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碧透的意思在沁园春里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8-24

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爆发。湖南长沙的工人、学生纷纷挺身而出进行声援,湖南韶山也成立了二十多个“雪耻团”,以农会的形式展开斗争。

此时,正在家中养病的毛主席率领当地的农民进行了一场“平粜阻禁”运动。最终,这件事惹怒了大地主成胥生,他一纸诉状告到了军阀赵恒惕处。

赵恒惕下令,展开了一场针对毛主席的搜捕行动。为了避风头,组织上就安排毛主席南下广州,去创办农运讲习所。

1925年8月,毛主席乘车南行,经过长沙橘子洲时,他专门下车到岛上欣赏秋天的景色,后来就写下了这一首著名的词——《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赏析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创作这首词之前,毛主席因与陈独秀的意见相左,其实并不算得志。再加上患有严重的胃病,又遇到军阀赵恒惕的追捕,按理说他的情绪应该十分低落、焦虑。

但是我们从这首词当中,却半点也见不到毛主席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倒觉得这首词写得笔墨从容、眼界阔大、壮志凌云,体现出了一代伟人在青年时代风发的意气。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毛主席在经历了人生的低谷与逆流时,仍然保持着这份自信与从容呢?答案就在他写的这一首词当中。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开篇的三句话,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时间、地点。那是1925年8月的下旬,秋风初起的季节,地点在橘子洲。

后文中有交代,那里是毛主席少年时代经常与同学们去游泳的地方。三句当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湘江北去”一句。

宋代豪放词宗苏轼曾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明代第一才子杨慎作《临江仙》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由此可见,中国词人习惯以“江水东流”描写在壮阔的历史波澜中不断涌现的英雄人物。毛主席《沁园春·长沙》里的“湘水”虽然是“北去”的,但是意境与“东流”却是相仿的。

毛主席出生于清末的1893年,从他出生往前算53年,正是清朝道光二十年,向下算到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为止,当中的七十二年时间,中国遭遇了一场惊天巨变。

由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给沉睡的东方巨龙带来了一场浩劫。战争带来的饥荒与疾病传播,导致这个东方第一大的人口由41281万锐减35572万。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毛主席正在长沙读书。当时他和他的同学们,都因为受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感召,参加到后来的各类运动当中。

1918年,毛主席有很多同学去了法国去勤工俭学,只有他一个人留在国内做农民调查。后来他参加了共产党,进入了中央核心领导层,组织、领导了多起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数年后,那些出国的同学里面有一部分人也回到中国参加了革命,但是由于分工的不同,他们彼此天各一方,不能并肩作战。

此时还能站在长沙橘子洲头的,就只剩下毛主席一个人了。八月湘江的江岸上,从江面上吹来的风是寒冷刺骨的。

这一切既象征着革命形势的严峻,又代表毛主席当时正陷入一种孤立无援的艰难处境。但是在这种时刻,他的心情却表现得十分愉悦。因为他极目之处,正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后不久,全国各省份都建立起了党组织,吸引到的党员呈几何级数增长。

马克思主义如同雨后的春笋,正在华夏大地上遍地发芽、迅速地生长。越来越多的工人、学生和农民,都参加到革命的队伍之中。

更让人高兴的是,为了实现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国民党与共产党进行了“国共第一次合作”。这一切都象征着红色的力量正在增强,所以说是“万山红遍”。

至于军阀赵恒惕对毛主席个人的追捕,和整体革命形势的上扬比起来,只不过只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罢了。

那个时候,国内的有识之士纷纷投入到这场拯救国家、民族危亡的运动中来。“百舸争流”以下四句,就是说当时国人曾经想出的很多种办法,试图让中国再一次强大。

有人提出“实业救国”的理念,希望通过提升国家经济实力,让中国再次强大起来;有人提出了“教育救国”的构想,想要通过教书育人,让国家完成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渡。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农业救国”、“科学救国”以及“文学救国”等各种各样的提法。这些救国的思想,就如同八月湘江上争渡的一千艘帆船。

他们当中,有一部分就是老鹰翱翔在长空之上;另一些,则像是鱼儿潜行在水底。世间一万种物类,都在这个布满严霜的秋季活跃起来了。

词上阕末尾三句的“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就颇有一些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味道了。

词下阕回忆往事,“恰同学少年”以下四句,是毛主席在回顾自己的学生时代。当初毛主席在长沙、北京两地求学时,认识了很多有志向的好友。

如蔡和森,又如罗章龙、萧子升等等。他们曾经一起发起过“新民学会”,在课余关起门来研究马克思的哲学,共同探讨如何拯救中国。

后来他们去了北京,寄住在老师杨昌济家中。杨昌济非常看重他们的才华,还写信对自己的朋友提到,中国的未来就在这两个年轻人身上了。

而毛主席他们那一帮学生,当时正处于少年时期,初生牛犊不怕虎,讲话的口气很大。怎么个大法呢?毛主席用了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挥斥方遒。

“挥斥”是一个书面语,词典是解释说,它是形容一个 “意气”奔放。《庄子·田子方》中有“挥斥八极”的说法,郭象作注说:“挥斥,犹纵放也。”即指不加约束,自由地释放自己的性情。

遒,就是遒劲的意思。因此“挥斥方遒”的意思是说:当时他的这些同学,正值青春少年,任性放肆、性情不受约束得厉害。怎么个厉害法呢?厉害到敢于说大话,敢于批评当权者。

于是“指点江山”,对执政者的能力任意批评;“激扬文字”,不但私底下要议论,还要写激愤的文章,把它们登到报纸上让所有人都看到。

而毛主席和他的这些同学,当时议论国家大事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粪土当年万户侯”。年轻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是要把军阀、权贵看成粪土一般。

多年以后,毛主席与他的同学们早已经天各一方,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了。但是他自己当年的那一片赤子之心与万丈豪情,却依旧未改。

因此毛主席要在词的最后,以一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重新来勾起他和同学们对那个“挥斥方遒”的时代的回忆。

结语

1925年的秋天,对于毛主席和共产党来说其实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的夏季,毛主席的家乡韶山遇到了旱灾。

地里粮食颗粒无收,官仓里没有粮食,地主有粮却故意囤起来卖高价。当地有一个叫成胥生的大地主打算悄悄把自己囤的粮食运到外地,结果被农民发现。

于是毛主席组织农民,一边上门找成胥生谈判,一边派人拦截下他准备外运的粮食,最后成功逼迫地主平价出售粮食给饥民,毛主席也因为这个原因被地方军阀通缉。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亲共的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暗杀,这件事情事实上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埋下了伏笔。

但是当时仍然没有人能预判到,蒋介石会在短短两年中迅速上位,并光速背叛革命。所以毛主席在1925年8月下旬创作这首词时,对革命的前途还是非常乐观的。

等到1963年《毛主席诗词》出版之前,中国已经解放了十四年,但是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的任务,还远远没有达成。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毛主席选择把他在1925年他作的这首《沁园春·长沙》放在诗集的开篇,这是在告诉大家,也是他革命初心的来源。

希望世世代代的中国年轻人,都能够有毛主席当年一样的宏图大志。同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无论面对顺境、逆境,一定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与永远不变的“赤子丹心”。

  • 参考资料:
  1. 《毛泽东诗词全编笺译》,作者:徐四海,东方出版社,2017.2;
  2. 《毛泽东诗词鉴赏》,作者:田秉锷,上海三联书店,2012.9;
  3. 《《沁园春·长沙》:《毛主席诗词》的开篇之作》——《团结报》2020.08.20;
  4.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主席词《沁园春·长沙》的历史内涵》——《华北电业》2021.07.25;
","gnid":"9a3755cfb232740be","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4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9fb7729aa7675a8.jpg","width":"600"},{"desc":"","height":"4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90f9588d205c64d.jpg","width":"600"},{"desc":"","height":"4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1a0a8ff40dd2e78.jpg","width":"600"},{"desc":"","height":"4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3bf55cb95228fff.jpg","width":"600"},{"desc":"","height":"4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3b90717ca66ca49.jpg","width":"600"},{"desc":"","height":"4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3452ebdae80a5ab.jpg","width":"600"},{"desc":"","height":"4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f4da540853977bf.jpg","width":"600"},{"desc":"","height":"4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a41f2a5d3a48309.jpg","width":"600"},{"desc":"","height":"4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6986b5ab326a75a.jpg","width":"600"}]}],"original":"1","pat":"zzc,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02914437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7cdfdb82d6ce1cd24ca699dff8444fc9","redirect":0,"rptid":"d873e64570a45f94","rss_ext":[],"s":"t","src":"执笔读春秋","tag":[],"title":"《毛主席诗词》的开篇之作,写出了最美的秋天,磅礴大气壮美无比

华倪彩3779《沁园春 长沙》配套150的答案.急!!!快!!!快的在加分!!! -
曹肩居18169981924 ______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华倪彩3779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和"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象征意义. -
曹肩居18169981924 ______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大概是指革命的火种播撒遍地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指青年人争相奋进,朝气蓬勃

华倪彩3779葱宠碧透什么意思 -
曹肩居18169981924 ______ 改为比喻句: 树木葱葱像是戴上一顶大绿帽. 分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树木的绿叶当做绿帽.

华倪彩3779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的象征意义 -
曹肩居18169981924 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 远处山峰层层叠叠,枫林披覆,一片火红,脚下江水悠悠,碧绿清澈;江面白帆点点,万船竟发,岸边浅水,鱼群倏然而来,猝然而去;天空一碧如洗,白云悠悠,雄鹰舒展健捷的翅膀,划过蓝天,击穿白云. 由此我们可以...

华倪彩3779《沁园春·长沙》和《再别康桥》在题材,艺术特色上有什么区别 -
曹肩居18169981924 ______ 《再别康桥》和《沁园春·长沙》都是写秋日故地重游、都是即景抒情、抒情都比较自然真挚.《沁园春·长沙》的形式是一种旧体裁——“沁园春”,但就的表达内容的方法而言却又是不同于古人的方法.《沁园春·长沙》中表现的情怀来看...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