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逶迤的迤的意思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29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境内有一段穿越了两千多年历史、堪称中国长城之父的古城墙——齐长城。

齐长城,横亘于齐鲁大地,是我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齐长城最早载于《管子》:“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其依山势而筑,西起黄河河畔,东至黄海海滨,迤逦山东17个县(市、区),建筑宏伟,规模壮观,造就了瑰丽多姿的文化与自然景观。

齐长城修筑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了一个由分裂到统一的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齐国自周初封国,经西周的着力经营,至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齐桓公时期,由于管仲的改革,齐国成为东方之大国,并首霸诸侯。春秋晚期,齐国先后灭掉纪、谭、莒、莱等诸国,地域扩展到东方海滨。其战略防御进攻重点转向南邻的鲁、楚和西南的卫、晋、宋以及北邻的燕国。齐国与鲁、晋、卫、宋诸国军事上的对峙,齐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以及齐鲁交界地处泰沂山脉相隔的历史地理条件,为齐国修筑长城创造了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理条件。

齐长城始建于齐桓公时期,完成于战国齐宣王时期,先后筑城历时260余年。西部平阴防门即现在的济南市长清区河口这一段防门,是齐长城最早开始修筑的地方。这一段地势比较平坦,且与晋国为邻。当时晋国强大,屡次从这里进犯齐国。齐桓公继位后逐渐称霸,为子孙计长远,开始修建河口一带的巨防。《管子》记载,齐桓公筑防门,并且在齐国边境线顺着山岭之上修筑长城500里。从齐长城的建筑规模及作用分析,春秋中叶前齐长城仅完成了西段修筑,即当时齐鲁两国相交界地段。

战国时期,齐威王初年始将原来的长城向东展修,至齐宣王时完成,筑长城至黄海海滨。战国时期齐为强国,雄踞东方,为七雄之一;楚国先后灭鲁以及鲁南诸国,占据山东东南部地区,亦是七雄之一。故《竹书纪年》记载,齐威王六年(前351年)筑长城,是出于防卫形势的需要,以防楚为主。这就应涉及今青岛西海岸新区境内大部分齐长城,因为楚国占领琅琊、安陵一带。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载:“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作为一条重要的军事防线,齐国统治者自然非常倚重这一军事工程,希望借此可抵御外敌入侵,确保社稷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宁。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虽强,但完成这样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想而知。有谁知道,在其土夯石垒的墙体里,浇筑了多少劳工的汗水和泪水;在其庞大雄壮的身躯下,湮压着多少百姓的苦难与生命。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故事中的长城,据说就是指齐长城。齐长城沿途的长清、章丘等县的《县志》里,都有关于孟姜女庙的记载。

齐长城的设计与筑城原则

齐长城西起今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广里村,东至青岛西海岸新区东于家河社区北入海,蜿蜒641.32公里,历经济南、泰安、淄博、潍坊、临沂、日照、青岛7市共17个县(市、区)。

齐长城多依山势而筑,沿线也有平坦之地,所以齐长城的整体建筑结构设计和城墙结构各有不同——随山势而筑地段,城墙多系大小不一的自然石块砌成,一般不用灰浆等物凝固;平原低谷地段所筑长城则多夯筑而成,土筑的城墙也称钜防或防门。城墙的建筑材料多就近取材,山岭地段所筑城墙,因取石之便,即用石砌;平坦地带,因取石不便,即用土筑。城墙是长城的主体;烽火台多设在山岭的高巅之处,是传递军事信号的设施;关塞和防门多设在平原低谷地段,是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也是长城的要冲地带。作为一项军事防御工程,设置长城的功能,即以此为守界,战时防守于此,利时又可以此界进攻,尽取他国之地,所谓“能攻易守”。

齐长城随着秦统一战争的开始和齐楚相继被秦所灭,失去了军事上的防御作用,但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强盛齐国的见证和我国最早的长城遗迹被载入史册。

齐长城在新区境内的遗存

齐长城进入西海岸新区境内,自西而东横贯8个镇街,即六汪、铁山、王台、胶南、灵山卫、辛安、灵珠山、长江路。从诸城桃园史家夼入境,经六汪李家前夼西岭,向东北经徐家前夼、丰台顶、丰台南岭、孙家沟南岭、山周北岭、月季山进入铁山,向北经背儿山、曹城山、金猪坑、大桥村北岭、苗家村南山向东进入黄山,经黄山顶、报屋顶、石寨、陡楼山进入隐珠,经扎营山、大黑涧、小珠山进入灵山卫,经鹞鹰窝、鹁鸽山进入辛安,沿徐山向东至东于家河社区北至黄海边。跨越大小150余个山头,长约56.077公里(包括消失区段)。它蜿蜒横亘,像一条长龙卧在丘陵山冈之上,或以砂土板筑,或以乱石垒成,或内板筑砂土外砌石块,“缘岗峙崇观,跨谷绝惊虹”,气势雄伟壮观。

齐长城历两千多个春秋,经兵燹狼烟,风蚀雨侵,虽城垣大都坍塌倾圮,但尚有遗迹可寻。李家前夼北山段,长2486米;丰台顶段,长2919米;王家墩子段,长1718米;背儿山段长2361米,曹城山段长2767米;金猪坑段长约1000米;李家洼子村北山段长约1500米;鹁鸽山段长650米……留存的残基底宽7~10米,顶宽2~3米,高2~3米左右。

齐长城虽然“雉堞无复存,邈然丘陇同”,但它是研究齐鲁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凝聚着25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它比欧洲人前459年修建的79公里长的雅典壁垒早200余年,比秦长城早400余年,堪称“中国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2001年6月25日,齐长城遗址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节选自《青岛西海岸历史文化概览》)

","gnid":"961fa3b7138be80c2","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29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78218e639833d01.jpg","width":"750"},{"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1e5a0a59e20dbaf.jpg","width":"750"},{"desc":"","height":"42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27d53cf0a2f7be2.jpg","width":"750"}]}],"original":0,"pat":"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9760520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2a1dabd23977f452a34a1cd06d38b170","redirect":0,"rptid":"2983c4656b959a55","rss_ext":[],"s":"t","src":"大众网","tag":[{"clk":"ktravel_1:齐桓公","k":"齐桓公","u":""},{"clk":"ktravel_1:春秋战国时期","k":"春秋战国时期","u":""},{"clk":"ktravel_1:齐国","k":"齐国","u":""},{"clk":"ktravel_1:长城","k":"长城","u":""},{"clk":"ktravel_1:中国长城","k":"中国长城","u":""}],"title":"人文|齐长城:绵亘古今的“中国长城之父”

慕闹宰4089逶迤,磅礴是什么意思? -
韦皆别15896492437 ______[答案] 逶迤[wēi yí]: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 磅礴 páng bó ∶广大无边的,指气势宏伟.

慕闹宰4089逶迤和蜿蜒的意思有那些不同 -
韦皆别15896492437 ______[答案] 逶迤是指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蜿蜒形容长

慕闹宰4089逶迤的近义词是 -
韦皆别15896492437 ______ 逶迤 wēi yí 形 容 道 路 、山 脉 、 河 流 等 弯 弯 曲 曲 延 续 不 绝 的 样 子 . 近义词:崎岖、蜿蜒、委蛇 逶迤_词语解释 【拼音】:wēi yí 【解释】:1.亦作“逶迤”.亦作“逶蛇”.曲折绵延貌.2.曲折行进貌.3.游移徘徊貌,徐行貌.4.舒展自如貌.5.顺应自得之貌.6.形容歌声婉转.

慕闹宰4089“逶迤”怎么读? -
韦皆别15896492437 ______ 词语:逶迤,亦作“ 逶迤 ”、“ 逶蛇 ”. 逶迤山脉 拼音:wēi yí 释义:<书 面 语> 形 容 道 路 、山 脉 、 河 流 等 弯 弯 曲 曲 延 续 不 绝 的 样 子 .组词:群山逶迤 近义词:崎岖、蜿蜒、

慕闹宰4089逶迤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韦皆别15896492437 ______ 逶迤 【拼音】:wēi yí 【解释】:[winding;meandering] 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

慕闹宰4089山脉逶迤是迤什么意思? -
韦皆别15896492437 ______ 山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

慕闹宰4089逶迤和连绵起伏的区别 -
韦皆别15896492437 ______ 连绵起伏是山体不间断的高低起伏,侧重高低度 逶迤是山体弯弯曲曲,侧重曲折度 望采纳

慕闹宰4089逶迤是什么意思
韦皆别15896492437 ______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慕闹宰4089逶迤拼音是什么 -
韦皆别15896492437 ______ 逶迤的读音: [wēi yí] 逶迤 释义: 见“ 逶迤 ”.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