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朝的立法原则是什么

来源:baiyundou.net   日期:2024-07-26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和老年人一样的社会弱势群体,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智尚未发展成熟,或者缺乏必要的教育和保护,很容易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误入歧途,遭受不法分子的诱惑,犯下过失甚至触犯法律,贻误宝贵的青春年华。

通过立法形式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并不是近现代的专利,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代社会,就已经出现了相关的法治观念。

我国古代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并在唐朝时趋于完善。其中包含儒家的民本主义、“仁爱”思想、以及“矜老恤幼”的传统道德观念,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深远影响。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唐朝以前的发展历程:放宽刑事年龄,局限于刑罚层面

(一)先秦:未成年人保护思想的萌芽期

先秦是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诞生之前时代的统称,通常指夏、商、周这三个朝代。

这一时期中原政权的政治生态,还处在部落共主的原始阶段,封建制度下的法治思想方兴未艾,各项法律法规都不成熟,未成年人保护思想还主要停留在道德层面。

《周礼》中记载了一条“三赦”制度,是目前可考最古老的相关文献。

“三赦”规定,对于罪犯中的三种人不加刑罚,分别是未成年的孩童、丧失自理能力的耄耋老者,还有罹患精神疾病的“蠢愚”之人,从界定范围上不难看出,与今天常说的“老(幼)弱病残孕”有相通之处。

另有一部《秋官·司厉》规定,有爵位者、七十岁以上者、以及8岁以下的男童和7岁以下的女童,“皆不为奴”。

战国变法先驱李悝所著《法经》中也强调,未满十五岁的未成年罪犯,从轻论罪处罚。

(二)秦汉:汉武帝独尊儒术,“恤幼”思想深入人心

凡此种种,都是先秦时期“恤幼”思想的集中体现,但这种保护仅仅局限于刑罚层面,并没有拓展到民法诉讼,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推行严刑峻法的治国方针,但同样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秦律中明文规定,如果有父母擅自杀害子孙后裔,一律处以黥刑并游街示众。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学思想深入人心,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制度获得空前发展。

汉景帝年间颁布诏令,规定八十以上和八岁以下的罪犯,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在那个“朕即王法”的时代,天子的诏令就是法律,可见统治阶级在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方面,还是给出了一定的特殊照顾。

不过,这种“照顾”也是相对而言的,在民事诉讼方面,未成年人的权利非但不享受任何保护,反而还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具律》中有这样一条,规定未满十岁的儿童“告人皆勿听”,意思就是不具有告诉和上诉的权利。

(二)魏晋南北朝:在秦汉的刑事年龄上稍作修改

汉朝以后的历代君王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在延续前朝制度的基础上,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发展。

《魏书·刑罚志》规定,十四岁以下的儿童,只要没有犯谋杀罪,其他任何罪名都不加刑罚。《北魏律》的包容性则更大,甚至提出对于八岁以下的杀人者,可先奏闻圣上,如蒙恩赦亦不追究。

二、唐朝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监护”制、收赎制、拐卖罪、强奸罪

唐朝海晏河清、民殷国富、文化昌盛、万国来朝,是中国古代“治世”最多的朝代,其在法律领域同样颇有建树。

《唐律疏议》是中国已知最早、最完备,且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封建成文法典,在总结前朝统治者立法注律的基础之上,与汉朝“德主刑辅”思想相结合,堪称古代中华法系的集大成者,代表了中国封建法律思想的最高水平。

(一)首次出现的“监护”制度

唐代律法对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方面的保护相当注重,最明显的体现就是第一次出现的“监护”制度。

文献记载,宝应元年六月的一天,高昌县曾经发生一起行车伤人案件,一对同为8岁的农家孩子坐在邻居家门口玩闹,突然一辆马车疾驰而来,两个孩子毫无防备,腿被车轮碾过。

其父非常愤怒,将肇事伤人的车主康失芬告上县衙,官府经过取证调查,判定康失芬对这起事故负全部责任,必须赔付所有治疗费用。

在这一期案件中,两名受害者年仅8岁,都是未成年人,为了保护儿子的合法权益,他们的父亲代为上诉,正是基于为人父母的监护权,由此可见,唐朝法律对于未成年人在刑事诉讼当中的权利保护得相当到位,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宋元明清历代的法律体系中,都不难发现《唐律》的影子。

(二)明确划定刑事责任年龄

我国古代的刑法体系有一项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在排除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每一个年龄达到标准的成年人都必须对自己负责,尤其要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负责,接受法律的惩罚。

如果年龄不达标,或者身体方面有特殊状况,量刑时则能够得到相应的减免。

相较于秦汉时期,《唐律》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更加细致的规定,对刑事责任人的年龄界限实行严格把控。

在唐朝社会,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按照年龄分成四个阶段,严格意义上不存在绝对不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此外,唐朝律法还打破了几千年来的阶级限制,平民百姓也可以享受收赎制度带来的恩惠,只要没有犯下十恶不赦的重罪,都可以通过缴纳足量的赎金来免受刑罚。

在唐朝以前这是贵族官僚们才有的特权,唐朝统治者打破常规,发扬“矜老恤幼”的儒家思想,开古代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先河。

(三)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除了监护权和年龄限制,唐朝还重视对未成年人自身利益的保护,严格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不法分子,力求用刑法的威慑力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比如在《唐律》当中,用了很长的篇幅专门阐述拐卖儿童罪,轻者罚三年有期徒刑,重者直接判处死刑。

尤其是一些十岁以下的儿童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人贩子花言巧语的诱惑,针对这一点,《唐律》特别强调即便未成年人有意跟随,也属于拐卖的范畴之内。

在古代封建家长制社会,家族对每个人的束缚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有时候祖宗家训上的一句话,就能决定某个“不孝子孙”的生死。

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直系亲属对子孙拥有绝对的管束权,或打或骂都是天经地义的。相反,子孙后代顶撞父辈就是大逆不道,严重者可能遭到亲人的擅杀。

在唐朝以前,秉着“家丑不外扬”的原则,官府一般不会插手家族内部纠纷。但唐朝却对这种现象明令杜绝,违法者会受到严厉的制裁。

此外,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还有一条,那就是强奸罪。如果有男子对未成年亲属、继女、姐妹实施强奸或通奸,都要根据其恶劣程度实行相应的处罚。

成立强奸罪的进步意义在于,这是古代法律第一次突破伦理道德界线,将家族中的隐私白纸黑字地写进法律条文,不仅体现了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护,也从侧面反映出女性地位的上升。

总而言之,唐朝法律在沿袭前朝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将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到实处,有力地保障了广大青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三、唐朝“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思想根基:儒家思想、宗法等级、治国理念

(一)儒家的“仁政爱民”思想

从春秋战国开始,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就对中原大地上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产生深刻影响。

随着汉武帝对儒学的大力推崇,以“仁政爱民”为核心的儒家道德观念,成为了此后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必修课,时至今日,仍然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中。

孟子继承孔子衣钵,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仁爱道德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特质。

基于这一点,孟子提出,只有人人怀有仁爱之心,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才能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维护政权统治的稳定。

作为君主,必须时刻牢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真心实意的替老百姓着想,得民心方能得天下。

所以在法律层面,唐朝历代君主大都实行“矜老恤幼”的仁政,不断加强对老幼妇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将冷冰冰的法律条文与人情冷暖的道德思想完美融合。

(二)封建社会的宗法等级思想

儒家思想之所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一致推崇,除了“仁”的道德内核,更重要的则是以“礼”为代表的宗法等级思想,通过礼仪教化的束缚,对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人群的权利义务进行严格区分,达到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目的。

封建礼教的五大宗法包括:血浓于水的亲情、夫妻之间的忠贞、晚辈对长辈的恭敬、下级对上级的忠诚,以及朋友之间的诚信。

五大宗法中,有三条都来自家庭内部,可见保障规范有序的家庭关系,对于维持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有多么重要。

从法律层面来说,要想将这套传统礼制长久延续下去,最好的切入点自然就是家族成员中年龄最小的未成年人,保护了未成年群体,就等于保护了整个家族的利益。

(三)唐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

“千古一帝”唐太宗及其后的多位唐朝统治者,都是“仁政治国”、“以礼治国”理念的忠实拥趸。

唐太宗时常对文武百官说,只有一切遵循礼法办事,才能维持社会的安宁和谐,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祥和升平。

正因如此,《唐律》中开篇的第一条就是“德礼为本,刑罚为辅”,也是古代第一部完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出现在唐朝的原因。

结语:

“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唐朝时臻于完善,与儒家思想的盛行、以及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

唐朝历任君主大都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重视有加,以此体现“矜老恤幼”“德主刑辅”的仁政理念,是古代中华法系的一项重大进步。

参考:

1、《周礼》

2、《法经》

3、《唐律疏议》

","gnid":"9d8f32b680e7868fa","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37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216c7d86b523884.png","width":"553"},{"desc":"","height":"40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e04ae2edc08b9a9.png","width":"553"},{"desc":"","height":"32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8e67b4b7e4b0636.png","width":"554"},{"desc":"","height":"37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b71d4f9fb51e73b.png","width":"553"},{"desc":"","height":"37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011bef24b7253b2.png","width":"554"},{"desc":"","height":"45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cdd336e4354bd1a.png","width":"554"},{"desc":"","height":"68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ad1d81ee8633171.png","width":"553"},{"desc":"","height":"55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d17bfd47bc26391.png","width":"553"},{"desc":"","height":"805","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f513258e7352c30.png","width":"549"},{"desc":"","height":"72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123908b80ca06d9.png","width":"554"}]}],"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96384544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9a066d8b4f9ac83239930e89a109d6c9","redirect":0,"rptid":"c73f67b29c0c4428","rss_ext":[],"s":"t","src":"思雨忆史","tag":[{"clk":"kculture_1:古代","k":"古代","u":""},{"clk":"kculture_1:唐朝","k":"唐朝","u":""}],"title":"古代青少年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吗?漫谈唐朝时期的“未成年保护法”

孟莉雯3181唐代法律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
焦栏矩15663192374 ______[答案] 唐律是中国古代法律发达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礼法合一.唐律将礼教伦理精神与国家刑罚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有力地维护了唐朝的统治. 2.科条简要.唐律全篇仅为12篇,502条,宽简适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3.立法技术完善.唐律在继受...

孟莉雯3181唐律包括了哪些主要内容?
焦栏矩15663192374 ______ 唐朝法律制度.武德七年(624年)始颁行《武德律》,以隋《开皇律》为蓝本.贞观元年(627年),颁行《贞观律》.高宗永徽元年(650年),颁行《永徽律》.《永...

孟莉雯3181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 -
焦栏矩15663192374 ______[答案] 《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是唐朝立法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封建制法律的典型代表.唐高宗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已发展到鼎盛阶段.永徽二年,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以《贞观律》为蓝本,稍加修改,制定出了《永徽律》12篇,...

孟莉雯3181中国封建社会集众律之大成的法典是哪部?
焦栏矩15663192374 ______ 《唐律疏议》原名《律疏》,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刑事法典,共30卷.唐朝的法律制度基本上承袭了隋朝的法律制度.唐初,鉴于隋...

孟莉雯3181唐代《斗讼律》六杀中的戏杀是指什么啊? -
焦栏矩15663192374 ______ 中国法制史:唐朝的法制-司法考试 基本内容 一、《唐律疏议》——礼法统一的法典 1.《唐律》的修订过程——从《武德律》到《永徽律疏》 (1)《武德律》.唐高祖李渊(公元618~626年)于武德四年命裴寂等以《开皇律》为准...

孟莉雯3181唐朝在贞观年间唐太宗实行仁政的具体表现 -
焦栏矩15663192374 ______ 经济方面:休养生息 ① 措施: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唐太宗时期,动用国库粮食和皇室的府库,赈济因水旱受灾的百姓;要求朝廷尽量缩减开支,令臣民勿侍糜费;实施奖励耕作的政策,使农民纷纷回归故里从事农耕,令农业生产...

孟莉雯3181谈谈从战国时期的《法经》到唐朝的《唐律疏议》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法律体系的演变. -
焦栏矩15663192374 ______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共有6篇,《盗法》、《贼法》、《囚法》(又称《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将《盗法》和《贼法》放于...

孟莉雯3181制订唐律的意义是什么.
焦栏矩15663192374 ______ 唐律的历史地位 1ر唐律对后世法典的影响 五代时期的法律如《大梁新定格式律令》... 成为记载唐朝官制的重要文献, 对于此后封建王朝的行政立法有深远影响. 四、唐朝...

孟莉雯3181法治与人治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
焦栏矩15663192374 ______[答案]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法治”与民主相容,“人治”与专制相合 “法治”是与市场经济... 即便是紧急状态下政治权力的运用也要遵循依法行使的原则.[vi]所以,以法律为治的治理活动服从既定的规则,而不取决于统...

(编辑:自媒体)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白云都 2024