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嬴政x李斯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21

李斯杀韩非是因为嫉妒?三个不可能,尤其要顾及嬴政的态度。

李斯本是楚上蔡(今河南上蔡)的一介平民,他拜荀子为师,学成后,观天下大势,认为秦国既有兼并天下之心,也有兼并天下之实力。于是立下宏图大志:助秦王一统天下。

李斯到了秦国,先拜在相国吕不韦门下,李斯出众的才华很快得到吕不韦的器重,吕不韦认定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是能辅佐秦王做一番大事业的人,由吕不韦推荐,李斯跟随在秦王嬴政身边,算是他的伴读,平日里他和嬴政谈论分析六国政治军事优劣,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获得了秦王嬴政的赏识和器重。

李斯向嬴政谏言:灭六国先灭韩,一是韩国实力最弱小,再有出函谷关就是韩国,它挡住了秦国东进的道路,灭韩可以对其它诸侯国形成压力。嬴政认同李斯的意见,开始筹备发动韩国的战争。

在韩国,有一个人叫韩非,他是韩国的宗室子弟,也是战国法家思想的代表,他将商鞅、申不害、慎到的学术完美地结合了起来,他吸收老子学说的精华融入自己的学说,他留下的《韩非子》一书,成为后世历代王朝治国的思想基础之一。

在李斯去往兰陵拜荀子为师时,与他相向而行的,正是韩非,他们两人同时拜在荀子门下,也是老师荀子引以为傲的最优秀的两个学生。在共同学习的岁月里,韩国公子韩非和平民出身的李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李斯欣赏韩非的渊博与深邃,而韩非,他羡慕李斯的自由和果决。

荀子、韩非和李斯,师生三人的思想并不统一,但不影响他们彼此之间深刻的尊重。

荀子认为,将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的“法”,用以弥补“礼乐”无法约束人们行为的不足,治天下,必须礼义与刑罚并重,他主张礼法互补。但荀子是有侧重的,他认为治国的根本是礼,法是必要的辅助。

李斯反驳他的老师,他说如果礼义是根本,那你什么解释秦国呢?秦国从来不讲礼义,他们永远执行最简便和最实用的治国方略,经过变法和三四代秦王的努力,秦国的实力远超他国。国家富强,才能谈及其他,否则甚至可能要面临灭亡的命运。所以,秦国才是治国的榜样。

荀子激烈反对李斯,说表面上秦国很强大,但他与天下为敌,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呢,大家都急功近利,所以世道才如此的混乱,但这不会长久。你看问题不要只看表面,而应该看到问题的根本。

相比老师的以礼乐为本,和师兄的实用主义,韩非相对折中,他说:儒家学说主张的礼、德和仁爱固然是好,但平庸的统治者更常见,民众也没有普遍的自觉性。现实是庸君庸臣在治理国家,民众不可能自发地生出大义,所以,治国不能天真地依靠明君贤臣,而是要在庸君庸臣的客观条件下进行制度设计。

他们都是正确的,区别在于不同阶段,不同的现实条件,选择最有利的那一个罢了。三人的主张也受到个人认知和诉求的制约。荀子已经年迈,他考虑的是国家的长治久安,荀子当然深刻,中国后来两千余年的历史为他做了最好的证明。

李斯第一追求的是个人的成功,他明白,秦国是他实现梦想的地方。有人评价李斯是个自私的人,又说他是个冷血的人。如果单评价一个人,李斯有他的弱点,但李斯后来的选择证明了,他才是那个顺应时代和历史潮流的人,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韩非不同,他是韩国贵族,和李斯相比,他没有个人的自由,他生来就是要为韩国服务的,他来求学,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韩国图强之路。回到韩国的韩非,屡屡上书国君请求变法以让国家富强起来。

此时的韩国面积已经非常小了,除了都城,只有十几个城邑,在强邻秦国虎伺之下,韩国根本不具备发展的条件,更无强大的可能。向秦国纳贡也许是苟延残喘的唯一方式。韩非也可能非常明白这一点,但他的身份和使命决定了,明知不可为,也只能为之。这是韩国之悲,对于伟大的思想家韩非来说,更是个人的悲剧。

韩非退而著述,十年时间,他写出了《孤愤》《五蠹》《说难》《说林》《内储》,十余万言。看过他著作的人无不感慨佩服到无地。一次,嬴政看到了韩非的《孤愤》和《五蠹》,他拍案叫绝,说要是能和此人坐而论道,死而无憾。于是,嬴政请韩国将韩非送到秦国来,嬴政迫切地想要见到韩非。

韩非来到了秦国,他不是来和秦王坐而论道的,从身份上来说,他是和韩国生死休戚的国家代表。吊诡的是,韩国的生死存亡系于秦,但真正欣赏他甚至可称之为他知音的,正是他和他的国家最大的敌人——秦王。当然,还有他的同学、好友兼知己——已是秦国公卿的李斯。

韩非向秦王嬴政递上自己的请求《存韩》。这和李斯灭六国第一先灭韩的战略背道而驰。以嬴政的做事风格,韩非秒秒钟将成为刀下之鬼。但嬴政很犹豫,他太欣赏韩非的思想和才华了,他甚至希望韩非能与李斯一起助自己平定天下。也许李斯也曾经有这样的念头。但当二人都明白韩非不可能为秦所用时,韩非其实也就只有一条路,就是死。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了李斯向嬴政的进言: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他只会为韩国效忠而不可能为秦国效力,大王爱惜人才舍不得杀他,又没办法重用他,终究还要放他回韩国的,这是在为自己留下隐患,从长计议不如杀了他。秦王同意了李斯的意见,于是李斯令人给韩非送去了毒酒。后来秦王后悔了,急忙令人去赦免韩非,可是韩非已经中毒身亡了。

后世依据这段故事,认为李斯这是在借刀杀人,他杀韩非是因为深知自己不如韩非,是嫉妒他。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理由有三。

一、李斯和韩非二人地位悬殊,李斯根本没有必要置韩非于死地。

韩非来到秦国时,李斯已经是最强大国家的重臣,是秦王最倚重和信任的大臣。而韩非说白了不过一使者,也可以说是韩国送来的人质。二人地位形势相差是巨大的。李斯根本没有必要除掉一个对自己毫无威胁之人。

二、李斯和韩非互为知己,无论是现实还是感情,李斯都更希望韩非能为秦王所用。

李斯对韩非是敬重的,对于老同学的到来,李斯甚至是激动的,这体现在他亲自出城去迎接自己的同学的行动上。时移世易,二人当下的身份已经完全颠倒了,二人也都是和自己的国家命运紧密相系,成了无法统一的矛盾体。这不禁令人感到悲怆,却又无可奈何。对这一点,韩非是,李斯又何尝不是呢?

李斯笃定秦国终将荡平六国,完成中华版图之大一统。这个大势无人可以抵挡。而韩非应该也是明白的,笔者猜想李斯或许会冒出一个念头,那就是韩非可以为秦王所用,摒除自己的家国概念,以天下为任,完成天下统一。

两人过往的友谊和信任基础,尤其是彼此欣赏的基础,一个人存有这样的想法,是人之常情。

三、李斯的第一身份是个政治家,在国家利益和个人感情面前,李斯当然要做出和他身份相匹配的选择。

韩非郑重向秦王上书,提出“存韩”,李斯明白,韩非是自己的敌人。而敌人是应该被消灭的。李斯是秦国的重臣,在他的价值链上,国家的利益是第一利益,不要说是个人的感情,就算是家人的性命,一方一隅的利益,该牺牲的时候也是要牺牲的,类似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汗牛充栋,随便就能举出一大堆来。

所谓的妒贤嫉能说,不是没有,但在李斯和韩非之间,应该不存在出现这种情况的土壤。遗憾、无奈、痛惜,是韩非悲剧结局,所以当事人更真实的感情。尤其是以无情著称的秦王。秦王对韩非的态度,也注定了对待韩非,李斯不可能独断专行。

我们猜想一下韩非临死时,他该有怎样的心境呢?

对于自己欣赏的老同学李斯,尚在李斯一文不名时,韩非就是羡慕他的,最羡慕他的,就是他的自由,羡慕他能无牵无碍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他自己,只能回到韩国,去履行自己的职责。韩非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是那个时代极少有的能将法、术、道、儒等学说杂糅到一起,取其精华,找出非常客观和切实可行治国方略的人。韩非在某种程度上,总结并完善了前人的学说,我们今天将韩非的学说看做是法家,其实,称他为春秋战国思想集大成者才更为恰当。

韩非的思想在他活着时无法被韩国所用,更无法在他国所用,这是韩非的悲剧。可是,秦国要走的路,秦国的战略,韩非是认同的,他更加明白,他的同学、好友和知己李斯,是最有可能将他的思想发扬光大的。如果二人的地位和情势倒过来,韩非会饶恕李斯吗?

我敬重你,佩服你,可是,你是我的敌人,你和我都不仅仅只代表我们自己,杀了你,是我必须要做的。

我敬重你,佩服你,可是,我只能是你的敌人,你杀了我,我完全理解,你做得对,如果反过来,可能我也只能如此。

笔者更倾向于二人是这样的的内心世界吧!

韩非死后,李斯协助嬴政完成大一统的帝国基本的建设,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驰道同轨。秦在一统天下的过程里和后来对于国家的治理模式上,很多地方继承了韩非的思想,韩非的理想算是实现了,不能不说,这算是从另一个方面对韩非的告慰。

甚至,就连秦国的一统之路,也是先灭了赵国,再回头灭韩的,这个举动,不知道是不是嬴政多少受了《存韩》的影响和触动?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李斯有一段盖棺定论性的总结,笔者认为是比较客观的:

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司马迁说他最大的问题就是阿谀奉承、曲意附和。所以最后才落得个被腰斩、夷三族的下场。若他没有这个问题,那么李斯历史地位就可以和周公、召公并列了。

这令人不免想起他的老师荀子曾经告诫他的,说你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能只看表象。而李斯是个实用主义者,他晚年太留恋自己的高官厚禄了,畏于赵高和胡亥联合起来的绝对优势,而屈从他们的驱使,昧着良心杀扶苏,杀蒙恬、蒙毅等国之柱梁,终究因为倒行逆施,逆问题的本质,天道轮回,李斯自己终于万劫不复。

","force_purephv":"0","gnid":"962543a7722f36528","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05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0993e05cba1b9bb.jpg","width":"1818"},{"desc":"","height":"106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25157eb69b79b84.jpg","width":"1799"},{"desc":"","height":"107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717357af2c1c119.jpg","width":"1849"},{"desc":"","height":"106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c6667a1a2a053fb.jpg","width":"1823"},{"desc":"","height":"105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eaaa3423a077262.jpg","width":"1790"},{"desc":"","height":"105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c73df3680646403.jpg","width":"1839"},{"desc":"","height":"105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5b3cbc5c474f060.jpg","width":"1850"},{"desc":"","height":"106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6154d09949675e4.jpg","width":"1864"},{"desc":"","height":"106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246f73627c9869f.jpg","width":"1802"}]}],"original":0,"pat":"qgc,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68939797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115b2715e52cd35ce3f95cdadf14b557","redirect":0,"rptid":"576be8a35f51a89c","s":"t","src":"屏山品红楼","tag":[{"clk":"khistory_1:嬴政","k":"嬴政","u":""},{"clk":"khistory_1:韩国","k":"韩国","u":""},{"clk":"khistory_1:秦王嬴政","k":"秦王嬴政","u":""},{"clk":"khistory_1:李斯","k":"李斯","u":""},{"clk":"khistory_1:秦国","k":"秦国","u":""},{"clk":"khistory_1:吕不韦","k":"吕不韦","u":""},{"clk":"khistory_1:秦王","k":"秦王","u":""}],"title":"李斯杀韩非是因为嫉妒?三个不可能,尤其要顾及嬴政的态度

巫江览2606秦始皇为什么采纳李斯的主张? -
饶常修19775442626 ______[答案] 有利他的中央高度集权统治,因为李斯的的主张是附和皇帝的思想的,地方能够让皇帝了解,而且他还能根据这种方式任命地方的官员的大权,以不至于使地方不听皇帝克制,这和分封制水火不容的,分封制尽管也有加强统治的作用,但和李斯的主...

巫江览2606李斯做过秦始皇的老师吗? -
饶常修19775442626 ______ 没有,他起初是秦国客卿. 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

巫江览2606秦李斯道家的吗 -
饶常修19775442626 ______ 是法家的,他的身上完整的体现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的确,术能强国,但过多的依靠术就会败国了,汉代以后,虽延续了法治,同时加上宽仁内容,所以后面的王朝大多比秦朝时间长 李斯(前280——前208 )本是楚国上蔡人,曾师从 ...

巫江览260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如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其中,尉缭是当时的军事家,当秦王嬴政发现这位出色军事人才时,竟... -
饶常修19775442626 ______[答案] (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汉武帝有多方建树,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巩固了封建中央集权.(2)重视人才,任用有才干的人.(3)今天,我们也应该从德、才两个方面,选拔人才、任用人才.

巫江览2606秦始皇简介 -
饶常修19775442626 ______ 【人物简介】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名政,姓赵氏,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汉族.公元...

巫江览2606秦始皇之死到底谁是凶手?
饶常修19775442626 ______ 根据种种迹象推测,宦官赵高弑君的可 能性很大.著名史学家郭沫若曾写过一篇历 史小说《秦始皇之死》,其中描述秦始皇在平原津渡黄河时,癫痫病发作,后脑壳撞在青铜 冰鉴上,加重了脑膜炎的病情,人处于昏迷状态.当车赶到沙丘后,宿了一夜,第二天,赵 高、李斯发觉秦始皇已死,右耳流黑血,右耳 孔内有根3厘米长的铁钉.这篇小说反映出 早就有人怀疑秦始皇的死属于非正常死亡.那凶手会是谁呢?小说中认为是胡亥. 其实,赵高进行谋害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诏 书、玉玺都在赵高手中,继承王位的决定权也 掌握在他与李斯手中.胡亥即使弑父,如果 得不到赵高、李斯的配合,也得不到王位,反 而会有杀身之祸.而赵高常随侍在皇帝左 右,趁机行事不露痕迹,要较胡亥方便得多.

巫江览2606秦始皇、李斯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饶常修19775442626 ______[答案] 李斯](?-前208)战国末期、秦代政治家,后期法家代表人物.与韩非一同师从荀况.战国末期入秦,初为吕不韦舍人,后被秦始皇重用,历任郎、长史、客卿、廷尉直至丞相.他曾协助秦始皇制定和实施对六国各个击破的战略.同时,他也帮助秦朝统治...

巫江览2606《大秦赋》嬴政摔孩子是第几集?
饶常修19775442626 ______ 《大秦赋》关于嬴政摔孩子的剧情,剧中一笔带过,在第47集嫪毐兵败被抓后,嬴政只说了交由李斯处置.历史上是存在嬴政将嫪毐的两个孩子摔死的画面.《大秦赋》...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