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韩愈生平经历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24

文|祁文斌

韩愈,“一代文宗”,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自唐宋以来,儒林中人无不对其赞赏有加。白居易说他:“学术精博,文力雄健,立词措意,有班(班固)、马(司马迁)之风,求之一时,甚不易得。加以性方道直,介然有守,不交势利,自致名望。可使执简,列为史官,记事书法,必无所苟。”苏轼则说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元丰元年(1078年),宋神宗赵顼追封韩愈为昌黎伯,并准其从祀孔庙。“伯”属爵号;“从祀孔庙”,即其牌位、遗像可供奉于孔庙,随孔子一同接受世人的拜祭。

关于韩愈其人,史书上说他“发言直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由于这些特性,韩愈“累被摈黜”,数次因言获罪。但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东西以外,韩愈还有一个藏而不露的闪光点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注目和褒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韩愈在其《马说》中的感慨,或许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伯乐”的可贵,“三岁而孤”的韩愈在自己并不通达的仕宦生涯中,身体力行,也在做一名力所能及的伯乐。

被韩愈发现的名闻遐迩的“千里马”首先要算贾岛。贾岛骑着驴子去城郊拜访朋友李凝未遇后,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有趣的是,这个嗜诗成癖的年轻僧人在翌日回家的途中,又琢磨起了这首新作。热闹的长安街头人喧马嘶,摩肩接踵。全神贯注的贾岛正为那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到底是该用“推”还是用“敲”妥当,冥思苦想、反复斟酌之际,不知不觉间,人和驴子已撞入了一位朝廷官员的仪仗。这位官员正是时任吏部侍郎的韩愈。被抓至轿前的贾岛慌忙解释“撞车”的缘由。如若换作他人,在法度礼仪的威严之下,一顿皂役的呵斥和板子肯定少不了,可端坐轿内的韩愈问清原委后,对莽撞的贾岛非但没有任何责罚,反倒与这个骑驴不看路的诗痴和尚探讨起诗艺来,说自己觉得还是用“敲”字好。贾岛受益匪浅,欣然接受。从此,方外之人贾岛认识了位高名重的韩愈,并与其成为知心朋友。元和六年(811年)春,贾岛还特地从长安前往洛阳,专程拜谒了时任河南令的韩愈。

正是由于韩愈等人的赏识、推介和教导,少小即已出家的贾岛还俗应举,投身科场,并于长庆二年(822年)进士及第。韩愈对贾岛的爱惜与器重,从《赠贾岛》一诗中也可见一斑:“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顿觉闲。天恐文章中道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李贺父名晋,不应进士,而愈为贺作《讳辨》,令举进士”。被后世誉为“诗鬼”的落魄诗人李贺,虽才思聪颖,少年成名,且名满京洛,但终生困窘苦寒,境况凄惨。个中缘由之一是,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许多人认为“晋”与“进”同音,犯了“嫌名”的忌讳,不能考进士,且鼓励李贺去考的人也不对。本来早在贞元十二年(796年),韩愈便通过《高轩过》一诗,见到过时年7岁的“神童”李贺,对他非常赏识。元和五年(810年),韩愈在与李贺的书信往来中就鼓动其考进士。对于因“嫌名”不能考试的世俗之见,韩愈自然是颇为不满,于是,“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仗义执言地写了一篇议论文《讳辨》,为李贺可以考进士旁征博引,力排众议。尽管韩愈此文没能实现使李贺应会试的目的,但无疑算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他赏识的才子冲锋陷阵了。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励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饮不给,怡然不介意。”年长韩愈17岁的孟郊“才高气清,行古道”,“用心勤,处身劳且苦”(《与孟东野书》),韩愈与其早年相识,友情甚笃,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而有关张籍的情况则是:贞元十四年(798年),经孟郊介绍,和州人张籍在汴州结识了韩愈。当时的韩愈任汴州的进士考官,因为喜爱张籍“朴质好学”,便竭力推荐了他。贞元十五年(799年),张籍在长安进士及第。长庆元年(821年),韩愈举荐张籍为国子博士。后来,张籍又调任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在韩愈与张籍相处的二十余年里,这年龄相仿的二人“一会如平生欢,才名相许,论心结契”(《唐才子传·张籍》)。当然,交往多了也难免产生磕碰,每当那个时候,韩愈便展现了自己宽广的胸怀。张籍“性狷直,多所责讽于愈,愈亦不忌之”(《唐才子传·张籍》)。也因此,张籍被称为“韩门弟子”。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韩愈待人接物毫不趋炎附势,对有识之士亲和平易,对有权有势的豪门贵胄却瞪着眼睛、不屑一顾。年轻人去韩愈的馆驿读书学习,虽然馆里不能提供早饭,但大家仍然很开心,一点儿也不在意。

“颇能诱励后进”。韩愈扶掖后学,不遗余力,甘为人做嫁衣,许多人得益于其提携,日后都有所成就。所以,《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一》中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

凡此种种,可见韩愈一生的确“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是个甘为人梯、助人达己的当之无愧的唐代伯乐。

","force_purephv":"0","gnid":"917ff2cf302b6429f","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44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6ce6b497a1add19.jpg","width":"640"},{"desc":"","height":"44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c61093bba612b42.jpg","width":"750"}]}],"original":0,"pat":"art_src_3,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5792942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63216da387aa7666b4988edacf86099f","redirect":0,"rptid":"482ed0e0a3d2b831","s":"t","src":"齐鲁壹点","tag":[{"clk":"kculture_1:韩愈","k":"韩愈","u":""},{"clk":"kculture_1:李贺","k":"李贺","u":""}],"title":"韩愈,也是伯乐

边弘颖3094求韩愈的资料 -
禄很达13633199274 ______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州)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又称”韩文公”.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84字)

边弘颖3094韩愈的生平,以及韩愈再师说背后的故事有些啥??
禄很达13633199274 ______ 生平研究 自宋代至清末,已经产生了不少韩愈年表、年谱之类的著作,人们对韩愈一生的大致行事和一些作品的写作时间也已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

边弘颖3094韩愈是唐代那个时期的诗人? -
禄很达13633199274 ______ 中唐,一般以代宗大历至文宗大和之间为中唐

边弘颖3094文学史上"推敲"的故事(短些)除了贾岛与韩愈讨论诗 -
禄很达13633199274 ______[答案] 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物化为定型产品的操作情况. [编辑本段]【... 晚岁定居长安,没有写出更好的文章. 韩愈卒于长庆四年(824),终年五十七.韩愈的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六○、《...

边弘颖3094历史上韩愈多少岁考中进士? -
禄很达13633199274 ______ 贞元二年(786),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第,直到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在25岁考中

边弘颖3094一句话概括韩愈的成就
禄很达13633199274 ______ 政治主张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潮州,后因治政突出,迁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袁州刺史.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

边弘颖3094韩愈是多少岁入进士的?
禄很达13633199274 ______ 韩愈24岁入进士,36岁任御史

边弘颖3094给韩愈写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
禄很达13633199274 ______ 尊敬的各位嘉宾,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颁发感动中国人物奖项给一位历史上伟大的文化名人——韩愈.韩愈,字退之,生于唐代中期,是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一生经历曲折,勇于改革,在文化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边弘颖3094韩愈号什么 -
禄很达13633199274 ______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1]祖籍河南邓州,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

边弘颖3094韩愈这个愈读哪个音 -
禄很达13633199274 ______ [hán yù]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