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事实行为+民事行为举例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30

新京报讯(记者 薄其雨)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诉讼参与人在参加诉讼过程中,应当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诉讼过程中,诉讼参与人有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2月22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获悉,近日,在大兴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被告陈某父亲伪造他人授权委托书参加诉讼,法院经审查认定,对陈父伪造陈某签名这一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罚款五千元。

据了解,2020年9月,徐某将陈某诉至法院,要求陈某偿还借款。陈某本人未出庭应诉而是向其父亲陈父出具授权委托书,授权陈父作为其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因双方当事人对案件基本事实无较大争议,法院随后主持双方进行调解。陈父代理陈某与徐某达成了调解协议,并代表陈某在调解笔录中签字确认,法院亦根据双方的调解协议出具了民事调解书。

2022年,陈某突然到法院对上述案件申请再审,称2020年徐某起诉时法院通知到了陈某,但陈父知晓后告知陈某一切由其处理即可,之后陈某便未再过问该案。直至不久之前发现银行卡被冻结,陈某才知晓本案调解书的存在,但陈某称其并未与陈父签订授权委托书,亦未委托陈父参加诉讼。

后陈某委托鉴定机构,对陈父提交的授权委托书上的陈某签名进行鉴定,鉴定意见为并非陈某本人书写。经询问,陈父主动向法院承认是其伪造了陈某在授权委托书上的签名,并对其行为表示悔过,其伪造陈某签名的原因是借贷纠纷系因陈父而起,陈父想自行处理解决。

最终,法院经审查认定上述情况属实,依法启动了再审,并对陈父伪造陈某签名这一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罚款五千元。

校对 吴兴发

","force_purephv":"0","gnid":"9c2c9c839c02dd83d","img_data":[{"flag":2,"img":[]}],"original":0,"pat":"art_src_3,fts0,sts0,op50_st","powerby":"hbase","pub_time":167178558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8e03ba66695455ae1fd9d10441369956","redirect":0,"rptid":"52d09c0d142521b6","s":"t","src":"新京报","tag":[],"title":"伪造他人授权委托书参加诉讼,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罚款五千元

袁苏邢991民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
庄江音15775274404 ______ 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注意,这是并没有指明是“合法的行为”. ,1、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2、事实行为依法...

袁苏邢991什么叫法律事实,民事行为,事实行为 -
庄江音15775274404 ______ 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确认的能够引起民事权利义务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客观现象.例如:婴儿的出生产生了一个民事权利主体;自然人的死亡引起继承的开始. 根据法律...

袁苏邢991“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是如何定义的?举例说明越多越好! -
庄江音15775274404 ______ 一: 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 能够成为民事法律事实的事件主要有: 1.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也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地震、台风、冰雹、洪水等)和意外事故(战争等).不可...

袁苏邢991民法中行为分类,越详细越好
庄江音15775274404 ______ 民法中的行为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民事行为,一种是事实行为. 民事行为中又有详细的划分: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其中民事法律行为分为:1、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 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 3、诺成性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法律行为4、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5、单务法律行为和双务法律行为 6、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袁苏邢991法律事实有哪些分类?
庄江音15775274404 ______ 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范说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种.法律事件是指一种与人的意志无关的客...

袁苏邢991民事法律事实,事实,行为,民事法律行为 关系
庄江音15775274404 ______ 事实即客观事实,不受人的意识的支配,行为是指在人的意志支配下的动静,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或终止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指受法律规范调整的行为!这些概念可在刑事、民事、行政中换用!自己可替换灵活运用,比如,民事法律事实,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变更或终止的客观事实

袁苏邢991事实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行为 -
庄江音15775274404 ______ 甲殴打乙,事实行为, 乙起诉甲侵权提起民事诉讼,民事法律行为. 甲和乙私下解决,协议解决赔偿问题,民事行为.

袁苏邢991民事法律事实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
庄江音15775274404 ______ 民事法律事实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1、二者含义上的区别 民事法律事实:指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如上述登记结婚、订立合同、变更协议、转让债权、鸡蛋孵化成小鸡、自然人死亡等均为...

袁苏邢991名词解释:事实行为,法律行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除斥期间 -
庄江音15775274404 ______ 事实行为: 就民法而言,行为区分为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两大类. 所谓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事实行为与民事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1、事实行为...

袁苏邢991事实行为、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区别? -
庄江音15775274404 ______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 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是上述两者的本质区别所在. (1)前者法律直接规定其行为后果,后者根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引起法律后果; (2)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民事发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统属于行为范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行为是否包含意思表示,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是民事行为,否则,就是事实行为.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