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传播谣言超过500人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30

2021年12月,

一条关于上海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之间

非正常交往的附图八卦,

在奉贤区社交媒体网络平台传播开来。

“A妈妈”在孩子班级微信群中发布了

老公与“B妈妈”之间非正常交往的言论,

引起广泛关注。

被告王某看到该消息后,发现“B妈妈”在微信群中备注的孩子“B”,与自己班级里的某位同学同名同姓,便误以为“B妈妈”就是该同学的母亲——原告李某。

王某将李某照片发至近500人的微信群内 本文图片均由上海奉贤法院供图

随后,王某将李某的照片发送至以其为群主的、近500人的微信群中传播。该条信息迅速发酵,导致众人均认为原告李某就是事件中的“第三者”。

后经双方确认,李某与“B妈妈”并无关联

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李某将王某诉至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奉贤法院),要求判令王某公开向其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00000元和律师费6000元。

王某、李某的部分聊天记录截图

庭审中,被告王某辩称,自己的行为确实有错,同意在朋友圈和“微奉贤”公众号上发布道歉声明,但原告主张的精神损失费和律师费金额过高,只愿承担部分。

上海奉贤法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有两个。

其一,被告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对原告李某名誉权的侵害?

法院认为,本案中,被告作为近500人的微信群主,出于看热闹的心态,发送四张涉事聊天记录截图,主动引起话题讨论,并未经核实,擅自将原告照片发至微信群内,未尽到谨慎的注意义务,主观上存在过错。

被告的行为直接将事件指向原告本人,误导群内成员以为原告即涉事“第三者”,已经明显超出自由表达的合理限度,在一定程度上贬低原告人格,降低了原告的社会评价。

后被告虽予以澄清,但是考虑到涉案微信群的人数众多、网络空间的快速传播性特点,被告的侵权行为必然会给原告的个人名誉造成负面影响,也会给原告造成一定的精神痛苦和损害,故法院认定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

庭审现场

其二,侵权行为成立的前提下,被告王某应承担何种侵权责任?

本案中,原告提出要求被告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奉贤”公众号上面发布道歉声明的诉讼请求,基于被告自认其发布的微信内容不实,且同意原告的该项诉讼请求,法院予以准许。

被告的侵权行为损害了原告的名誉权,必然会给原告带来一定的精神痛苦和损害,故法院对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精神损失费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

综上,上海奉贤法院判决:被告王某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奉贤”公众号向原告李某公开发布赔礼道歉声明,保留三天不删除;若王某未履行上述判决主文确定的义务,则上海奉贤法院将依李某申请,选择在本市任一市级报刊上刊登相关的赔礼道歉声明,产生的费用由王某负担。

上海奉贤法院根据案件实际情况,酌定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律师费4000元。

判决后,王某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现本案已生效。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唐梦葭

","force_purephv":"0","gnid":"91ece4cc4fee6cc10","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02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1e3080093671da7.jpg","width":"577"},{"desc":"","height":"102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0f675cc51525be5.jpg","width":"577"},{"desc":"","height":"102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357114b96db0887.jpg","width":"582"},{"desc":"","height":"71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21aa6868b6734aa.jpg","width":"1080"}]}],"original":0,"pat":"art_src_3,fts0,sts0,op50_st","powerby":"hbase","pub_time":166169160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28afdc8947ffaaa7ebebfa16161a3025","redirect":0,"rptid":"55d52350d53751db","s":"t","src":"新民晚报","tag":[{"clk":"ksocial_1:精神损失费","k":"精神损失费","u":""},{"clk":"ksocial_1:名誉权","k":"名誉权","u":""},{"clk":"ksocial_1:聊天记录","k":"聊天记录","u":""},{"clk":"ksocial_1:家长","k":"家长","u":""}],"title":"“吃瓜群”传播“学生家长是第三者”谣言,群主被告,法院判了

臧重婷4638在网上散布谣言被转多少次构成犯罪? -
乌居沿13757208996 ______ 司法解释明确,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是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

臧重婷4638传播网络谣言 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
乌居沿13757208996 ______ 1、如果是故意散布虚假恐怖信息,造成社会恐慌,扰乱了社会秩序,要承担散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2、如果是中伤他人的谣言,给他人名誉造成了严重影响,可以起诉他侮辱罪或诽谤罪(注意此类案件只能自诉),同时可以要求他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名誉权),如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精神损害等.

臧重婷4638网上散播谣言如何够治安处罚 -
乌居沿13757208996 ______ 网上散布谣言即使法律上所说的捏造虚假信息.所捏造的虚假信息被人浏览5000次以上或被转发500次以上的,是犯罪. -

臧重婷4638散布疫情谣言如何处罚 -
乌居沿13757208996 ______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影响极坏或者造成了比较大的社会恐慌,还会受到《刑法》的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臧重婷4638散布谣言的处罚有哪些呢?
乌居沿13757208996 ______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臧重婷4638发布传播谣言拘留的相关规定是什么?发布传播谣言拘留的相关规定是什
乌居沿13757208996 ______ 一、发布传播谣言拘留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从个人方面来说,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发布权,但每个人都无权滥用发布权,都应该珍惜发布权,“你可以不说话,但不可...

臧重婷4638造谣者转发过500怎麽交给网警? -
乌居沿13757208996 ______ 你只要发现造谣者确实在利用传播工具在造谣,就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确认他转发500条是公安机关利用相关工具去确认的事,不是普通公民能够确认的.

臧重婷4638无意中传播谣言应该受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
乌居沿13757208996 ______ 1,如果是情节严重、有故意传播地震谣言行为的,可能会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3,另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4,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无意应属情节较轻,参看第4条)

臧重婷4638对于散布谣言者的处罚措施是怎样的?
乌居沿13757208996 ______ 根据治安处罚条例,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 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

臧重婷4638我国针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有何规定 -
乌居沿13757208996 ______ 这要看你造谣的主体是个人名誉还是社会危害. 1、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3、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侮辱罪、诽谤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