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青铜簋简介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21

最近自媒体短剧 #逃出大英博物馆# 受到了很多的关注,一盏玉壶幻化人型,逃出博物馆,寻找漫漫回家路。

250多年以来,大英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收集全球文物,里面收藏了近2万多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的来源不言而喻,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一件藏品--中国西周康侯簋。

中国西周康侯簋是一件青铜器皿,青铜簋则是古代祭祀的时候使用的,用来为逝者准备祭祀食物的用具。

中国最早的两个王朝-商朝(前1500-前1050)与周朝(前1050-前221),都制作了大量盛放食物和酒水的青铜容器,用于7天一次或10天一次的大型祭祀活动。人们相信,准备好得当的食物,逝去的祖先就能享用到,并会因为这些供奉,保佑子孙后代衣食丰足。

大英博物馆内收藏的这件青铜簋大约制作于3000年前的周朝,簋上刻有铭文,铭文是了解历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

该青铜簋上的铭文写的是:

王来伐商邑,延令康侯于卫,司徒疑,作厥考尊彝。

(王来讨伐商的城池,把卫封赏给了康侯,司徒疑为纪念亡父,铸造了这尊青铜器。)

司徒疑铸造此簋,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了亡父,更多是也作为一名忠实的周人,纪念了周王的兄弟康侯,勇敢的平定一场商人叛乱的战争。由于竹片与木片上记载的文字容易消失,类似这样的青铜铭文是我国考古的最重要信息来源。商周两朝间的战争通过这些青铜器得以重现。

其实当时的周国技术相对落后、实力也较弱小,但是最终还是打败了强大商朝,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他们似乎有种特别的能力,能吸收整合异族,让他们与自己并肩作战,但最重要的是,他们被一种信念所鼓舞,相信自己是奉上天的旨意而战斗。

与许多领导者一样,他们推翻并接管商朝时认为自己是替天行道。因此在战斗中,他们坚信自己才是天下的名正言顺的统治者。

而且,他们明确地将其用思想控制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这在世界上尚属首创,成为中国政治史的核心。

周朝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天命”的王朝。中国人认为上天会庇佑正义的统治者。对上天不敬或昏庸无能的统治者则会受到神明的惩罚,并收回天命。

所以,战败的商朝在人们看来必定是受到了上天的惩罚,才会收回天命,神明转而庇佑德行高尚的周。从此,天命成为中国政治的永恒主题,为君王的统治提供依据,或成为改朝换代的理由。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器皿,青铜器直径约27厘米,有两个大的把手。杯沿和底部都有一圈精致的花纹,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两个把手,每一个都是一头长牙尖角、大方耳的猛兽,正在吞食一只小鸟,嘴里还能看见鸟喙。

青铜器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因为其制作工艺相当繁复。先要将铜矿石与锡矿石熔化以制作青铜,再将青铜液倒进模具铸造。中国的青铜工艺世界领先。这件簋并非一次成型,而是用不同的模具制作出不同的部位,再进行组合,最终成为复杂而精细的艺术品。

在这一过程中所花费的技术、时间与费用,使得它们价值昂贵,地位崇高,可用于最庄严肃穆的场合。

在家庭祭祀仪式中,子孙将酒水和食物敬献给保佑他们的祖先。也有规模更大的宫廷仪式,会把它们敬献给神,祈求更大的庇佑。簋用于向祖先及过往致敬,同时也用于强调现世的皇权。在国家动乱之际,君权与神权的联系显得极为重要。

这件文物目前仍旧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后续我们会继续和大家分享,我们遗失国外的文物的介绍和历史故事。

","gnid":"9acafe3b19e9ddf38","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75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cacb08ad64555d1.jpg","width":"1200"},{"desc":"","height":"74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b234fdd242883fb.jpg","width":"562"},{"desc":"","height":"81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88f19159b5dc9d0.jpg","width":"752"}]}],"original":0,"pat":"jmc,art_src_3,sexamb,disu_label,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9381920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8dc113430a24abf039e7a0321f8a2d22","redirect":0,"rptid":"a876170aad48b082","rss_ext":[],"s":"t","src":"想要绽放的花火","tag":[{"clk":"kculture_1:大英博物馆","k":"大英博物馆","u":""},{"clk":"kculture_1:商朝","k":"商朝","u":""}],"title":"揭秘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制作于3000年前的青铜簋

裘尚从1133青铜器的资料 -
皮昌曹18145611976 ______ 青铜器简介 青铜器是指青铜制成的器物.中国有许多青铜器的传世珍品.青铜器物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

裘尚从1133哪一个青铜器上记载了武王伐纣纣 -
皮昌曹18145611976 ______ 利簋,西周早期青铜器.为周武王时官吏利所作,故名.因其铭文中有“珷征商”字样,又被称为“武王征商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侈口,鼓腹,双兽耳...

裘尚从1133青铜器 鼎 编钟 尊 卣 鬲 铙 盘 簋 钺 用处 -
皮昌曹18145611976 ______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

裘尚从1133一个竹字头一个艮一个皿 -
皮昌曹18145611976 ______ 簋 guǐ 〈名〉 (会意,从竹,从皿,从皀.本义: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圆口,两耳或四耳)同本义 [a round- mouthed food vessel with two or four loop handles] 簋,黍稷方器也.——《说文》 皆云圆曰簋,谓内圆也.——《周礼·舍...

裘尚从1133这个字(簋)认什么 -
皮昌曹18145611976 ______ 簋,读作“诡”(Guǐ),是中国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

裘尚从1133龙口市博物馆 文物 有哪些?
皮昌曹18145611976 ______ 龙口市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国家级保护文物“双耳簋”. 簋上刻知有56个字,俗称56字铭文,完整地记载了一个2000多年前的故事:周王东巡到古现,黄县人辛稽前去拜见.道也许辛稽不够级回别,周王未亲自出面,而是派其儿子接见.俩人很投机,周王的儿子回赠了辛稽很多“贝”和“金(铜)”.辛稽回来答后将得到的金铸成了“双耳簋”,并将此次经历刻在簋上,以传后人.

裘尚从1133尊卣觚鬹爵鼎簋 -
皮昌曹18145611976 ______ 尊,大中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尊与彝一样,原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宋朝之后开始专指一类器物. 卣:古代用来盛酒的容器,也有说卣专门盛放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见行于商周时期. 觚:古代酒器,青铜制,盛行于中国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细腰,高圈足. 鬹:古代一种陶制饮具.像鼎,有嘴、柄和三个空心足. 爵: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见于商周时期. 簋(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见于商周时期. 这些最早一般都是商朝出现 追问: 鬹 我看百科上说龙山晚期就有了 采纳哦

裘尚从1133请教图片中的青铜器是哪个时期设计的? -
皮昌曹18145611976 ______ 三鸟簋 战国早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76年) 北京顺义龙湾出土 高13.5厘米 径10.4厘米 青铜簋从春秋时期便迅速退出历史舞台,至战国时期已颇为罕见.这种铜簋也是燕国特有的造型.

裘尚从1133商周青铜器的用途和特点是什么? -
皮昌曹18145611976 ______ 课件中给你找的,累死了 鬲 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

裘尚从1133欢迎鉴赏青铜器 -
皮昌曹18145611976 ______ 第一件、铺首双耳圆足 簋(盛皿)、簋身云雷地纹、商周时期的特点.第二件、博山香薰(博山炉)、器形为西汉之物.第三件、青铜爵(酒具)、爵杯盛行于商早期、西周晚期基本绝迹.因上传图片过小、且无细部特征照、故真伪难辨.此三件器物非同一时代所为、如出自一坑、赝品无疑.如是真迹、价格斐然;由于青铜门类的特殊性所致、其价格始终居高不下,目前好品青铜簋、市参价十至数十万元不等;博山香薰万元左右、青铜爵数万元、仅供参考.好运~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