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齐桓晋文之事问题及答案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9-22

5.【本】

⑴名词

①树木、草木的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译: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种树郭橐驼传》译: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要结实。

②根本,基础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译: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成语“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等中的本也是这个意思。

③本业,常代指农业

今殴(通“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译: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

④书本,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译: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译: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的内容并不改换。

⑵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译: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⑶动词,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译: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⑷副词,本来、原本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出师表》译: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琵琶行》译: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译: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译: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希图宦达,不顾惜名声节操。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译:本来就没有受到教管训导,更加惭愧的是又嫁到你家愧对你家的公子。

","gnid":"91ac39325be174e54","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72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300e5992c96d801.jpg","width":1280}]}],"original":0,"pat":"jmc,art_src_3,sexamb,disu_label,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71140220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a88674f5e7b2894fe81207969644c788","redirect":0,"rptid":"51f6be7161401f47","rss_ext":[],"s":"t","src":"听书读书共分享","tag":[{"clk":"kculture_1:琵琶行","k":"琵琶行","u":""},{"clk":"kculture_1:孔雀东南飞","k":"孔雀东南飞","u":""}],"title":"从“本”源出发揭秘“本”字千变万化

支清心5011《齐桓晋文之事》为何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明明是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为何放在《梁惠王上》中 -
伏宣姿13770496305 ______[答案] 很多古书的章节名 只是第一篇的前几个字或人物名等 比如 论语 学而第一 就因为 第一条就是 “学而时习之.” 所以取“学而” 而 孟子 梁惠王上 第一句是“孟子见梁惠王.” 这个和现代 文题相对 不同,所以才会有这个疑问,呵呵我刚接触的时候也有...

支清心5011《齐桓晋文之事》谈话中孟子提出怎样的主张 -
伏宣姿13770496305 ______[答案] 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支清心5011"齐桓晋文之事"游说技巧的大总结(有三大特点) -
伏宣姿13770496305 ______[答案] 孟子游说技巧: 1. 因势利导:孟子明白齐宣王的心理,不直斥其非,而是根据对方的经历来设问,引导其思考,然说明事理 2. 层层推进:由浅入深,逐步解说,使宣王明白「保民而王」、「不忍之心」、「不能」与「不为」、「推恩」的道理 3. 善...

支清心5011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老吾老, ;幼吾幼, . -
伏宣姿13770496305 ______[答案] (1)蓬门今始为君开 (2)月涌大江流 (3)环佩空归月夜魂 (4)五更鼓角声悲壮 (5)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解析:无

支清心5011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孟子是怎样通过比喻来说理的?请举例说明. -
伏宣姿13770496305 ______[答案] 由小及大.先说:不忍其觳觫 再说: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得出:是乃仁术也

支清心5011 《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________,它的内容主要是写________劝说________放弃________采纳________的主张而发政施仁的经过.生动准确地阐明了... -
伏宣姿13770496305 ______[答案] 答案:《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 齐宣王 霸道 “保民而王”

支清心5011《齐桓晋文之事》出自哪里 -
伏宣姿13770496305 ______[答案] 《孟子》

支清心5011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是怎样用比喻来说理的?请举例说明,并说明比喻的作用. -
伏宣姿13770496305 ______[答案] 比喻就是找一个喻体与本体相似,有共同点的事物来比作本体,比喻的作用就是使一个抽像的事物变得具体易懂,形象生动的突出事物的特征.

支清心5011齐桓晋文之事中涉及王道霸道问题 -
伏宣姿13770496305 ______ 答: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也就是我所认为的王道.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