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颜之推教育方法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25

颜之推说过:“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人生一路坎坷,跨过去才算数。家庭也是如此。

在我们期待家庭兴旺发达的时候,别忽视了沟沟坎坎,把理想落实到现实之中去,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若是一个家庭,跨不过以下几道坎,就是衰败的开始,马上要重视起来,积极扭转局面。

01

父母的认知坎,跨过去,就有大格局。

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发展儿童般渴望认知的欲望,并将这儿童引导至重要的社会领域。”

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有出息,能够超越自己。

可是很多父母,想法和做法不一致,或者说做法跟不上想法,只是野蛮地要求子女读书、工作,却拿不出具体的措施。

事实上,父母的认知越高,儿女的认知,才能水涨船高。

比方说,儿女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位医生。但是具体做什么样子的医生,对医生的生活,也不知道。若是父母深度了解医生这个职业,就能给予很多的建议,也能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从育儿方面来说,父母啥都不知道,用什么来教育儿女?无知的父母,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对孩子进行强求。结局就是——强扭的瓜不甜。

父母认知多了,就能引导一家人,奔赴诗和远方,并且有整套的方法。

02

子女的独立坎,跨过去,就生生不息。

很多父母,习惯性帮子女把前面的沙子、土堆清理干净,面前的河流,也会帮忙架桥。

可是孩子呢?习惯了被父母关爱,什么都不会干,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看起来很和谐的家庭,如果子女不能独立去面对沟沟坎坎,那么和谐终将被打破。毕竟,父母会变老,变得无能为力。

老鹰在悬崖上筑巢,生儿育女。

当雏鹰长大了,老鹰就把巢穴打翻。一些没有准备好的雏鹰,随着掉落,但是雏鹰在快要接近地面的时候,仍旧会张开翅膀,飞起来。

打翻无数的老巢,但是雏鹰并没有无家可归,而是在悬崖上,多了一些巢穴。

我们常常用“开枝散叶”来形容家庭的变化。这就是子女跨过了独立的坎,真正成为了一户人家的体现。

逼着儿女创业、赚钱、成家,父母越早做这些事情,越能让家业兴旺,并且得到延续。

03

夫妻的利益坎,跨过去,就是同心协力。

夫妻为什么会相爱,为什么会一直在一起。表面上看,是异性相吸,是对小家庭的渴望。事实上,夫妻结婚,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体现。

从“门当户对”的角度来说,体现了这样的婚配结局: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家庭,倒贴别人的家庭;也有自知之明,不能高攀高层次的家庭。与此同时,我们还期待能“强强联手”。

两个家庭,能够联合起来,那就意味着家业迅速扩大,门路更宽了。

古代,很多大家族,就是通过“联姻”来改变格局,获得别人的帮助。

可悲的是,有的人熬不过夫妻之间的利益坎,只懂得“唯利是图”。

比方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起,在鲁国谋业的时候,遇到一个做将军的机会。

鲁穆公想任用吴起,但是担心吴起娶了齐国的妻子,会偏向齐国,于是犹豫了很久。

吴起急着要得到将军的位置,居然谋害妻子,表示自己对鲁国忠心。

历史证明,吴起始终被鲁国人不齿,后来投奔魏国,转到楚国,军事才能卓越,但是不得善终。

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夫妻要一起熬过“共同获利、分配利益”的坎,那就能保持一条心,并且白首偕老,享受晚年的福气。

04

兄妹的互助坎,跨过去,就是携手同行。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通过促成赤壁之战,让天下一分为三。

其实,成就诸葛亮的,不仅仅是他的智慧,还有兄弟姐妹的帮忙。

他去吴国说服孙权,极力抵抗曹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哥哥诸葛瑾是孙权身边的红人。

很多家庭,习惯了手足相残,见不得兄弟姐妹比自己过得更好,若是兄弟姐妹们不帮自己,就愤愤不平。

父母很老了,大家都不愿意赡养,互相推诿,家风也因此败坏了。

想一想,当你要做大事的时候,右手用了很大的力量,左手却在反驳,肯定要失败。双手合起来,才能搬动东西,才能拥抱世界。

《诗经》里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别看兄弟姐妹长大了,各自有家庭,在农村的家庭,还各自有小院,建立了围墙。兄弟姐妹也会吵吵闹闹,但是一旦遇到了外人来欺负,马上就开始珍惜血脉之情,合力仍旧存在。

把血缘守住了,就把家内和家外的关系,搞顺了,大家庭也就有序发展了。

05

遇到一道道坎,真的不要害怕,我们没有这些坎,就永远是一个不成熟的人;若是没有被绊倒几次,就不知道如何应对困难,就不能积累人生的厚度。

凡事有利有弊,关键是寻找积极的一面。

事实上,家里的坎,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也是日积月累的恩怨。

凡事能够抓大放小,登高望远,那就容易处理了。

请相信,每过一道坎,人就成熟几分,家业就添加几分。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gnid":"965787bc4aaba437c","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91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5ec1769561056f3.jpg","width":"1330"},{"desc":"","height":"73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bd2ff931401f52c.jpg","width":"1184"},{"desc":"","height":"84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2e78080dc3d6dfc.jpg","width":"1338"}]}],"original":"1","pat":"qgc,art_src_0,otherc,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08328293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a1598915d5966d82e58fd42691d7495a","redirect":0,"rptid":"51466edfff829ac6","rss_ext":[],"s":"t","src":"布衣粗食","tag":[{"clk":"kfood_1:吴起","k":"吴起","u":""},{"clk":"kfood_1:孙权","k":"孙权","u":""}],"title":"一个家庭跨不过这4道坎,是衰败的预兆,遇到一道也要重视了

满蓝邱1855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最难把握的故事? -
衡征到13264538201 ______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1、及早施教,推崇胎教(“固须早教”) 2、严慈结合(不能溺爱宽严相济“威严有慈”) 3、均爱无偏(“均爱勿偏”) 4、风化陶染(重视环境和师友的影响“熏渍陶染”) 5、规范语言教育 6、家长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 7、学习要虚心、勤奋 8、注重实用(“应世经务”)

满蓝邱1855持均爱勿偏,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谁 -
衡征到13264538201 ______ 【英盛观察】北齐文学家颜之推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共20篇,其中序致、教子、兄弟、治家、慕贤、勉学、涉务等篇中包含了较多的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提倡及早施教、主张严慈结合、要求均爱勿偏、主张博学致用、重视风化熏陶等.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固须早教.他认为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有条件的还应在儿童未出生时就实行胎教. (2)威严有慈.他要求父母对子女威严有慈,慈严结合,不能无教而有爱,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他对棍棒教育推崇备至,显然是不可取的. (3) 均爱勿偏.他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切忌偏宠,不论子女聪慧与否,都应以同样的爱护与教育标准来对待.

满蓝邱1855《颜氏家训》评价 -
衡征到13264538201 ______ 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家庭教育的专著《颜氏家训》十分强调教育应当从小抓起.颜之推说:“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苔罚.” 颜之推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习惯的养成问题.我们知道,习惯的...

满蓝邱1855中国古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
衡征到13264538201 ______ 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比较少且没有专门的书籍论述,主要散见于一些士大夫的著作中,主要是强调对儿童要尽早教育.教育的内容也主要是言语、生活习惯、礼仪的教育. 古代比较有名的教育家,如朱熹,他十分注重学前教育,认为儿童在入学以前的教育主张“生子必择乳母”主张,“乳母之教,所系尤切”,认为必须锋春选择品德良好的乳母,才有利于婴幼儿的保教. 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指出,对儿童应从婴稚时期起“便加教诲”,并强银空耐调父母对亏扮教年龄幼小的子女,不能无教而有爱.颜之推提出的家庭教育内容主要有言语教育、道德教育、励志教育、教育的原则是严慈相济.他还提出进行家庭教育要注意三个方面:以行为教,以学为教,以身为教.

满蓝邱1855严格教育下的成功人士有那些事例 -
衡征到13264538201 ______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

满蓝邱1855古代怎么教育孩子 -
衡征到13264538201 ______ 古代儒家提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育人,中国号称礼仪之邦,礼仪更需要从小培养,国学讲究和谐、协调,包括心性情才的陶冶,与西方式教育的强调自我凸显形成互补.国学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学龄前儿童记忆力好,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借助韵文,让孩子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中成长,童学馆是一种新的尝试.现在的教育过度强调智力开发、技能教育,缺乏富含文史哲知识的国学启蒙和人格启蒙,中国传统蒙学教育应当回归.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