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公爵相当于多大的官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6-01

 

正常不过了,李善长有3个突出点是刘伯温无法比拟的。

而且,刘伯温还有一大“缺点”,让朱元璋受不了。

李善长不仅爵位高,寿命也比刘伯温长多了。

下面,我们就聊一聊,李善长3个刘伯温无法比拟的优点,还有刘伯温那一个让朱元璋皱起眉头的“缺点”。

1、李善长的三大突出优势



(1)他是朱元璋的老乡

从古到今,战友、同学、同乡都是极好的人脉圈,互相之间设防少,资源整合的优势大,可以“近水楼头先得月”。

李善长,1314年出生,濠州定远人,属于淮西人。朱元璋,1328年出生,濠州钟离人,也是淮西人。

朱元璋在1352年年初,在汤和的召唤下,加入了红巾军。

没想到,当过放牛娃、和尚、乞丐的底层青年,在红巾军里混得如鱼得水,还娶了起义军领导人郭子兴的义女。

事业风风火火,为了更大的发展,朱元璋在1353年回家乡招了一批人,1354年年初,已经40岁的李善长不甘于平庸 的生活,前来投军。

来的第一天,朱元璋神情从容地问大叔李善长:“天下动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

李善长告诉朱元璋:“秦末乱世,刘邦带人起义,因为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平定了天下。现在的元朝,和秦朝末年类似,只要学习刘邦,就能很快平定天下。”

可以呀,这大叔肚子里有墨水啊!

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做了小官。

而从此之后,李善长就成了朱元璋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也成了“淮西集团”的骨干和实力派人物。

如果我们仔细看明史,就会发现,朱元璋的乡土观念很重,在1353、1354年投奔他的淮西老乡,如果能力不差,如果坚持到1370年还不死,一定会得到高级封爵的。

总之,就封爵这事,一定是先顶着淮西集团考虑的。

开国六公爵,李善长,朱元璋的淮西老乡;

徐达,淮西老乡;

常遇春之子,淮西的(其实就是追封了常遇春,照顾他儿子常茂的);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淮西人;

邓愈,淮西人;

冯胜,淮西人。

也就是说,开国六公爵,全都是淮西人,没有一个其他地方的,这很说明问题。

刘伯温是很聪明,但他是浙东人氏,出生地决定了:刘伯温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是公爵。

(2)李善长加入朱元璋的队伍比较早



在中国大地,资历这事很重要。远的不说,就说1955年授衔时的十元帅,哪一个不是资历深厚之人?

粟裕纵然天纵奇才,在解放战争中发挥卓越,终究因为资历问题,只能排在十大将里。

李善长是1354年主动跟随朱元璋的。这个“主动”很重要,表明了忠心和积极的态度。

此时,距离朱元璋加入起义军仅仅两年,恰好是朱元璋建立自己班底的时候。

从1354年起,到1368年朱元璋称帝时,李大叔足足和老朱一起奋斗了14年。

刘伯温是什么时候加入朱元璋的队伍中的呢?

刘伯温,本是浙东青田人士,才华过人。1360年,朱元璋听胡大海说“浙东四先生”,便派人去请,其他三位宋濂、章溢、叶琛,请了就来了,唯独刘伯温没有请来。

朱元璋火了,派人第二次去请。去的人威吓加恐吓,最终,刘伯温来了。

从时间上来说,刘伯温要比李善长晚了6年,此时朱元璋已经强大到可以和枭雄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掰手腕了。所以,重要性的体现就弱了很多。

刘伯温就像公司发展起来后,请的职业经理人。而李善长基本算是创业团队的一员。

关键是,刘伯温的前来,并非主动,而是强行邀请过来的。

所以,李善长在朱元璋那里的位置更重。

(3)李善长做了大量具体的后勤工作



刘伯温更像是张良。

当然,刘伯温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远不如张良在刘邦心中的地位。张良被称之为帝师,可朱元璋从没有承认刘伯温是帝师。

刘伯温的具体工作,就像是一位超级幕僚,每当面临大事时,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能体现到更多的具体的事上。

李善长做了大量具体的后勤协调工作,他就像辅佐刘邦的萧何。

萧何、韩信、张良都很重要,但封爵位时,萧何在众侯之首,比张良这个留侯、韩信这个淮阴侯的待遇都要高一些。

所以,在朱元璋这里,将李善长封为了开国六公爵之首。

总而言之,从同乡情谊、辅佐时间、具体的工作量来看,李善长的爵位都应该排在前面,被封为韩国公,完全是情有可原。

按照大众的思想来看,无论怎么着,刘伯温都得是个侯爵吧,为何仅仅是伯爵?

2、刘伯温为何只被封为伯爵



1370年,朱元璋大封群臣,李善长等六人封为公爵,从此成为了“国公爷”。

但是,民间百姓一直认为可以媲美诸葛亮的刘伯温,仅仅封了个“诚意伯”。

这和诸葛亮的待遇比起来,那就是天上地下了。

很多人为刘伯温打抱不平,就算刘伯温不是淮西人士,就算刘伯温跟随朱元璋的时间有限,但论起在关键时刻的策略和建议,封个“侯爵”不成问题吧!

但是,朱元璋就是打压刘伯温了,就是只封了伯爵给刘伯温,为什么?

如果我说,是刘伯温自己的问题,你信吗?

刘伯温最大缺点是“太聪明”,拿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上知天文和地理,下知生儿和育女。

1360年的龙湾之战,很多人因为陈友谅的大军压境,惶恐不已,朱元璋很失望。

此时,他看见了刘伯温闪亮的眼神,朱元璋让刘伯温表达观点时,刘伯温语出惊人:可以一战,誓于南京共存亡。

接着,刘伯温蔑视群雄,将双方的优缺仔细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龙湾设伏兵就可以取胜。

当时的朱元璋,就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后来,每到关键时刻,刘伯温总能给出正确建议。这让朱元璋佩服又忌惮。

在给的建议中,对于“安丰之战”的建议,朱元璋其实是不舒服的。

那是1363年2月,起义军领袖韩林儿、刘福通被张士诚的部队围困安丰城,向朱元璋发出了救援。

朱元璋找来了刘伯温商量,刘伯温想洗耳恭听朱元璋的观点。朱元璋认为要救,原因有二点:一来,都是红巾军,韩林儿还是起义军的名义皇帝,得救;二来,安丰城是南京的门户城市,安丰丢了,南京也会危险,这就是所谓的唇亡齿寒。

听起来,朱元璋的观点没一点毛病。

可是,刘伯温思索片刻,表示反对,理由也有二:一是韩林儿失去了利用价值,救回来怎么安置呢?二是,如果去救,陈友谅打过来怎么办?

说实话,刘伯温的观点冷酷且理性,完全是从大局着手。

但是,这个观点有个致命的BUG,那就是,刘伯温的骨子里没有完全“忠君”的观点,为了大局,有时候会牺牲掉上司。

如果某一天,朱元璋被围困,刘伯温和其他大臣商量这事,会不会放弃?

刘伯温的观点,无懈可击,却又让朱元璋像吃了个苍蝇般难受。

朱元璋这次,决定坚持救安丰。刘伯温再三相劝,没有结果。

朱元璋出手救人了。

最后的结果说明,刘伯温真的是个天下第一奇才,后面的事情几乎被言中。

刘福通战死,韩林儿被救,安丰失守。也就是说,安丰不仅没攻下来,丢了这个大门,还得到了“福利”,一个傀儡皇帝韩林儿。朱元璋心中,一万个羊驼呼啸而过。

朱元璋开始了连环错,要攻打合肥,徐达死劝,没有用。此时的陈友谅却没有趁虚攻打南京。这是为何?因为陈友谅有个大计划,那就是彻底击溃朱元璋,需要一场大决战。而这之前,他要报复,报复洪都守军的投降(南昌)。

神奇的是,洪都在“天下第五名将”朱文正的带领下守住了。朱元璋和陈友谅最后在鄱阳湖展开了决战,神奇的是,朱元璋获胜了。

1366年,韩林儿离奇死于朱元璋的军中,说是船翻了被淹死。说实话,这事大家可以脑补,怎么死的大家可以想通。

但是,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很大一部分都被刘伯温言中,如果你是朱元璋,你恐惧不?

和超级聪明人在一起,会解决很多问题。

但是,一些超级聪明人总是能预判你的预判,这样的人如果等级过高、权力过大,就说你担心不?

对于超级聪明人,有个笨办法:给予的权力不要太大,爵位给的不要太高,调动资源的机会给的少一些。

不幸,朱元璋就是这样操作的,建国后,任命刘伯温一个四品的御史中丞官。

这个官就是言官的领袖,朱元璋的意思是,你就监督一下官员就行了。

1370年,封了刘伯温诚意伯。



但是,谁能想到,刘伯温实力超强,竟然悄悄带着“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展开了“斗争”。还别说,李善长作为淮西的领袖,真斗不过刘伯温。

不过,朱元璋是淮西的真老大,刘伯温斗过太难了,因为老朱掌握着国家公器。

折腾好几年,终究,刘伯温病重时,朱元璋派出了淮西帮的胡惟庸去看刘伯温,谁知道,胡惟庸带去的医生给刘伯温开了药后,没过多长时间,刘伯温挂了。

后来,胡惟庸案发了后,那个医生说了实情,在胡惟庸的指挥下,他下了慢性毒药。



总而言之,刘伯温还是太聪明了,而且有些自负。这样的人,老朱最不放心了。于是,刘伯温得不到高官职,也封不到公爵、侯爵。最后,因为党争,还成了牺牲品。

从某种角度来说,朱元璋还是不如刘邦,也不如刘备,至少在用人上是如此。张良不是刘邦的老乡,诸葛亮也不是刘备的老乡,但两人的待遇,比起刘伯温高了太多。

只能说,刘伯温的一生,是幸运伴随着不幸,幸运的是,他能够建立功勋,实现自己的价值。不幸的是,他碰到了注重乡土观念的朱元璋,职位、爵位完全起不来。

","force_purephv":"0","gnid":"9b54f395aa24ff92f","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52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1f02d0cb8b9d264.jpg","width":"896"},{"desc":"","height":"37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af81ce5ea5b5cd8.jpg","width":"640"},{"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003f54789a1b7ba.jpg","width":"889"},{"desc":"","height":"48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5749316f845ce49.jpg","width":"870"},{"desc":"","height":"402","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958d9cae624cb05.jpg","width":"640"},{"desc":"","height":"46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00b9b2083acb8e3.jpg","width":"700"},{"desc":"","height":"5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91e180151ac7292.jpg","width":"780"},{"desc":"","height":"800","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67e7dda18424b51.jpg","width":"1422"}]}],"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hbase","pub_time":1673701281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cc858d8f8a8e686d2bfce5e408fe627c","redirect":0,"rptid":"cdef12bcf1263a46","s":"t","src":"蓝风破晓","tag":[{"clk":"khistory_1:刘邦","k":"刘邦","u":""},{"clk":"khistory_1:张良","k":"张良","u":""},{"clk":"khistory_1:韩林儿","k":"韩林儿","u":""},{"clk":"khistory_1:李善长","k":"李善长","u":""},{"clk":"khistory_1:朱元璋","k":"朱元璋","u":""},{"clk":"khistory_1:陈友谅","k":"陈友谅","u":""}],"title":"刘伯温和李善长,为朱元璋立下大功,为何刘伯温仅封伯爵,李善长却封公爵?

车宜妮1025谁知伯爵和公爵谁权利大呢? -
傅柯咏13652357652 ______ 公爵、侯爵和伯爵都不是职务,而是贵族的封号. 这些封号源自中国在夏商时期,据《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无子、男二等. 以后例朝有所不同,但大体...

车宜妮1025有知道春秋战国各大国的诸侯等级吗? -
傅柯咏13652357652 ______ 周代的所谓“爵”,就是周代统治阶级内部等级关系在法律制度上的规定.周代诸侯的五等爵,就是周代诸侯的五个等级.在先秦两汉文献中,周代诸侯划分为五等,这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左传》襄公十五年载周代的列位等级说:“王及...

车宜妮1025《红楼梦》中的宁国公、荣国公是什么官爵?相当于今天的什么级别?
傅柯咏13652357652 ______ 是公爵中的国公!根据红楼梦第十四回的部分描写(原文附在后面),可知红楼梦用的是清朝爵位系统中的功臣爵,爵位由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其中每个爵位分三等,细分如下:国公(一等公)超品郡公(二等公)超品县公(三等公)超品一等侯 超品二等侯 超品三等侯 超品一等伯 超品二等伯 超品三等伯 超品一等子 正一品二等子 正一品三等子 正一品一等男 正二品二等男 正二品三等男 正二品.

车宜妮1025男爵、伯爵、公爵、侯爵、子爵等,谁大谁小?
傅柯咏13652357652 ______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案《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这些爵位名称都是中国古代就有的,至于西方的爵位,是中国人按照自己的习惯依次对应翻译过来的.

车宜妮1025秦国爵位资料 -
傅柯咏13652357652 ______ 古代的高官大员,除了官职的名称合品位的登记以外,光地还按照他们的功劳大小授爵,作为恩宠.古代典籍中经常出现的公、侯、伯、子、男等名称,就是爵位,还有食邑几百户等名称,这就是按爵位等级给予的特殊待遇.它们与官职没有关...

车宜妮1025欧洲中世纪官位(爵位)我想知道欧洲中世纪的所有官的官职和主要干什
傅柯咏13652357652 ______ 通常情况下爵位只有三级——公、伯、男,侯和子爵只有少数国家有,比如英国和神... 负责膳食,养马,侍奉饮食起居等等这样的官职也是由贵族担任. 《都铎王朝》里面...

车宜妮1025香港的爵士是什么官 -
傅柯咏13652357652 ______ 香港的爵士是以前英国统治时封给为英国尽力的人. 现在已没用处, 不是什么官. 在香港地位已没有特权了.

车宜妮1025谁能告诉我欧洲古代宫廷官爵如何分阶级 -
傅柯咏13652357652 ______ 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 在中世纪的欧洲,公、侯、伯、子、男和骑士这些爵号,既是一种封号,也是一种官衔. 补充如下: 公爵 早在罗马帝国时期,欧洲大陆的公爵称号通常授予守疆拓土、军功卓著的高级指挥官,以后...

车宜妮1025成语“加官晋爵中的爵”指的是什么?
傅柯咏13652357652 ______ 现代成语“加官晋爵”的意思是指君主晋升官员的官职和爵位.爵,即爵位,是封建国家为赏赐群臣而设置的,旨在区分等级以示荣宠的尊号制度.西周爵位有 公爵、侯爵...

车宜妮1025有伯爵、男爵、公爵、子爵、侯爵等等 总共有多少啊 -
傅柯咏13652357652 ______ 国王king 公爵duke (公爵夫人,女公爵 duchess) 侯爵marquis 伯爵earl (伯爵领earldom)(法国又称count,伯爵夫人countess, not earless) 子爵viscount 男爵baron 爵士或骑士sir 国王当面被称为 your majesty或sire,指代时用 his majesty或...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