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愕然意思解释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8-29

明朝的名士于慎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于慎行生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17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编修。万历元年(1573年)升为修撰,充当万历皇帝的日讲官。

于慎行年纪轻轻,28岁便成为皇帝老师,可谓世间罕见。

因为和皇帝接触时间长,后来又任礼部右侍郎、左侍郎,转吏部掌詹事府,礼部尚书等职。于慎行因此对朝中诸多掌故了然于胸。

万历十九年(1591年),发生了山东乡试泄题事件,于慎行引咎辞职,家居16年,直至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才以原官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不久病逝。

在家闲居16年时,于慎行根据自己在朝中亲历及见闻,写了一部有关明朝万历以前的典章人物、财政赋税的书,名叫《谷山笔麈》。

这部书虽然属于私人笔记,但对后世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很有参考价值。甚至,清人编撰《明史》也间或从中取材。

《谷山笔麈》卷二之纪述一讲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明孝宗出生前,万贵妃宠冠后廷,宫中嫔妃谁有了身孕,必想尽千方百计要其堕胎。

明孝宗的生母纪氏原是宫人入侍,竟有了身孕。

万贵妃让太医用药堕胎,太医用药后,没能成功堕胎,就秘密让人把生下来的婴儿藏匿在西宫抚养,却向万贵妃谎报:“已堕。”

万贵妃所做的这一切明宪宗并不知情。

一日,明宪宗在内殿嗟呀自叹,一内使跪问其故。

明宪宗说:“汝不见百官奏耶?”

小内使应答:“万岁已有皇子,第不知耳。”

明宪宗愕然,问:“安在?”

小内使惶恐,说:“奴不能言,奴言即死。”

一旁的太监怀恩顿首说:“内使所言属实。皇子潜养于西宫,今已三岁,匿不敢闻。”

明宪宗回头向百官细说了这一情况。

于是,廷臣吉服入贺,派遣使者前往迎皇子。

使者到了,宣诏。

纪氏抱皇子哭泣说:“儿去,吾不得活。儿见黄袍有须者,即而父也。”

皇子换上了一件小绯袍,乘坐一顶小轿子,被拥至奉天门下。

明宪宗将皇子抱起置膝,皇子辄抱宪宗的颈脖,呼叫:“爹爹。”

宪宗皇帝老泪纵横,悲泣不成声。

该日,颁诏天下,立太子。

宪宗皇帝的生母周太后住在仁寿宫,生恐皇子被万贵妃伤害,交代宪宗皇帝:“以儿付我。”

皇子于是到了仁寿宫居住。

也从这一天起,有孕的妃嫔相继平安生下了皇子。

一日,宪宗皇帝上朝了。

贵妃召太子食。周太后叮嘱太子说:“儿去毋食也。”

太子至中宫,拒贵妃赐食,说:“已饱。”

拒肉汤,说:“肉汤疑有毒。”

万贵妃恚怒万分,说:“这个小孩儿不过几岁就这样,长大了岂不是吃了我!”忿不能语,以致成疾。

讲完了这个故事,于慎行又补了一刀,说:明孝宗刚刚生下来时,头顶上有数寸许未长头发,乃是药力所致。

又说:太子被迎入仁寿宫后,万贵妃便派遣使者毒害死了太子的生母纪氏。(太子迎入东朝,贵妃使赐孝穆死。或曰孝穆自缢。)

于慎行所说这个故事是有很复杂的背景的: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7月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漠西蒙古瓦剌部掳去。国不可一日无君,关键时刻,大英雄于谦挺身而出,独撑危局,拥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延续了大明王朝的国运。

不过,英宗在亲征瓦剌前,已立不足两岁的儿子、即后来的明宪宗为太子。朱祁钰登上了帝位,明宪宗的处境就危险了。

所幸,在朱祁钰登位之初,英宗的母亲、宣宗皇后孙氏担心皇太孙会有不测,专门选拔了身边的心腹侍女万贞儿前去侍奉照顾太子,做太子的保姆。

在那一段黑暗的岁月里,万贞儿始终守护在太子身边,呵护有加,关怀备至。

后来,英宗在瓦剌平安回来了,并于朱祁钰病重期间,发动了“夺门之变”,顺利复位。

天顺八年(1464年),英宗驾崩,宪宗继位,随即册封照顾自己多年、年长了自己十七岁的万贞儿为妃子,是为万贵妃。

可以想象,宪宗肯定是专宠万贵妃的了。

但要说万贵妃不能容忍宫中的妃嫔生养,宫中凡是与皇帝发生关系而怀孕的女人,她一定要千方百计用药进行堕胎,这事儿的真伪,就值得推敲了。

于慎行在讲述完这个故事后,意味深长地说:“万历甲戌,一老中官为予道说如此。”(“这是在万历二年,一个宫中的老太监跟我这么说的。”)

从明宪宗成化年间到万历年间,时间上隔了一百多年,一个宫中的老太监说的故事,真实性有多少呢?只能说是姑妄说之、姑且听之,爱信不信,您看着办。

写《万历野获编》的沈德符对这事是不信的。他在《万历野获编》卷三明确说:于慎行公说孝宗生母事是万历初年一宫中老太监所说,他难道不知道老太监传言讹误,比齐东野人的荒唐言论更加荒唐可笑吗?我在宫中每听到这些太监津津有味地说本朝掌故,实在没有一句实语,让人可笑。

写《国榷》的谈迁对这事应该也是持怀疑态度的。他在《国榷》录此事时,也照录了于慎行那一句:“万历甲戌,一老中官为予道说如此”。

不过,也有人对这事深信不疑。比如写《胜朝彤史拾遗记》的毛奇龄。毛奇龄在《胜朝彤史拾遗记》中就绘声绘色地铺陈、敷染了这个故事。他还言之凿凿地说那个向宪宗透露秘密的小内使就是宪、孝两朝的宦官张敏。并且说,孝宗的生母纪氏被万贵妃毒死后,张敏也被迫自杀了(“敏惧,亦吞金死”)。

对于某一个故事,有人选择相信、有人选择不相信,原本也没啥。

问题是,清政府修《明史》时,毛奇龄参与了《明史》的编纂工作。而在修撰《明史.后妃传》时,毛奇龄就专门负责写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四朝的后妃传。

好个毛奇龄,竟然就把他先前写在《胜朝彤史拾遗记》里面关于这四朝的后妃的纪闻原封不动地移入了《明史》之中,这样,万贵妃的罪行就坐实了。

话说回来,万贵妃堕胎杀人的恶行虽说是最先出自于慎行的《谷山笔麈》,事不一定是确,但又有没有可能是真呢?

向来以读书细心的乾隆就对《明史.万贵妃传》表示不满,专门提出了两点疑问:

一、《明史.万贵妃传》中说宪宗专宠万贵妃,致使万贵妃飞扬跋扈,“后宫有妊,皆遭潜害”,可是,继万贵妃替宪宗生下的长子不幸夭折后,贤妃柏氏不就在成化五年(1469年)光明正大地生下了明宪宗的次子朱祐极了吗?而且,成化七年(1471年)十一月,朱祐极还光明正大地受封为了皇太子!只不过,成化八年(1472年)正月,朱佑极因病去世罢了。而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孝宗朱佑樘是成化六年出生,而太子朱佑极是成化八年逝世。《明史.万贵妃传》却写纪妃让门监张敏溺死孝宗,张敏惊呼:“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皇上还没有儿子,为什么放弃抚养?!)这“上未有子”一语,从何说起?!

二、如果说万贵妃“专房溺惑”,那么其他妃嫔就很少有机会接触宪宗了,可是,孝宗受封太子之后,竟然出现了十子之国之事,其中最小的,是宪宗的第十四子。这明显不合情理。

可叹那乾隆帝日理万机,一望而知“后宫有妊尽遭药堕”之事不可信,偏偏今天的许多从事研究明清史的学者竟然把《明史.万贵妃传》这一段当成确凿无疑的史实来解读,实在令人遗憾万分。

其实,《明史.万贵妃传》中除了乾隆所提出的两点疑问外,还有很多地方与其他史料记载如《明实录》、甚至《明史》的其他篇目是相抵牾的。

比如说:一、“其年六月,妃暴薨。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谥恭恪庄僖淑妃。敏惧,亦吞金死。”这段话是从《谷山笔麈》那一句“太子迎入东朝,贵妃使赐孝穆死。或曰孝穆自缢。”演化而来,说孝宗父子相认后,孝宗的生母便被万贵妃害死了,但又加了一句“敏惧,亦吞金死”,即是说张敏恐惧,吞金自尽了。

然而,《明史》和《明实录》都明确记载,在孝宗被立为太子以后的三年,张敏曾想诬告浙江巡抚杨继宗,但是宪宗没有鸟他。这条记载释放出两条信息:1、张敏没有自杀;2、应该没发生张敏冒死抚养孝宗的事,否则宪宗不大会对他这么冷淡。

另外,据林焜熿的《金门志》所记,张敏去世的时间是成化二十一年,而孝宗被立为太子是成化十一年,二者相隔了十年。

还有,《明史•商辂传》有这样一段记载:当初,皇帝与皇子相认后把他留在宫中,而皇子的生母纪妃仍然居住西宫。内阁首辅大臣商辂担心有其他变故,就偕同百官上奏疏说:“皇子幼年聪慧,是国家未来的希望。虽说托负万贵妃厚加爱护,而万贵妃也把他当作亲生的一样抚养。但外界都在议论说皇子的生母因病别居,久不得见。应该搬迁住所,让他们母子朝夕相接。当然了,皇子仍然由万贵妃来抚育,这是宗社之幸啊。”于是,纪妃迁入永寿宫。过了一个多月,纪妃病重。商辂又上疏申请说:“如有不测,礼遇一切要从厚。”并请求命司礼太监陪同皇子前往探病。皇帝全部听从了他的要求。

商辂请求要孝宗母子就近居住的奏疏,就收录在《明宪宗实录》中,其中称赞万贵妃抚养孝宗、及请求万妃入住永寿宫的原话是这样说的:“重以贵妃殿下躬亲抚育,保护之勤,恩爱之厚,踰于巳出。凡内外群臣以及都城士庶之门闻之,莫不交口称赞,以为贵妃之贤,近代无比,此诚宗社无疆之福也。但外间皆谓,皇子之母因病另居,久不得见,揆之人情事体诚为未顺。伏望皇上勅令就近居住,皇子仍烦贵妃抚育,俾朝夕之间便于接见,庶得以遂母子之至情,惬众人之公论,不胜幸甚。”

从这两段记载来看,万贵妃并未想要毒死孝宗,因为,孝宗就是由她抚育的!这里的道理很简单:孝宗的生母身份卑微,要立孝宗为太子,交给万贵妃抚养比较名正言顺。等立为太子后再交给周太后抚养。

孝宗本来就由万贵妃抚养,那么万贵妃真要下毒,哪有下不成之理?

而从商辂奏章看,孝宗的生母也不是万贵妃毒死的,因为,孝宗父子相认时,纪氏早已沉疴多时,内阁首辅上奏请求母子相见,说明纪氏已经病入膏肓,再不见就可能见不着了。而纪氏搬进宫内居住了两个月之后才去世。

弘治九年(1496)举进士第,在孝宗朝授刑部主事的武陵人陈洪谟著有《继世纪闻》一书,里面提到宪宗朝的旧事,说万贵妃对孝宗母子都是很好。

我们应该相信陈洪谟这一说法。

据《国榷》记,纪妃临死前一天,万贵妃还亲自去看望过她,“次日,少间,不召医,致大故。”看望过后,第二天才辞世,没有万贵妃毒死纪妃的迹象。

另外,《明宪宗实录》有这样一条记载:“上还宫,忽报云妃薨逝矣。上震悼,辍视朝七日,谥曰恭肃商慎荣靖,葬天寿山西南,凡丧礼皆从厚。弘治初,言者籍籍不已,欲追废妃号籍其家毁其坟,赖今上仁圣卒置不究云。”该记载是说万贵妃病逝后,宪宗给她上谥号,并予厚葬。由于万贵妃任用万安一伙人乱政,到了孝宗朝,大臣要秋后算账,提议废除万贵妃的谥号并毁坏她的坟墓,孝宗制止了。

试想想看,明孝宗乃是一世英主,如若万贵妃真的把他害得九死一生、并毒杀了他的生身之母,则在自己当上了皇帝后,不报复发泄一下,说得过去吗?

所以说,明朝人黑万贵妃,实在黑得太过份了。

为什么要这么黑?

乾隆的猜测是:“众人深嫉万安之假附乱政,遂装饰为无稽之言以归万妃。”

","force_purephv":"0","gnid":"91e690b766bbbe826","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36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7c6fcf46f89107e.png","width":"387"},{"desc":"","height":"30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80bf70eda294acf.jpg","width":"545"},{"desc":"","height":"4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fb1a1a033d1e778.jpg","width":"500"},{"desc":"","height":"72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b803c58158ddf91.jpg","width":"1200"},{"desc":"","height":"40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eb8a321b5988ccd.jpg","width":"563"},{"desc":"","height":"36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0ad4218657e8506.jpg","width":"550"}]}],"original":0,"pat":"art_src_0,sexf,sex4,sexc,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68606853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668856dfcffc34b0063657e759abd6fc","redirect":0,"rptid":"6c12161e13fe4557","s":"t","src":"覃仕勇讲史","tag":[{"clk":"khistory_1:万贵妃","k":"万贵妃","u":""},{"clk":"khistory_1:孝宗","k":"孝宗","u":""},{"clk":"khistory_1:宪宗","k":"宪宗","u":""},{"clk":"khistory_1:张敏","k":"张敏","u":""},{"clk":"khistory_1:明宪宗","k":"明宪宗","u":""},{"clk":"khistory_1:明史","k":"明史","u":""},{"clk":"khistory_1:乾隆","k":"乾隆","u":""}],"title":"《明史》里为何会出现万贵妃性格前后大异现象?乾隆有靠谱的解释

韩很尤3178愕然的愕字是什么意思 -
明巧例17684041441 ______ 1.惊讶:~胎.~异.惊~.错~.闻之~然. 2.古同“谔”,直言不讳.

韩很尤3178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愕然 随机应变 -
明巧例17684041441 ______ 愕然:形容吃惊 例:意外的消息传来,大家都为之~.随机应变:【注音】suí jī yìng biàn 【释义】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随机应变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灵活处理. 【结构】连动式 【近义词】见风使舵、见机行事 【反义词】一成不变、刻舟求剑

韩很尤3178语文老师们,“愕然一惊”这么说对吗?愕然,既然是:惊讶的样子,形容吃惊的意思,那么“愕然一惊”这么说算不算重复? -
明巧例17684041441 ______[答案] 用“恍然大悟”来做个比较.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豁然开朗. 这就没什么问题,因为恍然是修饰大悟的,是程度. 愕然一惊就是:某人特别吃惊的吃了一惊. 所以只能猛然一惊,大吃一惊等等.

韩很尤3178愕然无语的意思是什么 -
明巧例17684041441 ______[答案] 愕然无语,的意思是突然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这是一个比较潮的词语,形容某人讲完话后,另一个人感觉十分惊愕,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不知道LZ是否满意满意的话给个采纳就好了

韩很尤3178古代文言文中"暇'和"愕然.的意思 -
明巧例17684041441 ______ “暇”,一般是闲暇的意思,即为有空,清闲.(也要根据出处分析的) “愕然”即为(因为某事而感到)惊奇(震惊)的样子,有时也掺杂着害怕的情感,用在语句中不译“的样子”.例如:“众人愕然”译为“大家感到惊奇(震惊).”

韩很尤3178“朱文公何以知然”“愕然不受”两个然分别是什么意思?
明巧例17684041441 ______ 第一个然字的意思是“这样”.整句话的意思是 朱文公凭什么知道这样啊.“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此非常儿也⑨.” (选自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 . 愕然的”然“是“形容词词尾,解释为……的样子.

韩很尤3178“偔然”的意思
明巧例17684041441 ______ 愕然,就是遇到什么情况之后表现出来极度惊恐,大惊失色的样子.

韩很尤3178问者愕然是什么意思? -
明巧例17684041441 ______[答案] 问者吃惊

韩很尤3178渺无踪迹、弄喧和愕然什么意思 -
明巧例17684041441 ______ 1. 渺无踪迹:看不到一点踪迹.2. 四面寻找,渺无踪迹.3. 弄喧:弄玄虚,耍花招.4. 《西游记》第六回:“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杆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5. 愕然:惊讶的样子,形容吃惊.意外的消息传来,大家都为之愕然.

韩很尤3178“朱文公何以知然”“愕然不受”两个然分别是什么意思? -
明巧例17684041441 ______[答案] 第一个然字的意思是“这样”.整句话的意思是 朱文公凭什么知道这样啊.“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此非常儿也⑨.” (选自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 . 愕然的”然“是“形容词词尾,解释为……的样子.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