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毋论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22

曹魏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采纳尚书陈群提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制度,随后由司马氏逐渐完善,成为了魏晋南北朝代表性的选拔制度,九品官人法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是中国历史上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九品中正制实行以后,士族逐渐垄断高位,日益腐败,寒门则屈沉下僚,难以出头。然而个人的出身本身,并不一定就完全决定个人的才干与造诣,在魏晋之际,如邓艾这样出身寒门的名将,与钟会出身高第的良将皆不罕见。

青龙四年(236年),魏明帝曹叡下诏求贤,“欲得有才智文章,谋虑渊深,料远若近,视昧而察,筹不虚运,策弗徒发,端一小心,清修密静,干干不解,志尚在公者,无限年齿,勿拘贵贱,卿校已上各举一人”。卿校以上,各举一人。时任太尉的司马懿举荐王昶应选。

王昶,字文舒。并州太原晋阳人,即是后来著名的太原王氏。王昶少年时,侍奉同郡名人王凌为兄,出身名门的王昶在曹丕称帝前就已担任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此前担任过曹丕太子文学、中庶子的人还有司马懿。王昶官运一路顺畅,直到曹叡即位以前,他已官任兖州刺史,兄长王凌一样是地方高官。

王昶辅佐过曹丕、曹叡和曹芳三位帝王,为朝廷撰写过《治论》和《兵书》,司马懿掌权后,王昶深得器重!

王昶年少时就很有名气了,与王凌齐名,曹丕时期,王昶做洛阳典农,洛阳杂树荒草多,王昶为百姓做表率,开垦荒地,百姓也效仿他开垦了很多,“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凌年长,昶兄事之。文帝在东宫,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文帝践阼,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时都畿树木成林,昶斫开荒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政绩突出,升任兖州刺史。

王昶

魏明帝曹叡时期,王昶加封扬烈将军,赐关内侯爵。王昶关心朝政,“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厘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于是撰著《治论》,让朝廷借鉴,王昶自幼熟读兵法,于是自己写《兵书》十篇交给朝廷!“著《治论》,略依古制而合于时务者二十余篇,又著《兵书》十余篇,言奇正之用。

青龙四年(236年)太尉司马懿看好王昶,认为他文武双全,品学好,更喜其淡然自守之处事原则,于是司马懿向魏明帝举荐王昶正始元年240年,王昶在徐州任职,封为武观亭侯,迁升征南将军、持节,都督荆州、豫州诸军事。王昶觉得屯兵宛城,离襄阳太远,有情况来不及调动,于是上表把当地政府迁到新野,并开垦农田!“昶以为国有常众,战无常胜;地有常险,守无常势。今屯宛,去襄阳三百里,诸军散屯,船在宣池,有急不足相赴,乃表徙治新野,习水军于二州,广农垦殖,仓谷盈积。

正始十年(249年),高平陵政变,太傅司马懿诛杀曹爽,司马懿问王昶如何治理国家,“太傅司马宣王既诛曹爽,乃奏博问大臣得失。诏书褒赞。因使撰百官考课事,昶以为唐虞虽有黜陟之文,而考课之法不垂。周制冢宰之职,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又无校比之制。由此言之,圣主明于任贤,略举黜陟之体,以委达官之长,而总其统纪,故能否可得而知也。其大指如此。司马懿和皇帝看了以后很满意,下诏褒扬王昶!

嘉平二年(250年),王昶认为:“孙权流放良臣,适庶分争,可乘衅而制吴、蜀;白帝、夷陵之间,黔、巫、秭归、房陵皆在江北,民夷与新城郡接,可袭取也。”于是朝廷派州泰袭取巫州、秭归、房陵,王基攻夷陵,王昶攻江陵。王昶渡水袭击吴军,开凿七条道路进攻逃跑的吴军,同时用弓箭射杀敌人,东吴施绩逃进江陵城,王昶追杀数百人。王昶埋设伏兵,引诱施绩出城,王昶大获全胜,施绩逃跑,王昶缴获敌人物资无数,班师回朝,王昶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封京陵侯。“新城太守州泰袭巫、秭归、房陵,荆州刺史王基诣夷陵,昶诣江陵,两岸引竹为桥,渡水击之。贼奔南岸,凿七道并来攻。于是昶使积弩同时俱发,贼大将施绩夜遁入江陵城,追斩数百级。昶欲引致平地与合战,乃先遣五军案大道发还,使贼望见以喜之,以所获铠马甲首,驰环城以怒之,设伏兵以待之。绩果追军,与战,克之。绩遁走,斩其将钟离茂、许旻,收其甲首旗鼓珍宝器仗,振旅而还。王基、州泰皆有功。于是迁昶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京陵侯。

正元二年(255年)​,王昶抵抗反叛的毌丘俭、文钦有功,被晋升为骠骑将军。甘露元年(256年),诸葛诞举兵,王昶牵制着东吴军队,让他们不能帮助诸葛诞。诸葛诞被杀后,朝廷下诏升王昶至司空,持节,都督诸军,王昶终于成为三公之一!

王浑

王昶著有《戒子文》,被时人称道,载入史册,传颂后世。王昶《戒子文》告诫子侄后辈:“其用财先九族,其施舍务周急,其出入存故老,其议论贵无贬,其尽事尚忠节,其取人务实道,其处事诫骄淫,其贫贱慎无戚,其进退合时宜,其行事加九思”。在他的教诲下,他的长子王浑成长为魏国的良将,晋朝的中流砥柱,名垂青史!甘露四年(259年),王昶去世,谥号穆侯。

王昶是“太原王氏”望族名门人物,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年纪轻轻时就成为名闻遐迩的太原名士。饱受儒学影响的王昶,临高位而重节修,为人为官为事,谦谨礼让!在军事上,王昶是儒将,从戎军旅,屡立战功。在政治上,他成为三公之一司空,位极人臣。

王昶自江陵之战以后,并无显赫战绩,连年得到晋升跟王昶的门第有很大关系,要称得上一流或有些勉强,但他的儿子王浑是日后灭吴的名将。

","gnid":"998d589c84340e2ce","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38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28b060bf4bc0948.jpg","width":"268"},{"desc":"","height":"55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93eb0fbafa2fc93.jpg","width":"390"}]}],"original":0,"pat":"art_src_1,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8118257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8e43869d7e9e8efea42d4b42e19c1b6e","redirect":0,"rptid":"0669412f127e3519","rss_ext":[],"s":"t","src":"众播体育","tag":[{"clk":"khistory_1:诸葛诞","k":"诸葛诞","u":""},{"clk":"khistory_1:司马懿","k":"司马懿","u":""},{"clk":"khistory_1:魏明帝","k":"魏明帝","u":""},{"clk":"khistory_1:曹丕","k":"曹丕","u":""}],"title":"王昶在曹丕为帝时亲自开垦劝勉百姓,曾打败东吴,平灭毌丘俭

仲关强4271...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 -
冯任洋13032576340 ______[答案] (1)依据材料“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等可知变化是:由重视门阀族第到...

仲关强4271“毋忘与勿忘”该如何区分呢?
冯任洋13032576340 ______ “毋忘”与“勿忘”的辨析如下: “毋”与“勿”都是文言词,意思相近,都表示禁止、不要的意思.现代书面语用“勿”较多,“毋”也偶尔用到. “毋”与“勿”的区别主要在语意的轻重上.一般来讲,“毋”较轻,偏重于提醒;“勿”较重,偏重于禁止.

仲关强4271勿和毋有何区别?"勿"和"毋"有何区别?
冯任洋13032576340 ______ 勿 wù(ㄨˋ) [1]副词,不,不要:请~动手.~谓言之不预(不要说没有预先说过). ------〖词性与应用〗------- 勿 wù 【名】 [1](象形.据甲骨文,像一树旗.右边是柄,左...

仲关强42711、《法律答问》中有这样两段记载:“甲盗,赃值千钱,乙知其盗,受分赃...
冯任洋13032576340 ______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应侯闻,曰:「五帝三代之事,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困我而夺我位乎?」使人召蔡泽.蔡泽入,则揖应.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夫人生百体坚强,手足便利,耳目聪明而心圣智,岂非士之原与?」应侯曰:「然.」……《史记 范雎蔡泽列传》 你曾经公开说,要代替我做秦国的宰相.难道没有这样说过吗?(这句的解释,参阅了杨树达的《词诠》p150).

仲关强4271论出土战国文献中"勿"和"毋"的区别 -
冯任洋13032576340 ______ 勿”和“毋”虽然基本意义相同. 但有两点区别: 一是声调不同,“毋”是阳平,“勿”是去声. 二是否定语气有轻重不同,“毋”表示“不要”,带有劝勉 口气缓和,如“毋庸讳言”“宁缺毋滥”;“勿”表示“不要”,带有强制意味,口...

仲关强4271表达讨论的词语 -
冯任洋13032576340 ______ 存而不论】: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存而不议】: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都俞吁咈】:皆为古汉语叹词.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