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三大粮食作物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02

印度虽然作为一个在国际社会上经常闹笑话的国家,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不比任何一个民族差,这一点可以从印度经常碰瓷中国看出来。

同样都是人口大国,中国需要进口粮食,印度则高调向世界出口粮食,无形中又“赢”了中国一把。但在2022年全球饥饿指数中,印度在121个国家中排名107位,属于“重度”饥饿水平。

图源网络

一边是大量出口粮食,一边是国内仍有不少民众处在贫困线上挣扎,印度为什么能够无视粮食危机呢?从中国和印度的对比中,可以找出印度的三大优势。

一、印度的地理特点

中国的人口在2022年已经进入负增长时代,而印度人口增长仍未见有任何停止之势,印度的国土面积约为298万平方公里,比中国面积要小上不少,但若论起可耕种面积,那印度脚下的这片南亚次大陆,可谓是得天独厚了。

印度的平原占总面积的40%,山地占25%,这些山地大部分海拔不超过一千米,除了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和西部的群山之外,印度大部分地区都是低矮平缓的地形,可供农业利用。由于处在热带地区,印度的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

印度地形

对比中国丰富的地形地貌,印度在农业上的天时地利,算是一大优势。

广袤的平原和充沛的降雨再加上温暖的气候,印度地区的农业早在六千年前就有所发展。因此相对于中国,地理上的优势是印度敢于出口粮食的信心和底气。

现代农业需要化肥、农药和精心培育良种。精耕细作的方法适用于古代社会落后的生产力,在无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的情况下,这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能够长期领先世界各国的关键因素。

图源网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常年饱受战乱,国内经济凋敝,农业发展也严重落后于西方。农业的发展需要工业的反哺,在没有完整工业体系的情况下,农民付出更多的劳动在土地上,也难以产出更多的粮食,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我国就陷入严重的粮食危机。

在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显然是办不到让大家敞开肚皮吃的,为了保证大多数人都能有口饭吃,而不至于出现旧社会那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剧,我国实行粮票制度。

正是为了解决我国的粮食危机,新中国前三十年才大兴水利建设。毛主席讲“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修建了大大小小的水利设施,水浇地从建国时的2.4亿亩,增加到了1978年的6.7亿亩。

图源网络

农业上对化肥的使用也十分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只有一家位于南京的化肥厂,年产化肥仅仅六千吨,根本满足不了全国农业的需求,于是我国不得不动用宝贵的外汇来进口化肥,同时修建大小化肥厂。直到1980年,我国化肥总产量达到了1231.9万吨,30年化肥产量增长达2053倍。

除了这些,我国还大力发展优良品种的培育、现代农药的生产、农机具的生产等,这些努力共同作用下,才有了80年代以后中国的粮食产量节节上升,中国人再也不用担心粮食危机。父辈们忍饥挨饿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创造了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反倒让某些人开始指责起前三十年来,说什么“如果早开放,说不定早就富起来了。”

图源网络

如果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就搞所谓的“开放”,那么只会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地,整个经济都将被西方所掌控,中国再也不会有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以中国的体量,只能在世界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大国,绝对走不了第二条路。

二、印度的经济特点

由于中国进行过深入的、彻底的土地革命,摧毁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国在农业发展上,一直顺风顺水。印度则不同,它的独立建国是与英国殖民者达成的协议,其国内没有爆发过触及经济基础的变革,这也导致印度的农业发展一直难以摆脱旧社会的影子。

印度的土地至今还是私有制,其国内拥有3.946亿英亩农田,55%的人口依赖农业为生,所以作为印度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是一股影响力不小的力量。在21世纪的印度社会,还有着地主的存在。

图源网络

这些土地贵族们控制着土地相关权利,并受到印度各种政权的认可,替政府收取土地赋税。这源自印度在历史上曾多次被外族统治,作为统治阶级的异族将权力下放到地主手中,以实现对底层农民的控制。这有点像中国古代的地方豪强、乡绅,皆是连接政府和基层农民的中间阶层。

由于印度社会的松散和地方势力强大,中央政府也只能尽力维持着表面的团结和统一,难以动员起广大的底层民众。这些土地贵族被称为柴明达尔,他们手握大量的土地。在20世纪初,印度有近乎一半的土地都掌握在柴明达尔阶层手中。等到1947年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政府决定实行土地改革,主要内容是取消国家和实际耕种人之间的各类中间人,实行土地占有最高限额。

图源网络

其措施主要在这几方面,

  • 1、取消柴明达尔对包税土地的征税权和统治权,但给予巨额补偿款。
  • 2、允许柴明达尔保留自有地,成为拥有完全私有地权的地主。
  • 3、之前承包土地的永佃户拥有土地所有权。

和中国直接的土地收归国有再重新分配给农民相比,印度的土地改革十分温和,因为作为执政党的印度国大党,原本就是受到地主支持才上台的。在改革期间,由于印度政府和地主的关系密切,在土改法上给了地主许多漏洞来钻,比如一边禁止驱逐佃农,一边又规定地主可以收回土地“自耕”。

图源网络

在印度某些邦规定地主不能驱逐佃农,但必须是佃农办理登记手续才能享受这项权利,而做登记工作的官吏又几乎和当地的地主有勾结,因此绝大多数佃农实际上都被拒绝登记。以至于1961年到1971年十年间,印度安得拉邦无地农民增加了143万人。

印度的土改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其结果便是大量的地主被保护了下来,并且还获得了巨额的赔偿金,同时一部分土地从大地主转移到中小地主手中,扩大了中小地主和富农群体,而广大的农村下层人员,即雇农、佃农等人数骤增,从1951年的2752万,到1981年增至5600万。

印度农村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印度政府的那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也在落实时被扭曲。尼赫鲁本人是倾向于社会主义的,他在年轻时见识过苏联的强大,深深被苏联的工业体系震撼到,同时他从小接受的西式教育让他不能接受苏联的意识形态,因此尼赫鲁主张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融合起来。

图源网络

1960年,印度政府大力推动农村“绿色革命”,旨在推广高产优良作物来解决印度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并且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印度政府成立农产品市场委员会,农民只能在政府监管的市场上售卖农产品,或转卖给中间商平台。如果市场上的农产品公开价格低于生产成本的话,则由政府用农产品保障价格从农民手上收购农产品,以此保障农民能有保底利润。

看起来印度政府的惠农政策很好,可是别忘了土地大都掌握在地主富农手中,因此政府提供的补贴、信贷都由他们获得,底层农民往往“靠边站”,甚至不得不去找农村中的放债人借高利贷,最后债务缠身失去土地。

图源网络

和中国的土改相比,印度的土改无疑是失败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又促成了印度的粮食能够得到足够的出口。印度的农业雇佣了该国近一半的劳动力,也就是说印度近一半的人劳作在土地上,但付给他们的只是微薄的工资,收获的粮食则卖到了市场上。这些雇农需要花钱去购买自己种出来的粮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印度的饥饿指数那么高,还要向世界出口粮食。毕竟这些粮食首先是地主的,后来卖给国家机构,最后再出口卖给他国,从来都没属于过劳作的雇农。

据统计,2019年,印度至少有10281名从事农业的人自杀,占到该年印度自杀总人数的7.4%,也就是说这一年里,每天有28个以农业为生的印度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图源网络

想要知道如果按照旧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吗?只需要看看印度就知道了。因此相对于中国,还保留着土地私有制的印度,粮食都掌握在地主和政府手中,可以无顾虑地出口本国的粮食。

三、印度的困局

就算被生活逼到走投无路,也不起身反抗的印度底层民众,给人的感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是什么呢?

除了统治阶层物质上的掌控即军队、监狱等暴力机关对民众的禁锢,还有印度的宗教思想对民众精神上的禁锢。

种姓制度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思想枷锁,鲁迅指责旧中国的民众麻木不仁,这是源自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统治思想对人民的禁锢,包括但不限于汉代废除百家独尊儒术所形成的儒教思想、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等。这些为统治阶层所利用的思想,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精神上控制被统治的民众。至于其中包含的一些文化风俗,只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罢了。

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是判断个人、民族、国家是进步还是保守的重要标志。对于印度宗教里的种姓制度,一些人知道这是糟粕,极尽鄙夷,拿来嘲笑印度。怎么对于儒教的三纲五常、等级尊卑,一些人反而视若珍宝起来,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可丢弃。就算中国在近代经历了最为暴烈的革命,可是人们心中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依然难以得到彻底根除。

图源网络

我们又怎么能去责怪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解放的印度底层民众他们头脑中的等级思想呢?虽然印度在宪法上明确规定废除种姓制度,但在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一制度对印度人民的桎梏依然严重。

对于有着强烈民族自豪感的印度上层民众来说,种姓制度是印度文化传承下来的瑰宝,当然世世代代一直遵守下去才好。

中国古代有句用来指责农民起义的诗句流传至今:“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意思是说你们这群灾民不老老实实做饿死鬼,竟敢仿效奋臂的螳螂,像螳臂当车一样反抗朝廷。这是从古至今各国统治阶层面对民众反抗的一贯态度,那些上层统治者吃得脑满肥肠,既不用下地干活也不用体会挨饿的滋味,对于那些反抗他们统治的民众,向来是格杀勿论。当统治者们残害底层民众时,他们口中所讲的同胞情谊又在哪里呢?

图源网络

印度大量出口农产品,目的是换来外汇储备,然后拿这些外汇购买各国的军事武器强大己身,这一切都是为了印度所谓的“大国梦”。于是只能再苦一苦百姓,骂名由莫迪来担。

因此相对于中国,印度社会给底层民众的思想禁锢,让他们愿做“安安饿殍”,这也是印度无视本国贫困出口大量粮食的一大优势。

印度有着2.28亿的贫困人口,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人们之所以认为印度和中国一样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就是因为印度同样拥有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在转化为劳动力后能迸发出强大的动力来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

可在印度政府的统治之下,近3亿人挣扎在饥饿贫困的泥潭,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反而需要政府花费大量资金来对其进行救助。

图源网络

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呢?相信印度政府一定面不改色地回答:“都怪中国。”

","gnid":"90e2cf5550eae1287","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42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345f37034f4fef5.jpg","width":"640"},{"desc":"","height":"80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81a0b52df3db418.png","width":"640"},{"desc":"","height":"44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5a0e10765768389.jpg","width":"640"},{"desc":"","height":"53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0a427360b8d8760.png","width":"640"},{"desc":"","height":"84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99b033b36636bc0.png","width":"640"},{"desc":"","height":"48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57d4646774217ec.png","width":"640"},{"desc":"","height":"45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dbca1395adea797.jpg","width":"640"},{"desc":"","height":"49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ba6839ec84bc442.png","width":"640"},{"desc":"","height":"39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16e6ea3e5deaa5a.png","width":"640"},{"desc":"","height":"35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f8f80bf83a6d7fc.jpg","width":"640"},{"desc":"","height":"60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3c71d9f5554e9f2.jpg","width":"640"},{"desc":"","height":"47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6802e9d74a791c4.jpg","width":"640"},{"desc":"","height":"36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ea45e862706e1d1.png","width":"640"},{"desc":"","height":"85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a8c8565021a26b6.png","width":"640"},{"desc":"","height":"48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9cce5a294b0281b.png","width":"640"}]}],"original":0,"pat":"qgc,art_src_0,socialc,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78181204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c521140b564f41428a6c6f8c2cb11977","redirect":0,"rptid":"d859011b9e4647e3","rss_ext":[],"s":"t","src":"历史有点冷z","tag":[{"clk":"kinternational_1:印度","k":"印度","u":""}],"title":"印度为何无惧粮食危机,疯狂出口粮食?对比中国,印度有三大优势

韶素史1744中国粮食主产区 -
秋茂届19394216530 ______ (1)三大粮食主产区:河南、河北、山东. (2)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江汉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和沿江平原、南疆. (3)两类油料作物:花生的重要性居首位,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韶素史1744读图,阴影部分是我国哪两种农作物分布区 -
秋茂届19394216530 ______[选项] A. 甜菜、水稻 B. 小麦、水稻 C. 甜菜、甘蔗 D. 小麦、甘蔗

韶素史1744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分布图”和“我国棉花、甘蔗集中产区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例A表示的粮食作物是______;图例C表示的经济作物... -
秋茂届19394216530 ______[答案] (1)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的以北区域,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甘蔗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糖料作物. (2)松嫩平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包围之间,有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

韶素史1744世界三大粮食产量及分布 -
秋茂届19394216530 ______[答案] 1、小麦、稻谷、玉米被称为三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如下: 【1】小麦 世界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1990年小麦播种面积为23150万公顷,约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3,小麦产量59510万吨,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31%. 【2...

韶素史1744下列粮食作物不属于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是( ) -
秋茂届19394216530 ______[选项] A. 小麦 B. 玉米 C. 水稻 D. 谷子

韶素史1744中国有多少个地区以种小麦为主?
秋茂届19394216530 ______ 小麦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适合小麦种植的地域广阔,北到黑龙江,南至四川、湖南、江西等省都适宜种植. 但值得一提的是,因气候、水土、光温等因素...

韶素史1744东北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 -
秋茂届19394216530 ______[选项] A. 春小麦、棉花、大豆、甜菜 B. 冬小麦、玉米、大豆、甘蔗 C. 冬小麦、棉花、花生、甘蔗 D.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韶素史1744我国的三大水稻产区是?按以上标题、有没有有人知道?
秋茂届19394216530 ______ 黄淮海、东北和南方稻作区是我国三大粮食主产区,,也是三大水稻产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分别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的63%和67%,其中小麦、水稻、玉米、大豆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4%、64%和71%和85%,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我国高效现代农业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好这三个区域的粮食生产,国家粮食安全就有了基本保障.

韶素史1744我国南北方农作物的分布地区项目北  方  地  区 南 方 地 区东 北 平 原华 北 平 原主要农作物 -
秋茂届19394216530 ______[答案] 我国东部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北方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其中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甜菜,华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南方降水丰富,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农...

韶素史1744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中国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图材料2: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外销基地,图为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 -
秋茂届19394216530 ______[答案] (1)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3分)小麦和水稻的种植面积比较稳定(3分) (2)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温暖多雨(3分) 不利:热量不足,水源不足(3分) (3)畜牧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增大;用作工业原料的玉米需求量不断增长;...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