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朝唯一有封地的国公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08

1363年8月,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摆开阵势,经过长达36天的大战,朱元璋的军队逐渐占据优势,然而压垮敌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陈友谅被乱箭射中,从眼睛贯穿头颅。

在鄱阳湖战败之后,陈友谅之子陈理被拥立登基,这年冬天,朱元璋亲自率军攻打陈理,可惜并不顺利。

1364年2月,朱元璋再次率军围攻武昌,陈理选择坚守不出,同时派人突围求援。后来,常遇春在洪山击溃援军并生擒敌将,这就导致陈理唯一的希望被掐灭。

朱元璋派人劝说陈理归降,几天后,陈理口衔玉璧、袒露臂膀,带着百官来到朱元璋营帐投降。随后,朱元璋便率先返回南京,留下常遇春负责彻底平定武昌。

口衔王爵生南京、拒绝啃老驻武昌

3月2日,朱元璋在南京册封陈理为归德侯。次日,即3月3日,朱元璋同时接到两份喜讯,一份是武昌全境平定的前线奏报;另一份是后宫胡氏生下儿子。

朱元璋非常高兴,当即对众人说“这个孩子长大了,要把楚地封给他”,这个出生便幸运的男孩名叫朱桢,他是朱元璋的第六子,母亲是胡充妃。

《明史》记载,“楚昭王桢,太祖第六子。始生时,平武昌报适至,太祖喜曰:子长,以楚封之。”

陈友谅是朱元璋的劲敌,能够以弱胜强,朱元璋的激动心情可想而知,因此当时很多人并没有把朱元璋的话当真。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史称明太祖。

1370年,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是君主羸弱、朝臣强势,但是皇室得不到藩王的屏障保护。因此,朱元璋决定将众位儿子分封为藩王,赏赐封地和军队,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让诸位皇子共同拱卫明朝的江山。

6岁的朱桢果真被封为楚王,封地便是武昌,朱元璋用实际行动表明他是信守诺言的人。因此,从时间上可以说,朱桢是朱元璋册封的第一位藩王。

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朱桢一出生便在罗马,但是他并没有“啃老”,而是选择凭借真刀真枪的本领赢得喝彩声、留名青史。

朱元璋对诸位皇子的教育格外重视,自从登基称帝后,便在皇宫中建设大本堂,这里有丰富的藏书和场馆,朱桢和哥哥们便是在这里读书。

在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特意发布《诏鉴录》,还给朱桢这些藩王御赐《祖训录》,要求他们全部抄写在宫殿的墙壁上,以此对藩王进行教育。

此外,朱元璋是横扫天下的雄主,对军事能力也非常关注,他认为皇子们“宜习劳”,是“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实践者。

在父亲朱元璋的安排下,朱桢穿着麻绳编织的鞋子,绑上裤腿,像普通士卒一样到城外跑步“拉练”,朱元璋为防止皇子们作弊,明确规定徒步走路的距离不能少于全程的三分之一。

《明史》记载,“上以诸子年渐长,宜习勤劳,使不骄惰,命内侍制麻履,凡出城稍远,则令马行其二,步趋其一。”

随着朱桢的年龄增长,朱元璋不定时就要检查他的军事能力,还要让他在演武场上进行实战演练。

在朱元璋的严格要求下,再加上朱桢的天赋和努力,迅速成长为性格稳重、胸有谋略的皇子。

《明史》记载,“(朱桢)天资英睿,有谋略,天性端重。”

时间来到1379年,这年的朱桢刚好15岁,正是婚娶的黄金年龄。在朱元璋的安排下,朱桢迎娶定远侯王弼的女儿,这是洪武年间典型的政治联姻,朱元璋的儿子迎娶明朝初期功臣的女儿。

按照朱元璋的惯性思维,在藩王前往封地之前,他必须要完成三件事,分别是文武教育、基层锻炼、婚娶正妃。

1381年,朱桢已经17岁,按照前面几位皇子的就藩经历来看,朱桢此时应该可以像兄长一样前往封地,却没想到他在就藩之前先干了一件大事。

当时位于五溪的蛮夷部落聚众叛乱,明太祖朱元璋命周德兴前往平叛,而朱桢主动请缨要求随军前往,朱元璋欣然同意,授予朱桢为平叛副将。

此次平叛过程非常顺利,也是朱桢首次在战场上展现军事才华,让朱元璋极为满意,回朝后得到丰厚的赏赐,也为朱桢后来率军征战打下基础。

朱桢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随后便受命就藩武昌,成为明朝首位楚王。

智谋擒贼定天下、威震蛮中慰父心

朱桢带着妻子王氏抵达武昌,见到气势恢宏的楚王府邸。楚王府是朱元璋专门命人建造的,历时九年才竣工,被称为“浓缩版的南京故宫”,朱元璋特意将楚王府邸的正门命名为“镇楚门”,以此时刻提醒朱桢担负的使命。

武昌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是保卫长江中下游的战略要地,朱桢在此担任藩王屏护南京,关键时刻可以北御胡虏、西控巴蜀,是都城南京的战略防线核心点。

年仅17岁的朱桢远离父母和熟悉的皇宫,按照朱元璋“藩王无故不得离开封地”的命令,朱桢要长期在这里生活,朱桢在梅亭山建造“封建亭”,将朱元璋册封楚王的册文制成碑文,竖在这里寄托思念之情。

由于朱桢经常站在亭子遥望南京,因此又修建了“楚望台”,如今仍然是武汉的文化地标景点。

1385年,贵州的铜鼓和思州发生叛乱,朱元璋命朱桢率军前往,征虏将军汤和、江夏侯周德兴同时担任副将辅助朱桢。明军以迅雷之势平定蛮族部落的叛乱,朱桢随后又前往靖州平叛,在这次平乱作战中,朱桢表现非常亮眼。

面对蛮夷部落的叛乱,最难的地方在听说明军远道而来,蛮族部落便会隐匿山野,导致正规军后勤耗费巨大却没有任何收获,有点大炮打蚊子、拳头打棉花的感觉。

楚王朱桢采用擒贼先擒王的策略,明军抵达后不急于作战,而是安营扎寨开始农耕自给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蛮族部落逐渐放松警惕,朱桢突然制定计划抓捕蛮族部落首领,瞬间瓦解反叛的蛮族势力,留下部门士兵继续耕种,直到彻底平定叛乱。

汤和上奏朱元璋,详细禀报朱桢的平叛策略,朱元璋看后连声称赞朱桢,专门发布诏书赞赏朱桢有谋略,夸赞他不愧是朱元璋的儿子。

《明史》记载,“汤和言尔有谋略,真吾子也。”

在随后几年时间里,朱桢经常带兵平叛,其中在1387年,朱元璋命朱桢带着楚地6000名士兵赶赴云南,此战朱桢活捉叛贼首领阿鲁秃。

这里要说明一下,朱元璋为什么会从楚地调动六千兵马,因为朱桢镇守武昌期间训练楚兵,非常强悍,史书用“威震蛮中”形容,朱桢用一年时间就训练出44000多人。

与此同时,朱桢对楚地百姓也施行宽厚激励政策,鼓励百姓积极开垦耕种,甚至凿开山体引水灌溉农田,每年为官府增加4300石的租税收入,朱桢收获楚地百姓的爱戴与歌颂。

从朱桢的种种表现来看,他真的记住朱元璋“勤政爱民”的谆谆教诲,不像朱樉这些让朱元璋头疼费心的藩王。在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设置宗人府,负责掌管皇亲国戚,朱桢因贤明睿智被封为右宗人,足见朱元璋对楚王朱桢的偏爱。

国运忽转父凶凶、如履薄冰儿戚戚

对于明朝初期来说,1392年是改变命运的年份,这年太子朱标突然病逝,明太祖朱元璋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这件事彻底改变明朝的国运。

从1393年开始,朱元璋为朱允炆铺垫登基之路,开始残忍清洗明朝建国勋贵阶层,以凉国公蓝玉为代表的大量公侯爵位被清算,而楚王朱桢的岳父王弼也被牵连,最终被朱元璋赐死。

像王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晋王朱棡的岳父永平侯谢成、周王朱橚的岳父宋国公冯胜,这些人全部因牵涉案情被处死。

明太祖朱元璋这样的举动让勋贵大臣感到如履薄冰,不知何时就会人头落地,楚王朱桢对父亲也感到寒心,但是却不能表现出来,只能谨慎做人,避免被密探抓到把柄。

1397年,古州(今贵州榕江县)的蛮族再次叛乱,朱元璋命朱桢担任统帅,同时安排弟弟朱柏担任副将。然而,朱桢这次却行动迟缓,还以军粮不足的理由延缓进军时间,这件事彻底惹恼朱元璋。

朱元璋降旨斥责朱桢,说“以前你们这些将领东征西伐,朝廷什么时候随军运粮,如今你率军只是原地不动,却想伸手要30万石粮食,心中难道不感到愧疚吗?”

从诏书中可以发现,朱元璋对朱桢的行为是非常生气的,但即便如此还是没能改变朱桢进军缓慢的局面,这次彻底惹怒朱元璋。

朱元璋降诏斥责朱桢,他说“既然你们兄弟不愿亲临战场建立功勋,那就应该率领护卫军和民夫一起修筑铜鼓城。”

接到明太祖的诏书,朱桢反而感到轻松惬意,便留下与将士们共同修筑城池。

《明太祖实录》记载,“敕楚王桢、湘王柏曰:前命尔兄弟帅师征蛮,既不亲临战阵建立功勋,宜各以护卫军、民夫筑铜鼓城。”

楚王惨祸接连来、燕王登基照顾多

楚王朱桢的悲惨日子很快就到来了,长子朱孟熜作为明太祖的孙子,被封为巴陵郡王,在1397年,没想到年仅16岁就突然去世。朱桢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悲痛至极,然而他的正妃王氏也在冬天去世,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朱桢精神错乱。

留给朱桢哀悼亡妻和长子的时间并不多,仅仅半年后,即1398年6月,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驾崩。

按照朱元璋的临终遗诏,皇长孙朱允炆登基称帝,史称建文帝,同时诏令藩王不得回京祭祀,也就是说朱桢只能留在武昌,他登上“楚望台”注视着京师方向,痛哭到昏厥倒地,在场的官员无不被朱桢的孝心感动。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确深谋远虑,他残忍却又完美地为建文帝规划政治格局,确保王朝顺利平稳过渡。想不到的是,建文帝在登基之后不久,便以雷霆之势削藩,虽然朱桢并不在建文帝首批考虑名单中,但是他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结局。

燕王朱棣以“清君侧、诛奸臣、靖国难”为名起兵,明初历经四年的靖难之役就此展开。1402年,朱棣在南京奉天殿登基称帝,仅仅20天之后,楚王朱桢就从武昌赶到南京,朝拜恭贺新君登基。

从朱桢的行动速度足以看出诚意,而同时朱桢又是当时最有实力的藩王,在朱桢管理武昌的20余年间,人丁兴旺、粮饷充裕,建造战船数千艘,购买马匹都是以万为单位。

《明史》记载,“楚国自洪武初立国,四、五十年之间,生齿繁育,粮饷充积。造船以千计,买马以万数。兵强国富,他藩莫及。”

朱桢能够诚意归降祝贺,朱棣非常高兴,因为他迫切需要得到继位正统性的认可。朱棣对朱桢的赏赐也非常丰厚,朱桢每隔数年便会亲自朝拜,比如在1417年还特意送上2000匹战马。

1424年2月,楚王朱桢在武昌去世,终年60岁。明成祖朱棣为他辍朝7天,赐谥号“昭”。从追封的待遇可以发现,朱桢在朱棣心中的地位非常高,在《明太祖实录》中用“恭慎畏事,执守礼法,始终一心”进行评价。

生前选定桑梓地、死后官司上百年

朱桢死后葬在龙泉山,关于这块墓地的归属权问题,在明朝历史上竟然持续长达154年,从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到嘉靖十五年(1536年),几乎占据整个明朝国祚的一半。

朱桢就藩武昌的第二年,他到灵泉山避暑游玩,此地地貌极为奇特,南北两条山脉仿佛两条巨龙横卧,中间形成一片寂静的幽谷。从汉朝时期开始,这里便居住着樊、李、杜、张、沈、曾、董、邹这八个家族,唐朝元代都有名人赞叹此地山川毓秀。

朱桢非常喜欢灵泉山,于是将这里选定为死后墓地,并且强行将居住在这里的八大家族搬迁到其他地方,还将灵泉山改名为龙泉山。八大家族将朱桢的“蛮横”行为告上公堂,一直闹到皇帝那里,但最终这里仍然成为朱桢家族的墓地,因此有“北京有明十三陵,武汉有明九王墓”的说法。

","gnid":"90c778374a56da5cf","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60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f2c09744a0febae.png","width":"911"},{"desc":"","height":"96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e023aa07f0c5c94.jpg","width":"1280"},{"desc":"","height":"35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5d20ae77976545b.jpg","width":"268"},{"desc":"","height":"72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d1cafae4e78bb44.jpg","width":"1401"},{"desc":"","height":"45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e28e3f797dd83d5.jpg","width":"640"},{"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090abb3d208e251.jpg","width":"750"},{"desc":"","height":"228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463f7d36bff671a.jpg","width":"1710"},{"desc":"","height":"106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e3ca6e597132a36.png","width":"1590"},{"desc":"","height":"72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373c872a9c5c4e1.png","width":"1259"},{"desc":"","height":"50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b8746d5981859ca.png","width":"759"},{"desc":"","height":"73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80448a389af3049.png","width":"972"},{"desc":"","height":"63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32eda8fa4af9161.png","width":"808"},{"desc":"","height":"128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04670d4b5754531.jpg","width":"1919"},{"desc":"","height":"57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0b2e303c2ddcd28.png","width":"857"}]}],"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10488712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97e97ccfa313ad9e69dcf5c3865c1ff1","redirect":0,"rptid":"7b70f141d8311ba7","rss_ext":[],"s":"t","src":"探索智士屋","tag":[{"clk":"khistory_1:朱元璋","k":"朱元璋","u":""},{"clk":"khistory_1:藩王","k":"藩王","u":""},{"clk":"khistory_1:明朝","k":"明朝","u":""}],"title":"朱桢:朱元璋第6子,明朝第1位藩王,身上官司相持154年

凌东宁4750明朝魏国公夫人 -
孙郭炉17651313432 ______ 魏国公,“魏”,指国号,即为封地范围.但自唐以降,外姓封爵没有实际封地. 国公,中国古代封爵名,位次郡王,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 历朝封魏国公者,凡78人,其中不知名者3人.

凌东宁4750明朝哪个王封地在衡州
孙郭炉17651313432 ______ 桂王——朱常瀛 公元1621年(天启元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这一年,新皇帝的叔父朱常瀛,也就是神宗皇帝的七儿子已经24岁了.神宗皇帝将他封为桂王,按照明代祖制,他将要到封地衡州府,也就是今天的衡阳就藩.

凌东宁4750明代有哪几位黔国公?他们分别是哪年被封的? -
孙郭炉17651313432 ______ 安陆侯吴 复 洪武十二年封,禄袭同前.十六年十月己亥卒.追...

凌东宁4750清代宗室封爵制度与明代有何不同 -
孙郭炉17651313432 ______ 区别:明朝的诸侯王有封地,有一定的实力,而清朝的王爷只有爵位,没有封地. 1.明朝的封爵 明朝的封爵分宗室和功臣外戚两种. 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 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均视一品; 诸子年十岁,则...

凌东宁4750明朝定国公是什么职务?
孙郭炉17651313432 ______ 爵位,大致和外国的公爵一样. 比王低点、反正很大很大~ 国公 爵位名. 古代五等爵中有“公爵”,位第一. 晋代始有“开国郡公”、“县公”之称,历代沿置不革,北...

凌东宁4750国公指的是公爵吗为什么贞观长歌中,称呼侯君集为潞国 -
孙郭炉17651313432 ______ “国公”就是公爵,是“亲王”和“郡王”以下的第三等爵位. 非皇子、皇孙的文臣、武将,一般最多封国公就到顶了. 如果是武将,封国公后一般就不能亲自带兵出征了,否则再立功劳皇帝是否该封他为郡王呢? 所以那个“大将军”不过是虚衔,称他国公才是对路的. 文臣则不同,封国公后还可以担任实职的大臣,故被称为大人. 修正: 国公不带兵其实是明朝时期的潜规则,唐朝贞观年间的国公依旧可以担任大将军出征. 不过,电视剧里面的称呼很可能不太对头,大约是参照了明朝的一些资料.

凌东宁4750廖永安在明朝地位 -
孙郭炉17651313432 ______ 廖永安(1320年—1365年),字彦敬,巢(今安徽巢湖)人,元末巢湖水军将领,朱元璋麾下早期将领,郧国公.庆国公廖永忠之兄.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廖永安率巢湖水军投靠朱元璋,此后屡立战功.至正十七年(1357年),随...

凌东宁4750有关国公是元顺帝父亲的传说是怎样的?
孙郭炉17651313432 ______ 元顺帝1333年继位,1368年8月,明朝军队逼近北京,他弃城北逃,1370年四月病死于应昌府(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附近),时年51岁,在位36年,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元人谥号“惠宗”.明太祖念他能顺应天命,不拼死固守,遂谥号“顺帝”.传说元顺帝实际上是元明宗落魄时,在西藏萨迦大寺收养的孩子,明宗因觉得此幼子“王气初降”,便带回封地收养.

凌东宁4750明朝亲王封地内官员办公场所叫什么 -
孙郭炉17651313432 ______ 亲王只是清朝的王爷称呼.明朝时称王爷加封地名,如封地在齐地,叫齐王,封地在赵地,叫赵王. 王爷办公的地方叫幕府,官员办公的地方叫衙门.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