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汉代钩镶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8-23


武器是人类最有创意也是最不可理喻的发明,一般来讲都是用来攻击的工具,但在战争当中,武器也常常被用来威慑与防御。 古代的“防御性器具”多指盔甲与盾一类的用来在武力冲突中阻挡外来攻击,抵挡冷兵器,保护身体的器具。防御性器具之间的不同除了材质之外就是它们的使用方法与作用部位不同,其共同点在于都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击伤敌人,更好的保护自己,今天本文将基本上按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来谈谈古代“防御性器具”的发展。

一、古代甲胄的发展

古代“防御性器具”主要有两种,一类是贴身穿在士兵身上的,或用来遮护战马的盔铠与马甲;另一类是士兵们用手持握的盾牌,用来抵挡敌人所用的格斗兵器,特别是具有较远射程像箭一类的,最早的防护装具,能够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晚期。

1、传闻中甲的起源

相传甲是由夏朝的杼发明的。《世本》云:“杼作甲”、“杼作矛”。杼最初发明甲是为了帮助他的父亲攻打东夷,中兴夏朝,因为东夷人的弓箭非常厉害,他发明用兽皮制作成甲,穿上兽皮的士兵们不再畏惧弓箭,战斗力大大增强,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 商周的皮质护甲与青铜头盔

铠甲起源于原始社会时用藤条、木、皮革等原料编制的简易的护体装具。中国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甲胄(头盔)实物来自商代,在《周易》中,有这么一句话:“康侯用锡马番庶,昼日三接。”其中,锡马的意思就是给马穿战甲。但是至今在商代的考古发现中并未发现可供当时人们穿着的护甲,现在最多人支持也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观点是认为商朝人当时主要使用的是青铜头盔与皮质护甲的搭配。一些学者们推测那些伴随着武器出土于商朝墓葬中的青铜泡,就是用来缝在皮甲或者盾牌上来增强战斗力的。

  • 铁质铠甲的出现

铁质铠甲出现的真正时期是战国,春秋战国时代,战时连年不断,“兵戈乱浮云”促使防卫器具进一步发展完善,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冶炼金属的能力大大提高,这些都促进了这一时期防护装具中皮甲的主要位置让位给质料更加坚硬的金属铠甲了。

春秋战国是一个诸侯争霸,群雄乱战的时代,连绵不断的大小战争使得这一时期军事装备的革新速度加快,特别是冶铁技术被发明后。铁质工具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甲胄主要有皮甲、青铜甲和铁甲三种。

《吕氏春秋》有言:“赵氏攻中山,衣铁甲操铁杖以战。”

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战争中已经出现铁铠甲了。于1965年出土于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的,一件由八片铁制甲片编制而成的铁兜鍪也证明了这一点,该铁兜鍪由八片铁制甲片编制而成,能够严密的包裹住整个头部。铁制兜鍪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甲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汉代“玄甲”的进步

西汉的铁甲,亦称“玄甲”,由于汉武帝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来抗击匈奴,促使了武器与防护装备的发展,也使铁铠的样式开始由先前的单片式札甲发展为甲片精密细致排列的鱼鳞甲。

汉代班固的《封燕然铭》一书中写到:“玄甲耀日,朱旗绛天”,因铁色黑,汉代常用“玄甲”来代指铁甲,其专门用于保护颈部的被称为“盆领”,保护臀部的被称为“钎”。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是西汉的,1968年河北省满城一号墓中出土了重量为16.85公斤的铁领铠甲,此甲由身甲、筒袖和裙状垂缘三部分组成,无领,对开襟,以织锦包边,皮革和丝绢为衬里。

东汉时,炼钢技术提高,铁铠质量也有所提高,出现了百炼钢甲片编缀的钢甲。《太平御览》记载,蜀汉时期诸葛亮曾“敕作部皆作五折钢销”,这种钢甲极为重视遮护上身上臂,被称作是“诸葛筩袖铠”,这种甲后来发展为军队的主要装备。

3、隋唐时期流行“明光铠”

明光铠其实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当时与明光铠并列的还有两当铠,其中,明光铠在胸、背部分别由两片近乎椭圆形的护组成,这种护很像当时的镜子,特别是在太阳光照之下似有明光闪烁,故而得名。由于明光铠的防护性能较好,到隋朝便取代了两当铠,成为了当时骑兵装备铁铠的主要类型。

唐代防御性器具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显著变化,其一是马铠在军队装备中逐渐减少,人披甲仅被作为皇室贵族仪仗队中的点缀物,其二是可供步兵使用的“步兵甲”逐渐盛行起来。《唐六典》中还提到了包括明光铠,细鳞甲,步兵甲,锁子甲在内的共十三种铠甲。

4、盔甲的巅峰-宋朝札甲

宋代的铠甲制造达到了我国古代的巅峰,这一时期的铁甲制作十分精良,其坚硬度与强度都是这之前所不曾有的,史载称:“戎具精劲,近古未有”。宋代札甲制作工艺的精良之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锻造工艺与样式,宋甲的锻造供工艺受到吐蕃的影响,开始出现了冷锻法,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宋代的钢札甲也十分普遍。再来说说札甲的样式,一般为前开样式,用锦缎包边,在肩臂结合处出现了兽吞状护肩,在胸腔部位,则用束腰和抱肚将甲身紧紧扎束在腰间以方便活动。

其次是宋札甲的重量,据《宋史》载:“缘甲之式有四等,甲叶千八百二十五,…,每叶重钱六分。”据复原与计算可知,一套宋代步兵札甲约重29.8公斤,可见其甲片数量之多与防护功能之强。

二、盾牌的演进

盾是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的另一种防御性器具。盾又被古人成为“干”是一种“主卫而不主刺”的防卫武器,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盾牌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木牌、藤牌、革牌、铁牌等。

1、古代护盾的滥觞

商代已用盾,从金文上看,当时的盾牌形状略似“中”字型。殷墟中出土过整体高约80厘米的商代晚期的木盾遗址,该盾正面向外弯曲,背后还装有木棍来充当把手。到了周朝时,盾的种类增加,《周礼·司兵》中记载:“司兵,掌五兵、五盾”,这包括战车上使用的车盾、步兵使用的布盾,以及藩盾,舞盾等等。

2、汉代亮点之盾法与“钩镶”的出现

汉代盾法昌明,不但可以用来自卫,还可以用来攻击敌人。刘熙所撰的《释名》中解释道:“盾也,跪其後,避刃以隐遁也。”,汉代刘胜墓中出土过一面双弧盾,材质与形状大致与战国时一致,盾后安装有支架,可以躲在盾后以避敌人的远程利剑。

在东汉画像砖里的一副比武图中还出现了一种被称为“钩镶”的盾牌,这种盾牌的形状更加接近于长方形或长梯形,中间凸起,上下两端都有延展出来的长钩,在盾体中心树立有一根尖峰,钩镶的钩可以用来锁扣戈戟类武器的末端,中间的尖峰可以进行推刺,可以说,盾的用途在汉代得到了拓展。

3、唐宋盾的更名

唐改代称盾为“彭排”,据《唐六典》记载,盾牌有膝牌、团牌、漆牌、木牌、联木牌、皮牌六种形制。从现存的唐代壁画上看,唐代骑兵使用的是一种体型较小的圆形盾,后系有绑带,冲锋时可以套在手臂上,步兵使用的盾牌则接近于长五边形。

宋代时,正式称盾为“牌”,此时已进入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代,但盾牌仍是军队中的主要防护武器。宋代盾牌的形制不同,小盾专为马战与步战所用又称旁牌,大盾可供攻城之用又名立牌,如在《宋史·赵赞传》中有:“世宗移兵趋濠,以牛革蒙大盾攻城”。《武经总要》中记载旁牌为木质五边形,背后装有木棍,步兵在使用旁牌时,可将其支在地上掩蔽身体。

4、明代集坚韧与轻便的“藤牌”

明代中叶,轻便坚韧的藤牌开始传入内地,明代火枪与炮虽然已经颇具威力,但盾牌在仍能发挥其作用,并很快成为步兵的主要装备之一,明代大将戚继光极其重视也擅长对藤牌的使用,他在作战时指挥步兵“二牌并列,狼筅各跟一牌,以防拿牌人身后。”盾牌自身的轻便加上这种阵法十分科学严密,二者相互配合,屡次在抗倭战争中大显神威。

5、盾牌的没落

清代盾牌基本上承袭明制,天下平定之后,八旗子弟迅速堕落,大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更是将整个国家与正处于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西方隔绝开来,在西方列强手持火枪入关之时,与之相抗衡的是身穿虎衣,手持藤牌的清兵,顾名思义,曾经雄霸一时的盾兵最终只能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三、总结

通过上文对我国古代不同朝代“防御性器具”的描写,我们大致了解了其发展过程,即从简单的皮质护具逐渐向做工复杂,材质坚硬的铁制护具过渡,不论是在材质还是在形状上的每一次变化,都体现出了古人对兵器认识的进步,与向着有效的击伤敌人,更好的保护自己的防护目的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古代军事》

2、《中国历代军事通览》

3、《古代兵勇》

","gnid":"9dbc6bad20f73dab9","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97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708b27b7f494f2d.jpg","width":"1286"},{"desc":"","height":"10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e8c238f4aecf6ac.jpg","width":"750"},{"desc":"","height":"89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868a4e92cd0cc65.jpg","width":"1080"},{"desc":"","height":"3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bf8a49f8b5047e6.jpg","width":"643"},{"desc":"","height":"76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17de655066e0a66.jpg","width":"1024"},{"desc":"","height":"79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795b00e2925c04d.jpg","width":"1273"}]}],"original":0,"pat":"art_src_0,sexf,sex4,sexc,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8243852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36193d204ad9bf7cf8fb1744016d53e0","redirect":0,"rptid":"30f1f8a36ffda988","rss_ext":[],"s":"t","src":"脑洞记","tag":[{"clk":"kmilitery_1:唐六典","k":"唐六典","u":""},{"clk":"kmilitery_1:古代","k":"古代","u":""}],"title":"有效的击伤敌人、更好的保护自己,探析古代“防御性器具”的发展

简晓李3779汉朝钩弋夫人与汉武帝相差几岁 -
於盾温17882802433 ______ 公元前95年,年已61岁汉武帝出巡燕赵之间.一天,汉武帝的一位随从向他禀告说,东光县赵霞庄(今属河北省阜城县,此庄久废)有位奇女子,年仅15,貌若天仙,体如凝脂,而双拳紧握,至今不能伸展,称为拳女. 汉武帝一听,颇感奇异...

简晓李3779铜镶金代勾是啥东西,值多少钱? -
於盾温17882802433 ______ 不是铜镶金 工艺是错金 汉代的 几万不等

简晓李3779钩连云纹最早出现在那个朝代 -
於盾温17882802433 ______ 新石器时代,玉器作为祭祀苍天的礼器(学术界另有一种为鬼神食物的观点),汉代玉器已经从早期的祭祀之用,变为礼仪、丧葬和装饰的功能,到清代已演变为多种用途,而饰品颇多.汉代玉器除素面玉壁,玉璧上纹饰、布局更加多样化,璧面饰有乳钉纹、卧蚕纹、勾连云纹、云纹、谷纹等,且线条琢刻流畅,刚劲有力,有的璧面上分为几部分饰有不同图案,更有一种则在璧的外廓镂雕龙凤、螭龙、吉祥文字等图案,即出廓璧.

简晓李3779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 -
於盾温17882802433 ______[答案] 从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这种演变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其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

简晓李3779汉武帝晚年宠爱的钩弋夫人所生之子名为 刘X陵?(弗吗)是被称为汉X帝? -
於盾温17882802433 ______ 刘弗陵.称汉昭帝(前94年-前74年),原名刘弗陵,即位后以难避讳的缘故更名刘弗,“弗”字避讳“不”.刘弗陵(公元前94年-前74年),汉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

简晓李3779汉朝时期的男子头上的配饰叫什么 -
於盾温17882802433 ______ 一字巾:又名太极巾,其形为一带,端头有木扣或玉扣,扣子一般刻有太极八封图形,所以叫一字巾或太极巾.也有学者认为叫幅巾的.据说是山居道士缠发之法,以丝织幅带裹发,以防山野树枝缠住.其实这种幅巾,应该叫网巾,是一种先从...

简晓李3779汉代刺绣针法有哪些 -
於盾温17882802433 ______ 战国时期的刺绣已很精美,这时期的刺绣用的都是辫子绣针法,也称辫子绣,锁绣.湖北江陵马山硅厂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绣品,有对凤、对龙纹绣、飞凤纹绣、龙凤虎纹绣禅衣等,都是用辫子股施绣而成,并且不加画填彩,这标志此时的刺绣...

简晓李3779简述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分布地区,题材范围和艺术特色. -
於盾温17882802433 ______[答案] 画像砖出现于战国晚期,盛行于两汉,多见于宫室建筑和墓室中,也有的刻于石碑、石阙、门楣、棺椁等处.汉代的画像砖,在四川、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等地有大量的出土.其中以四川的画像砖最有特色.画像砖画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劳动生...

简晓李3779古代玉佩名称 -
於盾温17882802433 ______ 衔尾盘龙玉佩、鹦鹉竹节佩、双鱼佩

简晓李3779古代攻城守城都有哪些器械? -
於盾温17882802433 ______ 中国古代十大攻守利器:1.木牛流马 2.塞门刀车 3.洞屋车 4.四马战车 5.虎车 6.炮车 7.云梯车 8.巢车 9.攻城战车 10.床弩 NO.1 木牛流马《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描述,说这种运输工具“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