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红楼梦》又名叫什么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28

《红楼梦》第一回,第一个出场,第一个消失的甄士隐,与红楼诸多人物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红楼未完,但是读者可以从甄士隐的遭遇,猜测书中人物的结局。可以说,读懂了甄士隐,便看清了作者将真事隐去之后的背后故事,也就读懂了红楼。

话说姑苏阊门,繁华富庶,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外的十里街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名叫葫芦庙。甄士隐的家,就在其隔壁。甄士隐姓甄,名费,字士隐。其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葫芦庙,以及庙中的葫芦僧,在书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存在。脂砚斋说道,隔壁二字极细极险,记清。

甄士隐之祸,来自隔壁葫芦庙,贾府之祸,来自隔壁宁国府,正所谓造衅开端实在宁。甄士隐家中虽不富贵,但被本地便为望族,再加上他性情恬淡,不念功名,每天观花修竹、酌酒吟诗,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美中不足的是,年已半百的他,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

甄士隐,虽为红楼梦中的小人物,在书中的地位却至关重要。在第一回里,通过他的梦境和现实经历,引出红楼主角的登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情缘,以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灌溉之恩,还泪报恩的方式展开。而甄士隐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则预示了贾府日后的衰败,以贾宝玉为首的红楼人物的悲剧结局。

甄士隐的谐音真事隐,曹雪芹的人生,跌宕起伏,书中人物真真假假的经历,未尝没有他现实生活里的影子。或许,每个人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正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也是曹雪芹文笔功力深厚的体现。

甄士隐在梦中邂逅一僧一道,洞悉先机,石头、神瑛侍者、绛珠仙草等待时机下凡

正如那幅对联所讲,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人世间的一切,真假交织,风云变幻,虚虚实实,令人唏嘘。炎夏永昼,在书房闲坐的甄士隐,因为疲倦伏案小憩。睡意朦胧睡中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遇见一僧一道,边走边谈。

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

原来,甄士隐梦中的道人便是渺渺真人,因为要了结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一段公案,顺道度化青横峰下无补天之才的灵石,去人间历练。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生有一株绛珠草,被赤瑕宫神瑛侍者每日以甘露灌溉,生命得以延续,又因接受天地之精华,得雨露滋养,得以脱却草胎木质,变幻为人形,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

这绛珠仙子,饥食蜜青果,渴饮灌愁海水。因灌溉之恩尚未酬报,心内郁结一段缠绵不尽之意。一天,神瑛侍者凡心既起,一发不可收拾。他想趁着这太平盛世,下凡历练,体验人间的荣华富贵生活,于是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仙子提醒绛珠仙子,可以趁此机会偿还灌溉之情,做一了结。

绛珠仙子说道,他是甘露之惠,我无此水可还。如今他下世为人,我也不妨去下世为人。我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足够偿还了。却不知,陪伴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了结此案的,有多少风流冤家?石头是第一个,尚未出场的宝钗也是其中之一。前世仙缘未了,今生再续不了情。

那道士说道,从未听过还泪的说法,真是奇闻,看来这一段故事非比寻常。那僧人说道,古往今来,纵有几位风流才子,流传下来的,无非他们的轶事以及诗词文章,至于家庭闺阁中的饮食琐事,未曾详细记录。许多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的情节,对于儿女真情却极少流露。倘若这一干人入世,众生百态,情深似海的痴情种、色欲熏心的庸人、贤良愚昧的不肖之徒,与前人所述大相径庭。

那道人说道,你我二人不如趁此机会下世超度几人,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人欣然同意,提议先去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等这一段风流公案了结完毕,再去不迟。

甄士隐听得明白,只是对于蠢物的说法,很是不解。于是上前施礼,向两位仙师请教道,“仙师所谈论的因果,真是前所未闻,弟子愚昧无知,不能洞悉其奥秘,愿意洗耳恭听,从此自省,免去沉沦之苦。若能得仙师指点,感激不尽。”

那一僧一道两位仙师笑道,此乃天机,不可提前泄露。你只要记得,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甄士隐听后,不便追问。笑道,玄机不可预泄,那刚才提到的蠢物,不知为何物?不知能否一见?那僧人说道,若问此物,你们倒有一面之缘,随即取出递与他观看。

甄士隐接过了一看,原来是块美玉,颜色鲜明,上面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字迹分明,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想细看时,那僧人说已到幻境,强行从他手中夺走宝玉。此时,他们走过一座石牌坊,上面刻着“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有一幅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意味深长。

甄士隐还想跟着两位仙师走过去,才刚抬腿,便听到一声霹雳巨响,如同山崩地陷。他不由得大叫一声,从梦中醒来。甄士隐睁眼看时,只见外面烈日炎炎,芭蕉随风摇曳,刚才梦中的情景,竟然忘了大半。

现实中的甄士隐,一波三折,身世坎坷,大彻大悟后出家

此时,奶母抱了英莲走来,甄士隐见自己的女儿越发粉妆玉琢,乖巧可爱,于是伸手接来,抱在怀内,跟英莲玩耍了一会儿,又带她来到街上看那过会的热闹。甄士刚要进门,却见走来一僧一道。

只见那僧人,生的癞头跣脚,那道士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二人谈笑着走来,来到甄士隐家门前,看到他怀中抱着的英莲,那僧人大哭起来,又向甄士隐说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甄士隐听了,知道他说的是疯话,于是不去理睬他。不料那僧人还说:“舍我罢,舍我罢!”甄士隐有些不耐烦,抱着女儿便要进去。却见那僧人指着他大笑,说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僧人所说,预言了甄士隐女儿丢失,家庭衰败的结局,只是此时的他,尚未知晓。眼前的幸福生活,习以为常,那些未知的变数,离他那么遥远,怎么可能放在心上?只是,那一僧一道,非寻常人,他心中犹豫,想要问清他们的来历。

却听那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别过,各自谋生待三劫之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一同前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人也随口附和最妙,最妙!说完,那二人便离去。转眼不见了踪影。

甄士隐暗自忖度,这二人必有些来历,刚才应该问一下,如今后悔也晚了。至于甄士隐与贾雨村的故事,今天暂且不讲,今天我们聚焦甄士隐,从他身上探求作者隐去的那些真实故事。闲处光阴易过,转眼又到了元宵佳节。

这一年的元宵夜,注定不一般。甄士隐一家人的命运,因为霍启而改变。一直与人为善的甄士隐,命中却总是遇到小人,先是轻信霍启,弄丢了英莲,后是资助贾雨村,以致他害人害己,最终仍是落魄结局。

话说元宵夜那日,甄士隐让家人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不料他要小解,半夜里,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他却将英莲独自一人放在一户人家的门槛上。等他小解完毕来抱英莲时,哪有英莲的踪影?

霍启焦急万分,寻找了半夜,到了天明仍没有找到。他哪里敢回来见主人,于是逃往他乡。可怜甄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情况不好,于是派人四处寻找,音信全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如今失落,肝肠寸断。

甄士隐和夫人封氏,几乎昼夜啼哭,几度想要寻死。先是甄士隐大病一场,封氏也因思女成疾,天天请医疗治。可叹漏屋偏逢连夜雨,英莲丢失两个月后,甄士隐又遭一劫。三月十五那天,葫芦庙中炸供品,那些和尚不小心,致使油锅火逸,烧着窗纸。

当时,很多人家多用竹篱木壁,极易燃烧。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眨眼间,一整条街便烧得如火焰山一般。虽有军民来救,只是大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大家眼睁睁看着火烧了一夜,才渐渐熄去。

这场火灾,也不知有几家受到连累?可怜甄家就在隔壁,牵连最重,曾经富贵温馨的甄家庭院,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所幸他们夫妇二人,还有几个家人不曾受伤。幸免于难的甄士隐不由得跌足长叹,和妻子商量后去田庄上安身。

甄士隐,可谓祸不单行,接连遭遇变故,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官兵虽剿捕,却难以安身。甄士隐无奈,只得变卖田庄,携带妻子与两个丫鬟,投奔岳丈家。此情此景,令人感叹命运无常,人生艰难。

甄士隐的岳丈,名唤封肃,原本是大如州人氏,虽然务农,过得却也殷实。甄家富贵时,他看自己的女婿还有几分顺眼,如今见女婿狼狈而来,面子上有些过不去,心中有些不乐。所幸甄士隐变卖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于是将银子交给岳丈,拜托他置办几间房屋,几亩薄田,作为日后的衣食之计,也好有安身立命之地。

前面说过,甄士隐总是遇到小人,陌生人也就罢了,他的岳丈也趁火打劫,真是可悲可叹。那封肃采用半哄半骗的手段,用了甄士隐的银子,赚了他的钱,却只给他买了几间破屋,几亩贫瘠之地。书中原文,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可叹人性凉薄,世道艰难,人心难测。

甄士隐本就是个读书人,不事稼穑,勉强维持了一两年,日子越发穷苦。此时,封肃还一再说风凉话,在人前人后抱怨他不会精打细算,只知道好吃懒做。接连受挫的甄士隐,深知自己看错了人,投奔岳丈,可谓又走错了一步。

倘若甄士隐的岳丈伸出援手,无需金钱,只要几句宽慰,一点关怀,一丝亲情,便能让甄士隐一家免于悲剧,平安度过余生。可叹可惜那封肃,全然不顾及骨肉亲情。

甄士隐悔恨不已,再加上去年受到惊吓,又急又怒,一股怨愤之情,郁结于心。积下的伤痛,侵蚀他原本就年迈的身体。贫穷和疾病同时来袭,曾经获得如神仙般自在的甄士隐,竟然渐渐显露出将不久于世的悲凉景象。

三劫已过,那一僧一道,便来兑现当日诺言,度化甄士隐。一天,甄士隐拄了拐杖,踯躅前行,来到街前散心。抬头又见一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屣鹑衣,说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听后,对道人说道,“你说些什么?只听见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能听到好了二字,也算明白之人。须知这世间万物,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

甄士隐酷爱读书,本就有些慧根,听到道士此言,心中早已彻底悟透,因而笑道,大师暂且停步,听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怎么样?那道士一笑默许,只见甄士隐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那道人听完甄士隐的解读,不禁拍掌而笑,解得切,解得切!大彻大悟的甄士隐,轻轻说了一句,走吧!随即将道人肩上的褡裢抢了过来背着,没有回家,和那道人一起,飘飘而去。

甄士隐的离开,在当时造成了一场很大的轰动。可谓烘动街坊,大家当作一个大新闻,到处传播。可怜甄士隐的妻子封氏,听到后,哭得死去活来。万般无奈的她,只得央求父亲,派人各处寻访,只是她的夫君,已随仙师而去,哪里还有音信?

无可奈何之下,封氏只有依靠她的父母,艰难度日。万幸她的身边还有两个忠心的丫鬟,不离不弃,日夜服侍。她们主仆三人,日夜做些针线活变卖,帮着父亲日常用度。那封肃虽仍旧天天抱怨,甄士隐却再也听不到,他自己也无计可施。如此结局,他何尝没有责任?对于自己的亲生女儿封氏,他可曾真心疼惜?

甄士隐的人生,仿佛是一场镜花水月,真实与虚幻交织。他的人生遭遇与红楼梦中的其他人物相互影响、交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故事网。这正是红楼梦的高妙之处,每一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命运,共同构建了一个真实而又梦幻的世界。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甄士隐第一个出场。夏日的午后,他在梦里见到了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他们携带石头下凡,听闻了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那一段故事,有幸见识了通灵宝玉,这是第一次与贾宝玉有关联。

回到现实人生,甄士隐与梦里的一僧一道再次相遇,被告知女儿未来的命运,自己家族的命运,没听劝告。之后,他与贾雨村相识,见了严(炎)老爷,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元宵夜英莲丢失。三月十五,房子被烧,无奈之下搬离十里街,去田庄生活。

在田庄里,被抢田夺地,民不安生,甄士隐夫妇无法安身,无奈之下投奔岳父,又被岳父哄骗、冷落、怠慢。再遇一僧一道,解说《好了歌》出家。

甄士隐第一个出场,第一个消失,他的遭遇,是整个贾府遭遇的缩影。很多说法以为,甄士隐影射了贾宝玉,我却不认同这种看法。曹雪芹因为受当时时代的限制,故意隐去真实的故事,书中的每个人物,可能是现实生活中多人的化身。

现实生活中,甄士隐或许被发配置寒冷荒凉的宁古塔,也未可知。只是,作者引入神话色彩,让一切不可能成为可能。真假虚实,无时不在变换。

甄士隐的家,是《红楼梦》第一个覆灭的家庭。天下兴亡,莫不如此,贾府也不能幸免。

","gnid":"91e2ccf2ab73ff6cc","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99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cf85ec3abf3a49e.jpg","width":"1280"},{"desc":"","height":"72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d0f150432a65aa8.jpg","width":"960"},{"desc":"","height":"926","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d8a29886c89b7a4.jpg","width":"1274"},{"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860321738e7968b.jpg","width":1051},{"desc":"","height":"69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b85a6e42aa97593.jpg","width":"946"},{"desc":"","height":"49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0428d547f87d448.jpg","width":"785"},{"desc":"","height":"78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65014be2e06e19d.jpg","width":"1000"},{"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a9b45dd0f65c3e9.jpg","width":"916"},{"desc":"","height":"96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a7a6428d6108e58.jpg","width":"1280"},{"desc":"","height":"10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f545f6f81b7978a.jpg","width":"1000"},{"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ef6048319a732ab.jpg","width":"914"},{"desc":"","height":"96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bc18341541203be.jpg","width":"1280"}]}],"original":0,"pat":"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70644860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42987eb64a6a4b7b4db8d6325c913bbb","redirect":0,"rptid":"f1109ddf9e44b7fa","rss_ext":[],"s":"t","src":"谁家庭院木樨香","tag":[{"clk":"kculture_1:红楼梦","k":"红楼梦","u":""}],"title":"《红楼梦》里第一个出场,第一个消失的甄士隐,有什么意义?

朱亨祝4414红楼梦又叫? -
庄爽司18573549121 ______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 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 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 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 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 ,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 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 ,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说见红楼梦书第一回.

朱亨祝4414红楼梦又名是什么 -
庄爽司18573549121 ______ “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这是几个别名

朱亨祝4414红楼梦又叫什么?
庄爽司18573549121 ______ 红楼梦又叫石头记 情僧录.

朱亨祝4414《红楼梦》的原名是什么? -
庄爽司18573549121 ______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金玉缘》等.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

朱亨祝4414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还叫什么? -
庄爽司18573549121 ______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又叫石头记

朱亨祝4414《红楼梦》为什么叫“红楼梦”?
庄爽司18573549121 ______ 《红楼梦》原著名为“石头记”为什么后来又叫了红楼梦?红楼又是什么楼?听听当代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是怎么说的:因为我国的宫墙、庙墙自古规制是红色的.陆游...

朱亨祝4414《红楼梦》又叫什么
庄爽司18573549121 ______ 《石头记》《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金玉缘》,曹雪芹原本成书后想叫《金陵十二钗》,脂劝他,最后定为《石头记》.

朱亨祝4414《红楼梦》的原名叫什么 -
庄爽司18573549121 ______ 石头记.又名风月宝鉴

朱亨祝4414红楼梦的别名是什么
庄爽司18573549121 ______ 石头记》、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在红楼梦第一回中这样说,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高鹗补写后四十回,命名为红楼梦.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