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厘公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20

1、谥号

谥号就是后人对前人的一个评价,所谓的盖棺定论就是如此

《逸周书 谥法解》: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起源于西周,为周公旦所制定,因为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建了大功,死后将安葬,就制定了谥号。

谥是行为的记录,号是功劳的标志

车马服饰是地位的表现,所以道德高尚就得到大名号,道德低下就得到小名号,道德行为出于自身,而名号生于别人。

《史记 周本纪》: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後十年而崩,谥为文王。

周文王的谥号是“文王”,周武王的谥号自然就是“武王”,这里真正的谥号其实是一个字,文或武。

谥号起自周公

先秦时期,由于不能直呼君主其名,往往用朝代名+谥号组成书面的称呼。

但是要注意一个问题,谥号是人死了之后才有,任何帝王生前都不可能知道他的谥号是什么,当面称呼就直接称周王或者周天子。

周朝时期,只有天子、诸侯以及重要的士大夫才有谥号,谥号也是身份的象征,普通平民百姓是没有谥号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他认为谥号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这是不对的,废除了谥号。

为了避免后世给他谥号,他自称为始皇帝,也就是开头的第一位皇帝,后面的皇帝直接按数字顺序来排,比如胡亥就是二世皇帝,就是第二位皇帝,没有谥号。

到了汉朝,又开始恢复了谥号制度,比如汉文帝的谥号是”孝文“,全称是孝文皇帝,汉景帝的谥号是”孝景“,全称是孝景皇帝。

西汉皇帝谥号、庙号、年号

汉朝皇帝的称呼就是用朝代名+谥号一个字来表示,汉朝皇帝的谥号其实是2个字,都是”孝某“,这是因为两汉以孝治国。

到了唐朝就不一样了,谥号的字数越来越多,比如唐太宗,谥号最初是文皇帝,后来武则天给唐高宗李治提议:将唐太宗的谥号改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跟汉朝皇帝一样用朝代名+谥号就没法叫了,于是唐朝皇帝改用朝代名+庙号来表示,比如唐太宗,他的庙号是太宗,唐高宗的庙号是高宗。

明朝与唐朝一样,也是用朝代名+庙号来称呼,明朝皇帝的谥号更长了,比如明成祖朱棣的谥号是: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到了清朝,谥号更离谱,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他就是康熙皇帝,康熙是年号,后面会讲到。

2、庙号

庙号是后世皇帝用为祭祀祖先,供奉在庙中的称呼。

庙号是后世子孙用来祭祀祖先的称呼

后世子孙不能直呼祖先的名字,在祭祀怎么称呼祖先呢?就用庙号。

《史记 殷本纪》: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

庙号起源于商朝,商王武丁去世后,他的儿子祖庚帝即位。祖己赞赏武丁因为野鸡出现的怪异现象而行德政,给他立庙,称为高宗,于是写下了《高宗肜日》和《高宗之训》。

商高宗就是商王武丁,高宗就是庙号。

商朝灭亡后,周朝和秦朝没有用庙号,直到汉朝,庙号才重新启用。

汉朝皇帝的庙号是被严格限制,只有开国皇帝和做出重大功绩的皇帝,才有资格有庙号,西汉12位皇帝中,有庙号只有四位,分别是: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庙号是高祖或太祖,汉文帝刘恒的庙号是太宗,汉武帝刘彻的庙号是世宗,汉宣帝刘询的庙号是中宗。

历史上庙号为太祖的皇帝

东汉皇帝则更少,14位皇帝中,只有3位有庙号,分别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庙号是世祖,汉明帝刘庄的庙号是显宗,汉章帝刘炟的庙号是肃宗。

庙号原本遵循的原则是:祖有功,而宗有德。不是什么皇帝都有庙号的,但从三国时期开始,庙号就泛滥了,什么皇帝都有庙号了。

又由于谥号的字数越来越多,所以从唐朝开始,皇帝都以朝代名+庙号来称呼。

3、年号

年号是汉武帝发明的,是皇帝用来纪年的。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始于前841年。是年为:共和元年,鲁真公十五年,齐武公十年,晋靖侯十八年,秦嬴仲四年,楚熊勇七年,宋釐公十八年,卫釐侯十四年,陈幽公十四年,蔡武侯二十三年,曹夷伯二十四年,燕惠侯二十四年。

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用来纪年的都是用本国君主+多少年,比如鲁真公十五年就是公元前841年,也就是共和元年,还是齐武公十年,晋靖侯十八年,楚熊勇七年,燕惠侯二十四年。

因为没有统一,所以纪年看起来乱七八糟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开始以秦始皇登基为王那一天为纪年的起点,比如始皇帝十六年就是公元前前231年,因为始皇帝是公元前247年继位为王,第二年就是始皇帝二年,公元前246年,依此类推。

到了汉朝也是这样,比如文帝十六年就是公元前164年,汉文帝是公元前180年继位的,这一年是文帝元年。

到了汉武帝时期,在汉武帝十九年发明了年号,年号为”建元“,时间是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

中国皇帝年号与庙号

汉武帝在位54年,弄了11个年号,分别是: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元光(前134年~前129年)、元朔(前128年~前123年)、元狩(前122年~前117年)、元鼎(前116年~前111年)、元封(前110年~前105年)、太初(前104年~前101年)、天汉(前100年~前97年)、太始(前96年~前93年)、征和(前92年~前89年)、后元(前88年~前87年)。

武则天在位21年,也弄了18个年号。

年号泛滥也会让人不知所措,改年号就改元,新皇帝登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年号,一般皇帝都有1~2个年号,多的十几个,到了明朝时期,才固定下来,一个皇帝一生只用一个年号。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只用了一个年号”洪武“,因此朱元璋也被称为洪武大帝,

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是永乐,也被称为永乐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是万历,因此被称为万历皇帝。

清朝与明朝一样,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是乾隆,也被称为乾隆皇帝。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的年号是咸丰,也被称为咸丰皇帝。

明朝和清朝的皇帝一生只用一个年号,因此,明朝和清朝的皇帝都习惯用年号+皇帝来称呼他们,比如明世宗朱厚熜被称为嘉靖皇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被称为雍正皇帝。

明朝皇帝年号表

4、尊号

尊号就是对皇帝的尊称。

《史记 高祖本纪》: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 《史记 孝文本纪》:乙巳,群臣皆顿首上尊号曰孝文皇帝。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汉朝的尊号其实就是谥号,刘备的尊号是高皇帝,刘恒的尊号是孝文皇帝,这都是谥号。

《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二》:五月,壬午,群臣上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五月十三日,群臣上唐玄宗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唐朝这个尊号就比较奇怪了,此时唐玄宗还活着,这个尊号就明显不是谥号了,另外开元和天宝是唐玄宗的两个年号,把年号弄到尊号之中了。

《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三》:二月,壬申,上朝献太清宫,上圣祖尊号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大皇太帝。癸酉,享太庙,上高祖谥曰神尧大圣光孝皇帝,太宗谥曰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高宗谥曰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宗谥曰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睿宗谥曰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以汉家诸帝皆谥孝故也。甲戌,群臣上尊号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

二月初六,唐玄宗向太清宫献食,上圣祖老子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大皇太帝,老子就是唐圣祖,也就是写《道德经》的那个老子,名字叫李耳,唐朝皇帝自认为是老子的后代,唐玄宗就给自己的祖先老子上尊号。

太宗李世民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高宗李治谥号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宗李显谥号为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睿宗李旦谥号为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二月初八,群臣上唐玄宗尊号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

唐朝皇帝庙号、谥号与年号

唐朝是既能给活的人上尊号,也能给死去的祖先上尊号,唐朝的尊号明显就不是谥号,谥号要人去世才有,尊号是人活着的时候就能有。

唐朝之后的朝代,尊号也不是谥号,比如宋神宗赵顼的谥号是: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而他的尊号是: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完全不同。

尊号除了皇帝用之外,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也可以用,尊号既能给死去的人用,也能给活着的人用,这是尊号与谥号最大的区别。

谥号是后世对去世的皇帝的评价,庙号是后世对祭祀祖先的称呼,年号是皇帝在位时期自己设立的用来纪年的称呼,尊号是可有可无的称呼,既能给活人上,也能给死人上。

以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为例,他的谥号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他的庙号是:圣祖。他的年号是:康熙。他的尊号是:恩赫阿木古朗汗、文殊皇帝。

我们习惯称他为康熙皇帝。

对于皇帝,还有个不成文的原则:汉朝皇帝称谥号,唐宋皇帝称庙号,明清皇帝称年号,至于尊号,没哪个皇帝会称的。

","gnid":"92f8f73bc62031da2","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83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9fe6a98a0ac7771.jpg","width":798},{"desc":"","height":104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5703ac7ac4fed1e.jpg","width":1230},{"desc":"","height":"47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e42e9e980e3785e.webp","width":"720"},{"desc":"","height":"44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0ad08e770720696.jpg","width":"720"},{"desc":"","height":"54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f40fc1d4942dd2e.jpg","width":"720"},{"desc":"","height":"84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9a01503123784e9.jpg","width":"1280"},{"desc":"","height":"54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986b4c27bbf5f55.png","width":"720"}]}],"original":"1","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07362423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5914a366cefbc6bc968e0ec8ad2dad1d","redirect":0,"rptid":"1c68dd54d7fcb681","rss_ext":[],"s":"t","src":"一国之君历史研究","tag":[{"clk":"kculture_1:古代","k":"古代","u":""}],"title":"古代的谥号庙号年号尊号是什么意思,有何区别和联系,一次说清楚

武肃安3921为什么楚庄王是”王“ -
柏仇毓15131661197 ______ 当时的周王朝的权威已经被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一些有实力和有野心而爵位不高的诸侯便自立为王,由于天高皇帝远,周天子也没办法.像吴国、越国都是很好的例子. 从制度看,诸侯称王属于“非法”.诸侯的封爵为公、侯、伯、子、男. ...

武肃安3921一厘等于多少公斤 -
柏仇毓15131661197 ______ 厘:长度单位; 公斤质量(重量)单位;无法换算.

武肃安3921木子旁一个己读什么
柏仇毓15131661197 ______ 杞 qǐ 【名】 (形声.从木,己声.本义:木名,枸杞) 同本义.茄科,落叶小灌木.浆果卵圆形,红色.果实、根皮(地骨皮)可入药〖Chinesewolfberry〗 杞,枸杞也.——《说文》 南山有杞.——《诗·小雅·南山有台》 我有圃生之杞...

武肃安39215公分是几厘米呢,谢谢啦! -
柏仇毓15131661197 ______ 5公分就是5厘米,一样的,叫法不同.

武肃安392115公分是多少厘米 -
柏仇毓15131661197 ______ 15厘米 一公分就是一厘米

武肃安3921“哀姜淫于鲁公子庆父”中“淫”作何解释? -
柏仇毓15131661197 ______ 应该作私通、通奸解释吧. 二十七年,鲁湣公母曰哀姜,桓公女弟也.哀姜淫于鲁公子庆父,庆父弑湣公,哀姜欲立庆父,鲁人更立厘公.桓公召哀姜,杀之①. 二十七年(前659),鲁湣(mǐn,闵)公之母叫哀姜,是齐桓公的妹妹.哀姜与鲁公子庆父私通,庆父杀死湣公,哀姜想立庆父为国君,鲁人改立起厘公.桓公把哀姜召回齐国,杀了哀姜.

武肃安3921公分和厘米一样吗 -
柏仇毓15131661197 ______ 厘米和公分是一样的公分是厘米的旧称,1公分=1厘米;中国古代的度量衡现在叫市制,当引入西方度量衡时,按中国习惯加上公字.比如译成公尺、公分、公厘.这些旧称后来统一改为米、厘米和毫米.

武肃安3921厘字组词有哪些 -
柏仇毓15131661197 ______ 厘定、 厘米、 毫厘、 厘正、 公厘、 厘奸、 祠厘、 厘比、 嵫厘、 厘任、 榷厘、 木厘、 辅厘、 厘然、

武肃安39211厘米等于几分厘?还有1厘米等于几毫米 -
柏仇毓15131661197 ______ 1厘米=10毫米=0.1分米

武肃安3921厘米的厘能组什么词 -
柏仇毓15131661197 ______ 厘定、 厘米、 毫厘、 厘正、 公厘、 豪厘、 嵫厘、 祠厘、 厘损、 榷厘、 厘奸、 木厘、 厘革、 厘任、 辅厘、 降厘、 厘比、 税厘、 厘嫂、 厘豪、 厘然、 毛厘、 厘谢、 厘剔、 厘捐、 厘麰、 蕃厘、 厘清、 肉厘、 厘替、 分厘、 厘次、 厘卡、 厘饬、 厘整、 地厘、 盐厘、 厘运、 保厘、 延厘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