世界里最大的“病毒”,不仅导致社会诚信缺失,危及网络事业健康发展, 而且致使我国青少年是非判断、 道德品质以及审美情趣、 文化心态等受到严重冲 击. ...

连田宙3480怎样正确对待网络谣言的影响 -
简雷李19365942428 ______ 围绕明辨是非、正确对待社会影响来答即可. 试题分析:首先要明善恶,辩是非,网络谣言是恶、是非,学会理性分析,围绕教材中的知识点怎样正确对待社会影响来回答,从对待善、恶、美、丑的态度,头脑中过滤筛选,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等方面作答.

连田宙3480如何才能防治网络谣言? -
简雷李19365942428 ______ 提高警惕,预防为主;不随信谣,减少上当!

连田宙3480对于网络造谣怎么定罪? -
简雷李19365942428 ______ 由于法律上并没有造谣罪的说法,只规定了诽谤罪,所以网络造谣的行为一般可以认定为诽谤罪,根据《刑法》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网络造谣行为的认定和处理,一定要根据造成的涉案事实后果来进行判定,特别是对于民事处罚和刑事责任的认定上,要严格按照上述不同的界限来进行办理,虽然造谣并不属于法律上规定的罪名,但造谣的行为可以构成法律上规定的诽谤罪.

连田宙3480防范网络谣言的启迪? -
简雷李19365942428 ______ 防范网络谣言.网络谣言的形式有基本上这样几种仪式.以网络信息来博取.观众的关注率就是一个方面.第二方面是.很多网络为了.收集个人信息进行盗取,你的银行卡信息.所采取各种.抽奖送礼等等形式的照片.第三个方面.很多网络谣言是.没有.怵怵的.只是一些很多人杜撰出来的.为了博取点击率.

连田宙3480网络谣言传播多少次负法律责任 -
简雷李19365942428 ______ 500次以上要负法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连田宙3480对于网络谣言恶意诽谤,请问怎么解决处理 -
简雷李19365942428 ______ 您好,一般来说,中国有关网络诽谤的民事侵权成立,须具备以下个要件: 1、要有损害行为.就是指行为人为通过网络传播了有损特定人名誉的文字、图片或语言. 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行为人明知传播...

连田宙3480疫情期间在网络造谣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
简雷李19365942428 ______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对疫情进行造谣、传谣的,依据情节承担法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进行治疗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

连田宙3480请你从网民,互联网企业,政府的角度,谈谈应该如何铲除网络谣言?请认真作答!(政治角度) -
简雷李19365942428 ______ 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观点如下: 应该首先要认清谣言的出发点什么? 1、有些无聊的人,纯粹为了找点乐子,制造出了所谓的真真实实的谣言. 2、'像有的只为炒作自己,或者炒作某些人,某些事,或者某个产品及企业. 3、真实存在的问题,只是没有很多人不知道,没有公信度,所以被当作了谣言. 4、谣言属于真实的,只是被夸大,或者被张冠李戴. 因此,要铲除网络谣言,就必须从网民,互联网企业,政府各个方面齐驱并进,才能有所转变. 回答的不是很全,但是个人认为大意已经很明确了 望采纳!!!!!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