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赠李白杜甫二年客东都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27

张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李白,忧国忧民奔波操劳的诗圣杜甫,这一对人杰足以扛起唐诗界的半壁江山。

在历史上,李白和杜甫其实私交甚笃,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小伙伴,他同样也是一位名留后世的诗人——高适。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晚年的杜甫回忆起当年,字里行间依然是豪情满腹,肝胆相连。

可谁能想到,曾经一起“看遍世间繁华”的高适与李白,最后却形同陌路,恩断义绝。

高适、杜甫与李白

高适的名声也许没有李白杜甫那么响亮,但他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官三代”。

高适的家乡是如今的河北景县,家世一度十分显赫,其祖父在唐高宗时曾生擒突厥车鼻可汗,官至陇右道持节大总管,安东都护,其父亲曾任韶州长史。

但高适却没能享受到当“官三代”的快乐,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道中落的他一度沦落到要外出乞讨,青年之后,就不得不自己千里迢迢前往长安求取仕途。

满腔壮志的高适原本想着自己能“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可没想到,当时的唐王朝已经逐渐腐化,“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名主。”属于理想青年的时代过去了,他不得不和无数“京漂”一样,失意地离开了长安,以农耕垂钓为生。

想到了祖辈的戎马生涯,几年之后,高适北上燕地从军,本想在军旅之中一展平生之志,结果没想到人微言轻的自己还是没能在军中有所建树,不得已“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此后高适又去京师应试,但依然未能博取功名,年近四十,穷困潦倒,可谓郁郁不得志。

杜甫同样是一个“官三代”,其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县令,其父亲为兖州司马,在父辈荫蔽下的杜甫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幼好学,天赋异禀,“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文艺青年杜甫的青年时期基本是在漫游天下中度过的,仗义疏财的他很快便结交了很多贤才。

虽然杜甫也曾前往长安应举,但同样没有结果。

开元二十七、二十八年,失意的高适前往山东散心,在汶阳与正在漫游齐赵的杜甫相遇,二人一见如故,自此成为莫逆之交。

诗仙李白虽然纵情山水,但实际上一直都心系天下,希望能走上朝堂一展抱负。

但一度被玄宗召见入朝的李白却亲眼见识了庙堂宫廷中的腐朽黑暗。备受皇帝恩宠的太监高力士因为一次李白让他为其脱靴而怀恨在心,遂进谗言诋毁,令玄宗对李白日渐怀疑。

不为朝堂所容的李白,带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满腔悲愤被赐金还山。

虽然一时失意,但浪漫的李白很快便振奋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整装再出发。

在东都洛阳,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会面发生了,失意放归的李白遇到了漫游天下的杜甫,文学史的青月与耀阳在这里结下了不解的友谊。

两人相见时,李白已天下闻名,而杜甫还只是在“翰墨场”初露头角的一介布衣,但这并不妨碍两人结为知己。

相见恨晚的两人没能在洛阳长待,依依惜别时,“迷弟”杜甫专门写作了《赠李白》以记录两人的初次相识: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买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在诗中,杜甫提到了梁宋之游的约定,正是在这里,李白遇到了杜甫的朋友高适,三人携手共游,书写了一段饮酒赋诗,怀古论今的佳话。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杜甫也许是一个理想的诗友,但还不完全是个理想的酒友,年龄相仿的高适在这方面和李白更合拍。

从开封到商丘,三人一路吹牛喝酒,且歌且吟,无话不谈,好不快活。他们呼鹰逐兔于孟诸,饮酒赋诗于琴台,李白特地作诗一首,描写他们的这一场“自驾游”。

诗中写到,他们在这里“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锦衣游猎,好不快活。

在把野味一扫而空后,他们在穹庐之下燃起炊烟,吃吃喝喝之余,还请来美女歌舞,三人“留欢不知疲,清晓方来旋”。

相似的人生境遇让他们聚在一起,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纵情游乐之后,三人依依惜别。

没想到这一别,李白和高适这一对在苦难中穷游的朋友,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在时间的面前,再雄伟的高山也会被摧倒,再强大的王朝也将化为尘埃,再真挚的友人,也会在时间的十字路口分道扬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谁都没有想到,在李白、杜甫和高适的梁宋三人游十年之后,原本看起来繁盛至极的唐王朝,居然在一场边关叛乱中不堪一击,乱世就这样猝不及防的到来了。

“安史之乱”的爆发,本身就是唐朝上层日益腐朽,矛盾激化的结果。

唐玄宗后期,军备废弛,朝廷不得不对边关将领和军阀加以笼络。皇帝最宠信的将领安禄山因与宰相杨国忠争权,不惜举兵叛乱,唐朝的军队由于一系列错误指挥而一溃千里,玄宗甚至从长安仓皇出逃而流落四川。

时代巨浪之下,三位好友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高适投奔了老皇帝玄宗,杜甫投奔了新皇帝肃宗,李白则投奔了永王李璘。

乱起之时,高适正在镇守潼关的将领哥舒翰的手下当差。眼看唐军就要打败仗,他赶快回到了长安,并在玄宗弃城跑路的时候,跟着众大臣一路小跑追上了玄宗。

由于哥舒翰之前的引荐,高适本来就在皇帝面前留下了好印象,随着一路上高适对玄宗不断献计献策,他逐渐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走上了官场的快车道。

而李白的人生道路则完全不同。在与高适分别后,他依然到处周游,逍遥自在。听说乱军四起,天子出奔后,李白为了避祸便隐居庐山,闭门不出。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玄宗为了平叛打算把自己的儿子们派到地方去招兵买马,各自为战,这个想法遭到了高适的激烈反对,但他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

事实证明,玄宗又下了一招昏棋,被派往南方的永王李璘在积蓄力量后果然起了叛逆之心。永王在招兵买马的时候,听说了李白的盛名,便再三派人加以邀请。

动乱之中,已经五十多岁的李白想起了自己定国安邦的理想,收到永王的邀请不由心潮澎湃,以为自己遇到了明主,便兴冲冲地收拾行囊出发了。

一辈子寄情于山水的李白并没有“官三代”高适那样的政治头脑,一点也没看出来自己已经一脚踩进了泥坑,还意气风发地写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写下了自己在永王军中的所见所闻,谁想到这之后就成为了他“从逆”的“罪证”。

永王李璘的叛乱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高适的先见之明,他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参与平叛,永王的军队很快就分崩离析了。

在乱军中侥幸逃脱的李白本想返回庐山,可没想到半路上就被以叛军之名逮捕入狱。

高适和李白就这样阴差阳错间站在了对立面,一个成为了高官,一个沦为了阶下囚。

李白被困在高墙之中,悲愤交加、冤屈无比,本想一展抱负的他没想到就这样成为了“反贼”,甚至还面临着生命危险。

他想起深得皇帝信任并担任讨伐永王璘军统帅的高适,希望他能看在他们早年同游梁宋的情谊,伸以援手。

他特地给高适写信,信中夸奖高适“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将高适比作张良一般的人物,不无奉承之意。

最后还为自己辩白到:“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一方面为自己感到冤屈,另一方面则为自己与昔日友人如今天差地别的境遇感到伤心。

管鲍久已死, 何人继其踪?

收到李白求救信的高适却并没有什么实际动作,这深深地伤了李白的心,从此之后,两人彻底恩断义绝。

爱才的崔涣和李白的老相识宋若思同样在当时身居高位,他们两人将李白从狱中救出,但李白却没能完全摆脱“反贼”的帽子,不久后被流放夜郎。

李白虽然得以逃脱大狱,但他却深深为高适的不作为感到寒心,并刻意地删去了有关两人交际的诗集。

他在晚期的诗歌中,不无对这段失落感情的感叹:

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猛虎落陷穽,壮士时屈厄。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他为友人陌路感到伤心,也为人心之善变感到悲愤。

但高适真的就像李白想的那样冷血无情吗?恐怕未必。

深谙官场之道的高适知道,如果他真的回应了李白的求救,反而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高适虽然看起来位高权重,但他当时所处的位置是平叛的统帅,而李白当时的身份则是“从逆”的反贼。

两人的交情应该并非什么秘密,如果此时高适亲自下场救援,这明显属于走后门的行为一下子就会让本来并非是重要人物的李白成为众矢之的。

究竟哪个“反贼”,能让平叛的主帅都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果朝廷起了这样的疑心,别说李白的性命,恐怕高适的位置也难以保全。

事实上,为李白多方美言的崔涣本已身居宰相,可很快就被找借口发配为余杭太守,受到如此高官保护的李白最终也没能逃过流放夜郎的结局。高适的先见之明并非毫无道理,也许正是他的“不作为”,才真正让李白留下了一线生机。

结语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在杜甫的回忆里,三人携手同行的画面还是历历在目。

可惜,在时代的洪流里,两人的命运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走向了反面,他们两人的友谊小船没能在浪花中保全。这是时代的悲剧,也并非是三人愿意看到的局面。后人为了纪念三人的友谊,在他们的同游之地建造了一座三贤祠。

","gnid":"9561251fed8a62096","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60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52813289ea4dc0f.png","width":"813"},{"desc":"","height":"52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298ca3f7efc668a.png","width":"868"},{"desc":"","height":"48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981e30aa91d201e.png","width":"819"},{"desc":"","height":"36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ee32bd99324d6df.png","width":"792"},{"desc":"","height":"57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7697fe6913d34ef.png","width":"835"},{"desc":"","height":"48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e86aee0373b5048d.png","width":"810"},{"desc":"","height":"52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e5c6f52b217a96b.png","width":"767"},{"desc":"","height":"48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ab7cf2222fc5841.png","width":"872"},{"desc":"","height":"59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bf87603e8375d60.png","width":"735"},{"desc":"","height":"38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6333154b405421e.png","width":"735"},{"desc":"","height":"55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b6be82b3ea519d3.png","width":"831"},{"desc":"","height":"58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bacd6d120ad6663.png","width":"809"},{"desc":"","height":"41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ee275b7056870f7.png","width":"719"},{"desc":"","height":"59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de9724a2dcc0160.png","width":"746"},{"desc":"","height":"44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b358355237d2de4.png","width":"814"}]}],"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955712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65fc6e19dd10710ff754a76b1c93b15c","redirect":0,"rptid":"b8ff7933466351fe","rss_ext":[],"s":"t","src":"星阑天","tag":[{"clk":"kculture_1:李白","k":"李白","u":""}],"title":"一起穷游过的高适与李白,为何最后恩断义绝?

茹米南1731送人走的古诗名句 -
洪学娇18748326247 ______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

茹米南1731赠李白的作品原文 -
洪学娇18748326247 ______ 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1. 野人对腥羶,蔬食常不饱2.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3.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4.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5.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6.

茹米南1731杜甫写的关于送别好友的诗句 -
洪学娇18748326247 ______ 《五古·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羶,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七绝·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茹米南1731求杜甫写给李白的十二首诗 -
洪学娇18748326247 ______ 时年三十四岁的杜甫,对于长他十岁的李白,仰慕之心,不一而足.他们同行同止,同唱同和,同饮同酌,同醉同酣,似乎给杜甫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当时,还有另一位诗人高适,也和他们在一起.后来,杜甫总是在诗中提到这次齐鲁之行的愉...

茹米南1731送别诗12句 -
洪学娇18748326247 ______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唐·高适)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 3.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茹米南1731杜甫早期,中期,晚期的古诗有哪些? -
洪学娇18748326247 ______ 杜甫早期,中期,晚期的古诗有哪些?86一、早期:1、《望岳》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赠李白》唐 杜甫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

茹米南1731唐代诗人杜甫送别别人的诗有哪些 -
洪学娇18748326247 ______ 很少,并且的杜甫成就不在于此,他一般不写这类的.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羶,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茹米南1731有谁知道李白和杜甫同游时杜甫所写的诗吗?老师要检查,救急!!! -
洪学娇18748326247 ______ 《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 杜甫 天宝三载三月,白自翰林放归.四载,白在齐州,公与同游历下,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是也.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茹米南1731杜甫官职 为百姓做过多少实事 -
洪学娇18748326247 ______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