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难道的古文怎么说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8-24
《氓》、《劝学》、《爱莲说》、《过秦论》、《岳阳楼记》、《兰亭集序》、《前赤壁赋》……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诗文,至今读起来都是余味无穷,仿佛让人从喧嚣浮躁的21世纪一下子遁入了千年之前的谧静,清宁、安适、平和而赏心悦目。

然而,虽然这些文字是传承千年的不二经典,纵然它们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最高峰,但处于不同环境来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当我们还是寒窗学子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对语文课本中的“必背”二字产生反感与厌恶。

尤其当需要背诵的课文越来越多时,阅读理解的问题越来越刁钻时,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巧越来越丰富时,我们才发现:语文正在往越来越难的路上走。

前段时间,教育部语文教材总编辑温儒敏教授的一句话火了,他说语文学科应该变难,高考语文最后就是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看到这儿不少人恍然大悟,啊原来语文那么难不是语文本身的原因,而是教材方和出题人有意为之啊!

但后来温儒敏教授出来辟谣了,他表示让部分人做不完高考语文试卷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策略和手段,真正目的是通过语文拉开与其他人的差距,从而真正实现高考“选拔人才”的功能。

但这个解释似乎并不完全能令人信服。一名陕师大教授就持相反的态度,他从学生角度出发质问教材编辑部门:高中生要背诵72篇古诗文,请问你们自己可以背完吗?

是啊,现代高考不像古代科举应试,只需专攻一门国学即可,寒窗苦读数十载就盯着“之乎者也”不放。如今的高中生压力甚大,文科生要兼顾其他需要背诵的学科,理科生也要多拿出时间对付数理化,以语文为首哪能行呢?

不过,温儒敏教授的提议是有一定优点的。比如,作为学习、使用和深造母语的最佳方式,语文考试如果太简单,会给学生造成“不需要学习也能考出好成绩”的错觉,会影响母语的重要性;在中国,其他学科都是以语文为基础完成构建的,学好了语文,有助于提升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对其他学科亦有帮助。

当然,有很多人不同意温儒敏教授的观点。

凡是经历过高中生涯的人都清楚地知道,那三年是如何扛着重压度过的,除了学习完全没有别的时间,即使放周末也只是换个地方写作业而已,那些“课堂减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标语都成了虚话。所以,让语文变难,同时也会让学生变得更难,这是同进共退的矛盾体。

其实,背诵古诗文归根结底还是兴趣的问题,有人天生喜欢文学,即使你不用考试强迫他去背,他也会自己沉醉其中;有的人对文学不感冒,他认为背诵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即使背诵得再多,作用也不大。

小解认为,在语文教材中添加或删减内容,都是次要的被动的方式,如果真的要学生从学习语文中真正受益,那不妨从培养兴趣、培养好的习惯开始入手,而不是模仿“题海”战术,单方面增加数量来逼迫学生去背。

当然,对于温儒敏教授的“选拔人才”之说,小解认为这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难道不是为了教书育人吗?难道不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的吗?说得再高雅点,难道不是陶冶我们情操、升华我们心灵的吗?

如果教育只是为了——或者说主要是为了体现出高考“选拔人才”的功能,那么我觉得这个方向就偏得厉害了。我更希望有朝一日李白、杜甫、苏轼不仅能够走入课本,还能走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不在限于课堂,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不再为了考试,这样的国民素质教育才是我们应该期待的。

","force_purephv":"0","gnid":"9f412e0fbd8359cc1","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61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8ef1d249e2b06a1.jpg","width":"640"},{"desc":"","height":"42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03112839c8ae8bf.jpg","width":"640"},{"desc":"","height":"45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7ff7dacff396bce.jpg","width":"640"},{"desc":"","height":"51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b4d7a5c3bebd39f.jpg","width":"640"},{"desc":"","height":"42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601c2efdead006c.jpg","width":"640"}]}],"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76300962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4631fbbef24987d3ace3474e4acb785a","redirect":0,"rptid":"4f7f17c0025ae283","s":"t","src":"趣知史馆","tag":[{"clk":"kculture_1:高考","k":"高考","u":""},{"clk":"kculture_1:前赤壁赋","k":"前赤壁赋","u":""},{"clk":"kculture_1:岳阳楼记","k":"岳阳楼记","u":""},{"clk":"kculture_1:爱莲说","k":"爱莲说","u":""},{"clk":"kculture_1:兰亭集序","k":"兰亭集序","u":""},{"clk":"kculture_1:高中","k":"高中","u":""}],"title":"语文为什么越来越难?高中要背72篇古文,教材总编:为了选拔人才

印珊彬1079难道我说的不对吗用文言文翻译 -
徐怡采13550886687 ______ 现代文与文言文对百译:“难道”用文言文可以意译为“岂”.“度我”文言文词语能够用“余”.“说的”用文言文词语可以是“言之版”.“不对吗”用文言文词语可以是“非乎”.“难道我说的不对吗”用文言文可以这样说权:余言之岂非乎?

印珊彬1079难道不是可笑吗 文言文 -
徐怡采13550886687 ______ “难道”“岂”的意思.“不”是“非”的意思.“觉得”:“感”.“可笑”是“滑稽”的意思.“吗”文言词语可以用“乎”.“难道不觉得可笑吗”用文言文可以这么说:岂非感滑稽乎?

印珊彬1079难道你是汉朝人古文怎么说 -
徐怡采13550886687 ______ 参考:1. 难道:孰 何、胡、奚、曷 、安、恶、焉2. 你:汝3. 汉朝人:汉者4. 翻译:胡为汉者耶?奚为汉者?

印珊彬1079哪些字词在古文中解释为难道如题 -
徐怡采13550886687 ______[答案] 岂字,有那麽点儿意思但是不严格,一般古文中表达现代一些词汇的时候不会用到某几个字来表达,一般都是依托行文而顺其自然表达是比较随意的,其中用与表达现代文字某一词汇的次数不胜数,如离开原文或前文这些词汇便失去了文中之意

印珊彬1079文言文什么意思 -
徐怡采13550886687 ______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俗称“之乎者也”.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

印珊彬1079文言文中“其”的用法 -
徐怡采13550886687 ______[答案] 其 1.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 “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1)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其真无马...

印珊彬1079''难道让我不仁不义吗''用文言文怎么说 -
徐怡采13550886687 ______ 参考: 1. 宁置吾于不仁不义境哉? 2. 可陷不仁不义境耶? 3. 亦或置不仁不义哉?等等

印珊彬1079文言文窦少卿的翻译文 -
徐怡采13550886687 ______ 有窦少卿者家于故都.素(明抄本“素”作“索”)于渭北诸州,至村店中.有从者抱疾,寄于主人而前去.历鄜、延、灵夏,经年未归.其从者寻卒于店中.此人临卒,店主问曰:“何姓名?”此仆只言得“窦少卿”三字,便奄然无语.店主...

印珊彬1079难道不值得我高兴吗?用古文怎么说 -
徐怡采13550886687 ______ 1有朋友从远方到来,不值得高兴吗?2三十岁成家立业,四十岁对人生不感到困惑3温习旧的事物得到新的东西4三个人一起通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